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涛和金秀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涛和金秀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涛和金秀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涛和金秀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经典古诗《薛涛全集》原文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经典古诗《薛涛全集》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薛涛(768~832),唐代女诗人。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袁滋、刘□、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相继镇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
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池上双凫
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风
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
林梢明淅沥,松径夜凄清。
月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蝉
露涤音清远,风吹故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春望词四首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扌监)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宣上人见示与诸公唱和
许厕高斋唱,涓泉定不如。
可怜谯记室,流水满禅居。
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僚同赋早菊
西陆行终令,东篱始再阳。
绿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
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
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
咏八十一颗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圆(王当)。
开时九九知数,见处双双颉颃。
四友赞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涛颠倒元韵。)
苏轼〔宋代〕
*生无一女,谁复叹耳耳。滞留生此儿,足慰周南史。那知非真实,造物聊戏尔。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烦公为假说,反复相指似。欲除苦海浪,先干爱河水。弃置一寸鳞,悠然笑侯喜。为公写余*,瓶罍一时耻。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床。笑我老而痴,负鼓欲求亡。庶几东门子,柱史安敢望。嗜毒戏猛兽,虑患先不详。囊破蛇已走,尚未省啮伤。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黠蚕不作茧,未老辄自僵。永谢汤火厄,泠然超无方。
念奴娇 其六 飞涛其年云客既庭御之枉叙草堂和飞涛韵
尤侗〔清代〕
古人安在,总上场优孟、下场翁仲。天壤之间存我辈,聊尔一觞一咏。
伧父左思,老兵阮籍,歌辨衙官宋。当杯行令,戏猜三两横纵。
酒后耳热狂呼,濡毫呵壁,欲把天公控。趁取吴宫春未老,甘与梨花同梦。
银烛方长,铜壶初滴,路*东西弄。诸君且住,床头尚满青瓮。
念奴娇 尤展成招饮草堂同丁飞涛彭云客宋既庭御之即*分赋同用飞涛韵
陈维崧〔清代〕
别来何久,喜今朝坐上,五君二仲。齐作镇西鸲鹆舞,舞罢持杯高讽。
蹴踏齐梁,凭陵晋魏,白眼看唐宋。髀虽生肉,公然意气毫纵。
最是月落参横,主人留客,不放归鞭控。能得几场花下醉,况是吴宫如梦。
锦瑟怜谁,青萍负我,快作临风弄。唾壶阙尽,狂歌乱击春瓮。
寄蜀中薛涛校书
王建〔唐代〕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知多少 一作:于今少)
寄赠薛涛
元稹〔唐代〕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闻鹊喜·吴山观涛
周密〔宋代〕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观浙江涛
徐凝〔唐代〕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郑燮〔清代〕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赠薛涛(见张为主客图)
白居易〔唐代〕
蛾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送车涛罢举归山
刘得仁〔唐代〕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浮生只如此,强进欲何为。
要路知无援,深山必遇师。怜君明此理,休去不迟疑。
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元稹《寄赠薛涛》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白居易《杭州春望》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守仁《泛海》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元稹《寄赠薛涛》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李处全《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
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将苑·卷一·兵权》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香荡文思。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仿佛梦魂归帝所。——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元稹《寄赠薛涛》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冯云山《咏瀑布》
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贯休《献钱尚父》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六首》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元稹《寄赠薛涛》
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七绝·观潮》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王沂孙《天香·咏龙涎香》
元旦的优秀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旦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元旦的古诗: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岁旦——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寿自长。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元旦介绍:
同义词 :一般指元旦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也被称为“阳历年”。
中文名 元旦 英文名 NEW YEAR 别 称 新历年、阳历年 节日时间 公历1月1日 节日类型 世界节日 流行地区 世界 节日起源 机构设定 节日活动 寄送贺年卡 节日饮食 椒柏酒、五辛盘 节日意义 公历新年 设立机构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设定时间 1949年9月27日
起源变化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谒金门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谒金门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译文翻译
人去楼空徒然相忆,没有办法再传消息。天上嫦娥人间不识,欲寄书信何处寻觅?
困倦小睡觉来无力,不忍再看伊人书迹。满院落花春光清寂,伤心断肠芳草色碧。
注释解释
书:信。
觉:醒。
伊:她。书迹:指过去的来信。
无计:没有办法。
寄书句:意思是本想请嫦娥代为传书,但因不相识,而无处寻找她。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背景是韦庄有一个资质艳丽、文化修养也很高的宠姬被蜀主王建强行夺去,韦庄追念此人,写了此词和小重山。此说法不一定可靠,很可能是为某一个分手以后消息不通的旧时情人而作。
诗文赏析
诗歌史上,真挚、沉痛的悼亡之作甚多,都具有永恒的魅力。生活中一些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小物品,就会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池溏一样,在感情的波澜里激起层层涟漪。这首词通过一纸昔日情人的旧书信,在词人的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从而勾起了无数的回忆。全词以书信为中介,上片写读信后勾起的无数回忆,由此产生了渴望与意中人再传消息、寄书信的痴情;下片写思极而睡,醒来不忍再读伊人旧情书的情绪,并用景色加以陪衬。全词融纪实、写景和抒情于一炉,疏中见密又富有生活气息,脉络分明,情意真挚,将深切的悼亡之情表达得低回婉转,余韵袅袅。
这首词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怀想。上片着重勾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直吐衷肠。由回忆而动情,由动情而遐想,再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把伊书迹”是此词词眼。
上片着重勾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首三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句句相联,环环相扣。首句“空相忆”,*地奇峰突兀而起,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基础。这三个字既笼罩全篇,又包孕无遗。一个“空”字不仅表现了“相忆”数量的以简代繁,而且写出了这种“相忆”的深和苦,“空相忆”是情至深处的痴人语。“无计得传消息”是紧承首句而答,意思是无法传递消息。第三句“天上嫦娥人不识”,是写欲向那位“天上嫦娥”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嫦娥”形容伊*貌之美,“天上”;则暗示了伊人已仙去。至此,才看出相忆成空是由于生死相分,幽明相隔。第四句“寄书何处觅”与第二句“无计得传消息”意思大致相同,显示了要通款曲情意的执着和真切。向亡人通消息、寄书信,看似无理,实是深情的反应。这最后一句将自己虽欲寄书而无处寄书以至于最终不合瞄书的款款情意,以反问的形式加以表达,更是含蓄曲折,哀婉动人。
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从而传出了幽深的隐曲心绪。“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两句以形传神,将上下片衔接得异常紧密。“新睡”二字暗示出是困倦已极的不由自主的睡。“无力”紧应“新睡”,睡醒之后应觉得有力,此言无力,自是伤心人别有怀抱。沈际飞说: “‘把伊书迹’,四字颇秀。”(《草堂诗馀正集》)“伊”字,口吻非常亲切。“把伊书迹”可见伊人兼有才情。“不忍”二字更妙,正写出“伊书”的感人至深,宜于表现出伤心人看与不看的矛盾心理。“把伊书迹”不仅“颇秀”,而且是这首词通体皆活的词眼。这句词语意淡而情深,故沁人心脾。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两句别出心意,宕开一笔,以景作结。“满院落花春寂寂”是花落人亡的孤寂境。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谒金门·花过雨注释
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觅:寻找。
玉关:玉门关。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侯万户:万户侯。
谒金门·花过雨赏析
在诗词中常将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大概是属于催春来。“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其中还寓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上片结句,就字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预作好了铺奠。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贵。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作者:薛昭蕴
谒金门·春满院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钱。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交频梦见!
赏析
句句写醒后相思,却又句句衬梦里相见。这不,她刚刚午睡醒来,又照例梦见久别的未婿,满怀怅恨与慵倦,水晶帘儿也无心卷起。可恼的是那对燕儿,在帘前翻飞着,亲昵着,呢喃着,把身影儿双双印上珠帘,仿佛在炫耀它们的成双成对,嘲笑她形单影只。从半掩的门儿望去。但这春色分明到了迟暮时分,换得落红无数。这个春天又白白过去了,那件绸纱春衫依然叠在箱底,没心思穿。他不在,穿给谁看呢!盼梦里相见,又怕梦里相见,倍增醒来相思……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元宵优秀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优秀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古诗两首》优秀教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
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⑴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⑵考虑: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同学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碧玉)
⑶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⑴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⑵考虑:
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⑶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丰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关于谷雨的优秀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谷雨的优秀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谷雨》
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作者:曹邺
邵*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畴翠浪麦秋*,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 朝代:元 体裁:词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林和靖[宋]
《古诗两首》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1、请大家把你课前准备好的小草拿出来
2、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草的认识
3、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小草?
4、小草长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二、教师范读小诗,学生认真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
三、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字卡认读:枯荣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学*古诗
1、自由读诗,教师画出节奏范读。
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学生自由模仿读诗
3、教师指名读诗
4、小组合作,了解诗歌大意
5、以组汇报:
教师出示春草图,冬草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讲图意,理解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小草冬天都经历了冰冻、火烧,但到了春天,它们却又长出来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大胆发言说明小草顽强、勇敢、生命力强等)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
七、试背全诗
八、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2、学生范写
九、拓展延伸
1、读书后古诗
2、积累白居易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
1、幻灯出示图片,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小男孩、黄蝶、花、小路)
2、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人呢?(可爱)
想知道这是哪里呢?这里是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教师随手板书课题和作者)
关于涛和金秀的古诗
金秀一的古诗
有金秀两个字的古诗
周金涛名言
金智秀名言
有涛的古诗
付涛的古诗
大河涛涛的古诗
贺涛的古诗
某涛涛的古诗词
赛涛的古诗
古诗中的涛
尾字涛的古诗
形容涛涛河水的古诗
肖涛写的古诗
叶圣涛的古诗
描写涛涛江水的古诗
写听涛的古诗
涛涛的古诗全部视频
龟虽涛的古诗
以涛结尾的古诗
涛的古诗词
带涛的古诗句
浪涛急的古诗
叶新涛的古诗
包含江水涛涛的古诗句
带周和涛的古诗
柏浪涛的古诗
带松涛的古诗
含涛的古诗词
《《静夜思》》的古诗
描写自然的古诗或现代诗
关于清晨和雨的古诗词
关于孩子生日快乐的古诗词
竹枝词古诗其二的含义
唐朝薛涛写的月的古诗
3首关于过年的古诗
关于乐观与悲观的古诗词
刑官元稹的古诗
球体落地的古诗
曹魏古城的古诗
适合读古诗的伴奏音乐
美好爱情婚姻的古诗词
塞上曲唐戴叔伦的古诗
秋光开头的古诗
带插图的古诗
清明古诗的注释照片
临江仙中文的古诗
关于盐泉的古诗
撷豆生南国的整首古诗
乘凉禽兽的古诗词
让孩子爱上古诗词的方法
吟唱古诗词的视频
关于赞扬长江的古文古诗词
形容光阴易逝的古诗词古诗词
元日古诗和清明的古诗
带埔字的古诗大全
代表童真童趣的古诗名言
涌古诗演古诗的视频
宋祁诗中有闹的古诗
泥暖开头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