关于古诗词对鸟的称谓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对鸟的称谓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对鸟的称谓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对鸟的称谓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称谓大全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古诗,古文中经常出现的人的各种称谓意思往往不同,单个查找又十分费劲,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齐全的称谓文学常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古代称谓大全
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代称谓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一、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二、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三、敬称:
1、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四、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称谓大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称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1、 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描写鸟的经典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鸟的经典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严郭《赋百舌鸟》
2、春来绣羽齐,暮向竹林栖。禁苑衔花出,河桥隔树啼。寻声知去远,顾影念飞低。别有无巢燕,犹窥幕上泥。——顾况《春鸟词送元秀才入京》。
3、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聂夷中《乌夜啼》
4、只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张乔《青鸟泉》
5、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卢照邻《浴浪鸟》
6、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李岑《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7、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韦庄《闻春鸟》
8、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李郢《孔雀》
9、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刘长卿《小鸟篇,上裴尹》
10、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彦雄《杜鹃花》
11、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杨巨源《衔鱼翠鸟》
12、失侣度山觅,投林舍北啼。今将独夜意,偏知对影栖。——韦应物《夜闻独鸟啼》
13、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王维《听百舌鸟》
14、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沈亚之《村居》
15、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白居易《送武士曹归蜀》
16、高阙碍飞鸟,人言是君家。——曹邺《古词》
17、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李益《登白楼见白鸟*上命鹧鸪辞》
18、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白居易《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1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20、季春三月里,戴胜下桑来。映日华冠动,迎风绣羽开。——张何《织鸟》
21、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吴融《水鸟》
22、西园啼鸟。留得春多少。客里情怀无日好。愁损连天芳草。——黄机《清*乐》
23、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梁锽《闻百舌鸟》
24、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郑谷《山鸟》
25、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可朋《桐花鸟》
2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7、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
28、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郑谷《越鸟》
29、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30、委质经三岁,先鸣在一枝。上林如可托,弱羽愿差池。——郑衮《好鸟鸣高枝》
31、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捧剑仆《诗》
32、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窦洵直《鸟散馀花落》
33、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千啼万语不离恨,已去又来如有期。——吴融《莺》
34、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白居易《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35、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沈淫。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张祜《鹦鹉》
36、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无则《百舌鸟二首》
37、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玄鸟》
38、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卢肇《杨柳枝》
39、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市朝飞。——翠碧鸟《翠碧鸟》
40、啼鸟惊心,怨年华,羞看杏梢桃萼。——潘汾《花心动》
41、千峰雪尽鸟声春,日永孤吟野水滨。——李中《春日书怀》
42、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无则《百舌鸟二首》
43、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薛涛《池上双鸟》
44、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韩愈《双鸟诗》
45、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小雅·黄鸟》
46、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小雅·黄鸟》
47、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小雅·黄鸟》
48、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49、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古代的年龄称谓大全
称谓是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代的年龄称谓,欢迎查看!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1.初度: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也称生日为“初度”,如《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2.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3.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4.孩提: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5.龆龀:儿童换齿年龄。《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6.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儿童或童年。
7.幼学: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岁日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8.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9.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后指儿童。
10.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即指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11.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12.舞勺之年:男孩子十三到十五岁期间。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勺舞。
13.及笄: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14.志学之年:十五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15.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6.舞象之年:男子十五到二十岁。原本是古武舞名,后也是成童的代名词。
17.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8.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男子满二十岁。
19.结发: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束发而冠,女子十五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20.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也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用于女子。
结拜称谓
桃园三结义结拜(以下称结义),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拜把子等,是汉族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后来,人们崇拜、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姐妹般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俗。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是一种友情升华为亲情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如今一般不提倡这种关系结拜。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可古代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旧社会结拜礼节*俗较多:一是宗亲者不结拜;二是姻亲者不结拜;三是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四是八字不合者不结拜;五是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等。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古代结拜仪式后,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姐妹称呼,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着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均以兄弟姐妹关系来往。
这种为互相关爱、支持、帮助的结义形式,随着时间、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等因素的变化,其形式、内容、作用也大为不同,构**与人之间密切而复杂的社会关系。行善者,则可成为一个团结向上、对社会进步有益的团体。如1944年*福建省委隐蔽驻扎在水口坂里时,党和游击队领导人与坂里的革命群众歃血为盟。在特殊年代通过这种结义形式,密切党及其游击队同群众的关系,达到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抗击日寇和反对**派的目的,其意义显而易见。
结义的盟誓是人们实现人生理想的良好初衷,其最后的结果不是都能预期得到的,人的感情也会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或淡若*常,甚至反目为仇。一旦到了这种地步,结拜的盟誓也就受到破坏,结盟者常常不欢而散。一般情况要终结当时结义之盟,需要以结义时的形式了结。
结拜是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俗,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为兄弟姐妹,因为志趣相投以示亲*的一种方式,也有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姐妹,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结拜称谓(精选430个),希望有所帮助!
1、湮尘双尕
2、绝界双剑
3、绝世双宝
4、雪山双狐
5、此(遇)怪双抗
6、元宵双粒
7、炫灵双果
8、邪风双童
9、教师双喜
10、竹·绕篱双客
11、杉灵双柒
12、献世双宝
13、杀星双亡
14、恫灵双煞
15、恋世双蝶
16、汐灵双祈
17、金童双杰
18、梨绝双影
19、落宵双尘
20、汐夜双漓
21、心灵双潴
22、薇云双悦
23、湘灵双缘
24、鳕尘双塑
25、粉尘双娇
26、天(明)天双休
27、绝尘双煞
28、洛神双雨
29、拒绝双倍
30、银幻双燕
31、斛姝双逸
32、福慧双修
33、一箭双雕
34、名利双收
35、三浴三衅
36、九烈三贞
37、蹄闲三寻
38、一献三酬
39、士别三日
40、两两三三
41、退避三舍
42、五大三粗
43、长年三老
60个有关称谓的谜语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以下是小编带来60个有关称谓的谜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姑娘已**,培训分娩法(打四字称谓)
(2)马*名录(打三字称谓)
(3)项庄舞剑(打二字称谓)
(4)为师一来连连点头(打二字称谓)
(5)学费(打二字称谓)
(6)允许双方调换(打二字称谓)
(7)上有兄长,下有弟妹(打二字俗称谓)
(8)大大改变(打二字称谓)
(9)水中有个月亮(打二字称谓)
(10)光看封面,还真不知道这佳丽是谁。(打一称谓冠特征)
(11)大姑娘选对象(打一旧称谓)
(12)了解助手,用其所长。(打一古代官职)
(13)锦绣河山永归一(打一称谓冠国名)
(14)大姐(打二称谓)
(15)此夜曲中闻折柳(打二称谓)
(16)过目不忘(打称谓二)
(17)文韬武略,攻守皆能。(打一职务冠机构)
(18)嘿,别人前卖俏。(打一称谓)
(19)韩信点兵(打一称谓连姓)
(20)第一胎是千金(打称谓二)
(21)此去泉台招旧部(打一称谓连姓)
(22)门环(打一俗称谓)
(2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打一称谓)
(24)九团九营(打古代称谓二)
(25)千呼万唤始出来(打古代称谓二)
(26)但悲不见九州同(打一称谓)
(27)久而不闻其香(打一称谓)
(28)门生(打一称谓)
(29)迷宫迷(打一称谓)
(30)忙个不停(打一称谓)
(31)华亭鹤唳(打一称谓)
(32)灯谜工作一再获好评(打一称谓)
(33)廖化作先锋(打一称谓冠国名)
(34)三(打古称谓二)
(35)洪桥之误(打一旧称谓)
(36)赛程才到半,一定不要主动求变。(打一称谓)
(37)门庭生辉(打一称谓)
(38)谜即隐语,当求如玉无暇。(打一称谓)
(39)莫管他人瓦上霜(打一称谓)
(40)墨客先后至,东湖来小聚。(打一称谓)
(41)木兰无长兄(打称谓二)
(42)从前皇位大一点(打一称谓)
(43)国际贸易(打一称谓)
(44)马踏麦田者斩(打一称谓)
(45)肉(打称谓二)
(46)举头望明月(打一称谓)
(47)妈妈上了光荣榜(打一称谓)
(48)马骏日行三万里(打一古代称谓)
(49)千门万户曈曈日(打一称谓)
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
月亮一般指月球。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
在古典文学中,关于月亮的常见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
别称
银钩,玉钩,琼钩,玉帘钩(初月如钩)
玉弓,弓月,明弓(弦月如弓)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琼轮、白轮、冰轮、孤轮,飞镜、天镜、金鉴、玉鉴、圆轮、轮辉,晶盘,(满月如轮如盘如镜)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金蟾,银蟾
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广寒,清虚
望舒,嫦娥,婵娟,姮娥,素娥,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称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
金丸、素丸,玉环,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阴阳学中月亮又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兔、阴魄
其他别称
太阴、素娥、嫦娥、玉兔(玉兔东升)、金兔(金兔犹悬魄《南朝.江总诗》)、白兔、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唐.李白诗》)、月宫、蟾宫(蟾宫风散桂飘香《金.李俊民诗》)、蟾蜍(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唐.李白诗》)、玉蟾(凉穹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唐方千诗》)、玉蟾蜍、蟾兔(三五明月满,四海蟾兔缺《古诗十九首》)、月桂(一轮月桂)、玉桂、寒玉(江上团团帖寒玉《唐.李贺诗》)、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刘孝绰诗》)、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宋.苏轼词》)、月魄、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词》)、水精、水镜、阴宗、夜光、素壁
朔月、新月、弯月、新月、月牙、月芽、玉钩(上人分明见,玉钩潭底没《唐.贾岛诗》)、玉帘钩(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南朝梁.刘媛诗》)、玉弓(晓月当帘挂月弓《唐.李贺诗》)
金轮、金盆、玉环(落月沉月环《唐.白居易诗》)、白玉盘(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唐.李群月诗》)
晓月、曙月、皎月、皓月、皓魄、明月、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宋.孔*仲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宋.陆游诗》)、 大明、重明、重光、乌兔(笼乌兔于日月《晋.左思赋》) 残月、缺月、眉月、上弦月、下弦月
人的称谓的古代文化常识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的称谓的古代文化常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
《训俭示康》“*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等。
【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
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曹冲称象
陈寿〔魏晋〕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云阳观寄袁稠(一作元阳观寄元称)
李端〔唐代〕
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漱泉春谷冷,捣药夜窗深。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喜谭德称归
陆游〔宋代〕
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诸公荐文章,颇恨非素志。一朝落江湖,烂熳得自恣,讨论极王霸,事业窥莘渭,孔明景略间,却立颇眦睨。从人无一欣,对食有三喟。谭侯信豪隽,可共不朽事。天涯再相见,握手更擦泪。欲寻西郊路,斗酒倾意气,浩歌君和我,勿作寻常醉。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梅尧臣〔宋代〕
蓓蕾树上花,莹絜昔婴女。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慈母眼中血,未乾同两乳。
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
陆游〔宋代〕
成都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映花碾草钿车小,驻坡蓦涧青骢骄。入门翠径绝窈窕,临水飞观何迢嶢。判无功名著不朽,惟仗诗酒宽无聊。迎霜早已足雉兔,微冷便欲思狐貂。喜看缕脍映盘箸,恨欠斫蟹加橙椒。坐中谭侯天下士,龙马毛骨矜超遥。乌犀白紵谪僊样,但可邂逅不可招。今年一战馘余子,风送六翮凌青霄。美人再拜乞利市,醉墨飞落生蛟绡。我衰於世百无用,十年不趁含元朝。华缨肯傍萧飒鬓,宝带那束龙锺腰。祝君好去事明主,日望分喜来渔樵。游谈引类亦细事,寄酒且解相如消。
南歌子·江左称岩桂
向子諲〔宋代〕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赋新诗。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游宝称寺
白居易〔唐代〕
竹寺初晴日,花塘欲晓春。野猿疑弄客,山鸟似呼人。
酒嫩倾金液,茶新碾玉尘。可怜幽静地,堪寄老慵身。
送称上人
贾岛〔唐代〕
归蜀拟从巫峡过,何时得入旧房禅。
寺中来后谁身化,起塔栽松向野田。
谢谭德称国正惠诗
杨万里〔宋代〕
今年日瘦天不喜,玉皇颜惨方诸泪。草木无光红紫迟,春半何曾有春意。谁将好手挽春回,割取锦江春色来。七星桥边杨柳动,百花潭上桃李开。乃是国子先生赠诗卷,笔下东风随手转。君不见李家謪仙吟掉头,解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又不见苏家老仙永啄句,更说只恐夜深花睡去。先生辨著锦绣肠,朅来西湖山水乡。乞君湖山入诗囊,法嗣两仙一瓣香。
齐连称、管至父之乱
左丘明〔先秦〕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 “及瓜而代。”期戍,公问(消息,指替换的命令)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襄公之父)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齐庄公之孙,所以称公孙,无知是名),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礼秩:待遇的等级,即礼数品秩等项待遇)如适(“适”同“嫡”,正妻所生的长子。这里指太子)。襄公绌(同黜,降低待遇)之,二人因之以为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间:刺探情况)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以前被襄公屈杀者)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属屦于徒人(徒人,宫中供役使的小臣)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伪装襄公躺在床上替死)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古诗词对鸟的称谓
称谓的古诗词
月在古诗词的称谓
古诗词中的称谓
古诗词家的称谓
含龄称谓的古诗词
含称谓词的古诗词
古诗词月份的称谓
夫君在古诗词中的称谓
古诗词对星星的称谓
含年龄称谓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对官员的称谓
古诗词生殖器的称谓
古诗词中关于领导的称谓
古诗词中表示墨的称谓
猫的古诗称谓
古时年龄称谓的古诗词
古诗里的称谓
古诗词家的称谓别人家的
八月份在古诗词里的称谓
酒在古诗中的称谓
古诗词中关于九月份的称谓
古诗中酒的称谓
朋友在古诗的称谓
洋县的古诗称谓
越南的古诗称谓
古诗对妻子的称谓
古诗对黄河的称谓
古诗对爱人的称谓
橙子古诗中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