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节日中秋古诗配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我的节日中秋古诗配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我的节日中秋古诗配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我的节日中秋古诗配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中秋节日古诗
中秋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传统节日中秋节诗句(精选85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8.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10.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1.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2.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4.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15.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中秋见月》
1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0.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2.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3.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4.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5.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6.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7.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8.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9.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0.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1.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2.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3.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34.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3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6.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7.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8.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3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月夜》
4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1.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43.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45.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4.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3、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4、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5、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7、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8、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9、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0、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1、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2、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3、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5、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6、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中秋*上和王路钤》
17、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8、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0、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2、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3、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4、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6、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27、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2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9、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0、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3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3、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34、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5、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3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8、*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39、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40、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41、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44、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46、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47、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4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9、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5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内容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内容,一起来看看。
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简介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起源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的字条,
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日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进献士兵床战用的天元益健和大批美女以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也越来越精细。
诗句
1、《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中秋月》
唐·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中秋节日古诗句
1、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2、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5、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6、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0、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1、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12、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4、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5、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7、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8、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1、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2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4、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6、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27、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8、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9、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3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1、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3、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34、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5、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6、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3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8、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9、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0、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41、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2、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5、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6、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8、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9、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50、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描写中秋节日的古诗句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下小编为大家分享了描写中秋节日的.古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5、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8、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9、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1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
1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13、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4、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5、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6、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9、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0、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2、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23、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4、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5、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7、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28、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2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0、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2、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3、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4、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35、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6、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8、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9、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0、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1、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2、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3、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4、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5、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6、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7、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8、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9、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秋天没有了夏天的热烈灿烂,更多的是沉静和内敛。聆听秋天,秋的雨,秋的风,构略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任一抹淡淡的怀想。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登高》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中秋节日的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日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8、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9、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0、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1、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
14、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15、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7、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18、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1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1、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2、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3、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4、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7、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8、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9、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0、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2、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5、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7、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8、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3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40、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曹松《中秋对月》
4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3、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4、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5、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6、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4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月夜》
48、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49、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中秋节的节日诗词
节日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描写节日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那么,节日诗词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中秋节的节日诗词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8、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9、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0、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12、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中秋节日诗词
节日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描写节日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那么,节日诗词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中秋节日诗词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明月皎夜光
佚名〔两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怨歌行
班婕妤〔两汉〕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明月何皎皎
佚名〔两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关山月
李白〔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的节日中秋古诗配画
我的节日中秋古诗团圆
写节日中秋的古诗
传统节日中秋的古诗和画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古诗
描写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诗句古诗
节日中的古诗词
中秋节的古诗诗配画
传统节日中的古诗题
中秋节带古诗的配画
中秋节节日的古诗还
中秋节古诗配画的画报
中秋的画配中秋古诗
关于的中秋节古诗配画
中秋传统节日的古诗
传统节日的中秋古诗
中秋节古诗画的配画教程
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日记
关于中秋节的诗古诗配画
李峤的古诗中秋节的配画
中秋节的古诗配画简单
中秋节的一个古诗配画
中秋节日祝福
中秋佳节的绘画大全配中秋古诗
中秋节日的古诗词
中秋的古诗诗配画
关于节日的古诗诗配画
有关节日的古诗配画
传统节日中对应的古诗
描写节日的古诗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