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关于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3) 语录(1) 说说(8) 名言(789) 诗词(1k+) 祝福(1) 心语(71)

  • 墨梅王冕古诗

  • 古诗文
  • 墨梅王冕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梅王冕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墨梅王冕古诗

      版本一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字词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阅读全文]...

2022-07-27 01:50:49
  • 墨梅王冕_墨梅古诗

  •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阅读全文]...

2022-06-30 20:04:14
  • 王冕的诗

  •   1、《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2、《素梅·三八》

      一树横斜白玉条,春风吹乱雪飘飘。

      孤山老却林和靖,多载笙歌过六桥。

      3、《红梅·十八》

      玉骨清癯怯素妆,春风一醉九霞觞。

      绿房午夜娇云暖,不梦梨花梦海棠。

      4、《泊瓜洲·其一》

      晚泊瓜洲渡,秋风九月时。

      野烟晴漠漠,江树绿离离。

      客思无人会,乡情有雁知。

      斐才惭李杜,对景亦题诗。

      5、《送人北上》

      早买北关门外船,载书应上九重天。

      风云步武君可羡,世事乖违吾独怜。

      黄阁大官归厚禄,红楼美酒不多钱。

      逢人可话江南景,春水流花满石田。

      6、《归家》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太*风俗美,不用闭柴门。

      7、《应教题梅》

      刺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8、《归来》

      头白归来惊面生,东家西家知我名。

      友朋投老渐凋落,儿女向年俱长成。

      野梅花开尚古色,山风吹雨堕寒声。

      最喜溪翁会真率,浊酒过墙香满罂。

      9、《龌龊》

      龌龊宁堪处,卑污奈此逢。

      看人骑白马,唤狗作乌龙。

      濯濯河边柳,青青涧底松。

      待看天气好,应得露华浓。

      10、《江山渔隐图》

      隔*山青欲流,江云洗尽江风秋。

      幽人小艇江上游,碧波万顷无白鸥。

      我知幽人爱潇洒,岂是机危鸥不下?

      浩歌唤酒来船头,笑杀桃源种桃者。

      11、《偶成·其一》

      青山绿水从人爱,野鹤孤云与我同。

      所适不须论丑好,相逢漫尔说英雄。

      乐游花木萧萧雨,梓泽亭台淡淡风。

      兴废故无今昔异,几回搔首月明中。

      12、《素梅·四六》

      闲花野草斗青红,一着冰霜扫地空。

      惟有老梅标致别,岁寒时节自春风。

      13、《梅花》

    [阅读全文]...

2022-04-25 00:02:38
  • 王冕梅花的诗句

  • 梅花
  • 王冕梅花的诗句

      梅花乃是岁寒三友中的领头羊,它生性坚毅、不服输。在风雪之中,远处一点点鲜红,正顶着狂怒的.寒风,慢慢开放,是梅花,是梅花。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王冕《白梅》

      1、无数梅花落野桥元王冕 《梅花》

      2、新岁梅花正好看元王冕 《雪后》

      3、梅花雪后开无数元王冕 《庚辰元旦》

      4、梅花清苦□斑斑元王冕 《送本中上人》

      5、溪上梅花谁可共元王冕 《偶成 其三》

      6、梅花却胜去年开元王冕 《偶成 其四》

      7、溪上梅花相笑迎元王冕 《偶成 其七》

      8、梅花出竹似索笑元王冕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

      9、草堂欲作梅花梦元王冕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二》

      10、梅花雪落五更船元王冕 《送沙学正归松江》

      11、谁把梅花仔细看元王冕 《偶书》

      12、野梅花开尚古色元王冕 《归来》

      13、梅花满屋春元王冕 《次韵答申屠子迪府推》

      14、梅花玉满枝元王冕 《雪晴》

      15、梅花拥林屋元王冕 《梅花易洞为胡伏臣赋》

      16、梅花出修竹元王冕 《竹梅幽禽》

      17、梅花杨柳俱忘言元王冕 《钱塘纪行》

      18、门外梅花三百树元王冕 《送林叔大架阁上京》

      19、赋梅赋得梅花情元王冕 《题墨梅送宋太守之山东运使》

      20、嗟哉梅花太清苦元王冕 《题墨梅送宋太守之山东运使》

      21、门前自有梅花田元王冕 《送章德远教官自湘湖归慈湖》

      22、梅花见我殊有情元王冕 《题画兰卷兼梅花》

      23、为君唤雪梅花天元王冕 《白云歌为李紫□作》

      24、溪东溪西梅花开元王冕 《素梅 其三》

      25、处处梅花当水开元王冕 《素梅 其六》

      26、春风吹散梅花雪元王冕 《素梅 其九》

      27、梅花开尽不知寒元王冕 《素梅 十一》

      28、梅花风韵更清妍元王冕 《素梅 二三》

      29、处处梅花压酒船元王冕 《素梅 二九》

      30、一树梅花压水开元王冕 《素梅 三一》

      31、无数梅花落野桥元王冕 《素梅 四五》

      32、梅花无影月娟娟元王冕 《素梅 五十》

      33、吐出梅花个个真元王冕 《墨梅 其一》

      34、梅花可寄君元王冕 《梅花 其四》

      35、梅花荒凉似无主元王冕 《梅花 其一》

      36、自锄白雪栽梅花元王冕 《梅花 其一》

      37、拍手大叫梅花王元王冕 《梅花 其二》

      38、我与梅花颇同调元王冕 《梅花 其三》

      39、江南梅花自有主元王冕 《梅花 其四》

      40、载酒大酌梅花仙元王冕 《题月下梅花》

    [阅读全文]...

2022-05-05 02:11:36
  • 墨梅王冕赏析(墨梅古诗注释和解释)

  • 解释
  •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背景故事】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画作为《墨梅图》,纸本,墨笔,纵31.9cm,横50.9cm。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

    相传,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替人家放牛换口饭吃。但王冕天生爱学,经常跑去私塾窗外偷师。后来,长大*后,恰逢元朝末年饼皇马伦,他隐居九里山,亲自栽种了上千株梅花,自称“梅花屋主”。他每次作画之后都要题诗,此诗便是一次作画之后的题诗。

    【作者小像】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阅读全文]...

2022-03-29 13:49:57
  • 王冕《归来》的诗作赏析

  • 归来
  •   《归来》

      朝代:元

      作者:王冕

      头白归来惊面生,东家西家知我名。

      友朋投老渐凋落①,儿女向年俱长成。

      野梅花开尚古色,山风吹雨堕寒声。

      最喜溪翁会真率,浊酒过墙香满罂②。

      【注释】

      ①凋落:指人慢慢老去。

      ②罂:罂是一种盛贮器,既可用来汲水、存水,也可用来盛粮,在汉代已存在。

      1.此联既实写眼前见到的景色──野梅花开放还是像自己离开时一样的颜色,山风吹来,雨声淅沥。又借梅花表现自己虽*晚年但节操不改、依旧清白的高洁操行。

      2.诗人长久外出,归来众人都感觉陌生,但名字却耳熟能详;老朋友们渐渐老去,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年;梅花还是先前的梅花,雨声还是原来的雨声,让人高兴的是溪边的老翁还是那么了解我,高兴地和我对饮一杯。诗歌通过典型的场景、生动的细节、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

      【作者小传】: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

      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今北京),泰不花荐以词馆职,不就。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朱元克婺州(路治今浙江金华),授以谘议参军,旋卒。

      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别具风格,曾用胭脂作没骨梅,亦佳妙。又善写竹石。兼能刻印,以花乳石(青田石一类)作印材,相传由其创始。其诗多描写隐逸生活,也能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所著有《竹斋集》。

    [阅读全文]...

2022-02-19 10:42:39
  • 王冕砍神像文言文翻译

  • 王冕砍神像文言文翻译

      王冕砍神像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么有关王冕砍神像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王冕砍神像

      绍兴王元章,国初名士,所居与一神庙*,炊缺薪,则(zhuó)斫神像炊之。一邻家事神惟谨。遇元章毁像,辄刻木补之。如是者三四。然元章家人岁无恙,而邻之妻子孥(nú)时病。一日,召巫降神,诘神云:“彼屡毁神,神不责;吾辄为新之,神反不我佑,何也?”巫者作怒曰:“汝无刻木补之,像何从而炊?”自是,其人不复补像,而庙遂废。

      王冕砍神像文言文翻译

      绍兴的王元章是元朝初年的名士,他居住在一神庙的附*,他家里做饭缺少柴薪,他就砍神像(用来)做饭。他的一个邻家对神像很敬重,在王元章毁像后,又用木头雕刻后修补好了缺损的部分。这样的事他做过三四次。然而王元章的家人没生病,而这个邻居妻子和儿女经常生病。

      一日,这个邻居召来巫师降神,责问神说: “王元章屡次毁坏神像,神像没有责难于他;我总是替神像补上新的.(神像),神反而不保佑我,这是为什么?”巫婆生气地说:“你不用木头雕刻后修补神像,神像怎么会被人用来烧饭呢?”从这以后,这个邻居不再为神像修补,这座庙逐渐就荒废了。

      注释

      1.绍兴:今浙江绍兴市。

      2.王元章:即王冕,他字元章。

      3.国初:元朝初年。

      4.切:靠。

      5.辄:总是。

      6.恙:伤害。

      7.孥:儿女。

      8.巫:装神弄鬼的巫婆。

      9.诘:责问。

      10.云:说。

      11.彼:第三人称代词,他。

      12.作:(脸色)改变。

      13.斫:砍。

      相关人物

      王冕 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放牛,家贫,但好学如痴,读书不倦。常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渐深。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一个读书人韩信,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

      王冕青年时期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绝士途。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渡长江,过淮河,经徐州、济南到大都(今北京市),达居庸关。数千里的远游,使他扩大了视野,开宽了胸怀,同时对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在北京,泰不华荐以学馆教职,他预感到元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没有接受,乃只身南归,以卖画为生。

      寓意

      这个笑话批判了迷信思想和讽刺神汉巫婆的荒谬;也指出有时把什么东西复原也是在帮助其他人继续犯错,为其创造了条件。相信迷信,等于把桎梏往自己身上套。

    [阅读全文]...

2022-05-18 01:50:29
  • 相思古诗词王维(相思古诗注释及译文)

  • 相思
  • 相 思

    作者:王维(唐) 朗诵:李进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你能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朗诵简介】

    李进,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中国网络朗诵奠基人之一,曾获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的全国朗诵大赛唯一金奖。

    雄安语言艺术演绎制作中心艺术总监。

    代表作:话剧《商鞅》(角色:商鞅)、舞台剧《切•格瓦拉》(角色:切•格瓦拉)、朗诵《雨巷》(在腾讯有*四百万的点击量)。

    全国各大网站以及微信*台均有其朗诵作品,数亿次的点击量。

    李进抖音号1511104883

    [阅读全文]...

2022-02-11 05:10:02
  • 墨梅王冕的正确版本(墨梅古诗原文及翻译)

  • 作为我国传统名花,梅花自古以来就以其坚韧不拔、清高孤傲的特质,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敬重,且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梅诗篇。无论是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还是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亦或是*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无不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的欣赏、热爱,甚至是痴迷。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墨梅》,便是一首赞美梅花的千古名篇。它出自元代诗人王冕之手,是王冕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值得注意的是,王冕这里赞美的梅花,不是诗人笔下寻常的红白梅花,而是用水墨画的淡墨色梅花。因此比较起来,墨梅的外表就不是一个加分项了。

    所以王冕在这首诗中,着重赞美了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求给人间留下清香的高尚美德。而古代诗人咏物,一般都是借物自喻。这里便是王冕借梅自喻,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虽然《墨梅》仅有短短4句,但是全诗构思精巧,极富清新高雅之气,可以说是与梅花品格一样,美到了骨子里。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的开篇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即我家洗砚池边有一颗梅花树,朵朵梅花的颜色就如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洗砚池,指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据记载,东晋王羲之曾“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诗人化用典故,则与其另一个身份画家有关。淡墨,是水墨画中的四种墨色之一,即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由此可见,王冕这里盛赞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因此它的外表就不似真实的梅花那样娇艳,自然也就无法去夸它的外表如何吸引人了。即诗的最后两句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即它并不需要别人夸许它的颜色,只是一心要把清淡的香气留在这天地之间。显然,王冕盛赞的是墨梅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

    而王冕自己就是一个如同墨梅一样的人。据记载,王冕自幼家贫,只能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靠自学成才。但由于王冕性格孤傲,又鄙视*,最终决定放弃追求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易米为生。可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实际上就是他鄙视*,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真实写照。

    纵观王冕的这首诗,墨梅的形象与诗人的形象,实际上早已巧妙地融为一体。王冕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亦是他自己坚贞不屈、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总的来说,《墨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阅读全文]...

2022-06-15 03:35:38
  • 秋思古诗

  •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阅读全文]...

2022-06-08 11:39:37
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 句子
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 语录
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 说说
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 名言
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 诗词
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 祝福
关于王冕思人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