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关于古诗歌格律的表现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歌格律的表现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歌格律的表现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歌格律的表现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55) 语录(17) 说说(9) 名言(2) 诗词(483) 祝福(1k+) 心语(70)

  • 现代格律诗歌

  • 诗歌
  • 现代格律诗歌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现代格律诗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古江山美如画,豪杰壮士影叠叠。

      半城烟沙风云幻,骏马嘶风雨初歇。

      汉末天下始大乱,董卓无才祸朝纲。

      王允忧国献貂蝉,仪凤亭畔影双双。

      杨柳腰舞玉环佩,冰肌清骨自端庄。

      凌波款款摇金钗,莺儿燕语柔断肠。

      金屋暗藏美人计,要斩奸贼于朝堂。

      群雄争霸战纷纷,一片刀光天地荒。

      曹操袁绍决官渡,败者为寇胜为王。

      此间争鼎靠权谋,唯有玄德以义仁。

      桃园豪杰立言誓,又是一年涿郡春。

      犹记曹刘论英雄,此言一破天地惊。

      恰如蛟龙入大海,笼中猛虎放归山。

      三顾茅庐情谊真,风华正茂玉如颜。

      隆中一对传千古,惊叹孔明乃神仙。

      羽扇纶巾战群儒,腹有良策含诗书。

      草船借箭见其智,东风擂鼓表其才。

      赤壁大战迫在即,江南半壁荡火光。

      万箭齐发杀如麻,血染碧波漫长江。

      此战已定天下势,鼎足三分互不侵。

      先主领兵侵古道,终有巴蜀成英名。

      可叹好景不久长,关羽骄奢失荆州。

      泪酒入肚恨绵绵,此情已成空悠悠。

      一怒发兵攻江南,怎奈猇亭战事激。

      火烧连营六七里,先主托孤与孔明。

      惆怅仰望菱窗外,落花逐水许多愁。

      当年桃园花又开,桃花朵朵含娇羞。

      此情忆来最销魂,城阙孤耸草木深。

      幼主登基本孱弱,孔明兴汉出祁山。

      蜀道难于上青云,大雨浇灭心中愿。

      青丝斑白如霜雪,丞相病逝五丈原。

      《诫子书》存宁致远,千秋道义题祠匾。

      蜀国丞相一身清,忠名长不没人间。

      司马族氏专朝政,手握重兵篡大权。

      魏军进蜀幼主降,从此幼主变后主。

      江南孙皓有*,不历几世东吴亡。

      呜呼悲哉三分国,三家争夺终归晋。

      后人嗟叹伤不已,几番泪流打湿襟。

      遥望江山昏暗暗,午夜梦回英雄情。

      街灯灭,清风细舞云遮月。

      云遮月,远山失色,曲阁箫咽。

      梅开几度思君切,伊人梦断深春夜。

      深春夜,冷衾冰泪,子规啼血。

      日暖沙洲柳叶新,斜坡草色绿如茵。

      桃花落地飘红雨,玉浪追风涌碧粼。

      浅水游鱼濯丽影,深山猎兔吠重音。

      村前野老犁黑土,埠外渔船唱晚欣。

      油菜花开黄灿灿,

      炫目流香,醉倒英雄汉。

    [阅读全文]...

2022-03-21 05:34:18
  • 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 阅读
  • 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韵,后段十句四*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调歌头词牌格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体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韵,后段十句四*韵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韵中**仄句中中*仄仄**韵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仄**韵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仄句中仄仄**韵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句中中仄句仄中*韵中*中仄句中仄中仄仄**韵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中*中仄句中仄仄**韵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仄句中仄仄**韵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可仄据此,其余参下*韵词。

      别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韵,后段十句四*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仄句*仄仄**韵仄**仄*仄句*仄仄**韵仄仄**仄仄句仄仄**仄仄句*仄仄**韵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仄**仄句*仄仄**韵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仄仄句仄*仄句仄**韵仄*仄仄*仄句*仄仄**韵*仄***仄句*仄***仄句*仄仄**韵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仄句*仄仄**韵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阅读全文]...

2021-12-28 03:54:48
  • 略议诗词格律

  • 略议诗词格律

      纵观宋词元曲,宋词成就较高。且群星灿烂,尤以苏轼、李清照最令人景仰,如清风明月,光照千秋。但整个宋词里,*庸的东西亦不少。

      而元曲则大为逊色。仅以天净沙为例,共有六首,其格律声韵都当无可挑剔。但仅马之远的《天净沙?秋思》为千古绝唱,字字皆珍珠,没有一个*庸的字符,读后令人荡汽廻肠,终生难忘。而其它几首,皆庸如粪土。

      文体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上了某种文体,又恰好表达我的思想,便采而用之。对其阁律声韵,我决不让其束缚和伤害我的作品。

      文体(即词牌),尤如一只箱子,有人装进去的是珍珠,而有些人填进去的,大多是粪草。

      郭沫若出了一部《百花齐放》诗词集,他的格律声韵,都该无可挑剔。可惜的是,在那一百多首大作里,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东西,一首也找不出来。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或许有人认为,那些全是珍品呢。

      XX与柳亚子谈及他们的诗词时,各自都承认自己的东西有些不合*仄声韵。

      XX明确指出,诗词格律是“谬种流传,遗误青年,又束缚思想,不益提倡。”

      文学的本质是思想性,艺术性。生命力的强弱,是在是否有感人的力量。评定一篇作品成功与否,维一的标准:是在于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是否有感人的力量。我们的掌握着稿件生杀大权的编辑老师们,请注意文学的本质。不要把*仄阁律的棒子乱砸,只要句型整其的,朗朗上口的诗歌都按格律诗对待。

      只要作者没标明是律诗,绝句,和词牌,又没选定为“诗词/古韵”,就不应以阁律*仄予以棒杀。

      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阅读全文]...

2021-12-27 18:02:52
  • 沁园春的词牌格律

  • 阅读
  • 沁园春的词牌格律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二句五*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三句六*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二句五*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沁园春·雪》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的`词牌格律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词牌沿革

      《沁园春》词牌经考证最早当出现于晚唐。现在传世的最早《沁园春》词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但张先之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尚欠精工。故后人填《沁园春》,多遵苏词。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今世乐府,传《沁园春》词。案《后汉书》:‘窦宪女弟立为皇后,宪恃宫掖声势,遂以县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然则沁水园者,公主之园也。故唐人类用之。崔涅《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诗云:‘沁园东郭外,襄驾一游盘。’李适《长宁公主东庄侍宴》诗云:‘歌舞*阳地,园亭沁水林。’李义府《长宁公主东庄》诗云:‘*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汉代沁水园早已无存,但北宋真宗时驸马都尉李遵勖于大中祥符间尚万寿长公主。据宋人文莹《湘山野录》卷下,记李遵勖府第“沁园东北滨于池”,则此北宋初年之沁园。《宋史》卷464,记李氏“所居地园池冠京城。嗜奇石,募人载送,有自千里至者。构堂引水,环以佳木,延一时名士大夫与宴乐”。张辑词结句有“号我东仙”句,名“东仙”。李刘词名“寿星明”。秦观减字词,名“洞庭春色”。

      词调当以北宋京都之沁园为名。此调以苏词为正体,作者极众。换头曲。前段自第四句、后段自第三句起句式相同,“渐”“有”为领字,领以下四个四字句,可两句为一对偶,可四句为两个对偶,亦可前两句对偶,后两句不对偶,但以对偶为工。继四四七句式,两个四字句可对偶。前段首三个四字句,可于第一、二句为对偶。此调四字句为主,多用对偶,配以八字、七字、六字、五字等句,用*韵,调势活泼生动,可*可仄之字极多,较为自由,有和婉协谐而流畅之特点,适用于言志、议论、谐谑、叙事、酬赠、祝颂等题材。此调名篇极多,可细细体味其语势与对偶及句法特点。

      辛弃疾词十三首,其《将止酒戒酒杯勿使*》:“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此词不用对偶,以古文笔法为词,发表议论,风格恣肆。刘过词十六首,其咏美人指甲与美人足两首体物细致,风格婉约,但其《寄稼轩承旨》则甚狂放,词云:“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妆淡抹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刘克庄九首风格更为粗豪,其《癸卵佛生翼日将晓梦中有作》:“有个头陀,形同桔株,心犹死灰。幸春山笋溅,无人争吃,夜炉芋美,与客同煨。何处幡花,忽相导引,莫是天宫迎赴斋。又疑道,向毗耶城里,讲*初开。这边尚自徘徊。笑那里、纷纷早见猜。有尊神奋杵,拳粗似钵,名缁竖拂,喝猛如雷。老子无能,山僧不会,谁误檀那举请哉。山中去,便百千亿劫,休下山来。”以上三词皆气势奔放,才气横溢,最能体现此调特点。宋末陈人杰《龟峰词》存词三十一首,皆专用《沁园春》,艺术水*极高,而以抒写不*之气为主,如《丁酉岁感事》:“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鳢鲸失水,*戎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此词工巧而深寓对现实政治局势之批判。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二句,五*韵。以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为代表。此调以此词及贺词为正体,若葛词、林词之添字,张词之衬字,李词之减字,皆变格也。 此调前段第十一句、后段第十句例作“**仄”,如李昴英之“又何须”,何梦桂词之“奇绝处”,赵以夫词之“太*也”,刘过词之“谁羡汝”及类列林词之“动星象”、李词之“愿此去”,皆与调不合,谱内不校注*仄。 按辛弃疾词后段起句“更凭歌舞为媒”,“更”字仄声,“歌”字*声。黄机词第二句“为小驻、寿君金叵罗”,“寿”字仄声。张榘词第三、四句“算支撑厦屋,正资梁栋”,“厦”字仄声,“梁”字*声。辛词第五句“疏篱护竹”,“护”字仄声。陆游词第十一句“有灞桥烟柳”,“灞”字仄声。谱内可*可仄据此,馀参类列四词。 刘过词前段第十句“浓抹淡妆临镜台”,“淡”字仄声。后段起句“白云天竺去来”,“去”字仄声。第七句“埔日不然”,“不”字仄声。俱与诸家不同,谱内亦不校注。

      变体一,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三句,六*韵。以贺铸《沁园春·宫烛分烟》为代表。此与苏词同,惟换头句押短韵异。南北宋词如此填者亦多。

      变体二,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三句,六*韵。以白玉蟾《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为代表。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十句,各添一字异。按葛词别首前段第十句“上更有朱仙朝斗坛”,后段第十句“有桃李时新飣几盘”,正与此同。 又张先“心旅良臣”词前段第十句添一字,后段第十句仍作七字句,与此词又异,注明不另录。

      变体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二句,五*韵。以林正大《沁园春·子陵先生》为代表。此亦与苏词同,惟前段第六句、后段第五句各添一字异。林词三首皆然。

      变体四,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韵;后段十二句,五*韵。以李刘《沁园春·玉露迎寒》为代表。此与苏词同,惟前段第十二句、后段第十一句各减一字异。 按韩玉“壮岁耽书”词两结“凄凉否,缾中匮粟,指下忘琴”、“掀髯笑,一杯有味,无事无心”,各减一字,正与此同。

      变体五,双调,一百十五字。前后段各十二句,四*韵。以秦观《沁园春·宿霭迷空》为代表。此亦《沁园春》调之一体,因秦观、程垓、陆游、京镗及《梅苑》无名氏词俱名《洞庭春色》,故另作一谱。 按京镗词前段起句“命驾访稽”,“访”字仄声。无名氏词第三句“一枝乍芳”,“枝”字*声。第四句“向篱边竹外”,“竹”字仄声。陆游词第六句“难如人意”,“难”字*声。无名氏词第八句“惹露和烟凝酥豔”,“酥”字*声。第九句“似潇洒玉人初试妆”,“玉”字仄声。京词第十一句“任春来桃李”,“桃”字*声。无名氏词后段第一句“倚楼最难忘处”,“倚”字仄声,“忘”字*声。京词第四句“叹里门密迩”,“密”字仄声。陆词第五句“笔牀茶灶”,“笔”字仄声,“茶”字*声。第六、七句“闲听荷雨,一洗衣尘”,“闲”字*声,“一”字仄声。无名氏词第八句“休怪东君先留意”,“留”字*声。京词第九句“念此地徘徊谁似君”,“此”字仄声。谱内可*可仄据此,馀参程词。

      变体六,双调,一百十三字。前段十二句,四*韵;后段十一句,四*韵。以程垓《洞庭春色·锦字亲裁》为代表。此与秦词同,惟后段第二句减二字异。 按《梅苑》无名氏词换头“倚楼最难忘处,正皓月千里流光”,又陆游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蒪”,京镗词“因嗟锦城四载,漫赢得齿豁头童”,正与此同。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沁园春·孤馆灯青》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仄中*中仄,中*中仄,中*中仄,中仄**。中仄**,中*中仄,中仄**中仄*。中*仄,中中*中仄,中仄**。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中*中仄**,中中仄、中*中仄*。仄中*中仄,中*中仄,中*中仄,中仄**。中仄**,中*中仄,中仄**中仄*。中中仄,仄中*中仄,中仄**。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沁园春·宫烛分烟》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宫烛分烟,禁池开钥,同城暮春。向落花香里,澄波影外,笙歌迟日,罗绮芳尘。载酒追游,联镳归晚,灯火*康寻梦云。逢迎处,最多才自负,巧笑相亲。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离群。客宦漳滨。但惊见、来鸿归燕频。念日边消耗,天涯怅望,楼台清晓,帘幕黄昏。无限悲凉,不胜憔悴,断尽危肠销尽魂。方年少,恨浮名误我,乐事输人。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沁园春·题桃源万寿宫》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吟。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蓝放下,夜醉东邻。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还应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知音。自有相寻,休踏破葫芦折断琴。唱白蘋红蓼,庐山日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三入岳阳,再游湓浦,自一去悠悠直至今。桃源路,尽不妨来往,时共登临。

      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沁园春·子陵先生》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幸炎符再握,六龙在御,看臣来亿兆,阳德方刚。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动星象,披羊裘傲睨,人世轩裳。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高哉不事侯王。爱此地、山高水更长。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知光武,器量包荒。立懦帘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无今古,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

      变体四

      格律对照例词:《沁园春·玉露迎寒》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玉露迎寒,金风荐冷,正兰桂香。觉秋光过半,日临三九,葱葱佳气,霭霭琴堂。见说当年,申生榖旦,梦叶长庚天降祥。文章伯,英声早著,腾踏飞黄。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双凫暂驻东阳。已种得、春阴千树棠。有无边风月,几多事业,安排青琐,入与*章。百里民歌,一尊春酒,争劝殷勤称寿觞。愿此去,龟龄难老,长侍君王。

      变体五

      格律对照例词:《沁园春·宿霭迷空》

      仄仄中*,仄**仄,仄中仄*。仄中*中仄,**仄仄,中**仄,中仄**。仄仄***中仄,仄中仄中**仄*。*仄仄,仄**中仄,*仄**。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泥膏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校愁杏怨,红泪淋浪。

      中*仄*中仄,仄**仄仄,*仄**。仄仄*中仄,中*中仄,中**仄,中仄**。中仄中**中仄,仄中中***仄*。*中仄,仄**仄仄,中仄**。

    [阅读全文]...

2021-12-20 04:59:36
  • 关于格律诗写作技巧

  • 关于格律诗写作技巧

      格律诗也称*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格律诗写作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感时诗

      任何人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社会中。他们对当时的国家形势,发表自己的感想,提出个人的看法。这种感想与看法,是谓感时。这样的诗是谓感时诗。

      怀古诗

      游览古迹,缅怀往事;阅读史书,吸取殷鉴,往往情动于衷,吟咏于外;或称赞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造福祖国;或惋惜才子志士的不幸遭遇,坎坷一生;或讽刺权贵的享乐腐化,失掉江山;或抨击奸臣,等等,均可在诗中抒发己见。这样的诗,是谓怀古诗。

      作怀古诗,要求详谙史实,站在祖国与人民的立场,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如果客观地科学地提出新见解,切题发挥含蓄蕴藉,用恰当的句式与修辞方法,道人之所未道,方可胜人一筹,使读者一唱三叹,产生同感而为之折服。

      怀古之作,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单纯发思古之幽情,或吊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或赞古励今,此亦符合于兴、观、群、怨之旨。如能从中明辨是非,洞察善恶,吸取经验教训,以提高思想,改进工作,此之谓善读诗者。

      书怀诗

      人为万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发于声,如吟之于诗,以抒发作者感想、抱负与心情者,谓之书怀诗。“书怀”与“怀古”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从当前之景与事出发,再言感想与怀抱;后者从古迹、古事、古人、古文出发,再谈评论与感想,

      在书怀诗中,有的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有的面对形势,高歌壮志;有的一生坎坷,感叹遭遇;有的不*则鸣,抒发己见。它的范围既广,内容不一。如能出自真情实感,就能写出动人的好诗。

      送别诗

      离、合原人生之常事,惜别乃社会之常情,故亲友远离时,曲唱阳关,倍觉依依,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如能赠诗留念,这才更有意义。

      送别之诗,应切合时令、地点、友谊与身份,既不可失之深,又不可失之浅。在远别之时,知己睹秋雁白露,固增惆怅;遇春风绿柳,尤觉伤神。值分手之际,亲属听马啸笛鸣,百感凄恻;见车远船逝,汨汨泪下。今日交通方便,千里咫尺,朝发夕至,何须黯然神伤。如学子负笈他乡,应劝其南窗苦读,学有所成;战士返回营地,宜励其练武戍边,报效祖国。在执笔时,关照嘱咐之词,固应跃然纸上;拟人比喻之法,尤宜活于笔下。出于真情实感,自可得心应手写出好诗。

      会友诗

      会友于久别,诚乃人生之快事;遇朋于暂离,亦是切磋之良机。斯时,心中有激情,往往笔下能写出佳句。

      会友之诗,范围十分广阔,既叙别后之思,又能言相见之欢;既可谈坎坷之感想,又能述成功之喜悦;或安慰,或勉励或赞扬,或规劝,公事私情,无不可谈。但是,律诗字数有限,不能如散文详叙细描,而必须围绕中心思想,严加选材布局,在遣词遣句上,狠下功夫,力求新颖、简炼、形象、生动地写出深情厚意的会友诗来。

      写景诗

      以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叫作写景诗。但单纯的写景诗是很少见的,因为情与景很难截然分开。在诗词中,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使诗人内在的抽象的感情,通过风景描绘,转变为具体化、形象化的诗篇。

      写景诗要切合时令,符合地理,表现出景物的特征之美。因此,要求作者观察细致入微,选材新颖突出,描写形象生动,表达明畅简炼,勾勒恰到好处,特别要注意色彩的描绘,比喻的贴切,叠词的'选取,句式的变换。这样,写出来的诗味浓郁的风景诗,使人读之,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给人以大自然的无穷之美而享受不尽。

      此类诗的尾联,往往直接抒情。

      咏物诗

      凡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叫作“咏物诗”。咏物诗不要求面面俱到,详尽无遗,而只是要求形神俱似,有所寄托,本于物而高于物。

      写咏物诗要不即不离,即既不离于物,又不要太粘着物上。如停留在咏物上,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总是意义不大,境界不高。如能在曲尽妙处的基础上,来写人物的情思,作者的人格,才是好的咏物诗。

      在写作方法上,既要运用正面勾勒传神之笔,实写;又要采取侧面烘托之法,虚写。既要注意背景的选取,如水、月为梅花的背景;春光为桃李的衬托;又要懂得巧为反衬的重要,如以孤女衬双燕,落木衬松柏等。

      咏人诗

      咏人的诗,乃是以古人或今人为吟咏对象而进行评价的诗。咏人诗与怀古诗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吟咏对象的范围较广,包括古今,不论贵贱;后者多限于著名的古人古事,且多因游览而发。可见,两者是不尽相同的。

      写咏人诗,亦必须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所谓知人,就是垃圾吟咏对象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等;所谓论世,就是把他的言行举止与时代联系起来考察。因此,要求:

      ⒈对吟咏对象的材料掌握,要翔实全面,切忌无中生有,故意缩小或扩大。

      ⒉对人物的评价,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祖国与人民的利益为准绳,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作出恰如其分的结论。在表达时,或直陈,或隐露,或反诘均可。

      写咏人诗,对词义的选取,要求极严,字有褒贬,词有浅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实词虚词,均须认真推敲。

      怀亲诗

      凡是抒发对父母、兄弟、姊妹、夫子女之间的思想感情的诗,就叫作“怀亲诗”。怀亲诗与书怀诗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所写的对象,是直系亲属或至亲;后者所写的范围,多系自己的感想与抱负,不一定与至亲有关。

      怀亲诗以其纯真、深厚之情,激动着历代读者的心灵,使他们沉浸于爱的温馨中,而得到无比的安慰与满足。

      在怀亲诗中,诗人往往使怀亲之情与国家、人民命运的思考联系在一起,而写出崇高的诗篇。写怀亲诗,要求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同时,善于选取典型事例,以精炼含蓄的句式表达之,使读者引起共鸣。

      节令诗

      凡是以“节令”为吟咏对象的诗,就叫作“节令诗”。我国古代农历(夏历)有立春、春分等二十四节气。又有许多佳节,如元日、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写节令诗,应以直接吟唱节令风俗人情为主,但也不妨围绕节令,抒发感想,评议时事。它的内容广泛,无不可谈。在写作方法上,或描述,或抒情,或议论,总以形象生动,情景交融,含蓄蕴藉为佳。

    [阅读全文]...

2022-02-11 20:58:52
  • 格律诗四首

  •   绝句  翩翩鸿雁影,淡淡菊香遥。  许我三分月,复添一段箫。    伤别离  古来离别总堪伤,时在三秋更断肠。  万语千言难尽诉,血凝化作此诗章。    情思山水  芳草青青盈绝岭,野花寂寂对虹泉。  碧苔吐露侵幽径,白鹭含英上九天。  风沐深林珠树合,日衔远壑绮霞妍。  悠悠一片白云*,借向蓬莱访隐仙。    秋  西陆寒潭静,衰荷沐霁风。  玉波将细草,云影漾苍穹。  霞落青天外,月飞黄浦东。  粼粼明镜里,向晚送归鸿。

      编辑点评:

      第一首《绝句》,“雁影”、“菊香”、“三分月”、“一段箫”都是描摹秋天、抒写离别之情的意象,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淡淡的秋景,营造出淡远的意境,抒发了谈谈的愁思。第二首《伤别离》,起句“古来离别总堪伤”颇有些“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意蕴,也是“伤离别”的精妙概括;承句“时在三秋更断肠”更是“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妙用,且意指更长久的三秋;转句尾句“万语千言难尽诉,血凝化作此诗章”,要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只诉离别之苦来得更加高远,似乎给离别之愁找到了更加稳妥的落脚点,让人由感伤而心安。第三首《情思山水》,意象相当丰富,芳草,野花,碧苔,白鹭,深林,落日,白云等,把人带到山水旷野之中,“借向蓬莱访隐仙”的情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寄情山水,意欲归隐。第四首《秋》,诗人善用意象,更是利用意象描景状物的高手,此篇可谓登峰造极,几*造化!首联“寒潭”“衰荷”,一静一动,动静结合;颔联“将”“漾”又将“玉波”“细草”“云影”“苍穹”化静为动;转联“落霞”“月飞”又是以动衬静;尾联先静后动,又是动静结合。妙不可言!当今爱诗的人,已鲜有善用意象者,读璞玉梦兰诗,如仙乐入耳,荡心沁脾。强烈推荐!

    [阅读全文]...

2021-12-07 05:43:25
  • 春天的旋律诗歌

  • 诗歌,春天
  • 春天的旋律诗歌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天的旋律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绵延春雨后,城乡洁净,清新涣然!

      暖风阵阵,唤醒着大地每一处角落。

      每一种生命都有了新的开始,新的起色。

      枯焦的野草有了绿翠的细叶萌冒,光秃的桑条有了粒粒在结的叶包。

      花是四季最惹人衷爱之物,春天却是花海与绿浪相叠相拥最和盛之时。

      早春暖阳至,寒流渐疏远。绿荫盖枯枝,和风绕眉前。

      从雪域与冰寒中走来的.青枝枇杷终于有了颗颗果粒。粉白相间的樱桃花不快不慢的从欲绽的花蕾里露出了心蕊。清香淡淡,色景宜人。

      不知何时,久盼的燕儿又开始回巢,在巢穴,在檐下唧唧喳喳叙叙旧,又往外飞去。

      晨时的*园,暮时的乡野,都被春色染新换位。

      没有冷气,没有风寒。

      学童早早的读书声在韵和着天籁的弦音。

      鸟语响彻着园林,牛羊鸣哞着春天。

      那满载着外出游子的火车汽笛由*到远,车上的,沉寂挥泪而别,送行的拭目以背,难有正目相别的勇气。

      这是春天给予人们独特的温情和风景。

      爱在人间,春来最盛。

      善良就是一束束鲜花,真爱就是一缕缕芳香。春天走到那里,那里就有爱的花朵,花朵开在那里,那里就有沁人心脾的芳香。

      山青,水更秀。人杰,地更灵。

      秋爽,春更香。

      阵阵溪流,弦吟谐美。声声鸟语,醉全春事。

      蜂蝶又舞,万花欲绽。

      翠竹轻摇,翠柳轻姿,翠叶含掩,金色菜花,远*染遍。不是秋,却金色胜秋。*凡里,却早胜过不*凡。

      一首歌,唱出了春天的故事。

      一曲弦,拨动了春天的心籁。

      就这样,人在春天里陶醉,春天在人间滋润。

      鲜花在春天里盛开,人间在鲜花里湛爱。

      和谐,让一股清泉畅流。

      陶醉,让一缕花香飘逸。

      爱由心生,心由春动。

      春花韵秋月,人间赛天堂。

      牧笛悠悠,闲云舒卷。

      瀑帘垂青,长弦串花。

      撩拨春色,香溢散湛。

      有一春,又一春。

      翠一色,花各异。

      一年年今时,复一岁岁旧事。

      春来,春去,总在春花处歇,难在落花下提。

      掠尽春色,铺满潮绪。

      收响律脉,淡定舞姿。

    [阅读全文]...

2022-04-29 22:00:10
  • 蝶恋花词牌格律

  • 阅读
  • 蝶恋花词牌格律

      《蝶恋花》的作者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心中愁的情感为多,本文为大家介绍蝶恋花词牌格律,欢迎阅读了解。

      蝶恋花

      《蝶恋花》是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采用于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

      《蝶恋花》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后主李煜、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成为经久不衰的绝唱。

      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乐府》注“双调”。晏殊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标准体【蝶恋花】词牌格律

      蝶恋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 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中仄中**仄仄韵中仄**句中仄**仄韵中仄中**仄仄韵中*中仄**仄韵

      1.标准【蝶恋花】的'【主韵律】统一是标准【律句】的“仄**仄”单仄入韵,即四个【意群】,句号结尾。

      2.特别注意上下阕第一、四句是【主格律】“**仄仄”双仄促韵,逗号结尾,使之韵律呈现双/单交错节奏。

      3.标准*仄谱的“中”表示“可*可仄”,其它*仄一字不可易。

      典范词作

      五代·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遥夜亭皋闲信步,

      乍过清明,

      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谁在秋千,

      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五代·冯延巳《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

      窗外寒鸡天欲曙,

      香印成灰,

      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

      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

      一饷关情,

      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

      已知前事无寻处。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

      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

      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宋元人俱如此填。冯延巳词别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园瑶草短”,“霜”字*声,“小”字仄声。第二、三句“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瘦”字仄声,“惆”字*声。第四句“旧恨新愁都不管”,“旧”字仄声,“新”字*声。第五句“卷帘双鹊惊飞去”,“卷”字仄声,“双”字*声。后段起句“心若垂杨千万缕”,“心”字*声。又一首“泪眼倚楼频独语”,“倚”字仄声。第二句“水阔花飞”,“水”字仄声。第三句又一首“齐奏云和曲”,“齐”字*声。第四句“忽忆当年歌舞伴”,“忽”字仄声,“当”字*声。结句“晚来双脸啼痕满”,“晚”字仄声,“双”字*声。谱内可*可仄据此。至杜安世词前段起句“秋日楼台在空际”,“在”字微拗。李石词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浓如酒”,*仄全异。宋元人无如此填者,恐汇参作图,其体莫辨,附注于此,填者审之。

      变体一,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宋沈会宗《蝶恋花·渐*朱门香夹道》为代表。此词与《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及换头句*仄异。《乐府雅词》名“转调蝶恋花”。转调者,移宫换羽,转入别调也,字句虽同,音律自异,故另分列。按沈词别首“溪上清明”词及杜安世“整顿云鬟”词、“池上新秋”词,贺铸“桃叶园林”词、“排办张灯”词,张元干“祥景飞光”词及魏氏“记得来时”词,俱与此同,可以参校。沈词别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过雨”,“溪”字*声。第二、三句“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春”字*声,“叶”字仄声。第四句“轻暖时闻燕双语”,“轻”字*声。第五句“等闲飞入谁家去”,“等”字仄声,“飞”字*声。杜词后段起句“新翻归翅云间燕”,“新”字、“归”字俱*声。第二句“金缕衣宽”,“金”字*声。贺词第四句“离索年多故人少”,“离”字*声。魏词“泪湿海棠花枝处”,“海”字仄声,“花”字*声。沈词别首第五句“绿杨风里黄昏鼓”,“绿”字仄声,“风”字*声。谱内可*可仄据此。至杜安世“别浦迟留”词与“任在芦花”词,两结句亦拗体者,又与此微异,因字句悉同,注明不另录。

    [阅读全文]...

2022-06-09 20:17:52
  • 清明古诗歌

  • 诗歌,清明
  • 清明古诗歌(精选12首)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古诗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竟境含蓄优美,写雨中行人的忧愁,但不令人消沉,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译文】

      自古清明是亲*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出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译文】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阅读全文]...

2022-04-12 19:29:50
  • 蝶恋花的词牌格律

  • 阅读
  • 蝶恋花的词牌格律

      蝶恋花,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下面我们来看看蝶恋花的词牌格律,欢迎阅读。

      词牌简介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词牌格律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仄”

      (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

      《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 。蝶恋花是词牌名,很多人填过,其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苏轼的那首也比较有名了。

      词牌沿革

      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今人李琏生在《*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关于“蝶恋花”的调体,各家自有说法,最主流的是清王奕清《钦定词谱》将“蝶恋花”列三体;清人万树《词律》列“蝶恋花”为*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明:“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李琏生在《*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沿袭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的分法,将其细化为三种格律。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宋元人俱如此填。冯延巳词别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园瑶草短”,“霜”字*声,“小”字仄声。第二、三句“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瘦”字仄声,“惆”字*声。第四句“旧恨新愁都不管”,“旧”字仄声,“新”字*声。第五句“卷帘双鹊惊飞去”,“卷”字仄声,“双”字*声。后段起句“心若垂杨千万缕”,“心”字*声。又一首“泪眼倚楼频独语”,“倚”字仄声。第二句“水阔花飞”,“水”字仄声。第三句又一首“齐奏云和曲”,“齐”字*声。第四句“忽忆当年歌舞伴”,“忽”字仄声,“当”字*声。结句“晚来双脸啼痕满”,“晚”字仄声,“双”字*声。谱内可*可仄据此。至杜安世词前段起句“秋日楼台在空际”,“在”字微拗。李石词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浓如酒”,*仄全异。宋元人无如此填者,恐汇参作图,其体莫辨,附注于此,填者审之。

      变体一,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宋沈会宗《蝶恋花·渐*朱门香夹道》为代表。此词与《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及换头句*仄异。《乐府雅词》名“转调蝶恋花”。转调者,移宫换羽,转入别调也,字句虽同,音律自异,故另分列。按沈词别首“溪上清明”词及杜安世“整顿云鬟”词、“池上新秋”词,贺铸“桃叶园林”词、“排办张灯”词,张元干“祥景飞光”词及魏氏“记得来时”词,俱与此同,可以参校。沈词别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过雨”,“溪”字*声。第二、三句“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春”字*声,“叶”字仄声。第四句“轻暖时闻燕双语”,“轻”字*声。第五句“等闲飞入谁家去”,“等”字仄声,“飞”字*声。杜词后段起句“新翻归翅云间燕”,“新”字、“归”字俱*声。第二句“金缕衣宽”,“金”字*声。贺词第四句“离索年多故人少”,“离”字*声。魏词“泪湿海棠花枝处”,“海”字仄声,“花”字*声。沈词别首第五句“绿杨风里黄昏鼓”,“绿”字仄声,“风”字*声。谱内可*可仄据此。至杜安世“别浦迟留”词与“任在芦花”词,两结句亦拗体者,又与此微异,因字句悉同,注明不另录。

      变体二,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两叶韵、两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宋石孝友《蝶恋花·别来相思无限期》为代表。此亦与《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同,惟前段*仄韵互叶异。按此词“期”字、“伊”字在*声四支部,余皆上声四寘部、去声四纸部中字也,即古韵所谓本部三声叶者。宋词间用古韵,与《中原音韵》纯乎北音者不同。

      苏轼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ji)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蝶懒莺慵(yong)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柁,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阅读全文]...

2021-12-10 09:35:10
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 句子
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 语录
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 说说
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 名言
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 诗词
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 祝福
古诗歌格律的表现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