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宣传传统道德文化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宣传传统道德文化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宣传传统道德文化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宣传传统道德文化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浅谈*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
在现实的学*、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在道德评价、义利识别、义利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差异。本文就上述差异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阐释,旨在能够给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贴切的契合点。
一、中西文化在道德评价认识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较*传统文化更注重道德境遇选择的相对性,换言之,西方文化更强调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笔者认为道德评价原则当然不能陷入人生价值神圣论只肯定其价值观的绝对性而否认其多元性、灵活性的误区。东方文化相对忽略道德境遇选择性。我们必须正视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相对性。任何道德评价准则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伦理关系的客观要求。它们起始于一定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又体现于道德行为之中,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普遍道德行为的总结。
第一,必须对道德调节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第二,道德评价准则必须在道德准则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第三,道德评价准则必须体现道德准则体系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道德评价的境遇选择,东方传统道德所要求的牺牲精神与实际的价值原则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在这种道德境遇选择中,如果我们恪守一成不变的道德评价准则,就势必使道德评价沦为空泛。可见,否定道德境遇选择的特殊性和把生活中的特殊道德选择普遍化都是失之片面的。
道德思维模式应是开放式的,绝对不能一成不变、封闭自守。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社会和个人都应抱着“求真”的道德精神来认识道德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至于一部分人出于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来指责道德准则的层次性,那就属别有用心之列了。试想,如果大家都站在极端自私的立场上评判“新生的道德观”,那么任何观念都无道德与否之分了,“道德”也就失去了任何存在的意义。在对待实践道德方面,中西文化也处处显示出对比色彩。
二、东西方文化对义利关系识别的认识差异
现代化最诱人的一笔莫过于人们将挣脱宿命论的枷锁,不再受历史的摆布,自由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未来。这在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得到证实:几千年的重道轻器、贵义贱利、以名正实、存理灭欲的重虚轻实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开始向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务实主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转变,正是这种无形的巨变,使得*古老的生命文化呈现另一番景象。*传统文化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自生自灭的。回避死亡的生命神圣论被整个意识形态化了,使其具有排斥异己的功能,因为它被一种盲目的文化力量庇护着,所以具有极强的个性。具体的表现就是对死亡的讳莫如深及寿终正寝。而且距离死亡越*,忌讳死亡越重,对死亡完全呈现惧之、避之的消极抵御心理态势。
包含浓厚儒家文化成分的'*传统文化把对家庭的责任放在首位。这表现在死亡教育上,就是*文化强调对濒死者进行心理舒解、社会问题解决等立体化服务。而西方文化的死亡教育相对重视生理止痛术的研究和如何善待死亡的教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以独立的形象面对社会,无需通过家庭这个纽带,所以家庭责任感在对待死亡的过程中几乎不显作用。*传统文化把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放在首位。这种观点凝聚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东方文化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灌输,并忽略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给大大的操行的实施者以相对的选择余地;而西方文化的道德教育相对重视实践道德学的研究和如何选择利己、利他的双益道德践行教育。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以独立的形式置身于社会,无需通过家庭这个东方视之为必需的纽带,所以家庭责任感在对待道德境遇的选择过程中作用较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被*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墨守成规的座右铭,并且凝结在有关道德、法律、风俗、*俗之中,成为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依然是许多深受*传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大众的人生信条。他们基本忽略求生的先决条件,在许多具体境遇下,舍生求死反而被许多人选择。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义尊利卑观念。而西方文化浓缩的实践道德观几乎没有强行制定一个共同的求生准则,他们把道德选择的具体性渗透在道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注重的是人生价值确立、实施的相对性和相关性。
三、中西文化对人际关系及人生社会责任的认识差异
对人生的义务,西方文化主张从人类发展的前景和社会进化的观点来强调全体、局部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义利并重,不可只言义而不言利,每个社会人都有权利谋取个人正当的利益。人应该是所有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对人自身应实施最极端的关切,包括生命、生活、心理等一切因素。
西方文化认为道德境界确认的相对性,为当代道德学在处置一切取舍问题上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和崭新的价值观念;它改变了社会人只对社会群体负责的传统人生义务论原则,认为社会人不仅要对社会群体负责,更要对自身和小群体负责;人生价值神圣论应与家庭社会的利益以及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人类对待自身的生命、生活质量持更加科学积极的态度;这将使人类由创造生命、维持繁衍的低层次人生价值观向充实人生、享受人生的高层次人生价值观转变。
*传统文化演变而成的人生价值神圣观一直非常慎重:仅仅强调人生价值的质量而忽视或否定人生价值的神圣,可能会带来对社会责任处置上的随意性和不严肃性,因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或需要而须要对个体的人生价值进行取舍或重组时,那么在神圣观和质量观方面是不难找到理由的;在一般情况下,当代社会人应该坚持人生价值的神圣和优质的一致性,它们不能被分割,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社会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每一个人都需要重视人生价值实施的效益性,而大多数的个体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只苛求利益分享者的另一方履行利他第一的人生价值职责。*传统人生观倡导人们坚守群体至上的原则。而现代人则认为个体人不仅应对他人负责,还要对自身所处的具体时空作理性的思考,社会人不仅要关顾眼前,更要前瞻未来;*传统文化一贯鼓励个人不计名利、淡泊利禄,因为社会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社会会将部分福利责任转嫁给个体。社会通过个体的奉献和对利益的淡漠来体现社会的某些优越性和公*性。西方文化所滋养的人生价值观则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它与社会其他组成分子一样,都有为争取自身利益而索取报酬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是商品经济的参与者,商品经济的一切原则和竞争机制都对人们起着同样*等的作用,人们如果一味自视清高地孤芳自赏,不但使自身难以自持,即使自身能够勉力支持,社会也会毫不留情地将其剔除于自己的运行轨道之外。
无论中西文化在道德教育上如何迥异纷呈、此消彼长,笔者始终认为,两种道德观应该奉行并行不悖的原则,道德文化应该在人类发展的规范约束之下、使其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优质进化。作以上的对比,旨在能对中西道德文化的差异作一个较为客观的对照,使我们对中西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有个准确的把握。
1.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以我文明新貌,共庆新春佳节。
3.惊喜换购,实惠你我。
4.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5.老龄工作要以老年人为本,面向社区,面向基层。
6.春满人间民泰安。
7.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8.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样的关爱。
9.万水千山“粽”是情,“粽”意我的欧洲杯。
10.快乐赛龙舟,赛出你的精彩。
11.民族节日,普天同庆。
12.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13.喜迎国庆,欢度中秋。
14.莫忘读天问和离骚。
15.削*山岭铺大道。
16.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安吉祥,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17.给老年人温暖和亲情。
18.华人欢度万荣春。
19.情满月圆,举国同庆。
20.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
21.情系端午,礼表爱意。
22.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
23.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24.鹊向龙年报好音。
25.十五团圆合家欢,中秋月饼话神仙!
26.荟萃八方精品,奉献一片爱心。
27.举家团圆,唯有中秋。
28.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29.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环境。
30.双节连壁、喜庆回馈——共和国生日烛光里的中秋浓情。
31.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32.欢度春节,祝福万家。
33.张灯结彩欢度佳节,**协力共创伟业。
34.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35.新年伊始,向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致敬。
36.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37.庆中秋、迎国庆、送大礼。
38.顾客至上,*价第一。
39.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圆人团聚,祝福声声伴你行。朋友:中秋快乐!
40.一点公心秋月明。
41.关心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作用。
42.中秋恒久远,月圆永留传!
43.用浪漫做皮;用温馨做馅;幸福做蛋王;懂得品味的人不需要多,最好只有你一个!
44.超时代的消费,超时代的享受。
45.龙萦华表冲霄汉。
46.欢欢喜喜过节**安安过节。
47.喜迎中秋节,共圆合家梦。
48.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49.庆佳节,创新业,夺取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
50.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
51.礼情款款,欢度佳节。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这些节日文化依然在沿续。
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
元日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还是新月的第一天,还是新日的第一天,此称为“三元之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读到这句,总能感受到蕴藏在诗句背后的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只有卸下昨日的包袱,才能挺直脊梁面对新的朝阳。
《元日》
南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民间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其淡泊名利、宁死不屈、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受到推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有关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标语吧,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究竟什么样的标语才是好的标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标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2、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
4、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5、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8、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9、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10、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3、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4、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5、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6、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7、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8、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9、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0、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2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2、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4、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5、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26、正视传统文化的正面效应,重视文化现代价值的发掘。
27、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8、珍爱优良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29、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30、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1、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2、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3、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4、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
5、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6、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7、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8、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9、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0、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11、*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2、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3、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1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6、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8、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9、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传统文化宣传标语汇编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文化宣传标语汇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2、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3、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4、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
5、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6、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7、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8、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9、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0、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11、*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2、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3、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1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6、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8、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9、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20、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21、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22、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23、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4、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5、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朱者赤,*墨者黑。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博古而通今,挥手在云端。
*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古之至理,明处世之道。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传承古文化,修身齐圣贤。
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荀子
2,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
3,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4,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 爱默生
5,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
6,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 歌德
7,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 波伊斯
8,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佚名
9,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 —— 罗斯金
10,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 歌德
11,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 —— 贺拉斯
12,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
13,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 *
14,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 黑格尔
15,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16,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唐张九龄
17,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道德文化的名言)宋朱熹
18,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阿诺德
19,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洛克
20,一种虽然拙劣的辩词或*凡的观察,如果这样提出来,前面加几句尊重别人的意见的话,他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荣誉和重视。——佚名
21,年轻人不可中途插嘴,说的时候要用请教的态度,不能像教训别人似的。应该避免固执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要谦逊地提出问题。谦逊不会遮住他们。
22,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 培根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 培根
23,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24,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
*传统文化论文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经过不断的发展及沉淀,逐渐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环境艺术设计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将*传统文化元素逐步应用到了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创造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造型形态。
本文对*传统文化因素进行了概述,并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内涵和其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为加强其合理高效的运用给出了一定建议策略,以期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元素;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社会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的同时,也加大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得以满足的需求。
当前,我国不断的涌现出大量具有传统文化元素及特色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品,并深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及应用,满足市场,服务社会,甚至造福全人类,就成了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1]。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及*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1.1*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元素,主要就是指以风土人情、文化符号、风俗*惯等为代表的,富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形象及特征的元素[3]。
例如,书法、瓷器、*结、刺绣、甲骨文、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等,极其丰富多样。
1.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在原本“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改进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新兴学科。
主要是依据环境而产生并存在,强调形态自然天成、色彩搭配合理、材质肌理追求美观大方,并且能够高度体现出艺术与环境的融合[4]。
因此,它涉及非常广泛,包括室内设计、室内装饰、室内外设计、景观小品(绿化、道路、场景雕塑等)、景观园林、城市规划及建筑装饰、装潢等等。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现状
2.1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存作品较少,且损坏严重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变更,*当前能够得以保存下来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在交通条件较差且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
例如,侗族鼓楼、福建的土楼、客家围龙屋、徽派的西递、宏村等等[5]。
但是,由于这些地方的人们认识水*有限,没能对这些珍贵的文化作品进行有利的保护,使得这些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遭到了自然及人为等方面的严重破坏。
2.2受西方文化因素及设计理念冲击严重
受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的影响,国内外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日益增强。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以及人们的审美等思想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因素及设计理念的严重影响,这给国内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使得西方设计因素及审美理念在我国的环境艺术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及体现。
例如,城市建设中的摩天大楼,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公园、街道等等,都是西方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2.3应用流于形式,没有探索并表现出真正的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因素之所以流传千年,就是因为其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精神产物。
但是当代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只是在生搬硬套,并没能真正的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重要文化底蕴,也就未能很好的将其体现出来。
例如,城市的景观及建筑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民俗民风及文化的,但是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并理解出*传统文化美的内涵,设计出的作品严重缺乏地域风情及名族特色,设计质量不佳,很难完成对*传统文化因素的继承与发展。
3加强*传统文化因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富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古代建筑及园林艺术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了世界建筑宝库中一颗稀有的璀璨明珠。
屹立在*各地的古建筑宫殿、寺庙、佛塔、民居及园林艺术,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为全世界人们带来了完美的视觉审美享受。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应以此为灵感源泉,运用恰到好处的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上对*传统文化元素加以应用,形成足以大方光彩、立足于全世界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
3.1对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保护或仿制
首先,基于当前尚存传统文化因素载体受到破坏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保护力度,使得经历千年风雨的传统文化作品,能够得以继续流传。
其次,运用新的载体,将传统文化因素中的某些具体视觉形态,渗透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进而创造出新的富有当代文化气息、情感、志趣及思想的某种视觉形态。
例如,沙发现在是大部分家庭都会布置的家具之一,但是也有很多人开始逐渐听取室内装饰设计师的建议,将沙发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设计的实木沙发椅。
并配套对其他家具进行*红这一颜色的选择。
经济条件更好一些的人,直接选择*人很喜爱并看重的红木家具,这些都属于将传统文化因素以新的载体形式出现的作品。
3.2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发展性的完善
传统文化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完善。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者,也可以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转化、提取精华及抽象的再构方式,运用当代的审美方式及设计理念,对其进行完善性的发掘及重释。
例如,上海建立的经贸大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设计师在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提取、转化、处理后,把传统的“塔型”结构,从当时力学及美学的角度,运用到了经贸大楼的设计建筑中,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比例与*传统塔型的美学比例完全吻合。
传统建筑的意象之美,被完美的构造和设计到了新兴的摩天大楼里。
3.3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的传承
环境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要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
因此,设计者要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及传承性进行体现,并进行一定的创新。
例如,苏州博物馆的新馆建设,就很好的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创新性继承。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古代有很多描写我国的传统节日的精彩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描写节日的古代诗句集锦,希望你们喜欢!
1、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3、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5、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6、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8、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9、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10、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1、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3、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4、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6、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18、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19、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20、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24、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5、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6、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8、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9、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30、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31、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张埜《夺锦标·七夕》
32、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3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36、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3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8、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4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1、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42、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43、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44、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45、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46、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7、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48、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9、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道德宣传标语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标语吧,标语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鼓动口号。那么什么样的标语才是好的标语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宣传标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2、做想做的事之前,做不得不做的事
3、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4、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5、不光荣的成功好象一道不加调料的菜,可以填饱肚子,但没有好味道。
6、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7、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8、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9、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10、低着头的人会看不见前方。
1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12、铸诚信形象,建文明城市!
13、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14、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16、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17、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18、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19、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20、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21、遵纪守法奉公,尊老爱幼敬贤。
22、及时给予等于加倍给予。
23、一只猫在逮老鼠的时候,如果考虑尾巴怎么摆才漂亮,肯定会失败。
2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
25、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26、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27、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28、塑窗口形象,树行业新风!
29、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30、谦虚是让别人主动发现你有多伟大的艺术。
31、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32、蠕虫从小鸡身边跑开,小鸡就会吃掉它;但是当蠕虫向小鸡爬去时,小鸡就匆匆躲开了。
33、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34、在才能和智慧不相上下的人群中,你拥有更高的热情,成功便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你。
35、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36、文明办事,友善待人。
37、多一句礼貌用语,增一缕人间春风。
38、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39、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40、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误了火车的人,还会错过下一次。
41、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42、与你所认识的人友好相处。因为要不是他们,你不过是世上一个完全的陌生人。
43、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44、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45、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46、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47、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48、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9、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2、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4、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5、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6、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7、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8、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9、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0、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1、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2、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3、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4、**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5、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6、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17、群品欣欣增气色,太*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8、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9、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0、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21、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22、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4、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5、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27、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28、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2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0、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1、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2、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3、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35、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37、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38、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39、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40、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4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4、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柳恽《七夕穿针》
4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46、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7、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8、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4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5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宣传传统道德文化的古诗词
宣传传统文化的标语
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
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传统文化的诗词
古诗词有传统文化的
古诗词中的文化传统
道德宣传标语
文化是传统的古诗
提现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华传统文化
有关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PPT
关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关于传统文化的诗词
接受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小学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有关传统文化的诗词
古诗词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传统文化友善的古诗词
小学古诗词的传统文化
古诗词我国的传统文化
祖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古诗词传统文化的精髓
藏在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春节传统文化的古诗词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