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体现的哲学道理作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体现的哲学道理作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体现的哲学道理作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体现的哲学道理作者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母爱它在默默地鼓励你,支持你,使你并不感到孤单。
1、《》【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怀。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会晤怜清癯,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分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破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含混,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熏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美味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羽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仙人固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导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体现爱国的古诗词
1、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4、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6、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8、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9、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10、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1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2、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13、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17、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8、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1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0、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2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24、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25、*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26、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7、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8、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古诗词作者简介大全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作者简介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诗的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写了农村的广阔生活和农民的疾苦,既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又同时表现了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作品流传于世的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千首,与杜甫齐名,称“李杜”。学过的诗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孟山人”。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善于即景会心,写出真实感受。如:《过故人庄》《春晓》。
杜甫(712—770)字子美,35岁到长安求仕,在长安十年,很不得志,后做肃宗左拾遗,48岁入蜀在成都营建草堂,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杜甫的诗篇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揭露了封建当权势力的腐败和贫富的'对立,展现了封建统治所造成的一系列恶果。学过的诗有《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诗人,主张文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在艺术上,杜牧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俗”。学过的诗有《江南春》《清明》《山行》。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学过的诗有《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过的诗有《送元二使安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成就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三。学过的诗《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伟大诗人,自号香山居士。一生留下三千篇诗作,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他的诗主题集中,富于情节,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语言*易流畅。学过《忆江南》《池上》《暮江吟》《赋得古原草送别》。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进士出生,力主抗金,直言进谏,屡遭排挤,他的诗“诚斋体”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学过《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诗文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他的政治主张和报复。学过《元日》《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梅花》。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亦工词。他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侵扰,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学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咏梅》。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升至校书郎,后来一再被贬。存诗180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学过《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评价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评价的辞典义是评定价值高低。用于古诗鉴赏中,即评判的意义,包括内容积极还是消极,感情向上还是低沉,格调高雅还是*庸等。从*年来高考情况来看,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通常要求考生回答的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之类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的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在*年高考中非常鲜见——因为评价题一般要求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即要求鉴赏者用自己的话来评点诗歌的高下优劣,而上述类型的设题都属于是什么的问题。
金题透视
1.阅读下面这首,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解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写的是作者登上金陵(南京)凤凰台上的所见所感。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对历史的感慨——理解此句,须抓住蕴含着李白独特历史感喟的埋幽径、成古丘等关键;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则是对现实之景的描绘。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参考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全国卷I)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该诗,应结合注释来理解诗歌内容。前两联从怀古开始——作者来到西山、赤壁这些古代英雄驰骋争雄、兵家必争之地,不禁浮想联翩: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但像这滚滚东流之水一去无回。第三联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栖息在那里;仰望广阔的天空,看上去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在向后移动。最后一联发出感慨: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江上的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参考答案】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高考江西卷)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解析】高蟾《金陵晚望》写的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眺,看见一幅浮云落日图之后所抒发的一种沧桑感。韦庄《金陵图》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图画之后,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两位诗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深忧虑。鉴赏这两首诗歌,不能忽视注释内容,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
【参考答案】(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
难点攻略
以下内容,第一点侧重谈*时的复*备考,第二、三点则侧重谈考场的解题方法。
一、分类整理,把握同类诗歌的内容特点
对诗歌分类复*,是备考评价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尽管古诗数量庞大,诗歌的思想内容多种多样,作者的观点态度丰富多彩,但同一类型的诗歌还是具有一些共性,只要*时复*把握了这些共性,考试时通过确定考查的诗歌所属类型入手,解题的针对性无疑会更强。
分类鉴赏古诗的程序大致如下:
1.分类。即把诗歌按内容特点作大致分类:⑴送别类;⑵怀古类;⑶思乡怀人类;⑷山水田园类;⑸边塞类;⑹哲理类;⑺讽刺类;⑻其他。
2.选材。即为上述八类诗歌各选十首诗歌,课内和课外各五首,有的类型课内数量不足则用课外同类诗歌代替,至少保证有五首课外诗歌入选。
3.探究。复*可分为8个时段,在一个时段内完成对一类诗歌内容的分析与归纳工作;或者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类诗歌的分析归纳。提倡合作探究,尽量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4.展示。完成探究工作后,把各类诗歌或各个小组的探究成果展示出来。可采用个人主动发言的方式,也可由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作介绍。
这种分类鉴赏、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效果较为明显。
体现爱国的古诗句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这是小编收集的有关体现爱国的古诗句,下面还有相关的'爱国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3、《酹江月》
宋·文天祥
富有哲理的经典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富有哲理的经典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2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月夜》)
2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6、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2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28、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9、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李商隐《乐游原/登乐游原》
30、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酌酒与裴迪》
31、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3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3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3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36、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37、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38、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1、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3、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罗隐《自遣》
4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论语十二章》
45、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46、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4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48、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49、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2、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3、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4、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5、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6、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7、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10、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11、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1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13、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15、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6、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8、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19、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2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21、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2、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李白《西施》
23、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2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5、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6、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27、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0、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31、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2、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33、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3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3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6、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37、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38、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39、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40、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1、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3、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4、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4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6、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4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8、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49、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50、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51、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古诗词体现的哲学道理作者
体现生命短暂哲学道理的古诗句
古诗词包含的哲学道理
哲学道理的诗句
很有哲学道理的古诗
体现科学道理的古诗
哲学道理的古诗句
含有哲学道理的古诗
30条古诗词及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蕴含哲学道理的古诗
蕴涵哲学道理的古诗词高考
蕴含哲学道理的古诗句
蕴含高中哲学道理的古诗
体现道理的古诗词
题西林壁古诗的哲学道理
古诗词里隐藏的哲学道理最全汇总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开题报告
体现作者悠然的古诗词
硩学道理的古诗
体现哲学的谚语古诗
关于科学道理的古诗词
古诗词秋月的科学道理
体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古诗词
古诗诗歌中体现的哲学原理
体现作者乐视态度的古诗词
植物古诗词中的科学道理
有科学道理的的古诗
体现哲学观点的古诗句
古诗词中哪些是说科学道理的
还有科学道理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