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关于馥梅的嵩山雪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馥梅的嵩山雪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馥梅的嵩山雪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馥梅的嵩山雪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1) 语录(4) 说说(3) 名言(574) 诗词(1k+) 祝福(2k+) 心语(76)

  • 描写嵩山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嵩山的古诗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下面是描写嵩山的古诗,欢迎阅读借鉴。

      1、《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梅尧臣

      王子居玉京,故山空寂寞。

      犹闻朔月笙,尚想宾天鹤。

      翠柏深古坛,丹霞留迥壑。

      芝庭谁款扉,旌旗穿林薄。

      2、《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范仲淹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3、《嵩山望幸》

      王邕

      峻极位何崇,方知造化功。降灵逢圣主,望幸表维嵩。

      隐映连青壁,嵯峨向碧空。象车因叶瑞,龙驾愿升中。

      万岁声长在,千岩气转雄。东都歌盛事,西笑伫皇风。

      4、《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宋之问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5、《望嵩山》

      吴融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6、《游嵩山》

      熊皎

      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

      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

      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

      7、《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监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8、《送友人游嵩山》

      陈羽

      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

      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

      9、《送闻上人游嵩山》

      欧阳詹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

      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10、《嵩山天门歌》

    [阅读全文]...

2022-02-20 15:15:22
  • 关于嵩山的诗句

  •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经》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归嵩山作》

    嵩山高万尺,洛水流千秋。——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北阙晴分五*,嵩山秀色护神州。——和凝《宫词百首》

    重过嵩山定回首,白云深锁旧吟窗。——魏野《送王太尉赴诏二首·功名不独世推降》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张乔《赠友人》

    但听嵩山万岁声,将军旗鼓何时偃。——李咸用《煌煌京洛行》

    偶与嵩山道士期,西寻汴水来相访。——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白居易《梦上山》

    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见寄》

    朝服不妨游洛浦,郊园依旧看嵩山。——刘禹锡《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刘禹锡《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

    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王昌龄《咏史》

    应见嵩山里,明年踯躅春。——贾岛《送李登少府》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白衣卧病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白居易《送李滁州》

    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韩愈《过襄城》

    嵩山东头伊洛岸,胜事不假须穿栽。——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元稹《志坚师》

    初因怏怏薙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元稹《志坚师》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韦应物《任洛阳丞请告一首》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宋之问《下山歌》

    敝庐嵩山下,空谷茂兰芷。——宋之问《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宋之问《嵩山夜还》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皎然《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

    一家总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谏臣。——王建《送郑山人归山》

    嵩山古寺离来久,回见溪桥野叶黄。——王建《送山人二首》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顾况《送李秀才游嵩山》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罗隐《北邙山》

    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皮日休《太湖诗·初入太湖》

    吾爱卢征君,高卧嵩山里。——皮日休《七爱诗·卢征君》

    嵩山高到日,洛水暖如春。——姚合《寄李群玉》

    嵩山晴色来城里,洛水寒光出岸边。——姚合《寄主客刘郎中》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常言爱嵩山,别妾向东京。——曹邺《代罗敷诮使君》

    支颐忽望碧云里,心爱嵩山第几重。——陈羽《洛下赠彻公》

    嵩山简介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 。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

    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

    2004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嵩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阅读全文]...

2022-05-06 07:20:30
  • 带拼音版的古诗归嵩山作

  •   1 归嵩山作带拼音版

      guī sōng shān zuò

      归嵩山作

      wáng wéi

      王维

      qīng chuān dài cháng báo ,chē mǎ qù xián xián 。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liú shuǐ rú yǒu yì ,mù qín xiāng yǔ huán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huāng chéng lín gǔ dù ,luò rì mǎn qiū shān 。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tiáo dì sōng gāo xià ,guī lái qiě bì guān 。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2 古诗归嵩山作王维翻译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林木枝茂叶繁,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夕阳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12 古诗归嵩山作王维带拼音版,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一起来学*一下古诗归嵩山作王维带拼音版,古诗归嵩山作王维翻译,古诗归嵩山作王维赏析吧!

      3 古诗归嵩山作王维赏析

      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写景写情并举,于写景中寄寓深情。层次整齐,景象萧瑟。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

    [带拼音版的古诗归嵩山作]

    [阅读全文]...

2022-04-20 06:05:07
  • 《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

  • 唐诗,尊师,文学
  • 《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

      《送方尊师归嵩山》是唐朝田园诗人代表、诗佛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送方尊师归嵩山》唐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作品介绍】

      《送方尊师归嵩山》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12首。

      【原文】

      送方尊师归嵩山

      作者:唐·王维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注释】

      ①尊师:对道士的敬称。

      ②仙官:有职位的神仙。此指方尊师。九龙潭:《大清一统志》卷二0五:“九龙潭,在登封县太室山(嵩山东峰)东岩之半。”

      ③幡:长幅直挂的旗。“旄节朱幡”盖指方尊师之仪仗。石龛:石室。按: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峰,其上皆各有石室。

      ④山压天中:谓嵩山居天下之中。

      ⑤洞:指九龙潭。

      ⑥“借问”二句:苏耽,古仙人。《水经注》卷三0引《桂阳列仙传》、《太*广记》卷一三引《洞仙传》皆称耽佳阳(郡名,治所在今湖南郴县)人,事母至孝,后成仙而去,然俱未尝言及白鹤之事。葛洪《神仙传》卷九载:苏仙公者,桂阳人也。一日,有数十白鹤降于苏氏之门,仙公乃跪而辞母,耸身入云,紫云捧足,群鹤翱翔,遂升云汉而去。据诸书所载事迹,苏耽、苏仙公当为一人。衡岳,在湖南衡山县西北,距郴县不远,此处借以指苏耽所居之地。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课外扩展】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阅读全文]...

2022-07-08 07:34:46
  • 《归嵩山作》原文及译文

  • 《归嵩山作》原文及译文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嵩山作》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嵩山作》原文:

      王维〔唐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归嵩山作》译文:

      清澈的流水环绕一片草木丛生的沼泽地,驾着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池紧挨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脚下安家落户,紧闭房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归嵩山作》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

      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归嵩山作》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这首诗就是他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阅读全文]...

2022-02-07 02:31:57
  • 王维《归嵩山作》诗词鉴赏

  • 王维《归嵩山作》诗词鉴赏

      原文: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注释

      ⑴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⑵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

      ⑶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⑷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

      ⑸荒城:按嵩山附*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⑹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⑺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韵译】

      清沏溪流*林木枝茂叶繁,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和。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沈德潜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阅读全文]...

2022-06-11 20:53:12
  • 傲雪寒梅的古诗句

  • 傲雪寒梅的古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傲雪寒梅的古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卜算子·咏梅》

      4、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5、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何逊《咏早梅》

      6、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游《朝中措·梅》

      7、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8、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9、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李清照《临江仙·梅》

      10、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11、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

      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5、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1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17、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8、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19、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20、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2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22、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秦观《如梦令·春景》

      23、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2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6、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27、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28、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9、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30、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31、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2、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33、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3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6、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37、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38、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9、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40、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4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42、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律然《落梅》

      43、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4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45、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4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4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48、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49、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克庄《落梅》

    [阅读全文]...

2022-03-23 03:34:25
  • 张耒《初见嵩山》阅读答案

  • 阅读,初见
  • 张耒《初见嵩山》阅读答案

      在学*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耒《初见嵩山》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4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

      【答案】

      一:

      (1)衬托(铺垫)。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意思对即可)

      (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思对即可)

      二:

      (1)诗题为初见嵩山,但作者却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为山的出场做了一系列的铺垫,直到末句才出现所见的对象嵩山,试结合诗歌前二句分析本诗铺垫手法的运用。(3分)

      (2)古人在诗中常借物抒怀,本诗作者是借嵩山的什么特点来表现了自己怎样的人格操守?试结合诗歌尾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

      三: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答案】

      1、【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2、【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方法点拨】(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

      【译文】

      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尘世污浊,我的呼吸都有些不畅了。还好有青山在,它稳健、挺拔、耸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风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辛弃疾有诗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诗中景乃作者眼中之景,情乃作者心中之情。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正所谓因情造景。)

      【诗歌鉴赏】

      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阅读全文]...

2022-03-25 04:30:22
  • 描写雪山的古诗

  • 描写雪山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雪山绵绵长长,仿佛还流溢着袅袅的颤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描写雪山的古诗,供大家阅读参考。

      描写雪山的古诗:

      1、渔舠系月江一曲,樵斧斫雪山几重。

      2、雪山山下拥蓑人,白牛一掣芒绳断。

      3、雪山高几何,矗在天表。

      4、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

      5、归来松下结草庐,卧听寒流雪山白。

      6、雪山叠叠朝凭阁,帘幙沉沉夜举杯。

      7、本智虚融与理冥。露地白牛肥腻饱,拥蓑人驾雪山耕。

      8、雪山成道度众生,四十九年无剩说。

      9、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10、受用仙家,两腋清风。千古埃霾雪山胸。

      11、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12、雪山深处我非忘,百一十城印普光。

      13、雪山肥腻更无杂,沌一摩尼相间夹。

      14、雪山水作中味,蒙顶茶如正焙香。

      15、足盘厚地背擎天,衡华真成两丘垤。

      16、冻鸡未报家林晓,隐隐行人过雪山。

      17、昔年湖上客,留访雪山翁。

      18、已别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与师同。

      19、雪山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

      20、雪山六年冻不死,一麻一麦饿不死。

      21、西南所击安危大,何止雪山分重轻。

      22、云弄欲晴日,风坚曾雪山。

      23、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

      24、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25、雪山六载自欺瞒,耿耿明星碧汉间。

      26、曾闻半偈雪山中,贝叶翻时理尽通。

      27、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

      28、江驿倾欹留月伴,雪山凝沍带春来。

      29、玉垒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30、错步入雪山,茫茫谩寻讨。

      31、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32、雪山沃天雷动地,出没工旗争锦标。

      33、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

      34、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

      35、应念李郎家国恨,留他同赏雪山春。

      36、闻道东来有诏,却恐西留无计,顿使雪山轻。

      37、绿水傍边上雪山。锐然跳出玉门关。

      38、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39、雪中重寄雪山偈,问答殷勤四句中。

      40、忆得雪山六载,冻不死,饿不杀,夜半见明星。

      41、金水朗然明皎洁,雪山堆积就中高。

      42、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43、六载向雪山,精进修净戒。

      44、归来松下结草庐,卧对寒流雪山白。

      45、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46、公来顿觉雪山重,青城增气联峨眉。

      47、发皑皑而雪山,目湛湛而秋潭。

      48、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山忽认屏间误。

    [阅读全文]...

2022-03-15 13:36:54
  • 描写梅花雪的诗句古诗

  • 梅花
  • 描写梅花雪的诗句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梅花雪的诗句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满庭芳 次范悴 忆洛阳梅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肠回。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

      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刘光祖

      江城子 梅花

      十分雪意却成霜。暮云黄。月微茫。只有梅花,依旧吐幽芳。还喜无边春信漏,疏影下,觅浮香。

      才清端是紫薇郎。别宛鸟行。忆宫墙。夜半胡为,人与月交相。君合召归吾老矣,月随去,照西厢。

      马子严

      水龙吟 为陈坂种玉庄作(题据花庵词选补)

      买庄为贮梅花,玉妃一万森庭户。古来词客,比方不类,可怜毫楮。谁扫尘凡,独超物表,神仙中取。是昆丘标致,射山风骨,除此外、吾谁与。

      九酝醍醐雪乳。和金盘、月边清露。寿阳骄),单于疏贱,不堪充数。弄玉排箫,许琼挥拍胎禽飞舞。待先生,披著羊裘鹤氅,作园林主。

      玉楼春

      南枝又觉芳心动。慰我相思情味重。陇头何处寄将书,香发有时疑是梦。

      谁家横笛成三弄。吹到幽香和梦送。觉来知不是梅花,落寞岁寒谁与共。

      浪淘沙 蜡梅

      娇额尚涂黄。不入时妆。十分轻脆奈风霜。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休将颜色较芬芳。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赵师侠

      蝶恋花 临安道中赋梅

      剪水凌虚飞雪片。认得清香,雪树深深见。傅粉凝酥明玉艳。含章檐下春风面。

      照影溪桥情不浅。羌管声中,叠恨传幽怨。陇首人归芳信断。万重云水江南远。

      浣溪沙 鸳鸯红梅

      本是孤根傲雪霜。肌肤不肯浣铅黄。要随尘世浅匀妆。

      似杏著花尤灿灿,比梅成实自双双。青枝巧缀碧鸳鸯。

      一剪梅 莆中赏梅

      雪里盈盈玉破花。遐想风流,压尽京华。点酥团粉任*斜。独露春妍谁似他。

      有酒何须稚子赊。访戴归来,倚棹溪涯。

      人生得意定谈夸。除却西湖,不记谁家。

      贺圣朝 和宗之梅

      千林脱落群芳息。有一枝先白。孤标疏影压花丛,更清香堪惜。

      吟情无尽,赏音未已,早纷纷藉籍。想贪结子去调羹,任叫云横笛。

      少年游 梅

      玉壶冰结暮天寒。朔吹绕阑干。雪破梢头,香传花外,春信入江南。

      巡檐索笑情何限,一点已微酸。待得黄垂,冥冥烟雨,绿树袅金丸。

      画堂春 梅

      西真仙子宴瑶池。素裳琼艳冰肌。瑞笼香雾扑铢衣。凤翥鸾飞。

      玉骨解凌风露,铅华不浣凝脂。戍楼羌管正孤吹。月淡烟低。

      减字木兰花

      江南春早。春到南枝花更好。不比寻常。深著胭脂学弄妆。

      寿阳开宴。拂拂红霞生酒面。从此溪桥。步障翻腾著绛绡。

      陈亮

      点绛唇 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 。格调还依旧。

      好事* 咏梅

      的白乐 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浪淘沙 梅

      院落晓风酸。春入西园。芳英吹破玉阑干。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

    [阅读全文]...

2022-04-08 18:57:38
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 句子
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 语录
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 说说
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 名言
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 诗词
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 祝福
馥梅的嵩山雪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