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关于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9) 语录(12) 说说(3) 名言(21) 诗词(840) 祝福(1k+) 心语(4k+)

  • 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夕诗句

  • 七夕
  • 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夕诗句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2、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唐。徐凝。《七夕》)

      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

      6、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9、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唐。孟郊。《古意》)

      10、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唐。权德舆。《七夕》)

      1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宋。晏几道。《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13、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14、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5、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唐。宋之问。《七夕》)

      1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唐。祖咏。《七夕》)

    [阅读全文]...

2022-07-13 11:04:42
  • 耳熟能详的意思和造句_耳熟能详的词义

  •   你们知道耳熟能详的意思是什么吗?如何用耳熟能详来造句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耳熟能详这个词的意思和造句,希望能帮到大家。

      耳熟能详的精彩造句

      1.接下来,我还有几位要介绍给大家,不过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详了,不错,今天我朱琦好运临门,请来了鹏程万里天山起的易少,还有九天仙女下凡尘的秦小姐。

      2.《红岩颂》、《白毛女》等一些知青时代耳熟能详的节目,被老知青们演绎得淋漓尽致。

      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俗话可谓耳熟能详、老少皆知,但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

      4.简单的石象生,风蚀得不成样子的石板地,以及枯黄的野草和破烂不堪的地面,诉说着那些后人耳熟能详的悲剧故事。

      5.马谡失街亭有客观原因存在在三国历史中,马谡到街亭没有当道扎营,被张郃围住山而大意失街亭,最后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这是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

      6.“到深圳,看航母”,一度是来深游客耳熟能详的宣传语,明思克航母因此也一直是深圳旅游的一张名片。

      7.街霸、鬼武者、生化危机,诸多耳熟能详的大作都出自他们之手。

      8.无论是《小蝌蚪找妈妈》、《雪孩子》;还是《草原英雄小姐妹》、《黑猫警长》;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动画作品都可以再这里觅得踪迹。

      9.比如潮州人耳熟能详的“凤阳乞丐*糖丸塞奴仔嘴偷抱奴仔”,就是这么一个教导孩子要远离陌生人的“童谣”。

      10.雷兽射门!当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超强必杀在足球场上飞舞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颤抖,足球的历史,将由此改写!

      11.“狼来了”,*人对这则经典寓言,可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12.生无可恋的墨小凡来到了佣兵位面,经历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世界。

      13.说到蝴蝶蓝的作品,想必大家都颇有耳熟能详之感。

      14.起码这样耳熟能详的桥段,想起来还是挺可乐的。

      15.对面的二楼正唱着耳熟能详的京戏《穆桂英挂帅》,胜章抬抬头,看了看上面,坐在最后一排的居然是一个日本人,两旁还站着怀抱武士刀的日本浪人。

      16.虽耳熟能详,人们对于它的节奏与律调或多或少还能够哼得有模有样,但却没有多少人了解它的渊源和谱调。

      17.但说起洪熙官、黄飞鸿等人的威名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其实他们都是洪拳中德高望重的宗师。

      18.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诗句更是老少皆知耳熟能详的佳句。

      19.说起战国时期的变法,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当属商鞅。

      20.压轴的《波莱罗舞曲》是乐迷耳熟能详的交响乐作品,常作为影视背景音乐出现。

      1.刘三姐唱的“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这句歌词,人们耳熟能详,而在福州三坊七巷,人们却见识了“路边但见树缠树”的奇特现象。

      2.从古至今,从东到西,流传着很多预言,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国内有诸葛亮的马前课、邵雍的梅花诗、刘伯温的烧饼歌,国外的*、玛雅等。

      3.初中生将在课堂上重拾“拿摩温”、“水门汀”这些父辈们耳熟能详的上海方言,上海话作为地方方言今年首次进入语文教材。

      4.个主推树种中,市民耳熟能详的占了绝大多数,但也有多种是几乎很少听说的“冷门”树种,如麻栎、槲栎、糠椴、梓树、花楸、枫杨等。

      5.在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政治处主任段启功是个耳熟能详的人物,但他却说,自己甘做绿叶。

      6.邓世昌誓死抗日,林则徐虎门销烟,郑成功*,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7.整场演出是以“龟兔赛跑”这一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作为主线,“杞人忧天”、“宋人酤酒”、“掩耳盗铃”等经典寓言故事环环相扣。

      8.首先登台的是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他曾一手掌握盖天力、丽珠得乐、白加黑、云南白药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他也曾因上亿债务生无可恋。

      9.萃清小学相关负责人说,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10.管卫东、戚颖、乐静这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出国考试培训界传奇名师,任汝芬、常红利、屠皓民、杨超等考研界泰斗,无疑为智课网的课程品质做了最强的背书。

      11.刘飞不再理会白一叮,继续讲了一些耳熟能详的规定。

      12.金沙是一个无庸赘述,成都市民耳熟能详的板块,而华润?金悦湾瞄准的是整个区域内最鼎级住宅。

      13.客人们转过神听出这首耳熟能详的老歌,附庸风雅的哼上几句,掺杂了南腔北调糅合了民族和流行唱法,整个意境被搅得支离破碎。

      14.作为擅使阵法的婉约宫传人,妙彤对这些奥妙无穷的玄阵自然是耳熟能详。

      15.系统地复原了中华民族先祖们创造人类文明的原始画卷,生动地再现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艰难历程,完美地覆盖了*人耳熟能详的几乎所有神话人物。

      16.AKB,这个在日本耳熟能详的组合,在遇到这些巨大无比而且凶残的虫子之后,她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又会创造神马样的奇迹!敬请期待。

      17.《伊索寓言》中的一则“狼来了”的寓言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地产大鳄任志强大喊“狼来了”,我们也曾经见识过。

      18.还记得“晚风轻拂澎湖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吗?小编在做这个图集的时候听了一下午的校园歌曲,瞬间好想回到过去。

      19.陈凡打量着这个前世耳熟能详的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没想到堂堂一英雄,却是落得如此下场,对柴进进那阿谀之词,真是造化弄人。

      20.这首有着浓烈云南民歌色彩的歌曲在*早已是老少皆知、耳熟能详,此时唱给远方来的各国友人,正是*人热情好客的艺术化表达。

    [阅读全文]...

2022-03-07 19:30:36
  • 耳熟能详的经典谚语

  • 经典,谚语
  • 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0条耳熟能详的经典谚语,一起来看看吧

    1、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2、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

    3、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

    4、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5、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6、任凭风浪起,稳坐*。

    7、路是人开的,树是人栽的。

    8、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

    9、邻居好,赛金宝。

    10、远亲不如*邻,*邻不抵对门。

    11、晨不起早,误一天事;幼不勤学,误一生事。

    12、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4、艺高人胆大。

    15、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6、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17、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

    18、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9、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20、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

    21、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22、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23、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24、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25、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26、守财奴说金钱是*,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27、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

    28、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29、*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30、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阅读全文]...

2022-05-08 23:27:20
  • 耳熟能详很美的小学关于古代咏月的诗句有哪些

  • 古代,小学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出处: 李贺《七夕》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出处: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 ——出处: 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出处: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出处: 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 ——出处: 刘翰《好事*•花底一声莺》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杜甫《宿江边阁》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技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阅读全文]...

2021-11-30 11:31:28
  • 耳熟能详的经典俗话俗语

  • 经典
  • 仓廪实而知礼节,美好的愿景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1、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2、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3、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

    4、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6、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7、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8、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9、守财奴说金钱是*,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10、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

    11、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12、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

    13、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

    14、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15、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16、任凭风浪起,稳坐*。

    17、路是人开的,树是人栽的。

    18、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

    19、邻居好,赛金宝。

    20、远亲不如*邻,*邻不抵对门。

    21、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22、*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23、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24、晨不起早,误一天事;幼不勤学,误一生事。

    25、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6、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27、艺高人胆大。

    2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9、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30、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

    [阅读全文]...

2022-01-31 07:27:38
  • 耳熟能详很美的小学关于古代咏月的诗句有哪些

  • 古代,小学,经典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出处: 李贺《七夕》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出处: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 ——出处: 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出处: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出处: 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 ——出处: 刘翰《好事*•花底一声莺》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杜甫《宿江边阁》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技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阅读全文]...

2022-01-01 13:36:56
  • 苏轼的古诗大全

  • 苏轼,诗人
  • 苏轼的古诗大全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的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6、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7、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磻溪石

      墨突不暇黔,孔*未尝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多难。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9、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0、大秦寺

      晃荡*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

      11、石鼻城

      *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12、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15、《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16、《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17、《点绛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阅读全文]...

2022-05-20 10:15:51
  • 小学苏轼的古诗

  • 小学,苏轼
  • 小学苏轼的古诗

      对于苏轼的诗歌,在小学的教学中大家还记得哪些吗?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小学苏轼的古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

      这一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苏轼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苏轼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赏析: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一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的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面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和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是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一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苏轼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赏析:

      在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一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一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一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苏轼喜爱西湖。

    [阅读全文]...

2021-12-05 09:31:29
  • 海棠苏轼古诗赏析(苏轼海棠诗)

  • 苏轼
  •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当时诗人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种不得意的状态下,诗人写了这首咏海棠诗,写出了海棠的美丽明艳,还有诗人惜花爱花的心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风轻轻地吹过来,春光明媚。月亮已经转到回廊的另一头去了,夜雾都染上了海棠花的浓香。我怕夜深了,海棠花也要睡觉了,就高高地点起蜡烛照着它。

    诗的第一句点明时令,表明季节是在春天。和煦的东风微微地吹过来,春光荡漾,一丛海棠花开 得 特别娇艳。第二句暗写海棠花的香气芬芳馥郁。晚上小院里起了一层轻轻的薄雾,海棠花的香气似乎把夜雾也染上了层浓香。夜渐渐深了,月亮也转过了回廊。

    后面两句采用拟人及借喻的手法,写出诗人月夜赏花,久久不愿意离去的心情。夜深了,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了。海棠花是不是也累了,也要去睡觉呢?为了能继续赏花,诗人就点上了蜡烛,高高地照着花枝,让它不要有睡意。烛光与花色互相映衬,花朵显得更加娇艳迷人。

    这里的”红妆“是诗人用的一个比喻。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一起宴饮。杨贵妃宿酒未醒,神态慵懒。唐玄宗开玩笑说:”海棠睡未足耳。”

    诗人不愧是大文豪,用典也不露痕迹,即使是看不懂这一典故的人,也不影响对诗的阅读。反而会觉得十分生动有趣。

    ”只恐夜深花睡去“为*广为传诵,是本诗的点睛之笔。比如说《红楼梦》中,史湘云喝醉了,觉得酒涌心头难受,就躺在一块大石头上,周围的芍药花瓣纷纷飞落下来,落了她一身。一群蜜蜂嗡嗡嗡地围着她飞。那些姑娘们见了,乐不可支,就套用这句诗来取笑她,说”只恐石凉花睡去。”

    [阅读全文]...

2022-07-30 10:17:45
  • 苏轼的古诗鉴赏

  • 苏轼
  • 苏轼的古诗鉴赏

      导语:一盏清茶,一室月光,一卷诗。案前寂寞的我,诗中寂寞的苏轼。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苏轼的古诗鉴赏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2、《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4、《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5、《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6、《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7、《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8、《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9、《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0、《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

    [阅读全文]...

2022-05-25 14:10:26
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 句子
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 语录
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 说说
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 名言
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 诗词
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 祝福
苏轼耳熟能详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