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关于有叠词的诗经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叠词的诗经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叠词的诗经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叠词的诗经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81) 说说(104) 名言(13) 诗词(9k+) 祝福(57) 心语(6k+)

  • 诗经蒹葭叠词赏析

  • 诗经,学生
  • 诗经蒹葭叠词赏析

      此诗选自《诗经·秦风》。它是一首爱情诗,表现单相思惆怅与苦闷。下面是诗经蒹葭叠词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解】

      ①蒹葭:jiānjiā,水边芦苇等植物;②伊人:那个人(恋人);

      ③溯洄:沿着曲折水边逆流而上;④:xī,干;⑤湄:méi,水边;

      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⑦坻:chí ,水中小洲或高地;

      ⑧澹sì ,水边;⑨右:引申为曲折;⑩b:zhǐ ,水中小洲。

      《蒹葭》是秦国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心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她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几句写是主人公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这显然勾勒是一幅朦胧意境,描写是一种痴迷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一片迷惘与感伤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高地和小渚。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是一片水乡清秋景色,既明写主人公此时所见客观景色,又暗寓他此时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凄惋心境是相一致。换过来说,诗人凄惋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全诗气氛,创造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意境。

      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手法,借助意象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感染力。“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身边。“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次幻觉,忽然觉得所爱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身边。那个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

      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一个痴情者心理变态,写出他对所爱者强烈感情。而这种意象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艺术感染力。

      【鉴赏关键点】

      这首抒情诗借景起兴,描述追寻意中人境况,意中人行踪飘忽不定,而追寻者执著精神不变。诗意境朦胧,幻象迷离,引人遐想。以重章叠句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

      全诗以赋手法,别具一格。诗人用点染相间笔墨,展现给读者一幅清幽而朦胧水墨面,画面中蒹葭白露透射出秋色凄清和迷茫气氛。三个“宛”字,给人以影影绰绰,若隐若现,迷迷茫茫,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之感。这样结果越发使人觉得空灵悠远。它形象而确切地描摹出热恋中人们心理,反映出人类内心存在一组基本矛盾:即理想和现实矛盾。

      【思想内容】

      这首诗描写一个热恋者在深秋早晨,在长满芦苇河边寻找意中人情景,表达古代人民对爱情真挚和执著,抒发欲见而不得惆怅之情。

      【名句赏析】

      环境描写作用: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爱情,起到很好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整体赏析】

      《秦风·蒹葭》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涘、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此诗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锺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崔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秦风·蒹葭》中的诗人也许是同样的感觉。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后世影响】

      《秦风·蒹葭》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明显。宋玉在《九辩》中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或是受了《秦风·蒹葭》的影响,由此可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秦风·蒹葭》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此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二首》)的诗句。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秦风·蒹葭》所表现主题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甚至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而当代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作《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阅读全文]...

2022-02-14 21:09:32
  • 叠词对偶古诗句子大全

  • 经典
  • 古诗中对偶句必须要有叠词吗

    1、当然不是

    ;  2、奉上对偶句的要求,同时说明一下,对偶不一定要有叠词的;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意思的修辞方式,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登高(唐)杜 风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请,凄凄惨惨切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几,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阁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裕,与其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其夫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例清照集校注>一本流世.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柿子拣软的捏——鱼儿拣鲜的吃(黄瓜拣嫩的切) 菜刀越磨越快——脑子越用越灵宁知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快马也要响鞭催——响鼓也须重捶敲好花不浇不盛开——小树不修不成材云彩经不住风吹——露珠经不住日晒   稗草长不出稻穗——荆棘结不出葡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粪堆里长不出灵芝草——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一楸挖不了井-一步登不了天万水千山——五湖四海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无可奈何去,似曾相识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沧海月明珠有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去这里看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诗歌鉴赏的表达方式种:叙述、、、议论。

    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二、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二、议论四、叙述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3、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修辞: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阅读全文]...

2022-05-16 01:00:49
  • 歌颂爱情的诗经古诗词

  • 歌颂,爱情,诗经
  •   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9、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

      10、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

      1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2、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1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14、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6、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

      1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东坡《江城子》

      19、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0、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2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22、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

      2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5、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

      2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27、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2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30、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32、*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阅读全文]...

2022-07-29 23:37:57
  • 爱情诗古诗经典古诗词(千古绝句爱情古诗词)

  • 经典,千古,爱情
  • 1、《咏苎萝山》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

    [唐] 李白

    2、《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宋] 柳永

    3、《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 张泌

    4、《落花》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宋] 朱淑真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

    [唐] 李商隐

    6、《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 李商隐

    7、《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

    [魏晋] 陈琳

    8、《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 刘禹锡

    9、《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擘桃穰,人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

    [唐] 牛希济

    10、《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先秦] 诗经

    11、《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先秦] 诗经

    1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先秦] 诗经

    13、《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先秦] 诗经

    14、《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先秦] 诗经

    15、《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先秦] 诗经

    16、《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1]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2]。有美一人…

    [先秦] 诗经

    17、《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

    [先秦] 先秦无名

    18、《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

    [汉] 卓文君

    19、《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 汉无名

    20、《留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

    [汉] 苏武

    21、《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汉] 虞姬

    22、《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

    [汉]张衡

    23、《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

    [魏晋] 曹植

    24、《定情诗》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

    [魏晋] 繁钦

    25、《车遥遥篇》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魏晋] 傅玄

    [阅读全文]...

2022-06-28 20:56:04
  • 爱国古诗经典

  • 经典
  •   爱国,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春望》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阅读全文]...

2021-12-19 11:00:50
  • 国学古诗经典

  • 经典
  • 国学古诗经典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7.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阅读全文]...

2022-03-11 18:38:40
  • 诗经子衿原文及古诗赏析

  • 诗经,文学
  • 诗经子衿原文及古诗赏析

      《郑风·子衿》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诗经子衿原文及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①子:男子的美称。

      ②衿:衣领。

      ③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④宁:难道。

      ⑤嗣,通“贻”,音yí,给、寄的意思。

      ⑥嗣音:传音讯。

      ⑦挑达:音táo tà,独自来回走动。

      ⑧城阙:城门楼。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鉴赏

      这首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男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阅读全文]...

2022-01-09 10:05:09
  • 古诗情诗经典诗句

  • 情诗,经典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情诗经典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4、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相去万里路,各在天一涯。

    5、络帏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罩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

    6、日色已尽花含烟,明月如素愁不眠。赵琴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琴。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8、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1、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

    13、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4、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全文]...

2022-01-25 16:25:21
  • 关于古诗经典名句

  • 经典
  • 关于古诗经典名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经典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阅读全文]...

2022-02-21 02:34:06
  • 《诗经·关雎》古诗赏析

  • 诗经
  • 《诗经·关雎》古诗赏析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诗经·关雎》古诗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关雎》——《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jū):篇名,《诗经》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几个字(一般是两个字)作为篇名。

      关关:鸟互相应和的鸣叫一声。

      雎鸠:鸟名,又名鱼鹰,雌雄有固定的配偶。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美丽纯洁的女子。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善良的,品德好的姑娘。

      君子好逑:能给君子做好妻子。君子,周代对奴隶主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逑,通“仇”,匹,这里指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淡水湖泊中,夏秋季开鲜黄|色的花,根茎可食用。

      流:指顺水势采摘。

      寤寐:醒来和睡去,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寤,睡醒。寐,睡着。

      思服:思念、牵挂。

      悠:长,指思念绵绵不断。

      辗转反侧:身体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辗转,转动。

      琴瑟友之:弹着琴瑟和他亲爱地在一起。琴瑟,两种乐器。

      芼:选择,采摘。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乐:使……快乐。

      【翻译】

      在那河中的小岛上,一对对雎鸠在欢乐和谐地歌唱着。美丽善良的姑娘,那是小伙子理想的择偶对象。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顺着流水左右采摘得正忙。美丽善良的姑娘,无论白天黑夜,小伙子都把它想。追求她追不上啊,日夜都萦绕在心头上。忧思长长夜漫漫,翻来复去不能忘。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手左右采摘忙。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弹着琴瑟向她表示爱慕之情。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边仔细挑选采摘。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敲钟击鼓让她心欢畅。

      【赏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这首诗选自“国风”之“周南”,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写一位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以及他追求美满婚姻的愿望。“关雎”是《诗经》第一篇,取诗中第一句的一、三两个字合成篇名。

      作品可分为三章,前四句为一章,五至十二句为一章,十三至二十句为一章。

      第一章:开篇以雎鸠和鸣起兴,喻男一女相悦,是完美的一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小河,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鸣唱,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一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这一章的妙处就在于运用舒缓、*和、形象的'语言,以轻快甜美的笔调,描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爱情场景,打开了爱情故事的开端;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兴起,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并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领全篇,形成了全篇的基调。

      第二章:写男子思念女子之情。

      “参差荇菜”是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小洲上生长荇菜即景生情。姑娘的“窈窕”搅乱了小伙子*静的心,使小伙子决意要追求她,可是那姑娘的态度又不确定,这弄得小伙子日思夜想,牵肠挂肚,难以成眠。体现在诗中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述的是小伙子艰难执着的追求过程,深切的相思之情。这是爱情故事的发展。

      第三章:写男子求得女子之后的亲爱欢乐情景。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承接“寤寐求之”,是“寤寐求之”的理想结果,描述的是追求既得之后的情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窈窕淑女,钟古乐之”中的“友”和“乐”,用字颇有分寸,各有轻重,深浅不同,既写出了小伙子心中的快兴满意,又不涉于侈一靡一,正所谓“乐而不婬”。这一章是全篇精髓之所在。写出了生动逼真的欢一愉快乐的形象。

      纵观全篇,作品写的是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兴”,即“兴起”,也就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作品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二、这首诗还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美。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以修饰动作的,如“辗转反侧”;用以摹拟形象的,如“窈窕淑女”;用以描写景物的,如“参差荇菜”,活泼逼真,声情并茂,体现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三、用韵方面,这首诗采取了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写法分析部分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有删改)

    [阅读全文]...

2022-04-29 14:32:19
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 句子
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 语录
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 说说
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 名言
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 诗词
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 祝福
有叠词的诗经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