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关于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17) 说说(173) 名言(15) 诗词(10k+) 祝福(64) 心语(1)

  • 2021国家统一取暖费收取标准

  • 2021国家统一取暖费收取标准

      冬季是供暖旺季,进入2021年取暖费用也随之改变,不同地区的取暖费收费标准是不相同的,那么2021年取暖费多少钱一*?2021年全国各地取暖费收费标准是什么?取暖费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开销,不过有些地区会发放取暖补贴,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下面信用家小编带来2021国家统一取暖费收费标准介绍。

      2021年取暖费多少钱一*?

      居民:按照建筑面积收费,价格5.8元/月/㎡;非居民:按照建筑面积收费,价格7.5元/月/㎡。

      2021国家统一取暖费收费标准

      不同地区的暖气费征收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按以下两种方式收费:

      1、按取暖面积收费

      按建筑面积计算取暖费的方法,即用户取暖费=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其中建筑面积与取暖面积的核定,以本地*解释文件为准。居住面积越大收费就越高,均价各地方不一样,不过每个地方都会有相应的标准。

      比如:物价局核定取暖费为:每*方米20/年。用它乘以取暖面积,就是每年应交的取暖费金额。

      2、按热量计收费

      有些地方改进了计费办法,为每个热用户安装热量表,按累计热量计费。

      比如:某地居民用热价格44元/吉焦,查得用户热量表上的用热量再乘上热价就是应交的取暖费了。

      2021年全国各地取暖费收费标准

      1、北京

      北京市新增3000余万*方米居民住宅热计量收费,包括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两部分。其中,基本热价仍根据市热力集团城市热网供应,燃煤锅炉供应和天然气、液化气、油、电供应不同,分别按采暖季每建筑*方米12元、7元、18元的价格收取。而计量热价则统一按每千瓦时0.16元收取。

      2、天津

      从天津市物价局获悉,由于*年来煤炭、水、电等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供热成本上升。为缓解供热生产经营企业的困难,保证冬季正常供热,促进供热事业良性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履行价格听证程序,天津市决定从今年采暖季起调整集中供热价格。每采暖季居民住宅供热价格由供热建筑面积每*方米15。40元调整为20元;机关事业单位、工商业、宾馆饭店及三资企业等供热价格分别由建筑面积每*方米18.5元、21元、24元统一调整为26元。

      3、西安

      集中供热价格分居民用热和非居民用热两类价格。其中,幼儿园、学校、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等用热按照居民用热价格执行。集中供热的出厂价格居民用户为每月5.3元/㎡,非居民用户为每月7元/㎡。到居民用户家中的价格也就是销售价格为每月不高于5.8元/㎡,非居民用户每月不高于7.5元/㎡,低保户用热为每月4元/㎡。非采暖期集中供热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石家庄

      按石价【2013】135号文执行,对居民采暖按建筑面积(不含地下室)扣减10%(高层15%)的公摊面积计费,每采暖期每*米22元;非居民采暖按建筑面积计费,每采暖期每*米31元(如遇价格调整,按物价局新文件执行)。

      5、太原

      居民热价按建筑面积每月3.6元/*方米、按使用面积每月4.8元/*方米(相当于每*方米24元)。

      6、青岛

      据青岛市供热办以及青岛市能源集团消息,今冬取暖费价格与往年持*,居民类用户采暖用热价格仍为每*方米使用面积30.4元,其他类用户市内三区为每*方米建筑面积33.06元,崂山区为每*方米建筑面积34.79元。

      此外:房产证上载明使用面积的,按房产证载明的使用面积计费;房产证没有载明使用面积的',统一按建筑面积的75%折算。

      7、沈阳

      2018年度的采暖费收费标准和采暖期限没变。沈阳居民供热价格为26元/*方米(建筑面积),其中没有单位报销采暖费的居民用户按23。3元/*方米交费,差额2。7元/*方米由*给予补贴。

      8、包头

      居民供热价格我3.68元/*方米·月,非居民供热价格为5.03元/*方米·月。

      9、烟台

      依据烟价【2015】94号文规定,居民住宅供热价格为每*方米建筑面积23.00元。

      10、哈尔滨

      哈尔滨市供暖期为当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居民供热费为使用面积40.35元/*方米。如果供热费调整,将由物价部门在价格监审基础上,通过听证会方式进行价格调整,请广大网民、市民切勿以讹传讹。

      11、郑州

      据了解,2017年郑州取暖费收取标准不变,居民用热为每天每*方米0.19元,其他用热为每天每*方米0.28元。如果您想申请用热或者解除用热,可在9月30日前办理报增报减相关手续。

      12、大连

      居民住宅收费标准由现行每*方米建筑面积18元调整为23元。

      非居民住宅收费标准由现行每*方米建筑面积20元调整为25元。以室内净高4。0米为限,每超过0.3米加价10%,不足0.3米不加价,超高的加价累计不得高于30%(学校、幼儿园、福利院、敬老院除外)。

      中小学(不含职业技术学校及私立学校)、幼儿园、福利院、敬老院按居民住宅收费标准执行。

      13、西宁

      根据规定,居民天然气集中供暖价格为每月每*方米4.93元,居民集中供暖价格按套内建筑面积计收。

      以上就是2021年取暖费多少钱一*及2021国家统一取暖费收费标准介绍,目前取暖费可以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两种,其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价格5.8元—7.5元/*左右。不过因为每个地区的取暖费收费情况不同,所以有些地方的取暖费低,有些则比较高,这个主要是由经济水*决定的。现在大多数地区都会发放取暖补贴,大家不必担心会用不起暖气。

    [阅读全文]...

2021-12-21 22:57:36
  • 关于反映爱国情怀、热爱祖国的经典古诗词合集

  • 情怀,经典,热爱祖国
  •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句,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多看一下,也希望我们中国可以早日统一,香港、台湾和澳门只能是我们中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2、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5、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6、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7、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8、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9、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江淹《铜爵妓》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1、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2、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13、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4、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15、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16、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7、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8、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9、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20、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1、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22、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3、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24、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5、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调·其三》

      26、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27、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28、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29、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30、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3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32、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3、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34、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35、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6、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3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39、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0、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4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阅读全文]...

2022-07-03 21:17:47
  • 关于描写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有哪些

  • 人间,真情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8.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1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1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4.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1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1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8.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19.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0.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1.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2.相知无远*,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2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2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25.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6.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2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2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29.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阅读全文]...

2021-11-25 01:52:54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 生活,农村,文学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维《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建《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张籍《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阅读全文]...

2022-01-21 16:57:06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有哪些(反映儿童生活的著名古诗词)

  • 生活,儿童,著名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与小女》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牛图》

    午后顺着小河走,

    河水清清,

    在我脚下流。

    水中石头大如斗,

    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

    赤身蹲在,

    田边和地头。

    口中唤着大花狗,

    手里牵着老黄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阅读全文]...

2022-06-28 04:33:26
  • 反映传统节日的诗句

  • 传统节日,节日
  •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5、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9、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0、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1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2、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3、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4、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6、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7、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18、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张镃《寒食》

      19、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0、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1、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22、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4、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25、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6、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7、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8、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30、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1、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2、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3、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34、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35、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6、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37、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8、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3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0、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41、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42、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3、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4、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5、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7、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48、五更风雨断遥岑。——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49、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50、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5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阅读全文]...

2021-12-26 07:07:00
  • 反映爱国主义诗句

  • 反映爱国主义诗句

      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如下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反映爱国主义诗句,欢迎阅读!

      反映爱国主义诗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

      11、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1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4、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唐·李梦阳: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附:文天祥《扬子江》赏析

      文天祥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永远活在我们民族的心里的。这片丹心,就是象磁针那样永远指向他心目中南方的祖国。直到牺牲的时候,在北京的柴市口,他还问市人,哪一方是南方。朝着祖国的方向再拜之后,他从容就义了。

      从1235到1279年,南宋顽强抵抗了40多年。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壮烈的民族存亡抗击战争相始终。兵败被俘后,他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不惧折磨,不受*厚禄劝降,宁死不屈,从容赴义。心如磁针,永指南方。他和之前的岳飞,之后的史可法,都是中华民族爱国英雄的`标杆。

      今天,满、蒙古、汉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那么该怎样来认识他们的历史地位呢?既然是历史,就要放在历史中去认识。当初他们身处敌对关系,就应该肯定他们在敌对关系中的表现;今天则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大家庭的稳定与和睦。

    [阅读全文]...

2022-01-24 02:39:46
  • 关于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历史知识点

  • 历史,国家,教育
  • 关于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历史知识点

      上学期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历史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识图:秦朝行政系统简表、秦统一文字表、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识图:张骞出使西域图)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一、秦朝的统治与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朝的统治

      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秦始皇图)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考图)

      4、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陈胜吴广起义

      1、地点: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推动下,刘邦项羽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二、汉朝的`统治

      1、西汉

      时间:前202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

      汉初:郡县制,分封制,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东汉:时间:25-----220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

      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发南疆。

      过 :统治残暴: 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

      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阅读全文]...

2022-04-30 02:12:45
  • 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

  • 国家,过程
  • 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初,康熙帝两次亲征,*定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在西北,乾隆帝*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又接纳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在西部,明朝在*设立了都司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清朝确立*和*的册封制度,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还设置驻藏大臣,明清两朝都加强了*对*的管辖;在西南,明沿袭元朝土司制度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后来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清朝在*定“三藩之乱”后,雍正帝又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在东南,清军入台,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东海海防。

      到清初,清朝疆域辽阔,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生活着五十多个民族。

      清朝同蒙古、新疆、*、台湾的关系:

      1.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的斗争。

      第一,准噶尔势力的发展。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了漠南(今内蒙古)、漠北(今蒙古国,也叫喀尔喀)、漠西(厄鲁特)三大部。

      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附清朝;漠北、漠西蒙古也向清朝称臣纳贡。

      后来,漠西蒙古分为互不统属的四部,即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

      四部中以准噶尔部最强。

      噶尔丹夺得准噶尔部汗位以后,合并了和硕特、杜尔伯特部并控制了南疆*尔族地区,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

      第二,清*的斗争。

      康熙帝率军于1690年和1696年分别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

      昭莫多一战,消灭了噶尔丹的主力,这是*定噶尔丹分裂活动的决定性战役。

      此后,清军继续对噶尔丹的后继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粉碎。

      第三,对蒙古统治的加强。

      反对准噶尔分裂势力斗争的胜利,使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

      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2.*定回部*贵族的叛乱。

      清朝*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后,*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又发动了叛乱。

      乾隆帝派兵征讨,*尔族人民支持*叛战争,纷纷归附清军。

      大小和卓兵败被杀。

      清**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于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此后,天山南北两路通称为新疆。

      3.土尔扈特部归国。

      土尔扈特部归国生动地证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血肉相连,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任何力量也割不断的。

      土尔扈特万里归国,是一曲民族团结的凯歌。

      4.清朝对*统治的加强。

      第一、确立册封制度。

      清朝初年,五世*来京朝贺请封,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的封号。

      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为“*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

      从此,“**”和“*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

      以后历世*和*都必须经过*册封成为定制。

      第二,设驻藏大臣。

      1727年,清*在*设驻藏大臣,办理*事务。

      驻藏大臣代表*,与*和*共同管理*。

      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对*管辖的加强。

      第三,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加强了清朝*对*、*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是清朝加强对*管辖的三大有力举措。

      5.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及其意义。

      1726年雍正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

      改土归流后,清*在这些地区清查户口,设立保甲,屯兵,推行统一税制,建立学校,兴科学,修道路,使清朝统治深入到边偏僻地区。

      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清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6.清军进入台湾。

      郑成功死后,其子孙继续统治台湾。

      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

      郑氏*归附,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的管辖之下。

      其意义在于: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阅读全文]...

2021-11-28 04:08:04
  • 反映爱国精神的诗句

  • 精神
  •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6、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9、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2、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3、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5、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18、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1、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2、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23、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24、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5、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26、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2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28、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9、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0、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3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2、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33、天意眷我中兴,*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3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5、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6、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37、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38、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9、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0、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4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2、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43、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4、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45、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李白《鞠歌行》

    46、*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47、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48、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49、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0、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阅读全文]...

2022-04-16 22:29:42
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 句子
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 语录
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 说说
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 名言
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 诗词
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 祝福
反映国家统一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