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落叶的简单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落叶的简单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落叶的简单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落叶的简单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落叶》赏析
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落叶》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简介
修睦的俗姓、里居、生年均不祥,卒于梁太祖贞明四年。光化中,为洪州僧正。与贯休、处默栖隐为诗友。后死于维杨朱瑾之难。修睦著有处东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落叶--修睦[注]修睦:晚唐诗人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一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一然一挺一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
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
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颈联继续回到写落叶: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一个“乱”字耐人寻味秋风中“乱”舞于空中的落叶,岂能不让人心情也“乱”?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时和“落叶”何异!
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
诗歌写物图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翻思”、“肯信”及“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
原文:
和盛集陶落叶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注释:
1、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诗与林古度、钱谦益唱和。
2、劫尘——即劫灰,佛教中指烧毁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烬。
3、玉露——白露。
4、素娥——即嫦娥。
5、履霜——踩着霜。《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意谓踩霜即预示着严寒将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6、华林——曹魏时的皇家园林,此泛指美好的树林园苑。
赏析:
秋已深了,远望南京城东的钟山,万物凋零,寒山肃杀,犹如劫后余烬,一片寥落荒芜的气象。首二句紧扣题面,从落叶下笔,“万物稀”三字说明已是落叶纷飞的时候了。“秋老”的“老”字下得很重,表明金陵一带笼罩在萧飒的气氛之中,而“劫尘”二字已说出江山易代的沧桑之痛。杜甫本有“玉露凋伤枫树林”的句子,但如今木叶尽脱的景象使人感到的并不是风霜之侵袭,而是作为帝王之都的金陵气数已尽。所以三、四两句更明显地揭露出政治的变幻是诗人悲秋感伤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三年以前,清军南下的铁蹄践踏了这紫金山前、玄武湖畔的大好河山,弘光*随之倾覆,钱谦益虽然觍颜事敌,偷生苟活,而心中却也充满着矛盾与痛苦,故他于诗中每每发泄其故国之思。“金陵王气”显然是用了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句子,而这里分明是指明王朝的衰败。故这两句中对明亡的惋叹是十分清楚的,说叶落缘于王气衰竭二非关金风秋露,自然是故作痴语,但用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确是十分沉痛的。
李商隐的《霜月》中说:“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即借咏物而表现处于严峻环境中的乐观态度,然钱谦益则反其意而用之。嫦娥独自依月,涂有桂树相伴,青女履霜无依,倍感凄寒。五、六两句由落叶而想到月中的桂树,想到摧落黄叶的严霜,然分明以素娥、青女自况,暗示了自己于严峻肃杀的政治氛围中所感到的孤独与忧伤。最后两句归结到落叶上,原先一片葱翠茂密的树林,如今已是荒败如沙漠,在那广漠无垠的寒空中一只孤雁掠过,更增加了秋林的荒寒落寞之感,给全诗*添了低沉灰暗的调子。而那寒空中孤独的飞雁,岂不是诗人自身的象征吗?
这首诗借咏物而自抒怀抱,表现了钱氏此诗的故园江山之思。这一方面自然出于他降清后未得重用、而又身系囹圄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有感于清*的残暴肆虐,因此他的心情是颓丧的。
王士祺论明末清初有三派,以为“虞山源于少陵,时与苏*”(《分甘余话》);钱谦益的弟子瞿式耜也说“先生之诗,以杜、韩为宗”(《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序》),都说钱氏的诗源本杜甫,即以此诗为例,风格沉郁顿挫,遣词造句、用典使事都极为娴熟,也*于杜甫的诗风,所以向来被视为钱谦益的代表作之一。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翻译
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注释
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犹言:好像在说。
惜:舍不得。
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创作背景
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其父孔奂为陈吏部尚书)。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他作为前朝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受到损害。陈亡时,孔绍安才13岁。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不久“徙居京兆鄂县(今陕西户县)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落叶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叶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译文
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注释
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犹言:好像在说。惜:舍不得。
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古诗原文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译文翻译
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
注释解释
水龙吟:词牌名,姜夔词注“无射商”,俗名越调。双调一百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晓霜:早上的.霜露。著:附着。
望中:视野之中。故国:指南宋故地。
萧萧渐积: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句。萧萧:草木摇落之声。
纷纷犹坠:意谓落叶片片飘坠。化用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之句。
门荒径悄:意谓落叶掩埋了门庭路径,一片荒凉寂静。
渭水风生:化用贾岛、周邦彦诗词写落叶。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婉转。”
洞庭波起:化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描写落叶。
秋杪(miǎo):暮秋,秋末。杪,树梢。引申为时月的末尾。
重(chóng)崖半没(mò):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尽出:全是。
题红:指红叶题诗事。范摅《云溪友议》:“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所退宫人。宫人睹红叶而呈叹久之,曰:‘当时偶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杳杳(yǎo):幽远貌。
宫沟:皇宫之逆沟。
螀(jiāng):蝉的一种。
飞鸿:指鸿雁。
乱影翻窗:树叶乱落于窗前。
碎声:此指落叶之声。砌:台阶。
吾庐:我的家。甚:何。
只应:只是。
满庭谁扫:意谓无人扫落叶。白居易《长恨歌》有“落叶满阶红不扫”之句。
创作背景
祥兴二年(1279年),陆秀夫与宋少帝一同投海殉国。又据詹安泰考证,“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三句指明了宋少帝未投海,而“望吾庐何处”句则说明此词为杭州陷落后,宋军于崖山死守时作,也就是说此词应作于祥兴元年至二年之间。
诗文赏析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独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转而抒情。“前度题红杳杳”,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的冷落。《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这一典故运用得十分巧妙。“前度”说明象从前那样宫女题红之事已不再见,借故宫的冷落暗寓朝代更迭。前两句为虚写,“啼螀未歇”以下六句则是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正衬出词人难耐之痛楚。词人此时心绪烦乱哀感涌流,但词人却以“此时怀抱”四字一笔带过,言有尽而意无穷。“乱影”返回写眼前之秋景秋情。回步屋内,独坐客舍,秋夜寂静,又见无数黄叶乱落窗前,听见落叶之声敲打台阶。无尽无休,词人已无计可以避开秋声。和上片“纷纷”二字相呼应,以“碎”字形容落叶之声,意新句秀。“愁人”不单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了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四溟诗话》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句到位,确能产生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此词结尾“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留下“空白”,词人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加以补充。“满庭谁扫”字浅意深,悲愁中掺杂着惆怅,哀怨中挟带着孤独,复杂的情感,也难以卒言。
此篇咏落叶之词,以落叶为契机,“以故国凄凉早”为意脉,驰骋神思,虚境实写,融景入情,故而句句写落叶,却句句是故国之情,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
关于落叶孔绍安的古诗
导语:落叶是秋天最美丽的舞者,随风而起,漫天飞舞,飘飘洒洒,自由自在。关于落叶孔绍安的古诗,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落叶
唐代: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译文:
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注释:
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犹言:好像在说。惜:舍不得。
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写作背景:
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其父孔奂为陈吏部尚书)。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他作为前朝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受到损害。孔绍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曾对表兄虞世南说过: “本朝沦陷,分从湮灭。”(《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因此他发出“飘零似客心的哀叹是很自然的。陈亡时,孔绍安才13岁。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不久“徙居京兆鄂县(今陕西户县)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秋天”和”冬天”,是叶离枝头,红叶飘舞的季节。有人说,叶落是”伤感”的,看那一片片红叶依依不舍的和树枝告别,心里总觉得有股莫名的苍凉。也许,在这个喧器,多彩的时代,人们喜欢的是那绿叶挂满枝头,微风轻抚,暖和的季节。不喜欢叶子离开树枝的”伤感”季节,不喜欢看那光秃秃的树忧伤的,孤独的矗立在寒风中。
其实,叶落,最是从容,最是妩媚,最最优雅。飘落的红叶在天空肆意的旋转,尽情的飞舞,妖娆了寒冷的季节,给空旷的天空增添了景色。红叶,就像是一个经历酸甜苦辣,历尽风霜的老人。其实,它一点儿也不难过,一点也不为了和树枝分离而忧伤。因为,叶子坚强,勇敢的走完了它的一生。即使老了,,即使在人们的眼中再没有了那大自然的绿意,可它没有一丝丝遗憾,它在天空愉快的飞舞着,旋转着,那么优雅,从容的落下。终于完成了它来到人间的使命,勇敢,坚强的走完了它的一生。
红叶,从胚胎到嫩芽开始来到这个人间,那么小,那么嫩,它是整个大自然的生机,希望。就像婴儿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是父母的宝贝,是祖国的”骄傲”,花朵。叶子,初来到人间对这个世间充满着好奇,梦幻。天真懵懂的看着这个世界。在微风轻抚的春天,小小嫩芽愉快的呼吸着大自然的清香。雨天,滴答滴答的雨珠滴在嫩芽娇小的身上,弄得它浑身湿漉漉的,它一点儿也不抱怨雨珠打湿了它的衣裳。它依然坚韧不拔,开心快乐的成长着,用纯洁无暇的眼睛看着美好的人间。叶子想,等它长大了,一定要为这个美好人间做出贡献。
一天天的,嫩芽在树枝上,在母亲的怀里幸福,快乐的成长着。它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好实现自己的梦想。终于,在临*夏天的时候,叶子长大了。它从天真烂漫的童年走向了青春梦想的翩翩少年。叶子开心无比,在灿烂的阳光下和凉风嬉戏。那么飘扬,那么飞舞。
炎炎夏日,在树下乘凉的人们愉快的谈论着叶子,感谢叶子为人们遮住了炙热的太阳,叶子”骄傲”的手舞足蹈,风来了,它更加跳跃不止,努力的卖弄着自己的舞姿,给树下乘凉的人们带去了凉意。人们开心极了,抬头看着这茂盛的叶子。“好凉快啊!”赞叹声连续不断。它听着人们的赞叹声有些晕乎乎,飘飘然了。
此时的叶子好像更加骄傲了,它觉得自己的本事很大很大。暴雨来了,人们都一哄而散,大雨毫不留情的落在它身上,打得叶子有些疼痛,狂风把它吹得东倒西歪,好像找不到风向一样。叶子伤心难过了。抱怨狂风暴雨的无情。母亲的教导在它的耳边猛然想起。骄傲必败。人生没有一帆风顺。
从此,青春的叶子不在骄傲,不在为了自己为人们做出的贡献而沾沾自喜,大雨来了,狠狠的落在它身上,虽有些疼痛,但它坚持不懈的接受着大雨的洗礼。狂风来了,它依然坚强,勇敢的在风中摇曳。叶子不在抱怨,不在难过。太阳终于出来了,叶子笑了,它开心,愉快的在阳光下看着人们在树下乘凉。
重九已过,秋意更重,落叶纷纷,一派萧瑟苍凉的景象。晚秋虽然萧瑟,但也是一个如诗如画、多姿多彩的。莫言秋晚,十二首秋晚的诗词,晚秋依然美丽!
秋晚野步
唐-贯休
闲步不觉远,萧萧木落初。
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
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
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
秋晚
唐-白居易
烟景淡蒙蒙,池边微有风。
觉寒蛩*壁,知暝鹤归笼。
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
秋晚
宋-陈鉴之
瘦尽芙蓉菊又残,客游怀抱更登山,
秋光老矣归何处,只在愁人双鬓间。
太湖秋晚
宋-章甫
处处橙黄橘绿,家家莼菜鲈鱼。
昨夜秋风又起,扁舟谁赋归欤。
秋晚即事
宋-李弥逊
霜树今无一叶留,日边云暗使人愁。
独怜扬子湾头岸,犹有黄花恋晚秋。
秋晚
宋-释德洪
碧云红树晚相间,伫立不堪游子情。
划破秋空一行雁,断肠南去两三声。
秋晚村舍杂咏
宋-陆游
村巷翳桑麻,萧然野老家。
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
啄木矜奇服,牵牛蔓碧花。
一樽虽草草,笑语且喧哗。
秋晚杂兴
宋-方一夔
萧索已秋色,空濛欲暮天。
*芜荒树外,疏柳断桥边。
山暝残云合,波停碎月圆。
眼前森万境,忽忽暗彫年。
江楼秋晚
宋-洪适
竹外秋风急,楼头夕霭微。
遣怀须命酒,怯冷几更衣。
严鼓萦城去,轻舟劈浪归。
登临多少意,坠叶满庭飞。
秋晚客兴
宋-苏轼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在天气炎凉的处暑,诗人都在做什么呢?
十首最美处暑诗词,秋风吹散暑气,人间迎来新凉!
1、最感慨的处暑诗: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来临,暑气消散,秋风渐起,带来新凉。
池塘里的荷花多半都结成了果实,时光如水般流走,犹如红颜消逝,这秋日的风景,和去年是多么的相似呀!
年年岁岁秋相似,时光好不经用,抬眼已是半生。
2、最可爱的处暑诗: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四时节气都很好,但陆游最喜欢的,还是新秋时。
居住在乡间的陆游,生活非常闲适,门前正临着水流,邻居老翁时不时相互约会聊天,这样的生活,就很好。
世界就是这样,会善待知足的人,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3、最闲适的处暑诗: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元稹的秋日,也过得非常舒服和诗意。
田间的庄稼已经成熟了,风静了,草虫在低低的吟叫。元稹慢慢地喝着酒,闲闲地调着琴。
处暑来了,天气渐凉,没有了酷暑的燥热,一切都好像慢了下来,缓了下来。
生活就像一杯酒,要慢慢喝,才能品尝到其中的醇香。
4、最伤感的处暑诗: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许多时候,秋天还是比较伤感。
人间处暑节气还未到来,山中人却已新加了秋衣。露气中的蝉声渐显悲切,初秋的阳光已开始衰微。任凭各地仍然战乱频繁,我这残生早已没了生机。漂泊经年,徒然老矣,世间万事总是不如我心意。
秋天的伤感,如那一片片红叶,依依不舍归于大地。
5、最令人舒适的处暑诗: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处暑》
明·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岩居深德种桃先。
描写落叶的诗句(精选7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落叶的诗句(精选70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
5、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
6、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7、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8、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9、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10、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11、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12、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13、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4、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
15、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16、秋风涨渭水,落叶满长安。
1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18、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19、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2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1、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2、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4、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5、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6、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7、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8、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9、秋风萧瑟寒霜起,落叶偏废向春立。
10、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11、多少叶红不知深,来日翻落不归根。
1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13、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14、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15、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16、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
1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18、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19、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20、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21、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
22、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
2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4、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25、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1、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2、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3、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4、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描写落叶的诗
一阵秋风。
一地落叶。
我默默地伫立,
在这初冬里,
聆听风吹叶落的“沙沙”声。
我的心,
流连在这道不尽的冬日中。
眼前悠长的马路,
在寂静的树林间蔓延,
风眷着掉落的落叶,
打着卷儿,
缠缠绵绵,
轻轻落在林间。
不一样的轨迹,
但有一样的宿命。
谁知道在这一季的风雨中,
谁有痛苦,
谁有甜。
生命的琴弦由自己拨响,
每一道音符的奏响,
都要用一生的时间,
悠然的脚步,
踏过铺满落叶的路,
回首不见脚印,
前瞻不见尽头,
风儿吹过,
飘然的`身影且行且远。
苦苦地思考,
却发现,
早已迷失在生活的深渊,
追求已被遗忘,
梦想还发生在遥远的过去。
我与生活,
谁抛弃了谁?
生活还在继续,
可我已不会生活,
总想有一句深刻的话,
或一件感动的事,
让自己警醒,
到底在哪里出了错?
是开始,
还是途中,
亦或是未来,
我不明白。
但我知道,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
莫过于明知自己错了,
却还一错再错。
我还活着,
背后还有那期许的目光,
1.《和盛集陶落叶》明朝
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2.《水龙吟·落叶》宋朝
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
3.《落叶》隋朝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4.《赋得清秋落叶》明朝
徐渭
白帝乘秋秉素蜺,青娥挟露弄风威。荣枯不敢违天意,摇落偏当寄客衣。大漠霜凄随角散,孤城月白伴砧飞。镜中不久繁桃李,愁杀秦川织锦机。
5.《初冬·落叶纷纷十月时》宋朝
陆游
落叶纷纷十月时,今年霜比去年迟。山猿引子饮幽涧,野鹊结巢争堕枝。岭北片云生峭绝,桥东残水漾沦漪。病衰自怪诗情尽,造物撩人乃尔奇!
6.《留别表弟方时父二首·四壁萧萧落叶声》宋朝
刘克庄
四壁萧萧落叶声,招留聊试子交情。不应华屋延珠履,得似蓬窗共铁檠。襆被都无三宿恋,重裘未觉一寒生。暮年彼此懽悰薄,相对清谈听断更。
7.《落叶一首别诸友客新昌》宋朝
陈傅良
落叶一二数,遥夜忽已午。百年能几何,望道犹未睹。清扬得邂逅,简易从险阻。明朝买扁舟,万议付风雨。新诗话别恨,为我谢酸楚,苍苍岁后竹,白首见肺腑。要有不别时,尸居…
8.《梦江南·悲落叶·其二》清朝
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9.《七月七日晚步园中见落叶如积感而作》宋朝
张耒
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衡茅望故里,渔钓寄余生。放逐逢艰岁,藜羹未敢轻。
10.《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清朝
朱祖谋
鸣螀颓墄,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起舞…
11.《亚历山大港花园见落叶冒叔子[景璠]有诗即和·绿上枝头事已非》*现代
钱钟书
绿上枝头事已非,江湖摇落欲安归。诗人揣世秋来叶,祝取风前一处飞。
12.《落叶二首·其一》明朝
释函可
萧萧泪独零,落叶逐风轻。秋草甘同死,真惭树上荣。
13.《落叶》清朝
王昌麟
关河庾信惜芳菲,摇落何堪柳十围。汉苑秋深蝉怨别,洞庭波起雁惊飞。空山卷翠银床冷,故国题红锦字稀。枯坐一灯书校罢,亭皋回首梦依依。
14.《落叶满长安分题》宋朝
苏辙
有客倦长安,秋风正飒然。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名园失绿暗,清渭泛红鲜。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长江苦吟处,日暮想横鞭。
15.《客久·身孤犹落叶》宋朝
董嗣杲
身孤犹落叶,客久向饷英。少睡夜逾悄,多闻心更清。县楼讹漏点,雨市杂溪声。海上仙槎在,思乘几凝情。
16.《落叶》宋朝
释正勤
萧索下疏林,翩翩动客心。带烟浮远水,和露逐飞禽。*砌凋将尽,前村叠更深。年年见衰谢,看即二毛侵。
17.《落叶哀蝉曲》明朝
徐熥
西风兮吹襟,蝉声兮满林。古砌静而叶落,凄然感乎予心。忆美人于闺房兮,方敛袂而沉吟。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秋的诗句。柳永<雨霖铃>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唐】李白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题苏公林亭》【唐】钱起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唐】杜牧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注释:“无言独上西楼”,这一句叙述,通过动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语言通俗明白,而又十分精炼准确。写的动作是“上西楼”,单从这三个字,看不出人的情感。如果是爱妃宫娥,前呼后拥上西楼,那倒是十分欢乐热闹的。然而这却是“独上西楼”,并且还是“无言”!“白鸟无言定是愁”,何况人呢?李后主愁恨满怀,踽踽独上的形象跃然纸上,呈现眼前。“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两句描景,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他登上西楼,举头见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秋。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注释:“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
★★★注释:三湘:湖南有湘潭、湘乡、湘阴,合称“三湘”,这里指湖南境内。这两句大意是:在悲凉萧瑟的秋色里,我两鬓如霜向三湘走去;离家万里,心驰故乡,面对着明月,我思归之情更加迫切。安史之乱中,诗人被迫浪迹异乡,这首诗是他由鄂州(湖北武昌)往湖南去的时候写的。诗人的故乡在蒲州(山西永济),而今只身一人飘泊三湘,又逢秋色遍地,明月对愁的夜晚.万里乡思怎么能以自禁呢?于是情来笔至,写下这借景抒怀的思乡名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注释: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昔人驾鹤登仙,如今已杳无踪迹,眼前只剩下了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于是诗人登临古迹,睹物思人,即景生情,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写下了这首千古不朽的名作。
秋草秋霜秋风冷,秋雁秋声秋雨频。一叶秋枫知秋意,怨秋怜秋为秋心。——佚名
★★★注释:短短28个字中,竟有11个“秋”字,将作者的“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宋】陆游 《秋兴》
★★★注释:陆游是个高产作家,仅以秋兴为题目的诗就有十几首。这是他晚年的作品,是壮志未酬后的遗憾之语。这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告诉人们,不要说我身闲无事,我还每夜在孤灯下独自一个写抒发凄凉、愁闷情绪的诗。与他在《枕上作》诗中写的情绪是一样的:“犹有少年风味在, 吴笺著句写清愁。”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注释:“楼高”,“明月”,先为愁绪渲染气氛;“酒”则是古今千年触发仇怨的最佳载体‘愁肠二字直接写明心中感情,而“酒”最终化作“泪”则更加体现出愁浓情切。这首词是作者羁旅他乡途中所作,通过上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尽情渲染苍凉,自然引出下片直接抒情。深切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中孤寂的感怀。情感真挚,意象及手法别具风格,是范仲淹名作之一。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林黛玉
★★★注释: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後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
★★★注释: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宋】柳永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八声甘州》【宋】柳永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浣溪沙》【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昭君怨》【宋】辛弃疾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清*乐》【宋】张炎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乐>
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关于落叶的古诗简单
关于落叶的简单古诗
中秋带落叶的古诗简单
落叶的古诗图片简笔画
落叶的简短句子
看到落叶的古诗
落叶黄蝶的古诗
落叶悲秋的古诗
落叶育花的古诗
落叶落花的古诗
古诗中的落叶
落叶归春的古诗
落叶和花的古诗
落叶的古诗4句
枫叶落叶的古诗有不有
写秋的落叶古诗
落叶的诗句
落叶诗句
古诗落叶的图片
落叶和树的古诗
落叶的诗句古诗
仿写落叶的古诗
常瑞的古诗落叶
落叶的古诗古文
古诗落叶的视频
古诗金色的落叶
落叶吴嘉纪的古诗
冬天的落叶古诗
枯树落叶的古诗
晨起落叶的古诗
古诗里面有吟的诗
关于新学期新希望的古诗词
穿越千年而来的浪漫古诗
对自己认可的古诗
古诗中的塞上是哪里
衣与人的古诗
太行春感的古诗带拼音
关于科学实践的古诗词
古诗山行的介绍
早梅古诗其中疑表达的效果
形容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古诗
给离任退休领导的古诗词
最著名的的七篇古诗
石壁上的古诗
花与骨的古诗
上没有老人下没有孩子的古诗
让对方回信息的古诗词
古诗与爱情的关系
祝老师的祝福古诗
带点黄开头的古诗
柳梢青的古诗
元日古诗里的风俗
有些想念的古诗词
读书破万卷的整首古诗
带泗水的古诗
婚姻十年的古诗词
以歌为结尾的古诗词
形容讲话的古诗
题临安邸这首古诗中的多音字
古诗写雪的特点
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