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关于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7) 语录(3k+) 说说(2) 名言(2) 诗词(276) 祝福(1) 心语(201)

  • 杨万里古诗小池

  • 诗人
  • 杨万里古诗小池

      导语:杨万里的古诗《小池》家喻户晓,描写的是美丽的荷花景象,表达诗人杨万里对于荷花的喜爱之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杨万里的古诗《小池》,欢迎阅读!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白话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诗词简介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作品赏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其诗早年学“江西诗派”,后用心于晚唐诗人,50岁后忽有所悟,摒弃诸家,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下面是杨万里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物生*

      广师博学

      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时主战派领袖张浚滴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千虑策论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逊位于太子赵昚(即宋孝宗),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孝宗即位后,锐意恢复,起用张浚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

      隆兴元年(1163年)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隆兴二年(1164年)正月西归吉水。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服丧。

      乾道三年(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谒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密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

      《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治理奉新

      乾道六年(1170年),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杨万里在奉新任职虽只半年,却初次实践了他的不扰民政治,颇获治绩。

      十月,因右相虞允文推荐,杨万里被召为国子博士,自此开始在京任职。

      历职内外

      乾道七年(1171年),张栻之前因反对宠臣**执掌要职而得罪虞允文,于此年被挤,出知袁州。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又致书虞允文,以正理相规劝,公而忘私,深为世人称道。七月,转太常博士。

      乾道八年(1172年),升太常兼权任吏部右侍郎。

      乾道九年(1173年)四月,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正月,除漳州知州。临行时不忘上札,忠告孝宗戒贪吏、施廉吏。后因病未赴任,家居三年。

      淳熙四年(1177年)春,出常州知州。

      淳熙六年(1179年)正月,除提举广东常*茶盐公事。杨万里于二月携家离开常州,待次*一年。

      淳熙七年(1180年)正月,离吉水赴任广东。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改任广东提点刑狱。同年冬,闽“盗”沈师进入梅州,他率兵*定,被孝宗称为“仁者之勇”,赐直秘阁。

      淳熙九年(1182年)七月,继母去世,离任服丧。

      淳熙十一年(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人京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

      淳熙十二年(1185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宰相王淮问他:“宰相何事最急先务”,杨万里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淳熙荐士录》),举荐朱熹等六十人。孝宗亲自将其升为东宫(太子)侍读,太子赵惇亲题“诚斋”二字赠给杨万里。

      淳熙十三年(1186年),转任枢密院检详,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任秘书少监。

      个人作品

      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包括十种诗集及各体文章),今存。并有《杨文节公诗集》四十二卷。另著有《诚斋诗话》一卷,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二十卷,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

    [阅读全文]...

2022-05-31 16:06:36
  • 关于万古的诗句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白居易《七夕》

    野夫怒见不*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刘叉《偶书》

    阻牛郎万古银河,渰蓝桥千丈风波。——张可久《越调·寨儿今·春晚次韵红》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杜甫《越王楼歌》

    长江一曲年年水,应为先生万古清。——崔涂《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道院弹关,酒会诗坛,万古西湖,天上人间。——徐再思《双调·蟾宫曲·西湖》

    万古西湖寂寞春,惆怅谁能赋。——姜夔《卜算子·江左咏梅人》

    众水归三峡,悠悠万古情。——曾慥《到夔州》

    万古槌地雷,三峡泻泙湃。——萨都剌《过岭》

    黄姑织女万古心,脉脉欲渡银河深。——洪咨夔《七夕·黄姑织女万古心》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李白《上留田行》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万古石门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飞。——高明《石门山》

    长城窟深战骨寒,万古牛羊饮冤血。——元好问《望归吟》

    紫塞长城万古悲,堑山还复见今时。——李梦阳《诸将八首·其六》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叶绍翁《题鄂王墓》

    寥落一杯在,英雄万古冤。——林景熙《拜岳王墓》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

    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杜甫《潼关吏》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文天祥《正气歌》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宋方壶《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九》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八》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六》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三》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七》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李白《拟古·其九》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李白《秋浦歌·江祖一片石》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杜甫《火》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李白《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李白《春日行》

    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张养浩《中吕·普天乐·水挪蓝·山》

    金斗苏卿,一首新诗,万古离情。——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三径秋香,万古苍波。——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万古潼关过客,尽清狂得似疏斋。——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奄然即邰室,德教万古垂。——周是修《种树诗》

    其间忠孝字,万古光不灭。——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流毒万万古,争夺无时休。——刘基《钧天乐》

    [阅读全文]...

2022-03-26 05:38:38
  • 杨万里的古诗

  • 1、《山居》鬓秃犹云少,书多却道穷。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幽梦时能忆,闲题底要工。不知蝉报夏,为复自吟风。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水调歌头》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5、《忆秦娥》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6、《好事*》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7、《偶成》珍禽饮盆池,将扇扑窗户。一声惊得飞,再声惊不去。

    8、《寄陆务观》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9、《新柳》辇路金丝半欲垂,外间玉爪未渠开。上林柳色休多忆,更趁春风看一回。

    10、《伤春》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11、《晚风》晚风不许监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12、《夜雨》幽人睡正熟,不知江雨来。惊风飒然起,声若山岳摧。起坐不复寐,万感集老怀。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即今逾知命,已先十年衰。不知后此者,壮心肯更回。旧学日蔬芜,书册久尘埃。圣处与天似,而我老相催。坐念慨未已,东窗晨光开。

    13、《武陵春》长铗归乎逾十暑,不着鵔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安。

    14、《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15、《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6、《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7、《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18、《春晴怀故园海棠》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19、《山行》山行两日厌荒凉,田少山多多更长。一望不曾亏碧草,半分何似借青秧?

    20、《念奴娇》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21、《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2、《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二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其三*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其四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23、《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一两边山束一溪风,尽日行程在井中。犹喜天围能里许,井中那得个宽通。其二田塍莫笑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岭脚置锥留结屋,尽驱柿栗上山颠。其三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其四下山入屋上山锄,图得生涯总*居。桑眼未开先着椹,麦胎才茁便生须。其五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溪面秪销横一视,水从空里过如飞。其六蚕麰今岁十分强,催得农家日夜忙。已缚桁竿等新麦,更将了木撑欹桑。其七晴明风月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其八山根一径抱溪斜,片地才宽便数家。漫插漫成堤上柳,半开半落路旁花。

    24、《不寐》脚底神通也自强,三更报我有飞霜。人言冬夜长如岁,不寐方知岁未长。

    25、《春寒》其一春寒尽解粟人肤,敢傍吾侪酒盏无?雨里杏花如半醉,抬头不起索人扶。其二风日晴暄一并来,桃花告报李花开。待君减尽衣裘了,夜半春寒特地回。

    26、《春阴》春晴幸好却春阴,云意涔涔半欲霖。日色忽开云又合,急收碎影一帘金。

    27、《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28、《山居》鬓秃犹云少,书多却道穷。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幽梦时能忆,闲题底要工。不知蝉报夏,为复自吟风。

    29、《石榴》深着红蓝染暑裳,琢成纹玳敌秋霜。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刘郎不为文园渴,何苦星槎远取将。

    30、《探梅》春榜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阅读全文]...

2022-06-09 13:49:33
  • 麦田古诗宋杨万里

  • 诗人
  • 麦田古诗宋杨万里

      《麦田》是著名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其中又有怎样的意境呢?下面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麦田古诗宋杨万里相关内容吧!

      《麦田》原文

      作者:杨万里

      无边绿锦织云机,

      全幅青罗作地衣。

      个是农家真富贵,

      雪花销尽麦苗肥。

      麦田杨万里注音:

      wú biān lǜ jǐn zhī yún jī ,

      quán fú qīng luó zuò dì yī 。

      gè shì nóng jiā zhēn fù guì ,

      xuě huā xiāo jìn mài miáo féi 。

      麦田译文:

      只有织云彩的织机才能织出这无边的绿色锦缎,大地就像披上了一件用整幅的青罗做成的衣服。这才是农家真正的财富,残雪已经消尽,绿油油的麦苗在茁壮成长。

      麦田注释:

      锦:绸缎。

      织云机:比喻麦田如锦绣,由天上织机织成。

      销:消、融。

      麦田杨万里赏析:

      全诗描绘了早春雪融,麦苗返青的美景,赞美农民的辛勤劳动,表现作者与农家共欢乐的真挚感情。

      作者个人资料: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扩展阅读:杨万里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5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内。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

      中兴四大家

      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5-10 15:48:21
  • 《送魏万之京》古诗赏析

  • 《送魏万之京》古诗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送魏万之京》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作者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阅读全文]...

2021-11-28 15:51:03
  •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关于杨万里古诗)

  •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今江西省吉水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官员。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先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最后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其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今存诗4200余首。

    今天复*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到底,现在的西湖正是六月天。盛夏的风光景色,与春、秋、冬三个季节确是有所不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艳丽鲜红。

    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称得上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依依不舍的眷恋。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这种谋篇布局上的转化,虽有跌宕起伏,却无突兀之感,给人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这首诗题为送别,一般来讲,送别就少不了离愁别绪。杨万里却只字不提,甚至不写哀景,只着笔于西湖的美,也才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古名句,映入眼帘的,只有这无尽的荷花与荷叶,色彩浓烈,鲜艳明丽。从中,似乎察觉不到一点离别的哀伤。他将对友情的眷恋,融入在这盛放的荷花之中。不得不说,这离别之意,写得曲折,也写得十分含蓄。因而,提到西湖的夏天,提到荷花,我们都能想到杨万里这两句经典名句,但提到送别友人,却不太容易想起它来了。

    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杨万里不写西湖的景究竟是怎样的美,怎样的不同,而是写自己对自然造化的美所击中时那种瞬间的感受。其实,西湖的六月,西湖的美景,在常人眼中,并无不同。然而,杨万里却能够找到*常人看不到的新奇与诗意,从而发现西湖异乎寻常的美。整首诗还是应了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021年6月22号

    今天复*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如下: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的大意是: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欺骗了很多前来爬山的人,骗得他们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真正进入到崇山峻岭,正好钻进这个圈子里。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杨万里这首《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自己早行在崇山峻岭中,充分领略着山野的乐趣,以及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整体来看,全诗朴实*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用字凝练,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字词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通过学*这首诗,不难发现,生活的道路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的道路从来不会是**坦坦的,*坦只是暂时的,坎坷则是注定的、永恒的。所以,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必须放眼长远,着眼未来,认真对待,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不断前进。

    2021年6月16号

    今天复*杨万里的《小池》,原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的大意是:初夏的早晨,阳光明媚。幽静的小池边,因为怜惜这份幽静,泉眼中的涓涓细流,正悄然无声地流淌着。池水清澈,映照着浓密的树荫,大概树荫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 有喜爱这种独特美的蜻蜓早早地飞来,顽皮地落在那尖尖的荷叶上头,做着各种优雅的姿势。

    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前面提到,杨万里五十岁以后师法自然,独创了诚斋体。那年,杨万里到常州任职,这里民风淳朴、炊烟袅袅、小河流水、田野妖娆,使他感到新鲜,一有空闲,便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河中泛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天,他来到池塘边,只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风拂杨柳,影映碧波,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虽无粉红色荷花的点缀,倒也清新可爱。杨万里诗兴高涨,即兴作成小诗一首。

    杨万里的《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他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表现了他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这首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真切感人。杨万里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风趣诙谐,通俗明快。画面鲜活优美: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杨万里从“小”处入手,诗画融合,清新雅致,意境悠远。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捕捉到景物稍纵即逝的变化,极富情趣。读完这首诗,心中那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泉眼爱惜细流,树阴爱惜晴柔,这蜻蜓又何尝不是爱惜着这朵美丽的荷花呢。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人守护,这应该就是最美好的时刻了吧。

    2021年5月7号

    今天复*杨万里的《晓行望云山》,诗词原文如下:

    霁天欲晓未明间,

    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

    方知不动是真山。

    这首诗诗风非常质朴,诗句明白如话,十分通俗易懂。大意是:昨晚,下了一夜的雨,东方欲晓,天刚蒙蒙亮,也就是黎明时分。诗人出门,目之所及,由*及远,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连绵不断,一望无际,高低起伏,十分壮观。 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在向上升,似乎一下长高了许多。于是,仔细观察,在对比之下,才知道,那动的,只是因云雾笼罩,造成山长高的假象罢了,只有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

    杨万里从一件小事入手,见微知著,由此及彼,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他一生都在坚持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从来不为外界的假象所迷惑,更不为权势*折腰,始终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坚持自我,拳拳报国之心,日月可鉴。透过这首诗,我们也应该有所启发,面对各种繁杂的社会现象,想要不被种种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辩证地看待问题,擦亮眼睛,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最终做到不惑于心、不乱于志。

    [阅读全文]...

2021-12-08 20:48:23
  • 杨万里《小池》古诗原文及翻译

  • 杨万里《小池》古诗原文及翻译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万里《小池》古诗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翻译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赏析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今译]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赏析]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阅读全文]...

2022-05-01 04:31:32
  • 关于杨贵妃的古诗

  • 文学
  • 关于杨贵妃的古诗

      杨贵妃,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四大美人之一,关于她的'传说。我想,不用说也心知肚明。她与唐明皇轰轰烈烈的爱情,被世人敬仰,至今流传千古。以下是关于杨贵妃的古诗,欢迎阅读。

      《清*乐词》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过华清宫

      杜牧

    [阅读全文]...

2022-01-03 18:59:40
  • 杨璞七夕古诗

  • 七夕
  •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注释

      (1)七夕:节日名。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古代神话,七夕牛朗织女在天河相会。

      (2)未会:不明白,不理解。

      (3)不道:岂不知道。

      翻译

      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

      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

      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

      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七夕

      1、《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七夕》

      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3、《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5、《鹊桥仙》

      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7、《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8、《七夕》

      唐·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阅读全文]...

2022-04-29 03:46:18
  • 关于杨万里中元节古诗词(诗三首)

  • 中元节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宋代:杨万里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

    《新凉感兴》

    宋代:杨万里

    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

    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

    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

    中元节後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

    《中元日午》

    宋代:杨万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於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阅读全文]...

2022-02-08 20:56:12
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 句子
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 语录
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 说说
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 名言
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 诗词
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 祝福
播放送杨万里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