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字的古诗

关于五十四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五十四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五十四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五十四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23) 语录(16) 说说(55) 名言(2) 诗词(934) 祝福(32) 心语(1)

  •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五十四

  •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五十四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以下为《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 列传第五十四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裴崔卢李王严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父諲,隋大业中为淮安司户参军。郡人杨琳、田瓚等乱,劫吏多死,唯諲以仁爱故,贼约其属无敢害,护送还乡。

      守真早孤,母丧,哀毁癯尽。举进士,六科连中,累调乾封尉。养寡姊谨甚,士推其礼法。永淳初,关中旱,悉禀禄奉姊及诸甥,与妻息恶食不赡也。

      授太常博士。守真善容典,时谓才称其官。高宗将封嵩山,诏诸儒议射牲事。守真奏:"古者郊祀天地,天子自射牲。汉武帝封太山,令侍中儒者射之,帝不亲也。今按礼,前明十五刻,宰人鸾刀割牲,质明行事,毛血已具,天子至,奠玉酌献而已。今若前祀一日射牲,则早于事;及日,则冕不逮事。汉又天子不亲,古今异宜,恐不可行。"是时,《破阵》、《庆善》二乐舞入,帝常立以视,须乐阕乃坐。守真并言:"二舞诚祖宗盛德,然古无天子立观者。化育诒庇,孰非阙功,不应鼓舞别申严奉。"诏可,未及行。会帝崩,大行旧礼无在者,守真与博士韦叔夏、辅抱素等讨按故事,称情为文,咸适所宜,时人服其得礼。

      天授中,为司府丞,推核诏狱,多裁恕,全免数十姓。不合武后旨,出为汴州司马。累迁成州刺史,政不务威严,吏民两怀之。徙宁州,送者千数,出境尚不止。长安中卒,赠户部尚书。

      子子余、耀卿、巨卿。曾孙行立。耀卿、巨卿别有传。

      子余事继母以孝闻,中明经,补鄠尉。时同舍李朝隐、程行谌以文法称,而子余以儒显,或问优劣于长史陈崇业,答曰:"兰菊异芬,胡有废者?"

      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泾、岐有隋世番户子孙数千家,司农卿赵履温奏籍为奴婢,充赐口。子余曰:"官户以恩原为番户,且今又子孙,可抑为贱乎?"履温倚宗楚客势,辩于廷,子余执对不挠,遂诎其议。

      开元初,累迁冀州刺史,为政惠裕,人称有恩。入为岐王府长史。卒,谥曰孝。时程行谌谥贞。中书令张说叹曰:"二谥可无愧矣!"子余居官清,家闱友爱,兄弟六人,皆有志行云。

      行立,重然诺,学兵有法。母亡,泣血几毁。以军劳累授沁州刺史,迁卫尉少卿。口陈愿治民,试一县自效,除河东令,宽猛时当。由蕲州刺史迁安南经略使。环王国叛人李乐山谋废其君,来乞兵,行立不受,命部将杜英策讨斩之,归其孥,蛮人悦服。英策及范廷芝者,皆奚洞豪也,隶于军,它经略使多假借,暴恣干治,行立阴把其罪,贷之,许自效,故能得英策死力。廷芝尝休沐,久不还,行立召之,约曰:"军法,逾日者斩,异时复然,尔且死!"后廷芝逾期,行立笞杀之,以尸还范氏,更为择良子弟以代,于是威声风行。徙桂管观察使。黄家洞贼叛,行立讨*之。俄代桂仲武为安南都护。锐于立功,为时所訾。召还,道卒,年四十七,赠右散骑常侍。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后周陇州刺史士约四世孙,自博陵徙焉。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有才章。擢进士。举贤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诵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试,对益工,遂为第一。再补陆浑主簿,入调吏部,侍郎岑义叹曰:"君今郤诜也!"荐为左补阙。性舒迟,进止雍如也,当官则正言,不可得而诎。睿宗召授中书舍人,以母病东都不忍去,固辞求侍,更表陆浑尉郭邻、太乐丞封希颜、处士李喜以代己处。诏改虞部郎中,俄检校御史中丞。请发太仓粟及减苑囿鸟兽所给以赈贫乏,人赖其利。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姻家,恃以弄法;姚崇子彝留司东都,通宾客,招贿赂。沔将按劾,崇、怀慎方执政,共荐沔有史才,转著作郎,去其权,盖惮之也。久之,为太子左庶子。母亡,受吊庐前,宾客未尝至柩室。语人曰:"*生非至亲不升堂入谒,岂以存亡变礼邪?"中书令张说数称之。服除,迁中书侍郎。

      玄宗以仙州数丧刺史,欲废之,沔请治舞阳,舞阳,故樊哙国也,更为樊州,帝不纳,州卒废。沔既喜论得失,或曰:"今中书宰相承制,虽侍郎贰之,取充位而已。"沔曰:"百官分职,上下相维,以成至治,岂可俯首怀禄邪?"凡诏敕曹事,多所异同,说不悦,出为魏州刺史。雨潦败稼,沔弛禁便人。召还。分掌吏部十铨,以左散骑常侍为集贤修撰,历秘书监、太子宾客。

      是时,太常议加宗庙笾豆,又欲增丧服,于是卿韦縚请坐增笾豆至十二;外祖服大功,舅小功,堂姨若舅、舅母袒免。沔曰:"祭祀上矣,古者饮食必先严献。未有火化,故有毛血之荐,未有曲糵,故有玄酒之奠。后王作为酒醴、牺牲以致馨香,故有三牲、八簋、五齐、九献。神道主敬,可备而不敢废也,虽曰备物,而节制存焉。钘俎、笾豆、簠簋尊罍之实,皆周时馔,其用通宴飨宾客,而周公与毛血、玄酒同荐于先祖。晋卢谌家祭礼,所荐皆晋时常食,不纯用古。此圣贤变文而通其情也。然当时饮食不可阙于祭,明矣。国家清庙时享,礼馔具设,周制也,古物存焉。园寝上食,时膳备列,汉法也,它珍极焉。职贡来祭,致远物也。有新必荐,顺时令也。苑囿躬稼所收,搜狩亲中,莫不荐而后食,尽诚敬民。若此至矣,无以加矣。诸珍羞鲜物,第敕有司悉使著于令,因宜而荐,不必加笾豆以为嗛也。大羹,古食也,盛于古器。和羹,常馔也,盛于时器。毛血盛于盘,玄酒盛于尊。未有荐时馔而用古器者,繇古质而今文,便事也。故加笾豆未足尽天下美物,而措诸朝,徒*侈耳。鲁丹桓宫之楹,刻其桷,《春秋》非之。班固称:’墨家出于清庙,是以贵俭。’然清庙不奢,旧矣。太常所请,臣所未安。"

      又太常言:"爵小不及合,执持至难。"沔曰:"礼有以小为贵者,献以爵是也。然今不及制,则非礼,自有司之陋也。随失制宜,不待议而革云。"又言:"礼本于家正,家正而天下定。家不可以贰,故父以尊崇,母以厌降。是以内服齐斩,外服緦,尊名所加,不过一等,今古不易之道也。昔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知其将戎,礼先亡也。比制《唐礼》,推广舅恩,故弘道以来,国命再移于外姓,本礼验亡,可不戒哉!"时职方郎中韦述、户部郎中杨伯成、礼部员外郎杨仲昌、监门兵曹参军刘秩等议与沔合,又诏中书门下参裁,于是宗庙笾豆坐各六,姨若舅小功,舅母緦麻,堂姨袒免,余仍旧制。

      每朝廷有疑议,皆咨逮取衷。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子祐甫至宰相,别传。

      卢从愿,字子龚。六世祖昶,仕后魏为度支尚书,自范阳徙临漳,故从愿为临漳人。擢明经,为夏尉。又举制科高第,拜右拾遗,迁监察御史,为山南黜陟巡抚使,还奏称旨,累进中书舍人。

      睿宗立,拜吏部侍郎。吏选自中宗后纲纪耗荡,从愿精力于官,伪牒诡功,擿检无所遗,铨总六年,以*允闻。帝异之,特官其一子。从愿请赠其父敬一为郑州长史,制可。初,高宗时,吏部号称职者裴行俭、马载,及是,从愿与李朝隐为有名,故号"前有裴、马,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玄宗悉召县令策于廷,考下第者罢之。从愿坐拟选失实,下迁豫州刺史。政严简,奏课为天下第一,宝书劳问,赐绢百匹。召为工部侍郎,迁尚书左丞、中书侍郎,以工部尚书留守东都,代韦抗为刑部尚书。数充校考使,升退详确。

      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用事,将以括田户功为上下考,从愿不许,融恨之,乃密白"从愿盛殖产,占良田数百顷",帝自此薄之,目为多田翁。后欲用为相屡矣,卒以是止。十八年,复为东都留守,坐子起居郎论输籴于官取利多,贬绛州刺史,迁太子宾客。二十年,河北饥,诏为宣抚处置使,发仓廥赈饥民。使还,乞骸骨,授吏部尚书致仕,给全禄终身。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

      李朝隐,字光国,京兆三原人。明法中第,调临汾尉,擢至大理丞。武三思构五王,而侍御史郑愔请诛之,朝隐独以"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忤旨,贬岭南丑地。宰相韦巨源、李峤言于中宗曰:"朝隐素清正,一日远逐,恐骇天下。"帝更以为闻喜令。

      迁侍御史、吏部员外郎。时政出权幸,不关两省而内授官,但斜封其状付中书,即宣所司。朝隐执罢千四百员,怨诽哗腾,朝隐胖然无避屈。迁长安令,宦官闾兴贵有所干请,曳去之。睿宗嘉叹,后御承天门,对百官及朝集使褒谕其能,使遍闻之。进太中大夫一阶,赐中上考、绢百匹,以旌刚烈。成安公主夺民园,不酬直,朝隐取主奴杖之,由是权豪敛伏。为执政所挤,出通州都督,徙绛州刺史。开元初,迁吏部侍郎,铨叙明审,与卢从愿并授一子官。久之,以策县令有下第,降滑州刺史,徙同州。玄宗东幸,召见慰劳,赐以衣、帛。擢河南尹,政严清,奸人不容息。太子舅赵常奴怙势横闾里,朝隐曰:"此不绳,不可为政。"执而悟辱之,帝赐书慰勉。

    [阅读全文]...

2022-02-09 02:12:05
  •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 二十四节气
  •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会议第11次常会上,*“二十四节气”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所有古诗词,请大家欣赏。

      立春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唐·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迎春正启流霞*,暂嘱曦轮勿遽斜。——唐·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南宋·张栻《立春偶成》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南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立春

      [当代]吴藕汀

      蔬菜非时价不赀,

      农家贪利俗难医。

      立春喜得晴窗好,

      为爱梅花写一枝。

      雨水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惊蛰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阅读全文]...

2022-05-16 02:46:36
  •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广世世受射。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常侍。数从射猎,*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景帝即位,为骑郎将。吴、楚反时,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战昌邑下,显名。以梁王授广将军印,故还,赏不行。为上谷太守,数与匈奴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材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恐亡之”上乃徙广为上郡太守。

      匈奴侵上郡,上使中贵人从广勒*兵击匈奴。中贵人者数十骑从,见匈奴三人,与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山,望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我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广令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骑曰“虏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去,用坚其意”有白马将出护兵。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百骑中,解鞍,纵马卧。时会暮,胡兵终怪之,弗敢击。夜半,胡兵以为汉有伏军於傍欲夜取之,即引去。*旦,广乃归其大军。后徙为陇西、北地、雁门中云中太守。

      武帝即位,左右言广名将也,由是入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时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广俱以边太守将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莫府省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我军虽烦忧,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然匈奴畏广,士卒多乐从,而苦程不识。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於文法。

      后汉诱单于以马邑城,使大军伏马邑傍,而广为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馀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馀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於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亡失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数岁,与故颍阴侯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辽西,杀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徙居右北*,死。於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太守。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司马法》曰:登车不式,遭丧不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状。是以名声暴於夷貉,威棱憺乎邻国。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於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将军其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盛秋”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

      石建卒,上召广代为郎中令。元朔六年,广复为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诸将多中首虏率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后三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从数十骑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报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为圜陈外乡,胡急击,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暮,吏士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军,匈奴乃解去。汉军邑,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自当,亡赏。

      初,广与从弟李蔡俱为郎,事文帝。景帝时,蔡积功至二千石。武帝元朔中,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远甚,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与望气王朔语云“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者八百馀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广历七郡太守,前后四十馀年,得赏赐,辄分其戏下,饮食与士卒共之。家无馀财,终不言生产事。为人长,爰臂,其善射亦天性,虽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呐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将兵,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水。不尽餐,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数困辱,及射猛兽,亦数为所伤云。

      元狩四年,大将军票骑将军大击匈奴,广数自请行。上以为老,不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大将军青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辞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乃令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广。广知之,固辞。大将军弗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象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惑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乃遇两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曰“青欲上书报天子失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长史急责广之莫府上簿。广曰“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遂引刀自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老壮皆为垂泣。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遮人。

      广三子,曰当户、椒、敢,皆为郎。上与韩嫣戏,嫣少不逊,当户击嫣,嫣走,於是上以为能。当户蚤死,乃拜椒为代郡太守,皆先广死。广死军中时,敢从票骑将军。广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诏赐冢地阳陵当得二十亩,蔡盗取三顷,颇卖得四十馀万,又盗取神道外壖地一亩葬其中,当下狱,自杀。敢以校尉从票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旗鼓,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票骑将军去病怨敢伤青,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为讳,云“鹿触杀之”。居岁馀,去病死。

      敢有女为太子中人,爱幸。敢男禹有宠於太子,然好利,亦有勇。尝与侍中贵人饮,侵陵之,莫敢应。后诉之上,上召禹,使刺虎,县下圈中,未至地,有诏引出之。禹从落中以剑斫绝累,欲刺虎。上壮之,遂救止焉。而当户有遗腹子陵,将兵击胡,兵败,降匈奴。后人告禹谋欲亡从陵,下吏死。

      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馀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数年,汉遣贰师将军伐大宛,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会贰师还。上赐陵书,陵留吏士,与轻骑五百出敦煌,至盐水,迎贰师还,复留屯张掖。

      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於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陵於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说,拜步乐为郎。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馀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馀级。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地,不能破,乃还”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馀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成安侯者,颍川人,父韩千秋,故济南相,奋击南越战死,武帝封子延年为侯,以校尉随陵。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馀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於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於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馀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馀人。

      陵败处去塞百馀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糵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初,上遣贰师大军出,财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陵在匈奴岁馀,上遣因棜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於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於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卫律为丁灵王,皆贵用事。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匈奴。使还,会延年家收,律惧并诛,亡还降匈奴。匈奴爱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

      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安乐,主上富於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陵在匈奴二十馀年,元*元年病死。

      苏建,杜陵人也。以校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封*陵侯。以将军筑朔方。后以卫尉为游击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后一岁,以右将军再从大将军出定襄,亡翕侯,失军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为代郡太守,卒官。有三子:嘉为奉车都尉,贤为骑都尉,中子武最知名。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馀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馀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馀,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馀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殹巫}。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於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馀,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馀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於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於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於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於匈奴,功显於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守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馀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馀财。皇后父*恩侯、帝舅*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馀,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於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於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於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於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

      赞曰: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阅读全文]...

2022-05-23 08:01:22
  • 二十四节气惊蛰古诗

  • 二十四节气,惊蛰
  • 二十四节气惊蛰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惊蛰古诗(精选30首),欢迎大家分享。

      一、《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二、《春晴泛舟》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

      三、《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四、《义雀行和朱评事》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五、《秦娥月/忆秦娥》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六、《水龙吟 寿族父瑞 堂是日惊蛰》

      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春霁。

      七、秦楼月·浮云集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阅读全文]...

2022-02-24 19:48:02
  • 《秋浦歌其十四》古诗原文

  • 《秋浦歌其十四》古诗原文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鹊桥仙秦观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阅读全文]...

2022-03-24 04:35:19
  • 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

  • 二十四节气,谷雨
  • 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谷雨》

      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作者:曹邺

      邵*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白牡丹》

      作者: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作者:周朴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畴翠浪麦秋*,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阅读全文]...

2022-06-09 09:42:27
  • 二十四节气夏至古诗词_二十四节气诗

  • 二十四节气,夏至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二十四节气夏至古诗词!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

    【宋】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其一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其二

    涨落*溪水见沙,绿阴*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阅读全文]...

2022-07-04 16:56:28
  • 二十四节气谷雨古诗

  • 谷雨,二十四节气,文学
  • 二十四节气谷雨古诗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谷雨古诗,欢迎阅读。

      《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赏析:谷雨来临之际,诗人慢品生活百态,春风略花拂面,家禽越牢闭口,好一番似虚如梦的春景,天公如此作美!

      《木兰花慢》

      【元代】王恽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赏析:谷雨时节,且看绿肥红瘦,国色天香,怎能不心旷神怡?徜徉于牡丹丛中,踏着花瓣铺就的通幽小径,轻嗅淡淡花香,何等快意!

      《采茶歌》

      【清代】乾隆皇帝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赏析:乾隆皇帝这一首《采茶歌》读来朗朗上口,很有民歌的.感觉,写了江南茶农在谷雨日采茶的辛苦,表现了自己对民生的关心。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赏析:林和靖即林逋,“梅妻鹤子”的那位兄台。要赶上现在,有人又要在他的取向上挖猛料了。幸好古人宽容,你想怎么矫情都可以。“三巡”是讲新茶泡了三泡颜色还如松色,浓淡相宜,禁得起泡,好茶啊。林老是在说,朋友喝得对路了,那意兴是越来越浓,茶泡了若干泡也没觉出它的淡来。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赏析:表面上是指竹子一节一节地生长,实指竹子清高的节操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牡丹图》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赏析:牡丹自古以来是花中贵族,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唐寅题诗牡丹图,花开谷雨前后,颜色花中独一。

    [阅读全文]...

2022-03-29 13:57:32
  • 二十四节气雨水古诗

  • 二十四节气,雨水
  • 二十四节气雨水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雨水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夜喜雨

      杜甫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

      李商隐 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雨一直下,万物生发,快乐在您心上开满鲜花,好运在您手中开始发芽,成功在您路上茁壮长大。雨水到,把思念浇灌,为朋友祝福,愿您幸福笑哈哈!

      2、雨水很美,洗涤着美丽的风景,淅沥着快乐的声音,浇灌着好运的种子,渲染着成功的样子,滋润着幸福的日子。雨水到,心情妙,愿您开心笑!

      3、空中小雨飘飘洒,滴滴深情人间留。万物润雨得生机,美景处处惹风流。春回大地花盛开,雨后春笋节节攀。但愿雨水传好运,事业生活都美满!

      4、春雨滋润万物苏,百花含苞待绽放。情意深深雨亦蒙,痴心一片付春光。丝丝雨水送吉祥,温馨问候到身旁。但愿健康永相傍,幸福生活福绵长。祝雨水快乐!

      5、秦时雨,汉时风,滋润万物中华兴。民国风,胭脂泪,烟雨蒙蒙爱国情。巴山云,巫山雨,风起云涌多少梦。快乐风,开心雨,春风春雨到天晴。雨水时节,幸福快乐!

      6、丝丝细雨滋润心田,声声祝福春满人间。道是好雨知时节,却为润物细无声。看万物欣欣向荣,愿生活蒸蒸日上。祝朋友雨水节气快乐!

      7、时令值雨水,浇开百花美,滴滴传真情,朵朵展娇媚。朋友很珍贵,祝福紧相随,愿您工作不累,烦恼消退,开心陶醉,生活有味。幸福无罪,雨水快乐

      8、雨水节气到,那牛毛细雨是春的'轻语,那滂沱大雨是春的生机,那疾风暴雨是春的惊喜,那风雨同舟的是您我的情谊,风风雨雨有我有您,祝您新春事事顺意!

      9、雨水气节到,天越来越暖,雨越来越多,我的祝福也泛滥:愿雨水落下,您的幸福发芽;愿雨水落下,您的快乐长大;愿雨水落下,您的好运开花!雨水快乐!

      10、春雨绵绵贵如油,愿您更上一层楼;春风缕缕拂金柳,为您销去万古愁;春云片片飘悠悠,愿您快乐上心头。时值雨水节气,祝您*安无忧!

      11、雨水节气祝您:好运连连如春风化雨,家庭美满如和风细雨,工作顺利如兴云致雨,财源广进如***林弹雨,事业进步如疾风骤雨,爱情甜蜜如巫山云雨!

      12、风柔雨润月半弯,良辰美景年年盼,幸福生活天天随,东去春来水如烟,流年一去不复返,人生得意需尽欢,雨水节气送祝愿,说声珍重道*安,祝雨水快乐!

      13、一滴两滴三四滴,五滴六滴七八滴,春雨滴滴传真情,春风绵绵送叮咛:薪水涨不停,快乐好心情,天天走红运,年年都安宁。雨水时节,祝您开心!

      14、寻找一瓶吉祥雨露,采一杯安康花瓣雨水,存一阵顺利春风,求一场好运细雨;送给雨水节的您,祝您雨水节快乐惬意,万安吉祥美意!

      九日寄秦觏

      陈师道〔宋代〕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元稹〔唐代〕

      雨水洗春容,*田已见龙。

    [阅读全文]...

2022-01-16 00:40:19
  • 关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古诗

  • 二十四节气,立春
  • 关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人日立春

      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汉*·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卖花声。立春

    [阅读全文]...

2022-04-10 23:10:22
五十四字的古诗 - 句子
五十四字的古诗 - 语录
五十四字的古诗 - 说说
五十四字的古诗 - 名言
五十四字的古诗 - 诗词
五十四字的古诗 - 祝福
五十四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