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菊花的古诗书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菊花的古诗书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菊花的古诗书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菊花的古诗书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赞美菊花的古诗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下文是有关赞美与描写菊花的古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5、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曹雪芹《咏菊》
6、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7、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8、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9、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10、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1、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 李白《九日》
1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3、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 慧霖《闰中秋玩月》
14、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5、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6、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7、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8、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9、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 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0、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1、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22、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3、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 秋瑾《九日感赋》
24、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5、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26、潮腮笑入清霜。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27、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 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8、菊花清瘦杜秋娘。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9、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30、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31、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鹧鸪天》
32、黄菊开时伤聚散。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33、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3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菊花》
3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黄巢《题菊花》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____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____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____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____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____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____王之涣《九日送别》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____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____韩琦《九日水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片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 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片,希望大家能喜欢!
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1
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2
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3
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4
关于颜体的古诗书法作品图5
颜真卿书法作品特色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原太守,人称颜*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师古是北齐著名学者,着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着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元次山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关于励志,书法家们又是怎样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该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为:*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只有心境*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此幅书法作品无论是挂在家中客厅书房或是企业公司办公室都很不错,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提升自身品位和修养的作用!
《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著名的之一,它尤其抒发了*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 此幅作品用行书的手法行云流水般地书写出了诗词的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书法笔法流畅而不失变化。此幅佳作最适合挂在办公室,公司可以在员工办公室里挂这么一幅作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有激励作用。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这句话出自于《论语》, “天”指“上天”,“天道”即“天意,“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为“勤劳”。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是企业励志书法的首选。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下文是有关赞美与描写菊花的'古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5、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曹雪芹《咏菊》
6、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7、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8、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9、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10、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1、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 李白《九日》
1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3、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 慧霖《闰中秋玩月》
14、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5、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6、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7、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8、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9、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 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0、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1、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22、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3、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 秋瑾《九日感赋》
24、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5、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26、潮腮笑入清霜。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27、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 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8、菊花清瘦杜秋娘。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9、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30、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31、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鹧鸪天》
32、黄菊开时伤聚散。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33、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3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菊花》
3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黄巢《题菊花》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____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____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____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____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____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____王之涣《九日送别》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____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____韩琦《九日水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到了菊花展,我仿佛掉进了菊花的海洋,这里的菊花真的是铺天盖地,数不胜数。很多菊花都是我不认识的'。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玉,紫的赛绸,一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
描写菊花诗句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5、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郑思肖《画菊》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11.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12.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 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13.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14.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15.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 汪遵《彭泽》
16.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7.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 秋瑾《九日感赋》
18. 年年孤负黄花约。 ——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19.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20.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2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2、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23、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2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2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2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2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29、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3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3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2、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3、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34、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描写菊花古诗
1、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5、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引导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赞美菊花的诗句,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欢迎大家阅读下文更多的赞美菊花的.诗句古诗。
1、《仪鸾殿早秋》
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2、《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长相思》
李煜(一题邓肃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6、《晚香轩》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7、《菊清》
秋瑾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8、《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9、《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0、《云安九日》
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当百花凋零、万叶枯黄时,秋菊却傲然地挺立,像松柏那样经风霜、耐严寒。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茶菊花,有像雪一样白的花瓣,金*的花蕊和碧绿的茎,茎上挂着几片小嫩叶。欢迎大家阅读下文的赞美菊花的古诗词。
赞美菊花的诗句 古诗词篇1: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和郭主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郑思肖《画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赞美菊花的诗句 古诗词篇2:
画菊【清】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清】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簪菊【清】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清】曹雪芹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清】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一、东晋陶渊明喜欢菊花,他在他的东篱下种满了菊花。陶渊明厌恶官场,追求归隐田园的生活。菊花也就有了隐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象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陶渊明
二、自从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之后,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名的一首。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深秋时节,百花凋谢,只有菊花能凌风霜,傲世独立。我们可以看出菊花的顽强、独立、傲岸的精神,这也是作者喜欢菊花的原因。
三、李清照与菊花
李清照是一位经历了北宋与南宋的女词人。在词的创作上很有贡献,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她对菊花也十分喜爱。她的词作中,常用菊花的意象。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是词人早期的一首作品,词的下片,虽没有直接写菊花,却处处写菊花,“有暗香盈袖”,说明菊花的香气,“人比黄花瘦”,说明自己的容颜比菊花还要憔悴。
南渡后,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寡居,颠沛流离的生活。《声声慢》就是词人南渡后的代表作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李清照
词中的“黄花”象征女词人的美好年华,而今“满地黄花堆积”,标志着自身的衰老和理想的破灭。晚风暮雨对“黄花”的无情摧残,象征着自己晚年的生活。同时也说明她是一位高洁、傲岸、具有气节的女性。
四、宋代郑思肖《寒菊 /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苏州,他一直不忘前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托物言志,表达了他的爱国气节。
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在落地上。所以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句托物言志,表明作者宁可坚持气节而死,也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者,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表明了诗人至死不渝的崇高气节。
人要去锻炼自己的人格、风骨,
不要随风雨破落,
失去自己的样子。
——林清玄
一场秋雨一场凉。
在古人的诗句中,秋总是冷清的,萧瑟的。
正如范仲淹所写: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秋的黯淡,是因为花的离场。
姹紫嫣红纷纷躲避风雨严寒,凋零沉睡,以待来年。
可花中也有那不服气的主儿。
秋风狂,她偏要长在风中,秋雨凉,她偏要开在雨里,因为有她,秋才有了色彩。
她便是秋日里的万花之王——菊。
提起菊花,总会让人想到那个在丛丛傲菊中迎风而立的女子。
《甄嬛传》中的沈眉庄,是让很多人意难*的角色。
刚入宫时,初承皇恩,皇上知道她爱菊,便命人将名贵的绿菊都搬到她宫中,她住的地方,也叫存菊堂。
皇上问她,为何喜欢菊花。
她说,喜欢菊花的气节,接着便吟出了那句暗示她一生结局的诗: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一个长在封建王朝的女子,竟能有此等觉悟,怪不得网友都说,要是她专心搞事业,甄嬛都不是她的对手。
《甄嬛传》原著作者流潋紫,以此诗为基调,奠定了沈眉庄一生的色彩。
或者说,这个人物本就是从这句诗里脱胎而来。
其实,这句诗并不是流潋紫原创,而是出自宋末诗人郑思肖笔下。
或许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没关系,读懂这首诗,便读懂了他的一生。
《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是一首咏物诗,亦是一首咏怀诗。
他写的是秋日里独自盛开的寒菊,更是乱世中不失本心的自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菊花在秋日姗姗来迟,并不与百花争艳。
她有些傲娇地放出话来:
你们要挤在一处分个高低,那便随你们去吧!我就孑然开放在野外篱笆之下,心中的乐趣是你们这些俗物不会懂的。
而诗人郑思肖也是如此。
他生于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字叔起,号菊山,曾任和靖书院山长,一身文人风骨,善画能诗,远名利浮华,明忠孝廉义。
太*年代,任官场之中尔虞我诈,争名逐利,他不争不抢,潜心研学。
一如独立疏篱的寒菊。
而元军大举南下之时,他却亲到临安,上书天子,怒斥肉食者不闻民意,滥权误国。希望能够整治官场,革除弊端,方能救国。
只可惜,他的一片丹心并未受到重视。
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他成了亡国之人。
自那之后,他便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不问世事。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秋风凛冽,催花欲落,寒风狠狠拍打着花瓣,带有几分讥讽。
他仿佛在说:其他花因为畏惧我,早早凋谢,你偏要跟我对着干,看我不把你的花瓣都吹落!
而寒菊只是淡淡一笑,轻轻回应道:
如果真的熬不过这场秋寒,我宁愿冻死在高高的枝头,也断不会被吹落到北风之中。
士可杀,不可辱,那高昂的头颅,是菊的气节。
也是郑思肖的气节。
亡国之后,朝代更迭, 不少南宋旧臣都投靠新主,继续为官,这其中就有郑思肖的至交好友——赵孟頫。
他得知之后,与赵孟頫绝交,终生无话。
同样在他生命中消失的,还有“北”这个字。
中秋节将*,部分菊花也竞相开放了,开的是那么热烈,那么奔放,为秋叶飘零时节装点了艳丽。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歌颂。黄巢曾赞叹道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人们赏菊、写菊和画菊,感悟到菊花的品格,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粹受人爱重。
十首写菊花的诗词,你喜欢哪一首?
对菊花
宋-张耒
官闲身世两悠悠,种竹栽花一散愁。
黄菊丛边对疏雨,一年怀抱此时秋。
忆福州旧居菊花
宋-吕本中
问讯阶前菊,如今属阿谁。
祗应风露底,犹记摘残枝。
菊花
宋-黄裳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
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菊花
宋-高翥
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
我种此花全晚节,賸栽三径伴閒身。
菊花
宋-史铸
代谢相因寒事催,绕篱疏菊又花开,
霜晴日淡虚庭里,多少清香透入来。
咏黄白菊花
宋-胡仔
何处金钱与玉钱,化为蝴蝶夜翩翩。
青丝网住芳丛上,开作秋花取意妍。
菊花
明-于慎行
几年京洛客,不对故园花。
今日重阳酒,还过处士家。
娟娟霜蕊静,袅袅露枝斜。
自爱贞心苦,含香阅岁华。
菊花
清-黄毓祺
岁晚怜君不我遐,门前老树正槎枒。
小山空自歌招隐,夜静人閒落桂花。
夜卧菊花下
清-彭孙贻
小帐秋眠下碧纱,苦吟不就鬓成华。
空亝幽事无人共,数起移灯照菊花。
赏菊
*现代-李寿铨
花到秋来放已迟,菊花偏有傲霜姿。
海棠已谢芙蓉老,独向西风晚节持。
赞菊花的古诗书法
有关菊花古诗的书法
梨花的古诗书法
赞美虎的古诗书法
写梅花的古诗书法
赞美桃花的古诗书法作品
荷花的古诗书法楷书
雨的古诗书法
秋的古诗书法
鸟的古诗书法
龙的古诗书法
赞美家乡的古诗书法
画的古诗书法
风的古诗书法
描写樱花的古诗书法
梅的古诗书法
词的古诗书法
清的古诗书法
隶书的古诗书法
梨花的古诗书法作品
27字的古诗书法
关于连翘花的古诗书法
10行的古诗书法
11字的古诗书法
96字的古诗书法
40字的古诗书法
200字的古诗书法
赞美红叶的古诗书法体
8句的古诗书法
王安石的梅花古诗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