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关于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71) 说说(160) 名言(10) 诗词(5k+) 祝福(9) 心语(903)

  • 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赠刘景文的意思注释)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起句“荷尽已无擎雨盖”,*仄为“*仄仄**仄仄”,是首字、三字不论的“仄仄***仄仄”仄起仄收律句。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关键位置*仄为“*、仄、*”,符合相对规则,第三句“年、景、须”为“*、仄、*”,符合相粘规则,第四句“是、黄、绿”*仄为“仄、*、仄”,符合与第三句相对的规则。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水韵“四支”部的七绝,*仄正确,格律严谨。

    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写景诗,但是从标题和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来断,这更是一首勉励好友而且自勉的作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目之所及,残荷败菊,虽然一片荒凉,老枝却挺立寒霜,另有一些风度。

    残荷叶败菊花残,只剩下了寒霜中挺立的老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前两句是具体描写秋末的气象,后两句则话锋一转。和大多数人看到秋冬就感觉萧瑟不一样,苏轼反而觉得,这样的季节才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因为这正是收获的季节,橙子黄了,橘子还未成熟,带有勃勃生机的绿色。

    朋友,你要记住,这橙黄橘绿的日子,才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啊。

    这是描写秋末冬初的景色,荷尽菊残,看似萧萧瑟瑟,却橙黄橘绿,另有一番风情。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为了鼓励有国士之才的刘景文。此人有才,却仕途不达,六十多岁了依旧潦倒。苏轼极为推崇他,两人成为知己。苏轼一边向上面举荐他,一边安慰、鼓励他,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

    其时苏轼在杭州任上,也已经过了半百,正是年富力强,人生阅历积累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所以这里的“一年好景君须记”,其实暗中比喻自己和刘景文都走到了人生的金秋季节,阅历丰富,却又年富力强,正是“橙黄橘绿”最好的人生阶段。

    苏轼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被流放海南,他一向旷达乐观,不因逆境而悲愁困苦,亦不以年老而颓唐消沉。他一生坎坷挫折,可谓多矣,却并没有被逆境吓倒,而是积极面对人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

    苏轼的“橙黄橘绿”,不仅在生前,更在身后。

    [阅读全文]...

2022-05-01 08:56:47
  • 《咏柳》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 《咏柳》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阅读全文]...

2022-02-05 01:23:20
  • 立春杜甫的古诗意思及注释

  • 杜甫,立春,文学
  • 立春杜甫的古诗意思及注释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立春杜甫的古诗意思及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立春

      [唐]唐朝诗人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释

      春盘:古代*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即为“春盘”。

      两京:即长安、洛阳两都。

      那对眼:那,通挪,挪动、移动;对眼,双眼。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目光随着巫峡的滚滚江流移动。

      杜陵远客:诗人的自称。杜陵,即长安东南的杜县,汉宣帝在此建陵,称杜陵。杜子美的远祖杜预是京兆杜陵人,他本人又曾经在杜陵附*的少陵住过,因而经常自称为杜布衣、少陵野老、杜陵远客。

      作者介绍

      唐朝诗人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人物生*

      家世背景

      唐朝诗人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唐朝诗人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唐朝诗人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唐朝诗人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唐朝诗人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唐朝诗人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唐朝诗人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四月,唐朝诗人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唐朝诗人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唐朝诗人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唐朝诗人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唐朝诗人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的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唐朝诗人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唐朝诗人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唐朝诗人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唐朝诗人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唐朝诗人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唐朝诗人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唐朝诗人杜甫往奉先省家,唐朝诗人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唐朝诗人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唐朝诗人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唐朝诗人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阅读全文]...

2022-04-18 13:49:46
  • 绝句古诗的意思(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的意思是,初春的阳光普照江山,特别壮丽,和煦的春风送来阵阵花香,冬天的冻土融化了,燕子正忙碌的飞来飞去,成群结队的鸳鸯沐浴着灿烂的春光,显得那样的舒适自然。

    [阅读全文]...

2022-03-10 21:00:47
  • 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古诗舟夜书所见的意思和注释)

  • 世纪恒通在线温馨提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精华,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诵读古诗词可以加强学生炼字达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教材在课内及“日积月累”部分选编了113篇古诗词,既有理解运用的要求,也有诵读品析的期望。我们将按年级顺序逐一鉴赏品读,以飨读者。

    【注 释】

    ①查 (zhā)慎行 (1650~ 1727),清代诗人 (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 ),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市)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烟波钓徒。由于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他是 “清初六家 ”之一,著有《他山诗钞》。 ②月黑:没有月光的黑夜。③见:同“现”,出现。 ④孤光:指渔灯的光。 ⑤萤:萤火虫。 ⑥簇:拥起。

    【译 文】

    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只看到渔船上的灯光,

    孤单的灯光在夜色里像萤火虫的一点光芒。

    微风吹过河面,河水泛起层层波浪,

    渔船上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变成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烁。

    【赏 析】

    这首诗是查慎行在船上过夜时,远观渔船后见景而作。全诗淡泊隽永,仿佛是一幅速写画。诗的前两句为静态,写出茫茫黑夜中的一点渔灯,如同图画的背景。后两句则写动态,一阵风吹过后,布满波浪的河水反射灯光,就像一河的星星似的。“风簇浪”使得画面忽然不再枯燥,转而灵动起来。在这一静一动之中,展现出一幅奇异而美妙的画面。

    [阅读全文]...

2022-07-22 12:11:49
  • 白梅古诗的意思是什么(白梅赏析及全文注释)

  •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古诗今译: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

    忽然在某个夜里花儿盛开,清香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注释解说:

    (1)著:放进,置入。此身:指白梅。(2)混:混杂。芳尘:香尘。(3)清香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4)乾坤:天地。

    品鉴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即题写在画上面的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人另一首名作《墨梅》,本公众号内也有收录。

    “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寒冬中伫立的梅树比作自己。 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夭桃秾李,花中之艳,香则香矣,可惜争春太苦,未能一尘不染。“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混芳尘”,是说把芳香与尘垢混同,即“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不能为皎皎之操。”相形之下,梅花则能迥异流俗,所以“清香”二字,只能属梅,而桃李无份。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也许只是诗人在灯下画了一枝墨梅而已。而诗句却造成这样的意向:忽然在一夜之中,世间的白梅都齐齐绽放,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大地。这首诗给人以品高兼志大,绝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统一的感觉,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写照。

    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本文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品格。

    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感谢:袁行霈、周啸天)

    作者简介: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阅读全文]...

2022-05-20 20:53:49
当前热门
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 句子
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 语录
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 说说
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 名言
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 诗词
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 祝福
文征明的绝句古诗的注释和意思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