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关于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1) 说说(204) 名言(4) 诗词(4k+) 祝福(6) 心语(176)

  • 从军行古诗意思解释(从军行赏析及注释分享)

  • 解释,分享
  • 话说在初唐时期,有个闪烁着熠熠光芒的男子天团,他们都是少年勤奋好学,天资聪颖,以文才取胜,并在推动唐诗的发展上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这个天团由4人组成,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王勃和骆宾王,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都有所了解。今天要讲的是”初唐四杰“里排名老二的杨炯写的一首诗。

    (1)西京:指长安。

    (2)牙璋(zhāng):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3)凤阙: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因此这里的凤阙是指皇宫。

    (4)百夫长(zhǎng):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关于五律

    整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边塞敌军进犯的报警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情自然不再*静。

    将帅辞别皇宫,领命率兵出征;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军的营寨。

    大雪弥漫,使得旌旗的图案都暗淡失色;风声呼啸中夹杂着进击的咚咚鼓声。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这首诗的题目”从军行“是乐府旧题,有不少诗人都用这个标题写过边塞诗,比如骆宾王、王昌龄、李白等。

    首句”烽火照西京“,表明边防的军情紧急。

    现代社会有移动通讯、卫星定位等一系列军事侦察联络方法。但在古代,跑的最快的只有马,一般通讯靠信使快马加鞭,遇到敌军进犯这种紧急情况怎么办呢?

    边疆离京城千里之远,等送信的骑着马跑到皇宫,估计城池早就被攻陷了。因此,古人发明了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办法,那就是在高岗上隔一定的距离(一般是十里)建一座高台,如果白天敌人来犯,就燃起浓烟报警;如果是晚上敌军来犯,则点燃明火。

    其他烽火台看到烟火的信号,也赶紧燃烟点火,这样台台相连,情报就能很快的传递出去了。

    当得知敌军进犯边疆的消息后,诗人是什么样的反应呢?这就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心中自不*。“国家兴亡,匹夫有则,”自“字表达了诗人油然而生的爱国情怀和对敌军犯我边疆的愤慨之情。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的是将领率军出征的场景。这句用“牙璋”“凤阙”体现严肃、庄重的感觉。我们好像看到身披铠甲的将军从皇帝手中郑重地接过兵符,立下军状令,然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奔赴前线的场景。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场景一下子就移到了战场上。这句体现了我军将士的骁勇善战,直捣虎穴,战果辉煌,敌军成为了瓮中之鳖。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里是借用了西汉名将卫青破匈奴的故事。

    卫青原来是*阳公主府中的一个骑奴,负责保卫公主的出行安全。汉武帝因宠爱卫青的姐姐卫子夫,爱屋及乌,就把卫青也带在身边,还给他封了官。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大军南下,打到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派了四路军队去攻打匈奴。其中两路都战败了,飞将军李广率领的一路也无功而返,

    只有卫青率领的那一路军队,直接深入敌军的腹地,包围了匈奴用来祭拜的圣地——龙城,杀敌*千人,取得了汉匈战争中第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因此这句也表达了诗人相信我军出征必胜的信心。

    第五、六句“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则是描写战争环境的残酷和艰难。大雪遮天蔽日,北风呼啸而过,将士们就是在这样的艰难险阻中与敌作战。

    战争如此残酷,环境如此恶劣,却动摇不了作者保疆卫国的决心和意志。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就是抒发了诗人愿意投笔从戎、驰骋沙场、矢志不移的情感,也刻画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的形象。

    整首诗共四联,除了首联,其余三联都对仗工整,读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短短40个字,用最有特色的景物完整地叙述了一幅从军情告急到战争结束的宏大篇章,场景跨度大而不乱。

    这首边塞诗写得如此雄浑刚健,那作者杨炯是不是曾经有过军队作战的经验呢?

    实际上,杨炯从来没有过军旅生涯。

    杨炯十岁的时候就中了弟子举,也就相当于进了北大天才班。十一岁时在弘文馆等待诏命。哪知弘文馆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六年,杨炯的心情那叫一个郁闷啊。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即便不满,也只能继续等下去。

    因此在这期间,他写了一些文章如《幽兰赋》来表达怀才不遇的情绪。

    要当官就得主动出击啊。676年,杨炯参加了一场选拔人才的非常规考试后,被派到秘书监做校书郎,也就是在国家图书馆做做校正的工作。

    真的是才高而位微,换了别人,可能就辞职不干了,比如王勃的叔爷爷王绩就是不满才华得不到施展而三进三出。虽然心有不满,但杨炯还是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

    终于上天不负苦心人。杨炯的伯乐终于被他等到了。

    681年,中书侍郎薛元超,也就是当时的宰相,推荐他到崇文馆教书。崇文馆那是当朝太子主管的皇家贵族学校。杨炯的才华被太子李显看重,就让他做了太子府的主管。

    杨炯终于等到了他的高光时刻。

    可惜好景不长。杨炯有个堂兄杨神让,参与了徐敬业讨伐武后的起兵,叛乱失败后被杀。杨炯也因为和他是亲戚受到牵连,被贬官到四川。

    好不容易做到任期满了,杨炯回到洛阳,做了个教员,教导宫中的人认字算数。后来又被调到盈川做县令。

    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当地老百姓自觉给他打五星好评。他死后,还给他塑像建庙,供奉他。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当地百姓都要搞祭祀活动,以求杨炯在天有灵,保佑民众丰衣足食,四季*安。

    杨炯虽然没有实现投身军旅保疆护国的理想,但最终坚持本心,恪尽职守,护得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精忠卫国吧!

    [阅读全文]...

2022-05-27 18:59:38
  • 春日古诗意思及注释(春日这首古诗的诗意 )

  • 诗意
  •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胜(shèng)芳(fāng)景(jǐng)闲(xián)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朱熹。

    3、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常、轻易。

    东风:春风。

    4、请用自己话说一说这首诗。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5、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2)诗中具体写“一时新”的“无边光景”的两句诗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围绕“无边光景一时新”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初春时节,湖那边的远山已从沉睡中醒来,树木稀稀疏疏散落在山坡上,断流的河床在明媚的阳光下睁开了眼睛,又像—幅徐徐展开的长卷,把春的信息铺展开来。岸边的柳条柔柔地垂下来,梦幻般盈盈地舞蹈着。田里的春苗犹如嬉戏的孩子,欢乐地在春风里舞动着。湿润的微风吹来,那混合着花草泥土清香的气息,直钻人心,让人感到陶醉。

    [阅读全文]...

2022-02-26 16:12:02
  • 长歌行的意思及诗意(长歌行注释及诗意赏析 )

  • 诗意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见于《乐府诗集》它的主要意思是说时光推移的

    迅速,光阴的一去不能复返,因而奉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不要

    虚掷年华,无所作为。

    开头两句以园中郁郁葱葱的向日葵起兴,以枝繁叶茂的向

    日葵上的朝露等待着阳光把它晒干,来形容人的生命的极为短

    暂,生动形象。以青绿色来比喻青年人,明快爽朗,含义悠长,使

    读者思绪万千,以此引出下文。

    接着从单一的园中葵而扩展到万物。明媚的春天对于万物

    来说是极美的时节,春风吹得万物复苏,春雨带来姹紫嫣红。正

    是阳光与雨露,给予万物德泽,才使之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焕发

    出生命的光彩。由园中葵而及万物,由此及彼,由少及多,诗人

    展开丰富奇妙的联想,既扩大、拓深了诗意,又承接的无缝无痕

    显得自然和谐。

    但青春是易逝的,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随着时光的流逝,节令的变化,充满着盎然生机和无限活

    力的明媚舂光,便会被肃杀凄凉的秋天所代替。”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揭示了万物总是由盛而衰的自然规律。自然界的

    万物都是如此,何况人呢?诗人由物而及万物,时令由春而及

    秋,把诗的意义拓出新的境界。

    只是揭示这种自然规律,似乎还未把心中的意思说透,接着

    又以流水为喻,把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形容得更生动、形象。秋水

    时至,百川灌河,滔滔东流永不复归,这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

    象,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一经作者拈出,便成为奇异的比喻。

    时光易逝,流水无情,青春难再,”何时复西归”一个设问,提顿蓄

    势,发人深思,表明了青春失去无法挽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千古名句,也是诗的主旨

    所在。诗人由自然事物的变化归结到人生的青春难再,提醒人

    在年轻少壮时如不好好努力,等到年纪老大,一事无成时,便只有空

    独自伤心悲叹了。时不我待,有志之士应该把握时光,努力打好

    基础,方能有所成;假若明日复明日,到头来只能是万事成蹉跎。

    这首诗虽然不长,但从自然景物中以一推万,时令上由春及秋,

    顺理成章地揭示出文章的主旨,一波三折,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比喻和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更显得活泼。

    [阅读全文]...

2022-07-13 03:03:22
  • 出塞的诗意和注释(出塞古诗的意思全解)

  • 诗意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凡的。为什么这样*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凡的悲剧,*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全文]...

2021-12-26 16:46:58
  • 鸟鸣涧古诗的意思翻译(鸟鸣涧的注释和诗意)

  • 诗意
  • 《鸟鸣涧》是王维游历江南时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春夜幽静的景色,大约写于开元年间。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的写作背景

    王维十五岁到京城长安游谒,因其出色的才华,受到王公贵族们的喜爱。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状元及第,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唐代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头衔的比例非常低,很多人要参加多次考试才能成为进士,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始终不第。

    在科考之后,朝廷任命王维为太乐丞,负责礼乐方面的事宜。没想到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让王维意想不到的事情。一次宴饮中,歧王酒后突发奇想非要伶人们表演黄狮子舞,这是只能表演给皇上看的舞蹈,伶人们又碍于歧王的情面,只好关闭门窗为歧王表演。事情最终还是被皇上知道了,玄宗认为是伶人们带坏了他的弟弟歧王,于是把主管乐人的长官以及王维这样初入仕途的副手一并贬出京城。

    王维被贬至济州(今山东西南部)做司仓参军,类似州郡中的仓库管理员。王维在这个岗位上做了五年的时间,这是一个与他性格和特长相去甚远的职位。最终王维辞职离开,开始了一段隐居和漫游的生活。

    江南是唐代许多文人钟爱的地方,与王维同时代的著名大诗人如李白、孟浩然等都有在江南游历的经历。王维来到了他的朋友皇甫岳的别业,在秀丽隽永的江南水乡里寻找他宁静清幽的理想之境。在春夜的山涧里,王维静静地独坐其间,用心地观察和体悟着周围的一切,融入自然美景之中。

    《鸟鸣涧》赏析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题目中的“云溪”指的是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又叫若耶溪。王维在这里游览时,写下了五首五言绝句。其中《鸟鸣涧》最为人熟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首诗一开始就让读者感受到春夜的山林里,诗人独自一人闲适安宁的状态。春夜里,万物依旧在生长,诗人安然地欣赏着春夜里的景色,细小的桂花从树上飘落,这种微小细碎的细节都被诗*察到。江南有一种四季皆可开花的桂花叫做四季桂,特别是秋天至春分,四季桂在适宜的温度下更容易开花。这种桂花几乎没有香味,在春夜里静静开放,静静飘落,也许是飘落到正闲坐树下的诗人的衣襟上,也许是窸窸窣窣地飘落一地。

    王维在诗中经常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空山”这样的词语常常出现在他的诗中。“空山”并不是凄凉的荒山,而是空灵的山,他在仔细寻找空山中的趣味。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文字之美可以表现诗人心中所想,但王维是一个诗人的同时,还是画家和音乐家,他对色彩、线条、构图以及声音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刻的观察力和高妙的艺术表现力。宁静的春夜,并不是静止和黑暗的,小小的花瓣轻柔地落在地面,它泛着淡黄的颜色,娇小可爱。这样的场景,一定是一个心中淡然安宁,不被外界打扰的人才有机会看得到。人的内心混乱时,是无法仔细聆听自然的声音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句不仅为整首诗增加了动感,同时还增加了声响。夜晚,山涧中的小鸟昏昏欲睡,月亮升起,一缕银辉照进山涧,小鸟忽然感受到光亮,一下从睡梦中惊醒。被月光惊醒的小鸟再想入睡并不容易,在山涧时而发出啾啾的叫声。

    在古代的艺术作品中“鸟”往往代表着当时人们内心的一种呼声,王维笔下的“鸟”被惊醒后,只是发出了叫声,可能都没有飞离栖息的树木。开元年间正是唐王朝国力昌盛的时刻,人们生活安逸祥和。

    春夜山涧中的景色就这样通过诗人的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用精当的文字表现出来。

    [阅读全文]...

2022-07-11 05:08:54
  • 题临安邸古诗的意思翻译(题临安邸的诗意及注释)

  • 诗意
  • 一,作者介绍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事迹亦不详。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二,墙头诗

    街头诗即指抄在景点、酒楼、驿站、村庄墙壁、门楼上的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它没有一定格式,也叫题壁诗。

    题壁诗的历史很早,李白登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不禁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生有诗在上头”。说明崔颢的诗就是题壁诗。

    李白被迫离开长安,沿黄河向东游历。途中遇杜甫和高适,惺惺相惜的三人结伴而行,一日共到梁园,登上吹台。三位大才子举杯畅饮,把酒言欢,好不快活,此情此景,三人诗兴大发,分别赋诗墙上:李白作了著名的《梁园吟》,杜甫作了《遣怀》,高适作了《古大梁行》。之后,三人又畅饮畅谈了许久,然后才离开。而后,一位年轻的小姐协同丫鬟来到此处,这位小姐便是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宗小姐看到墙壁上的字苍劲有力,再看内容更是惊为天人,又一直对李白甚是崇拜,遂对此墙上诗视如珍宝,当即一掷千金,把这面墙买了下来。这就是“千金买壁”典故的由来。李白听闻了此事,非常感动。请杜甫和高适做月老,以求与宗小姐结成连理。这宗小姐对李白仰慕已久,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才子佳人,夫妻恩爱。

    “墙头诗”一般为作者即兴而成,只有极少数比较经典的才能流传下来。杜荀鹤的《题所居村舍》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这首墙头诗,题在作者所住村舍的墙上,意在叫大家看,所以写得很通俗。某些前人和今人以“鄙俚*俗”贬斥杜荀鹤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孰不知既反映民间疾苦,又力图写得通俗易懂,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读者,正是杜荀鹤的难能可贵之处。

    《水浒》里的宋江就是因为在酒楼题反诗,被判死刑,梁山好汉劫狱,真的“血染浔阳江口”。

    到了现代,墙头诗兴起于抗日战争初期的延安,1941年春夏间流行于盐城西北乡。它是一种富有政治鼓动性的通俗的诗,不受纸张和印刷条件限制,可以直接写在墙上,也可以写在纸上,贴在通衢要道墙上,便于大众随时阅读,因此成为根据地最受群众欢迎的大众文化。

    1941年5月30日,苏北诗歌协会在盐城成立,*同志在会上号召广泛开展苏北诗歌运动,强调诗歌大众化,为抗日民主运动服务。诗词工作者林山同志带头倡议《开展墙头诗运动》,并提倡歌咏墙头诗,吹响了根据地大力推进墙头诗的号角。如《麦穗长在枪杆上》;“麦子黄又黄,快打、快收、快藏,武装兄弟来相帮,今年好风光。敌人小股来抢粮,你也防,我也防,干他小舅子,要他见阎王。”又如《厚皮脸》:“南京城门高,南京城墙厚,南京城里有个汪精卫,脸皮比城墙厚十倍。”再如《天上有个扫帚星》:“天上有个扫帚星,地上有个韩德勤,手下白养几万兵,只会欺侮老百姓。”

    *后的*时期,也有很多墙头诗流传,如 《*为你铲过土 》晏明

    哪里的大坝,

    比你更高大?

    哪里的砂石,

    比你更幸福?

    拦河坝啊,拦河坝,

    *为你流过汗,

    *为你铲过土、、、、、、

    《我来了 》陕西安康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

    我来了

    三,作品分析

    林升的《题临安邸》就是一首墙头诗。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这是在杭州西湖写的,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当时叫“临安”,是临时首都。西湖是著名的景点。西湖边现在还有一个“楼外楼”的饭店。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临安的风景优美,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

    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阅读全文]...

2022-04-11 20:54:17
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 句子
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 语录
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 说说
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 名言
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 诗词
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 祝福
长军行的注释古诗意思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