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的古诗

关于诗经周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经周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经周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诗经周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4) 说说(30) 名言(13) 诗词(2k+) 祝福(6) 心语(6k+)

  • 诗经《周南·芣苢》赏析

  • 诗经,文学
  • 诗经《周南·芣苢》赏析

      《周南·芣苢》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诗经《周南·芣苢》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周南·芣苢》出自《诗经·国风·周南》。《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周南·芣苢》 - 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 - 今译

      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枝一枝拾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提着衣襟兜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别好衣襟兜回来。

      《周南·芣苢》 - 注释

      ①芣苢(fu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③有:采得。④掇(duo):拾取。⑤捋(luo):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⑥袺(jie):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⑦襭(xie):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芣苢,车前科中的车前。陆玑曰其叶可鬻作茹。苏颂说它“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五月五日采,阴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然今人不复有啖者,其子入药最多”。毛传:“薄,辞也。采,取也。”“有,藏之也。”毛传:“掇,拾也。捋,取也。”朱熹曰:“袺,以衣貯之而执其衽也。襭,以衣貯之而极其衽于带间也。”

      《周南·芣苢》 - 作品鉴赏

      “芣苢”(否以)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袁枚曾经嘲笑地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今人附会圣经,极力赞叹。章(左舟右上中佳下又)斋戏仿云:‘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闻者绝倒。”(《随园诗话》)说《诗经》不宜盲目效仿,当然不错,但他所取的例子,实为不伦不类。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诗歌可以把这欢快表达出来。而一个人在那里把蜡烛芯剪了又剪,还唱着“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除了精神病,也没有别的解释了。这完全是文人制造出来的滑稽,并非《芣苢》不值得赞叹或绝对不可以效仿。

      问题倒是:当时的人们采芣苢——车前草——用来派什么用处?毛传说此草“宜怀任(妊)”即可以疗治不孕;又一种说法,是认为此草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这两种说法在中医学上都没有根据。现在中医以此草入药,是认为它有清热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据说可治高血压。这还罢了,我们也可以勉强地说,《诗经》时代的人是相信车前草是可以治疗不孕或麻风的。但即便如此,这诗仍然有不可理解之处:不孕或者家里人生了麻风,都是极苦恼的事情,哪里有一大群人为此而兴高采烈地一边采车前一边唱着歌的道理?拿方玉润所推想的情景来看这样的解释,尤其觉得不对劲。

      所以我们觉得应该给《芣苢》以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的一句话:“野人亦煮啖之。”此“野人”是指乡野的穷人。可见到了清代,还有穷人以此为食物的。又据朝*的朋友告诉笔者,在他们那里,以车前草为食物是普遍的*俗。春天采了它的嫩叶,用开水烫过,煮成汤,味极鲜美。朝*(包括*境内和朝鲜半岛上的)是受汉族古代*俗影响极大的民族,朝语至今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的读音。可以推想,*古代民间也曾普遍以车前草为食物,只是到了后来,这种*俗渐渐衰退,只在郝懿行所说的“野人”中偶一见之,但在朝*中,却仍旧很普遍。

      以此释《芣苢》诗,就觉得容易理解了。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荠菜花实在说不上好看,只因荠菜是江南人所喜爱的野菜,对于穷苦人更是天之恩惠,故人们连它的花儿也生了偏爱。车前草较荠菜更为*常易得,想必很多年前,它更受老百姓的喜爱吧?如方玉润之说,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3-23 22:36:17
  • 诗经周南关雎古诗(关雎诗经周南原文及翻译)

  • 诗经
  • 图/来源网络

    国学经典诵读

    原文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词句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壹号行者 书于2021-11-18

    本文编辑整理:壹号行者

    在此向涉及以上网络图文和背景音乐的权利人表示感谢!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是我前进的动力!

    [阅读全文]...

2022-06-22 02:27:18
  • 诗经周南桃夭赏析

  • 诗经
  • 诗经周南桃夭赏析

      《桃夭》三章,章四句。是一首贺婚诗,看看下面的诗经周南桃夭赏析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作品赏析:

      译文: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桃夭》三章,章四句。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关于它的大义,《诗序》曰:“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孔颖达解释道:“后妃内修其化,赞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礼,婚娶不失其时,故曰‘致也’。由后妃不妒忌,则令天下男女以正,年不过限,婚姻以时。行不逾月,故令周南之国皆无鳏独之民焉,皆后妃之所致也。此虽文王化使之然,亦由后妃内贤之致。”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曰:“此亦咏新婚诗。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宴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说,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美俗。”我觉得诗序中的教化味道太浓了,只一个“婚姻以时”解得合情合理。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华之盛。桃或少而不华,或华而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这里用桃花来比兴,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易林》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宋朱熹《诗集传》曰:“周礼,仲春令会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因为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过此就算不及时了。《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毛诗正义》曰:“礼虽不备,相奔不禁。即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者不禁是也。”又曰:“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繁育民人也。”结合到本诗中所表现的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而传说婚嫁年龄于此不著,认为不大可能是男三十,女二十。孔疏曰:“《摽有梅》卒章传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礼会而行之,谓期尽之法。则‘男女以正’谓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时行,则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则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

      毛传云:“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又云:“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这是对新娘的各个方面的赞美,主要还是突出了女子作为社会单位的夫妇组合的教化和功利的作用。“之子于归”一句,毛传曰:“之子,嫁子也。于,往也。”《说文》曰:“子,人以为称。”《尔雅·释训》:“之子也,是子也。”子,古代称男子,亦可称女子。《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郑笺云:“之子,是子也。御,迎也。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车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宜其家室”等句,郑笺云:“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说文》:“宜,所安也。”《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齐诗》:“古者谓子孙曰孥。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者始。”郑笺云:“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大小。”所谓的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朱熹《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王先谦《集疏》:“《孟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上指其夫,故专言家,下论夫妇之道,故兼言室家。”其实,除开具体的细节上的区别,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很好解的,正是对于女子未来的家庭生活的美满祝福。

    [阅读全文]...

2022-04-07 10:32:00
  • 诗经周南关雎注音

  • 诗经,文学
  • 诗经周南关雎注音

      《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首篇,是一首经典的以描写爱情为主题的四言古体诗。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诗经周南关雎注音,一起来看一看吧。

      诗经周南关雎注音

      关关雎鸠,

      guān guān jū jiū

      在河之洲。

      zài hé zhī zhōu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君子好逑。

      jūn zǐ hǎo qiú

      参差荇菜,

      cēn cī xìng cài

      左右流之。

      zuǒ yoù líu zhī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寤寐求之。

      wù mèi qiú zhī

      求之不得,

      qiú zhī bù dé

      寤寐思服。

      wù mèi sī fú

      悠哉悠哉,

      yōu zāi yōu zāi

      辗转反侧。

      zhǎn zhuǎn fǎn cè

      参差荇菜,

      cēn cī xìng cài

      左右采之。

      zuǒ yoù cǎi zhī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琴瑟友之。

      qín sè yǒu zhī

      参差荇菜,

      cēn cī xìng cài

      左右芼之。

      zuǒ yoù mào zhī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钟鼓乐之。

      zhōng gǔ yào zhī

      赏析: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曰:“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对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用意向来颇有争议,有的认为并不存在这样的意象,它的作用只是为了起兴,引申出后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的却认为雎鸠成双成对,相和鸣叫是实在的'物象,它的存在触发了君子内在求偶的情愫。淑女外在仪态的幽雅娴静,内在性情的美好善良正是君子之佳偶,两人的结合可以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以此作为风化天下的楷模。通过阅读《毛诗正义》,我个人偏向于后一种理解,认为这是一种皇室之道于天下之理的表率作用,其用意非一般的爱情诗所能企及,耐人寻味,值得琢磨。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毛传曰:“寤,觉。寐,寝也”,郑笺云:“言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已职也;朱熹《诗集传》则说:“此人此德,世不常有。求之不得,则无以配君子而成其内治之美,故其忧思之深,不能自已。”从中可以略探出两者观点的不同,毛诗郑笺是从咏德的基础对后妃美好性情品德进行了歌颂,从中体现出的是一种风化天下的内涵;而朱熹则更多倾向于“君子”精心选择、努力求取“淑女”之情,表现的是“君子”对“淑女”缠绵悱恻的爱恋和思念之情。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毛传曰:“服,思之也。悠,思也。”孔疏言:“毛以为后妃求此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郑笺:“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也共之乎!思之哉!思之哉!言已诚思之。卧而不周曰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后妃的德行是如此的美好,她不仅能替君子分担忧愁,而且还尽自己的能力,去挑选能和自己一起共职事的贤女,为了此事竟反复思忖,卧而不周,可谓“德盛感深也”。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毛传曰:“宜以琴瑟友乐之”;郑笺云:“言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采之者。同志为友,言贤女之助后妃共荇菜,其情意乃与琴瑟之志同”。对于此句的文本含义,我以为孔疏说得最为全面,孔疏曰:“作此琴瑟之乐,乐此窈窕之淑女,其情性之和上下相亲,与琴瑟之音,官商相应。无异若与琴瑟为友,然共心同志,故云琴瑟友之。”从中所表达的对后妃的称颂与前文一脉相承,朱熹的《诗集传》则认为“采是采取而择之,友,即是亲爱之意也”,这种解释也正如前文所说的,更倾向于从婚恋的角度去阅读而所得的观点。

    [阅读全文]...

2021-11-24 07:06:33
  •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赏析

  • 诗经
  •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雎鸠:鱼鹰像鹘鸠那样的水鸟。关关雎鸠: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淑:善,好。

      ⑸好逑(hàoqiú):喜欢追求为对象。逑:配偶,此处用作动词,意为追求为对象,娶为妻子之意。

      ⑹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花, 嫩叶可食。

      ⑺左右流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顺水流采摘荇菜。流,顺水流采摘。

      ⑻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⑼思:思念。服:语气助词,无实意。思服:思念,想念。

      ⑽悠:忧思的样子。

      ⑾辗(zhǎn):半转。反侧:翻来覆去。

      ⑿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友,交好。

      ⒀芼(mào冒):选择,采摘。

      ⒁乐:读“le(四声)”,通假字,通"悦" 。使……快乐。 这里指是淑女快乐。

      ⒂荇菜:浅水性植物,叶片形睡莲。

      【译文】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美男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赏析】

      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第4、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关雎》以《诗经》首篇的显要位置,历来受人关注。但在《诗经》的研究史上,人们对《关雎》诗义的理解却多有分歧。《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鲁诗、韩诗都认为《关雎》是刺诗,讽刺国君内倾于色。也有学者认为《关雎》是婚恋诗。

    [阅读全文]...

2022-05-15 20:49:02
  • 诗经周南汉广赏析

  • 诗经
  • 诗经周南汉广赏析

      《国风·周南·汉广》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周南》中的一篇, 是先秦时代的民歌。这首诗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下面是诗经周南汉广赏析,请参考!

      汉 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诗人追求汉水游女,终于失望的恋歌.

      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思:语助.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汉水之神.

      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方:桴,筏.

      翘翘(音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刈(音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归:嫁也.秣(音莫):喂马.

      蒌(音楼):蒌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驹:小马.译 文

      南有大树枝叶高,

      树下行人休憩少.

      汉江有个漫游女,

      想要追求只徒劳.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树丛生长得高,

      砍柴就要砍荆条.

      那个女子如嫁我,

      快将辕马喂个饱.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草丛生乱纵横,

      割下蒌蒿作柴薪.

      那个女子如嫁我,

      快饲马驹驾车迎.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赏析】

      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

      关于本篇的主旨,《毛诗序》所说赞文王“德广所及也”,并不足据,《文选》注引《韩诗序》云:“《汉广》,说(悦)人也.”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进而发挥曰:“夫说(悦)之必求之,然唯可见面不可求,月慕说益至.”对诗旨的阐释和诗境的把握,简明而精当.“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体现诗旨的中心诗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重叠三唱,反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游女”,瞻望勿及,企慕难求的感伤之情.鲁齐韩三家诗解“游女”为汉水女神,后颇有从者,这给本诗抹上了一层人神恋爱的色彩.不过一部《诗经》,总体落实在现实人生,“十五国风”,皆为歌唱世俗情感的民间歌谣,因此似乎没有必要将此诗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

      从外部结构看,《汉广》全篇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叠咏,同《诗经》中其他重章叠句的民歌,似无差异.但从艺术意境看,三章层层相联,自有其诗意的内在逻辑.可析而为二.

      首先,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方玉润曾写道:“首章先言乔木起兴,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为题正面;三兼言刈蒌,乃采薪余事”(《诗经原始》).方氏由此把《汉广》诗旨概括为“江干樵唱”,否定其恋情诗的实质,仍不免迂阔;但见出起兴之句暗示了采樵过程,既有文本依据,也是符合劳动经验的'.

      其次,从结构形式看,首章似独立于二、三两章;而从情感表现看,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诗篇于此未作明言,对这位青年当年追求思恋的一往深情,让读者得之言外.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如果换一种读法,把“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可视为比喻,连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也表现得更为强烈.当年苦恋追求,今日瞻望难及.但心不甘、情难拔,于是由现实境界转入幻想境界.三、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游女”有朝来嫁我,喂饱驹儿把车拉.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他依然痴情而执着,但二、三两章对“汉广”、“江永”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不忍听之感.总之,诗章前后相对独立,情感线索却历历可辨.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秦风·蒹葭》也是刻划“企慕情境”的佳作,与《汉广》比较,则显得一空灵象征,一具体写实.《蒹葭》全篇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连主人是男是女都难以确指,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意绪.《汉广》则相对要具体写实得多,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樵夫与游女;有细徽的情感历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灭;就连“之子于归”的主观幻境和“汉广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具体的.王士禛认为,《汉广》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诗经》中仅有的几篇“刻画山水”的诗章之一(《带经堂诗话》),不为无见.当然,空灵象征能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而具体写实却不易作审美的超越.钱钟书《管锥编》论“企慕情境”这一原型意境,在《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其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阅读全文]...

2022-01-06 14:03:14
  • 关于古诗经典名句

  • 经典,古诗文
  • 关于古诗经典名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经典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阅读全文]...

2022-02-06 14:45:53
  • 古诗情诗经典诗句

  • 情诗,经典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情诗经典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4、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相去万里路,各在天一涯。

    5、络帏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罩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

    6、日色已尽花含烟,明月如素愁不眠。赵琴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琴。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8、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1、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

    13、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4、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全文]...

2022-01-25 16:25:21
  • 爱国古诗经典

  • 经典
  •   爱国,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春望》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阅读全文]...

2021-12-19 11:00:50
  • 国学古诗经典

  • 经典
  • 国学古诗经典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7.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阅读全文]...

2022-03-11 18:38:40
诗经周南的古诗 - 句子
诗经周南的古诗 - 语录
诗经周南的古诗 - 说说
诗经周南的古诗 - 名言
诗经周南的古诗 - 诗词
诗经周南的古诗 - 祝福
诗经周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