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苇子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苇子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苇子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苇子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枫叶芦花,一红一白,白居易《琵琶行》开创了芦花枫叶的景观审美
枫树和芦苇是自然界常见的树种,先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这两种植物都有其特定的利用价值。
比如芦苇,春天提供嫩芽,以供食用,其根茎可以制作轻便简易的房子,是原始的建筑材料。纸张发明之后,是重要造纸的原材料,而在棉花尚未广泛种植御寒保暖的时期,芦花是填充衣服,枕头,被窝的廉价保暖原料。
芦又是最原始的乐器,通过芦管发出的美妙的声音,最终吹奏成优美的旋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的就是初秋的芦苇,那飘逸连绵的样子,有如爱的思念与绵绵。
枫树也是古老的树种,在长江流域广泛分布。在古代,木材是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枫树自然不会被遗漏。它木质细腻,虽然硬度上和桂木楠木不能比,但是光泽度好,纹理漂亮,是做家具的上好选择。
枫树在秋天有个明显的特征,在落叶之前变红,而且它的树冠由无数小手掌一样的树叶组成,一点点风,就让它摇曳,在古老的水域岸边,枫树就以这样静美的状态守望山川河流。
所以屈原也忍不住赞叹”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这句话让人想了很久,他是说岸上的枫树,还是说倒映在水面上的枫树呢?或者两者都有,枫树是秋天的红衣美女或者公子,水是他的镜子吧,只是随着流水飘落的红叶,也许是他有所牵挂的心。那风吹不到的地方,请流水带我的心去呀。
唐朝之前,有单独咏芦苇和枫树的诗,都写得极好。芦苇自然是“蒹葭苍苍”,枫叶之飞舞也寄托人们的情怀,“枫叶朝飞向京洛”。但真正让枫叶芦花连成一景的是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唐朝白居易《琵琶行》节录。
44岁的白居易一夜之间从朝廷京官谏臣,被贬到江西九江当*,是得罪了皇帝。作为寒士出身的他,相当时间赢得了皇帝的好感和信任。但白居易一生都是个话痨,遇到开明君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久了也让人厌烦。然后借桩事情,把他打发得远远的。
白居易自然是敏感的。而且很长时间他也转不过弯来,因为皇帝曾经是那样信任和关怀他,他母亲病了,居然是皇帝背地用各种赏赐补贴,让他度过家庭的经济危机。
君恩恰如东流水。理智上白居易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情感上接受不了,因为他几乎是把皇帝当自己的家人。而这就是他遭到冷落的重要原因。
实际外放的官员只要不是穷乡僻壤,几乎都比在朝廷上按品级拿薪水强。这好比是做办公室主任和区域经理的区别。不过白居易此时还没有尝到外放官员的甜头。因为之后,他强烈要求做地方官,比如苏州杭州,不亦乐乎。
但此时,他是真心的郁闷和低落。君恩恰似东流水,前途茫茫。而他官场并无根基,读书就熬白了头发,在26岁才考中进士,父亲早死,家庭贫困,他所依赖和信赖的也只有皇帝。他没有退路,淳朴的他想过如何牺牲自己,但不是这样被抛掷的一种,还会不会有更恶劣的未来等着呢?
此时浔阳江头,还有绿色的杨柳,那才是古代江边正常的风景。
但白居易的眼睛和心忽略了,他看到的是水边风中的芦苇,和随时都在落叶的枫树。
这两种植物其实不太搭界,一个草本,一个木本。而且枫树多半是人工种植在江边,尤其是唐朝的水埠码头,和柳树的绿色相点缀,芦苇则是自然生长的野生草本,相对低矮。
其实现实中看到枫树配芦苇,也很少有佳境,因为芦苇的审美以浩大苍茫著称,常常在广袤湿地和浅水,而枫树往往种植在有人烟的水畔,因为长寿作为地方辨识的路标。除非是半原始的水岸丛林。但显然白居易送客是正常的码头,或不繁华,但芦苇成片,枫树未必成林。也就是说枫树芦花并非视觉上的第一美。
但是此时白居易敏感抓住了这两种植物特有的灵魂感,就是飘摇。如同我开头所写的,那就是水边那种从远古文化气息里带来的飘摇感。是诗经里的苍苍,是屈原的枫叶流红。
白居易的“枫叶荻花秋瑟瑟”,是用文化内涵将两种不太搭界的植物升华出一种美来。这是他中年沧桑的心情所致,也开启了人们对枫叶配芦花的审美。
芦花之白,枫叶之红,一红一白,有视觉的对照,其实更多是诗境心境的对照。芦花的白是种苍茫飘摇,枫叶的红是一种沉静。在白居易的情怀里,这是晚秋之无奈,人生之暮年。他当然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活到70多岁。这个不到三十就白了头发的官员,白发成为他笑傲官场几十年的标志,这是后话。
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和他的《长恨歌》一样广泛流传。虽然那个时候是自发抄写,稿费自理,但传播就是最大的赞美。还有这样绝妙的搭配。
于是后来诗作里,枫叶芦花相搭配,就成了一种特定审美。
比他稍晚的时代,白居易还没死,就有人向他致敬。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唐朝许浑。
这明显整首诗都是白居易《琵琶行》的缩写。可以看到白居易《琵琶行》在当时流传的影响力。枫叶芦花可以并不同在一个镜头里,但枫叶芦花会在一首诗里并行,是相思,是忧患,是离愁。
唐朝晚期的张泌则更大胆。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
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竹帘斜影。”
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自白居易后,庭院里也开始用枫叶配芦花,形成园林小景观。
第二种可能,他说的是秋天的别意,用的是白居易的典故,不算实有所指。
但是宋朝之后,枫叶芦花就成了经典的实景和诗景。因为宋朝造景运动比唐朝旺盛。文人审美的宋朝将枫叶芦花从纸上扩展到生活里。
有水岸芦花的地方,无论如何也要栽上枫树。宋朝杜撰唐朝的典故多着,更何况枫叶芦花本来就是名句名典。
从精神上致意白居易的有大家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这首词明显是致敬《琵琶行》,但是枫叶荻花,秋瑟瑟在这里成了“枫叶荻花秋索索”,我怀疑欧阳修看到的琵琶行的版本不一样,因为在送草,还有一个词人张孝祥也是用的“枫叶荻花秋索索。”
“江头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弦索休弹。清泪无多怕湿衫。
故人相遇。不醉如何归得去。
我醉忘归。烟满空江月满堤。”
同样是琵琶行里的意境,所以我怀疑宋朝人读的琵琶行和我们今天读的不一样。
宋朝另一个大家苏轼也有好诗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诗经: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均,
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
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醽,
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注释:
1、敦彼:草丛生之貌。行:道路。
2、方苞:始茂。体:成形。
3、泥泥:叶润泽貌。
4、戚戚:亲热。
5、远:疏远。具:通“俱”。尔:“迩”,*。
6、肆:陈设。筵:竹*。
7、几:矮脚的桌案。
8、缉御:相继有人侍候。缉,继续。
9、献:主人对客敬酒。酢:客人拿酒回敬。
10、洗爵:周时礼制,主人敬洒,取几上之杯先洗一下,再斟酒献客,客人回敬主人,也是如此操作。爵,古酒器,青铜制,有流、柱、鋬和三足。奠斝:周时礼制,主人敬的酒客人饮毕,则置杯于几上;客人回敬主人,主人饮毕也须这样做。奠,置。斝,古酒器,青铜制,圆口,有鋬和三足。
11、醓:多汁的肉酱。醢:肉酱。荐:进献。
12、脾:通“膍”,牛胃,俗称牛百叶。臄:牛舌。
13、咢:只打鼓不伴唱。
14、敦弓:雕弓。
15、鍭:一种箭,金属箭头,鸟羽箭尾。钧:合乎标准。
16、舍矢:放箭。均:射中。
17、序宾:安排宾客在宴*上的座位次序。贤:此指射技的高低。
18、句:借为“彀”,张弓。
19、树:竖立,指箭射在靶子上像树立着一样。
20、侮:轻侮,怠慢。
21、曾孙:戴震《学女为》:“古者适孙则曰曾孙。《尚、书》曰‘有道曾孙’、《考工记》曰‘曾孙诸侯’是也。此燕族人故称曾孙,明祖之适孙以与同祖之人燕于此也。”此指宴会的主人。
22、醴:甜酒。醹:酒味醇厚。
23、斗:古酒器。
24、黄耇:年高长寿。
25、台背:或谓背有老斑如鲐鱼,或谓背驼,总之都是老态龙钟的样子。台,同“鲐”。
26、引:牵引。此指搀扶。翼:扶持帮助。
27、寿考:长寿。祺:吉祥。
28、介:借为“丐”,乞求。景福:大福。
译文:
芦苇丛生长一块,别让牛羊把它踩。
芦苇初茂长成形,叶儿润泽有光彩。
同胞兄弟最亲密,不要疏远要友爱。
铺设竹*来请客,端上茶几面前摆。
芦苇花的诗
芦苇花
多么美丽
多么洁白
它轻轻靠着我的脸
轻轻摸着我的胡子
它多像我的小孩
多像我失去的时光
它多像我故乡云头上
飘落的白云
它多像我故乡月亮下
洒下的银辉
食指和拇指
肩并肩的趟过月亮河
无名指和中指
一高一低的越过白雾茫茫
他们要把芦苇花寻找啊
他们要把芦苇花寻找啊
在宽广厚实的土地上
他们终于看见了一片芦苇林
芦苇花在那里低垂着睫毛
斜着刘海随风摇曳慢舞
河水温柔的拍打堤岸
为他的.女儿芦苇花伴唱
土生土长的芦苇花啊
风里雨里长大的芦苇花啊
春天时你一身如绿
秋天时你裙白飞扬
你把青春一点一点的
交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你把爱情毫不犹豫的
委身给了这片辽阔的土地
白了青丝枯了容颜
这片土地因你充满了生机希望
我梦中依恋的芦苇花啊
我无法不怀念你青春闪耀的光环
我梦中依恋的芦苇花啊
我无法不歌颂你坚贞带来的荣耀
你正一分一秒抚*我百裂的伤口
我正深一脚浅一脚揣满浓浓的乡愁
来到你的面前看你看你
安息了睡着了的人儿
我温柔如水的芦苇花啊
芦苇优秀现代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芦苇优秀现代诗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芦苇》
太阳撇下你,在寒冷的季节里枯萎
一首生命的挽歌响起
在田野,在河畔,在湖边
芦苇花高翘的尾巴
播撒着一点点忧伤的希望
一望无际的田野,都是你的故乡
一群无奈的人,高举着火把
前进着,从森林中走出
把你逼进最后的池塘
生命的足迹,在那里沦陷
我嚼过你根的汁液,看星星点灯
让生命多了些泥土的芬芳
住过你脆弱的躯干搭起的茅屋
任凭寒风吹过,光亮穿透壁子的缝隙
或许那就是文明的曙光
沙漠深处的一汪清泉,把你留住
玉门关的土长城,你得到永生
坚强的摸样,让我的`记忆长满
长矛,还是利剑
静静地听你述说边关远去的故事
一个诗人,还在问天
香棕的味道已弥漫了几千年
汨罗河中的涟漪
是否还在惊动,岸边清清的芦苇
千古传唱的诗句
在白洋淀那个浪漫的夏季
我曾经追寻,你风雨中的影子
看见那群异国的野兽,滔天的罪行
最终的下场
还有一个希望的民族挺直的脊梁
啊,芦苇
我为你拂去历史的尘埃
在这个枯萎的季节
把你从厚厚的冰雪中,轻轻的扒出
赞美你
《风中低诉的芦苇花》
风,是你吗
你驾驶着时光的銮车
缓缓向我走来
为应约一场心灵的盛宴
当你的脚步还没走*
我就听见你温柔的声音
风,你知道吗
我就站在你的身旁
只要你轻轻的张开手臂
一朵白色的芦苇花
就会落在你的掌心
那可是我从没离开身躯的心魂啊!
夏天的芦苇诗歌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夏天的芦苇诗歌,欢迎大家分享。
◎夜半无眠听轻音乐而作
深夜,一些光影几*虚无与静止
我的思绪依然在奔跑
到密林山涧中去,抚摸潺潺泉溪
收集花朵与草木的耳语
白色的花瓣,缓缓落下
覆盖埋葬,一副单薄的躯体
时光里丢失的白马
在这里显现踪迹
与静美的大地同呼吸
于梦的一端奔跑向另一端
我只想安睡在大地的掌心里
听她每一次为爱情悸动的心跳
与舒缓有度的脉搏
◎红唇
去年的老照片,一袭桔红
像春天的`颜色,是的
你去探问春天
所以穿了一件春色裁剪的风衣
眉目生动,巧笑倩兮
那种风情与妖娆,让人迷恋不已
红唇,最勾人心魄
有饱满的弧度,性感、暧昧
揣测着,一定还会有别的什么故事发生
比如一段耐人寻味的小插曲
再比如一瓣落花打破止水的沉寂
是落花的风情
还是止水的身不由已?
◎遐想
雨后的天空,纯净度很高
宛若一匹蓝白色的绸缎,飘逸、柔软
这质地很适合做件旗袍
我长久站立,并保持仰望的姿态
遐想着怎样的女子才配的上它
离群索居的日子过久了
就缺少一种激情,自甘落寞
杂沓的心事
接踵而至,像西边的乌云
翻滚卷*,瞬间染脏蓝白的绸缎
毁坏精美的旗袍
◎怀念一双手
午后的雷声,吃力地晃动天空
摇醒昏睡的大地
灌满风的树叶,纷纷飘落
此时,我比一片树叶还要轻
似一粒尘埃,飞荡在闪电雷鸣中
天空暗压压的倒下
雨把街道扮成咆哮的黄河
我的狼狈不堪、恐惧心颤
秋叶落成堆,芦苇也枯萎。
风来左右摆,寒风吹芦苇。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晚泊牛渚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送耿处士贾岛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
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国风 秦风 蒹葭 诗经 作者:不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沚。
注:蒹葭就是芦苇。
4. 苇编五绝芦苇高,芦苇长,芦花似雪雪茫茫。
芦苇最知风儿暴,芦苇最知雨儿狂。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荡里捉迷藏。
多少高堂名利客,都是当年放牛郎。
芦苇高,芦苇长,隔山隔水遥相望。
芦苇这边是故乡,芦苇那边是汪洋。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荡边编织忙。
编成卷入我行囊,伴我从此去远航。
芦苇高,芦苇长,芦苇笛声多悠扬。
牧童相和在远方,令人牵挂爹和娘。
《雨后宿刘司马池上》贾岛蓝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
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岸头秦古道,亭面汉荒陵。
静想泉根本,幽崖落几层。
...白居易 【风雨晚泊】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卢纶 【送朝长史赴荆南旧幕】元瑜思旧幕,几夜梦旌旃。
暑退蒹葭雨,秋生鼓角天。
月明三峡路,浪里九江船收起【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谈到似花还似非花,我们头脑里就会立即浮现出杨花来。因为苏东坡次韵章质夫写过一首杨花词,把杨花比喻成一个思妇,写得很是缠绵悱恻。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这种花,它不是杨花,而是芦花。
芦花也是在似花非花之间。说它似花,是因为它确实是芦苇开出的花朵,像一面旗帜,还有一个那么长的旗杆。
说它非花,是因为它不但没有桃李之花那样鲜艳的颜色,而且花朵也不那么芳香,没有那种人们喜爱的喇叭,那种单瓣重瓣的形状。
但是我小时候就是很喜欢这种花的,母亲走到水边去把它掐来,我就举在手里,喜欢仰着头看着它在晨风里飘荡。所以直到现在印象特别深。
古人对芦花也很喜欢,很早的《诗经》里就有记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蒹葭就是青青芦苇开出的白花,芦花。
到了晚一点的唐宋时期,有关芦花的诗词更是不少。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古人写芦花的诗词,不过这里选择的都是短小精悍的绝句。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这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芦花》诗。芦花总是喜欢生长在潮湿的江河湖泊旁边,从沙滩一直蔓延到地面上来。
风一吹,它就翻滚起大海一样的浪花。月光照在上面,无边无际的芦花更是一片雪白。
这样坐在船头的游子很难看清岸边的渔家,天黑了,他想找个酒店,又没有人指点。此处就像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一样,写出了游子旅途的寂寞。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诗歌《江村即事》。诗中写了一位垂钓者,他钓鱼归来,天色已晚,渔船也没有系住,就迫不及待来到江村里饮酒歇息过夜。
因为渔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一带是芦花荡,即使是晚上吹起大风,它也跑不到哪里去,还不是在这浅水湾的芦花丛里。
这里既反映了江村的宁静,也表现了诗人一种闲适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头落日照*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这首《江村晚眺》是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作品。晚霞余晖洒在江边沙滩上,一切显得是那么空旷辽阔。退潮以后渔船都倾斜着靠在岸边。
这时只有两只白色的水鸟站立在水边,看到有人过来,它们警觉地一跃而起,飞进了芦花丛里。
诗中写出了江村傍晚的宁静,有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那种意境。
深溪高岸罩秋烟,飒飒江风向暮天。
凝洁月华临静夜,一丛丛盖钓鱼船。
这是北宋诗人钱易的《芦花》。在一片高耸的悬崖边,只看见芦花如烟似雾,从深处的溪水里蔓延着上来。时值秋天的傍晚,江风阵阵,感觉到一股萧瑟的气氛。
但是皎洁的月光洒下来,港湾里又显得静谧安闲,一蓬蓬的芦花也显得更白了。芦花丛里,隐约可以看到一条条停泊的渔船。
此诗虽然是咏物诗,但也反映了水边人家的生活状况。
琵琶亭前夜泊舟,荻花瑟瑟风飕飕。
浔阳夜静月如昼,琵琶寂寞江空流。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汝舟的《芦花》。诗题写的是芦花,但里面却是指荻花,芦花和荻花*性和形状都很相似,古人没有细分,大多看成同一种。
这首诗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天黑了,诗人在琵琶亭边停下船来,物是人非,再也寻找不到当年白居易和琵琶女的蛛丝马迹。
没有琵琶的琴声,到处是一片空旷寂寞,只有月亮照在浔阳江上,江水哗哗向东流去。虽然这是一首景物诗,但是诗人也是在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欣赏了这么多古人芦花的诗歌,我们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去看看野外的风光。这个时候芦花正在西风中摇晃,似花还似非花,它好像在伸出双手召唤我们。
1、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3、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4、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5、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6、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7、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8、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9、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1、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12、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13、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4、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15、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16、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17、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1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9、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20、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1、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23、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5、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6、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7、*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29、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3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1、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2、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4、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35、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6、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37、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8、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9、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40、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1、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42、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43、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44、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45、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46、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4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8、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49、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50、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51、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有关于竹子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于竹子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竹子的古诗 1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3、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4、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郑谷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新竹》宋·朱熹
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唐·陈陶
8、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宋·黄庭坚
9、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竹》唐·韦式
10、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1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13、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14、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次韵择之咏竹》宋·朱熹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6、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唐·王贞白
1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
20、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
1、《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3、《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4、《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洗然弟竹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花情有独钟,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小编整理了40句《古诗写花的句子》。
1、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____刘彻《秋风辞》
2、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____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____白居易《长恨歌》
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____李商隐《赠荷花》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8、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10、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12、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1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1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佚名《桃夭》
1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8、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春怨》
19、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20、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苇子的古诗
咏蒲苇的古诗
和苇有关的古诗
芦苇棒的古诗
芦苇花的古诗
芦苇花的句子
写芦苇的句子
带苇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苇*
描写蒲苇的古诗
晚秋芦苇的古诗
描写苇的诗句古诗
包含芦苇的古诗
孟庭苇的古诗句
和芦苇有关的古诗
割芦苇即景的古诗
芦苇的古诗词
蒲苇的古诗朗诵
有芦苇的古诗词
芦苇飘香的古诗
关于芦苇的句子
芦苇的古诗简单
描写芦苇的古诗
春天芦苇的古诗
故乡的芦苇古诗
有关芦苇的古诗句
蒲苇在古诗中的含义
芦苇句子赏析
赞美芦苇的句子
芦苇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