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鸿雁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鸿雁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鸿雁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鸿雁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1) 说说(115) 名言(523)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赞美鸿雁的诗词

  • 赞美,文学
  • 赞美鸿雁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鸿雁的诗词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首)

      仰望碧空一群鸿 阵行人一舞长风

      祝福带捎相思送 轻柔展翅韵无穷

      (第二首)

      心高志远翱苍穹,敢教陈胜吴广雄。

      捎来北海苏武信,阅透南国昭君容。

      人字撗空行有矩,壮举冲天毅无穷。

      情为何物生死许,殉葬雁丘有谁同。

      (第三首)

      又见长空雁阵行,可曾捎信在新程?

      鸿声万里冬归去,谁送春风助远征?

      (第四首)

      芦花向晚秋色浓,归鸿排阵过长空。

      夕阳映照皆丽影,人过留名雁留声。

      (第五首)

      何事牵君万里行,啾啾只怕误归程。

      生*但爱云天碧,何惧年年作远征。

      (第六首)

      大雁远飞南北徊,清明归去后秋来。

      双双若是缺一鸟,另个成孤鸣叫哀。

      (第七首)

      劈路开山任我行,江流万里为云程。

      御风一展扑天翅,不是南征就北征。

      (第八首)

      秋来偶遇一群鸿,雁字横斜驾惠风。

      见物思人怀故旧,诗香墨影咏芳丛。

      (第九首)

      十载春秋客里行,惯由寒暑定前程。

      朝云洗却风尘色,轻唳一声又北征。

      (第十首)

      鸿雁成行飞天空,春秋季节忙不停。

      北方产子南方养,不辞辛苦万里行。

      (第十一首)

      君叹关山阻客行,我欺风雨炼鹏程。

      百花荣谢寻常事,无奈红尘为利征。

      (第十二首)

      排开人字舞长空,北去南归迎暑冬。

      鸿雁传书佳话递,今来古往诵无穷。

      (第十三首)

      风送沙尘过女墙,春来南苑雁成行。

      旧情已在北归处,家在泽国芦苇塘。

      (第十四首)

      欲寄情书托雁鸿,高天人阵舞长风。

      相思捎给意中人,春去秋来无尽穷。

      (第十五首)

      千里迢迢结队行,逺航全仗领头兵。

      南来北往尋生路,绿水青山诉衷情。

      (第十六首)

      云淡天高秋正浓,井然排阵舞長空。

    [阅读全文]...

2022-06-06 02:20:21
  • 含有雁的诗句有哪些(精选10首写鸿雁的古诗词)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阅读全文]...

2022-06-30 12:55:12
  • 诗经:鸿雁

  • 诗经
  •   《诗经: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

      1、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2、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3、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4、劬劳:勤劳辛苦。

      5、爰:语助词。矜人:穷苦的人。

      6、鳏: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7、于垣:筑墙。

      8、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9、究:终。宅:居住。

      10、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11、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12、宣骄:骄奢。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

      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

      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赏析:

      《鸿雁》一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细究诗意,朱熹之说*于诗情。《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阅读全文]...

2022-06-05 23:16:46
  • 诗名含有雁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雁字的诗词

  • 闻雁杂咏 其七 舟中闻雁

    成鹫〔清代〕

    我本钓鱼客,秋江晚候潮。雁归芦苇岸,人倚木兰桡。

    细语互相答,野情如见招。隔波听未彻,云水两迢迢。

    新雁过妆楼 闻雁

    顾太清〔清代〕

    冷入帘帏。西风送、一行旅雁南飞。碧天如水,去路远趁斜晖。

    云外寄书秋浩荡,月中连翼影参差。共依依。楚江芦岸,霜点毛衣。

    秋容三分过半,恰寒砧韵咽,画角声悲。黄花消息,露华暗满东篱。

    山程水程万里,动几处、离人双泪垂。重阳*,更乱虫声里,良夜何其。

    新雁过妆楼 雪夜闻雁

    顾太清〔清代〕

    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

    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小窗浙沥,乌鹊惊喧。

    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

    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闻雁杂咏 其九 山间闻雁

    成鹫〔清代〕

    渺矣冥鸿迹,逢山得自如。片云随去住,孤鹤互相于。

    出谷为求友,闻声独起予。凭君寄消息,白首老樵渔。

    闻雁杂咏 其十 溪边闻雁

    成鹫〔清代〕

    清溪流湱湱,枕石日耽眠。翻笑云中翼,偏惊物外禅。

    一音分众籁,微响杂高蝉。直入蒹葭去,秋风又一年。

    雁灵妙方 本名双雁儿谨继重阳师父韵

    马钰〔金朝〕

    幸遇风仙别东州。无萦系,纵云游。得真欢乐恣情讴。

    这尘缘,一旦休。

    仿效田单用火牛。驾金木,倒颠流。大丹光显不持修。

    在迷津,作渡丹。

    雁塔(开元八年,清河傅岩题此诗于雁塔)

    解彦融〔唐代〕

    峥嵘彻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嶮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雁灵妙方 本名双雁儿 谨继重阳师父韵 洞玄

    马钰〔金朝〕

    幸遇风仙别东州。无萦系,纵云游。得真欢乐恣情讴。这尘缘,一旦休。仿效田单用火牛。驾金木,倒颠流。大丹光显不持修。在迷津,作渡

    赋墨雁图分得宿雁

    赵希桐〔宋代〕

    漠漠秋汀起晚烟,半欹寒影立风前。月明应有芦花梦,飞遍江湖万里天。

    雁湖(在观猎山之巅,群雁所栖集也)

    王翰〔唐代〕

    雁去湖空野水深,秋风吹客上遥岑。丹枫尽逐孤臣泪,黄菊空怜处士心。雨后诸峰浮夕霭,霜前一叶送寒阴。停车欲问当年事,尺素何由到上林。

    [阅读全文]...

2022-02-08 14:12:27
  • 诗经鸿雁赏析

  • 诗经
  • 诗经鸿雁赏析

      《诗经》收集了不少的古诗,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赏析一下《诗经·鸿雁》。

      鸿雁

      作者:佚名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

      ⑴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⑵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⑶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⑷劬(qú)劳:勤劳辛苦。

      ⑸爰:语助词。矜人:穷苦的人。

      ⑹鳏(guān):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⑺于垣:筑墙。

      ⑻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⑼究:终。宅:居住。

      ⑽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⑾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⑿宣骄:骄奢。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鉴赏

      《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细究诗意,朱熹之说*于诗情。《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阅读全文]...

2021-11-29 10:35:02
  • 鸿雁的诗句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鸿雁的诗句,希望大家会喜欢!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阅读全文]...

2022-07-25 11:08:07
  •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阅读全文]...

2022-01-06 01:10:14
  • 原创古诗词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 文学
  • 原创古诗词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原创古诗词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沉鱼

      春秋战国漫烽烟,勾践卧薪尝胆眠。

      西子浣纱沉锦鲤,忠臣救国舍娇娘。

      夷光忍辱越东起,范蠡钟情卿意绵。

      四大美人居榜首,须眉不让是红颜。

      2、闭月

      拜月貂蝉使月惭,王充救汉计连环。

      秋波暗送吕心怒,春苑明依董意酣,

      凤仪亭中真假戏,宫廷台上父儿残。

      娇柔弱女胜雄将,巾帼英名千代传。

      3、落雁

      秭归淑女入朝堂,数年未幸悲怨茫。

      朔风阵阵惊落雁,羌笛声声伴笙簧。

      元帝长安躬送驾,昭君匈奴和亲忙。

      宁胡阏氏世人颂,民族和谐世代长。

      4、羞花

      封闭宫中长叹息,对花抚摸即羞之。

      玄宗封册太真女,居易赋歌红荔诗。

      天下权倾父兄贵,世间荣华情意滋。

      华清池内清骚臭,不幸马嵬赐缢时。

      拓展:

      四大美女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流传开来。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阅读全文]...

2022-06-12 07:00:42
  • 五律鸿雁传书(外一首)

  •   鸿雁传书  一  我怨寄鸿雁,传书负义人。  千言悲寂夜,万语泣明晨。  荐枕云台梦,巫山媚异神①。  曾经炽烈日,迩来堕浮云。    二  我情君可鉴,君意我彷徨。  魂断凭难却,音绝知哪方。  离人登绮户②,弃妇倚寒窗。  骝③亦恋归迹,闻琴④可久长。  ?  注释:  ①荐枕云台梦巫山媚异神: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载楚怀王游云梦之台小憩得一梦,有巫山神女献枕*与之待寝。临行,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②绮户:彩绘雕花之门户,指女眷居所。③骝:良驹,识途。④闻琴: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宋晏殊词木兰花有“闻琴解佩神仙旅,挽断罗衣留不住”句。    五绝·知秋    雁行鸣款款,乌动啼啾啾。  红叶休提醒,鬓霜已晓秋。

      编辑点评:

      鸿雁传书两首,巧借高唐赋中所描述的传说,衬托心情,抒发忧思情怀。一首明写秋之景致,实写人生暮年,比兴手法运用的十分恰当。欣赏佳作,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2022-07-18 01:27:14
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 句子
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 语录
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 说说
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 名言
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 诗词
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 祝福
描写鸿雁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