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曲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曲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曲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曲来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曲江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曲江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原文
望断*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译文翻译
望不见*时帝王的翠辇经过,只能在夜半聆听冤鬼的悲歌。
宫妃金舆不返难见到倾城色,只有曲江的流水被玉殿分波。
临死时才想念在华亭听鹤唳,老臣忧念王室命运悲泣铜驼。
经过天荒地变虽使人心摧折,若比伤春的哀恸此意不算多。
注释解释
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
望断: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翠辇: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
子夜:夜半子时,半夜。又是乐府《吴声歌曲》名。悲歌:悲壮地歌唱。
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倾城色: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此指嫔妃们。
玉殿:宫殿的美称。下苑:本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池。
华亭闻唳鹤:感慨生*,悔入仕途之典。
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天荒地变: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巨变。指国家的沦亡。折:摧折。
伤春:为春天的逝去而悲伤。一作“阳春”。“伤春”一词,在李商隐的诗歌语汇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曾被他用来概括自己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这里特指伤时感乱,为国家的衰颓命运而忧伤。
创作背景
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安史之乱后荒废。唐文宗颇想恢复升*故事,于大和九年(835)二月派神策军修治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下令罢修。李商隐这首诗,就作于事变后的第二年春天。
诗文赏析
曲江的兴废,和唐王朝的盛衰密切相关。杜甫在《哀江头》中曾借曲江今昔抒写国家残破的伤痛。面对经历了另一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后荒凉满目的曲江,李商隐心中自不免产生和杜甫类似的感慨。杜甫的《哀江头》,可能对他这首诗的构思有过启发,只是他的感慨已经寓有特定的现实内容,带上了更浓重的悲凉的时代色彩。
一开始就着意渲染曲江的荒凉景象。这里所蕴含的并不是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而是深沉的现实政治感喟。“*时翠辇过”,指的是事变前文宗车驾出游曲江的情景:“子夜鬼悲歌”,则是事变后曲江的景象,这景象,荒凉中显出凄厉,正暗示出刚过去不久的那场“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残酷事变。在诗人的感受中,这场大事变仿佛划分了两个时代:“*时翠辇过”的景象已经成为极望而不可再见的遥远的过去,眼前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幅黑暗、萧森而带有恐怖气氛的现实图景。“望断”、“空闻”,从正反两个方面暗寓了一场“天荒地变”。
三、四承“望断”句,说先前乘金舆陪同皇帝游赏的美丽宫妃已不再来,只有曲江流水依然在寂静中流向玉殿旁的御沟(曲江与御沟相通)。“不返”、“犹分”的鲜明对照中,显现出一幅荒凉冷寂的曲江图景,蕴含着无限沧桑今昔之感。文宗修缮曲江亭馆,游赏下苑胜景,本想恢复升*故事。甘露事变一起,受制家奴,形同幽囚,翠辇金舆,遂绝迹于曲江。这里,正寓有升*不返的深沉感慨。下两联的“荆棘铜驼”之悲和“伤春”之感都从此生出。
第五句承“空闻”句。这里用西晋陆机“华亭鹤唳”典故,用以暗示甘露事变期间大批朝臣惨遭宦官杀戮的情事,回应次句“鬼悲歌”。第六句承“望断”句与颔联。这里用西晋索靖“泣铜驼”典故,借以抒写对唐王朝国运将倾的忧虑。这两个典故都用得非常精切,不仅使不便明言的情事得到既微而显的表达,而且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两句似断实连,隐含着因果联系。
末联是全篇结穴。在诗人看来,“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这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尽管令人心摧,但更令人伤痛的却是国家所面临的衰颓没落的命运。痛定思痛之际,诗人没有把目光局限在甘露之变这一事件本身,而是更深入地去思索事件的前因后果,敏锐的觉察到这一历史的链条所显示的历史趋势。这正是此篇思想内容比一般的单纯抒写时事的诗深刻的地方,也是它的风格特别深沉凝重的原因。
这首诗在构思方面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借曲江今昔暗寓时事,又通过对时事的感受抒写“伤春”之情。就全篇来说,“天荒地变”之悲并非主体,“伤春”才是真正的中心。尽管诗中正面写“伤春”的只有两句(六、八两句),但实际上前面的所有描写都直接间接地围绕着这个中心,都透露出一种浓重的“伤春”气氛,所以末句点明题旨,仍显得水到渠成。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赏析: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是著名游览胜地。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产生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地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该不会又“正愁人”。但是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花飞”,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花飞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是很值得人们珍惜的。然而“一片花飞”,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就不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着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
“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地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滋味就不怎么样了。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
蒋弱六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这是颇有见地的。然而作者没有说明要如此“反复层折”地写落花,以致魂消欲绝的原因,究竟是仅仅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慨于难于直陈的人事问题。
第三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就写到了人事。或谓此联“更发奇想惊人”,乍看确乎“奇”得出人意外,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中。诗人“且看欲尽花经眼”,目光随着那“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可是,好容易盼来的春天,眼看和万点落花一起,就要被风葬送了!这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奇想”,而是触景伤情。面对这残败景象的办法,仍不外是“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不过换了一种漂亮的说法,就是“行乐”: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这两句意思是:难道“物理”就是这样的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
联系全篇来看,所谓“行乐”,不过是他自己所说的“沉饮聊自遣”、或李白所说的“举怀消愁愁更愁”而已,“乐”云乎哉!
《采莲曲》古诗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莲曲》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原文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诗文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古诗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翻译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注释解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诗文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明妃曲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妃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王洋
汉宫沈沈凝紫烟,妾身一入知几年。
楼高秋月照清夜,亭暖春花熏醉眠。
忆初送我辞亲戚,便拟光华列旌戟。
君门安得似人间,咫尺千山万山隔。
花月朝朝空暮暮,长恋朱颜不如故。
内家车子散金钱,安得此身沾雨露。
忽闻花宫选罗绮,单于来朝汉天子。
但言妾欲嫁单于,万一君王赏桃李。
大明宫内宴呼韩,出水芙蓉鉴里看。
徘徊顾影花颜靓,绰约丰容广殿寒。
当日君王喜且惊,欲留人信去关情。
若教不杀毛延寿,方信蛾眉画不成。
茫茫汉塞连沙漠,柳色阳关断肠处。
故乡阡陌想依然,马上琵琶向谁语。
命薄身存有重轻,天山从此静埃尘。
山西健将如君否,此日安危吒妇人。
人生景物疾如驰,翻覆由来万事非。
莫笑巫山女粗丑,朝寻楚宫暮柴扉。
男儿莫厌款段马,女儿莫羡金缕衣。
君不见巫山歌舞赛神罢,野老至今怀秭归。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沿用。
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二首》简介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
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
第二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采莲曲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莲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解释
萦(yíng):萦回,旋转,缭绕;
飐(zhǎn):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诗人远离上层政治集团的勾心斗角,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诗人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随即创作了本诗。
诗文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然后诗人用了一个日常*见、颇具情趣的细节:“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少女看见了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欲语低头笑”既表现了少女的无限喜悦,又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羞涩难为情。“碧玉搔头落水中”又进一步暗示了少女“低头笑”的激动神态。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塞下曲四首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塞下曲四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赏析:
边塞诗大多以词情慷慨、奇丽的边塞风光、豪情报国的忠贞或深沉的乡愁为特点。常建的这《塞下曲四首》却独辟蹊径。这里选择其中的第一首诗进行赏析。
这第一首诗既未渲染军威声势,也不慨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友好的主题。自古以来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就阴晴不定,时有弛张。诗人却着力对团结友好的关系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驱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臣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下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暗示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表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往使不绝。武帝为了安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自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友好的关系,传为千古佳话。诗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以少括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难能可贵。
一、二句*述史实,为全诗铺叙。三、四句顺势腾起,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就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烽烟不绝的兵家要塞,如今却充满和*宁静的气氛。这是把今日的和*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写法,于无字处寓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尢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响彻入云的和*的颂歌。“兵气”,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紧“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切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写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黩武政策而发的。
第二首: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解释:诗中呈现沙场日暮,骷髅灰飞,阴风地动,一片凄楚。诗人来到长城塞上,北方阴风强吹,阵阵袭来,气候不佳,空见塞外的昭君祠,客死塞外尽望乡,长城线上皆是士兵的白骨,荒凉的景象,一阵风沙吹来,灰飞烟灭,可怜塞上战死的无名英雄连安葬的地方都没有。
昭君是历史上为和*、为忠爱国家而牺牲自我的女子,诗歌中许多写其哀怨的故事,也写其和亲出塞时孤寂悲怨的一面,塞外苦寒的异地上留有昭君祠,陪伴着塞外戊守的长城卒,一同悲歌。
蟾宫曲·雪古诗词
古诗原文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注释解释
①碧玉琼瑶:形容雪的晶莹洁白。
②点点杨花:以杨花喻雪。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③片片鹅毛:形容雪片大如鹅毛。白居易《雪晚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④访戴归来:王徽之尝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忽然想起住在剡中(今浙江嵊县)的'戴安道,于是在夜雪初霁、月色清朗的夜里,乘小舟去看望他,过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晋书·王徽之传》及《世说新语·任诞》。
⑤雪梅懒去:这是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
⑥独钓无聊:这是用柳宗元《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句意。
⑦羊羔:美酒名。
⑧“冻骑驴”句:指孟浩然一类骚人雅士的孤高洒脱行径。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卢纶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及注释】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1、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2、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3、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4、*明——天刚亮的时候。
5、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6、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7、石棱——石头的边角。
【赏析】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如此江山 泛曲阿后湖 曲阿词综曲阿词综中,
虞荐发〔宋代〕
依依杨柳,青丝缕、掩映绿波南浦。燕掠横斜,鳞游荡漾,恰是湔裙时序。清泠如许。恍镜影空磨,簟痕密聚。欲问伊人,且自溯洄前渚。并倚木阑无语。到来还、远树遥山,凝眸同睹。雁齿参差,*流逦迤,多少鸥群鸳侣。最饶闲趣。且酒斟绿蚁,玉杯时举。*乃一声,移入柳阴深处。西半夜惊罗一首,乃黄词。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一首,乃张孝祥词。堞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一首,乃欧阳修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首,
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
崔颢〔唐代〕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杂曲歌辞·春江曲
郭元振〔唐代〕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
元稹〔唐代〕
将进酒,将进酒,酒中有毒鸩主父,言之主父伤主母。
母为妾地父妾天,仰天俯地不忍言。佯为僵踣主父前,
主父不知加妾鞭。旁人知妾为主说,主将泪洗鞭头血。
推摧主母牵下堂,扶妾遣升堂上床。将进酒,
酒中无毒令主寿,愿主回思归主母,遣妾如此事主父。
妾为此事人偶知,自惭不密方自悲。主今颠倒安置妾,
贪天僭地谁不为。
周五声调曲·征调曲·六
庾信〔南北朝〕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羣盗奔。
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
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
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
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杂曲歌辞。西洲曲
温庭筠〔唐代〕
悠悠复悠悠,昨日下西洲。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
武昌何郁郁,侬家定无匹。小妇被流黄,登楼抚瑶瑟。
朱弦繁复轻,素手直凄清。一弹三四解,掩抑似含情。
南楼登且望,西江广复*。艇子摇两桨,催过石头城。
门前乌臼树,惨澹天将曙。鹍鵊飞复还,郎随早帆去。
回头语同伴,定复负情侬。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他日相寻索,莫作西洲客。西洲人不归,春草年年碧。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王涯〔唐代〕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卢照邻〔唐代〕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追逐着碧波,微风荡漾着新荷,在那荷花丛中,一叶小舟飘过。没料到碰到郎君,未语低头娇笑,一枝碧玉簪子跌落水中。
[赏析]
本诗写江南的风情,写少女的娇态,极形象,极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油然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它的前两句写釆莲女在荷花深处,荡着轻舟飘然而来,使人自然联想起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后两句写釆莲女的娇态,她笑着那样开心,连碧玉簪子都掉落水中了。与皇甫松塑造的那个“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子》)的少女形象相比,㢠异其趣:一大胆,一娇怯;一无拘无束,一含羞带娇。而皆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心理刻画,传神逼真,虽丹青妙手,亦不易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是幸福的,那时候的边塞军人虽然很苦,但是常打胜仗,把唐朝的疆域版图打成全球最大的国家。“万里长征”的人东打到朝鲜,西打到中亚咸海,南到到越南,北打到贝加尔湖畔,打太远了“人都还未还”。唐朝极盛时期叠加版图面积超过1532万*方公里。这不但为诗人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提供了机会,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唐朝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安史之乱”开启了中唐时代,这一时期内忧外患战事不断,对内*叛对外反抗吐蕃入侵。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和盛唐相比,少了些豪放言志的理想,多了些精致浮浅的现实。生于盛唐长于战乱,虽未亲历那无数的大小战事,戎昱却能写下著名的诗作《塞下曲》,和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相比少了些大气,却更充分地展现对朝廷战胜吐蕃时的豪情和喜悦,算得上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日渐衰微,吐蕃趁火打劫,在这段时间内先后夺取了陇右、河西、北庭、安西地区等地区,把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地区纳入怀中。公元763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安史之乱*定了,另外一个就是吐蕃入侵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此刻,吐蕃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我们来稍微盘点下这个差点就颠覆唐朝统治的吐蕃入侵史。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和吐蕃以和为主以打为辅,双方都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为了*“安史之乱”,唐朝把大部分的兵力调往长安后方兵力空虚,吐蕃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自756年开始,吐蕃先后攻下了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数十州,一路烧杀抢掠在763年抢到了长安城!
783年,唐朝再发内乱史称“朱泚之乱”,唐德宗被赶出长安出走奉天。吐蕃乘机要挟出兵协助并要求唐朝割地补偿,在李泌的坚持下唐朝拒绝了吐蕃的无理要求。于是吐蕃786年秋再次发起攻击,大举入侵泾、陇、邠、宁四州,到处抢掠人马牲畜,收割各州庄稼,西部战事再起,然而各州县不敢迎击各自为守。
786年两个人扭转了之后对吐蕃的战局,一个是李泌,制定了对吐蕃的战略封锁,“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一个是李晟,差点在战乱中把吐蕃宰相尚结赞杀死,并让狂攻了一百多年的吐蕃渐渐露出了疲态。在788年之后,唐朝实现对吐蕃攻守转换,吐蕃也开始逐步的走向没落。而戎昱的《塞下曲》正是在786年李晟伏击吐蕃胜利之后所写的诗作。
《资治通鉴》关于这次伏击的记载:李晟遣其将王佖将骁勇三千伏于汧城,戒之曰:“虏过城下,勿击其首;首虽败,彼全军而至,汝弗能当也。不若俟前军已过,见五方旗,虎豹衣,乃其中军也,出其不意击之,必大捷。”佖用其言,尚结赞败走。军士不识尚结赞,仅而获免。
简单说下这场战事,786年9月份,尚结赞率领吐蕃主力,从陇州东进攻打凤翔。西*王李晟派部将王佖率兵3000人在汧城伏击吐蕃军中军部队,导致吐蕃军大败尚结赞乘乱逃走。吐蕃2万余前军也在进攻凤翔的时候被李晟击退,史称:“汧城之战”。次月,王佖率步骑5000偷袭并攻占吐蕃摧沙堡基地,击败吐蕃2万士兵杀死守将扈屈律悉蒙,并烧毁了吐蕃之前积聚的物资粮草后班师而归。
因一首《咏史》(又名《和蕃》)让唐宪宗牢记并推广,却被《沧浪诗话》评为“戎昱在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史书一句带过并无详细记载,戎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诗人?
《唐才子传》记载:“ 昱,荆南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初事颜*原,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卫伯玉镇荆南,辟为従事。历虔州刺史。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史。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新唐书·艺文志》亦有记载:“戎昱集五卷,卫伯玉镇荆南从事,后为辰、虔二州刺史。“
戎昱,生于740年前后开元盛世期间,身处中唐战火纷飞的年代,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卒于800年后。一生在游历和官宦生活中周旋,“大凡才能之士, 所谓名位未达, 多在方镇”,戎昱又“美风度,能谈”,先后跟随浙西节度使颜真卿、湖南崔瓘、桂州李昌夔、荆南节度使卫伯玉等人做其幕僚,在朝廷短期当差后到州府担任刺史。其官宦生涯并不顺利,“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目前留下来的作品是明人辑的《戎昱诗集》存诗125首(目前可寻118首)。按照其作品内容将诗作分成5个类别,友情送别书信占据了三分之一多,官宦和游历生活次之,咏景感怀再次之,边塞诗为后。在其诗作里,交友广泛是其中一大特色,除了任职期间所交往的朋友,还有:宰相(李泌)、将军(李晟)、驸马(张潜)、以及自己的偶像岑参等人。其诗作中立志为国报效朝廷的家国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
戎昱的诗歌受到“诗史”杜甫的影响很大,其诗作忧国忧民直面现实,《咏史》、《苦哉行五首》(宝应中过滑州洛阳后同王季友作)、《入剑门》等诗作就是对现实最大的描述。“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戎昱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崇拜的诗人岑参,其边塞诗歌受到岑参的影响也很大。而这首《塞下曲》和岑参的边塞诗有的一比。
“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有忧伤有寂寞的戎昱,三观很正,懂知足会感恩,“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对朝廷的每一次胜利,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赋诗,《收襄阳城二首》、《辰州闻大驾还宫》,还有为786年李晟的这三场战事的胜利而写的《塞下曲》。
786年,戎昱刚从辰州刺史离任在长安做短暂逗留(另说戎昱在江南一带游历),然而不管怎么样此时的戎昱正处于低谷期,虽是“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但一听到前线打了胜仗,便豪情万丈的写下了这首《塞下曲》。
786年,李晟面对吐蕃时打了三场胜仗,一场是王佖率兵3000人袭击吐蕃中军获得大胜,第二场是李晟率军在凤翔击退吐蕃2万前军,第三场是王佖率步骑5000偷袭吐蕃摧沙堡基地获得大胜。戎昱在听闻捷报后,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边塞诗《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写的是王佖偷袭吐蕃沙堡基地,击败2万吐蕃士兵并杀死守将,烧毁吐蕃的所有物资后凯旋归来的场景。唐朝文人*惯用“汉将”来代表当时的将军,歼灭吐蕃驻地全部敌人,“虏塞”已经被烧“空”了,将军带领着士兵举着战旗从玉门关的东边凯旋而归。
“高蹄战马三千匹”,写的是第一场战事王佖率兵袭击吐蕃中军。3000名战士骑着战马奔赴战场,一战破敌打乱敌人进攻节奏,在对吐蕃战事中取得了鲜有的大胜仗!并差点就把敌军首领斩杀。
“落日*原秋草中”。写的是第二场战事凤翔退敌,“秋”字点明了战争的时间是在秋天,李晟将军亲自率部应对吐蕃的2万前军取得大胜。站在战事完毕的城墙上,看着太阳西下,枯萎的草木更显无尽的沧桑。“*原秋草”“无边落日”,是对这次胜利的感慨,更是对无边战事的感慨!
捷报频传,在当时的唐朝是非常的振奋人心的!戎昱虽不在战局,却也时刻关注战争的变化。这首诗和之前写的《塞下曲》(6首)有明显的不同,之前写的是战场纷乱、环境凄凉和士兵的悲惨生活。这首诗只是在记叙战争的情况,字词间却都透露出作者豪情万丈和喜悦心情,戎昱很显然的在用这首诗来庆贺来自不易的胜利。
自安史之乱后,吐蕃大举入侵唐朝疆域,在面对强敌和内忧外患时,唐朝更是输多赢少,大片的土地被吐蕃占据。凤翔非常的靠*长安,如果这次战役失败,则长安有可能再次沦陷成为吐蕃的手中肉。虽然这次战役没有把吐蕃打残,但也从战略上阻断了吐蕃的意图,再次开启和吐蕃的拉锯战,在李泌对吐蕃战略封锁的配合下,吐蕃陷入战争泥潭并开始走入下坡。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国安危岂能以和亲来求安稳?“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男儿就应该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的,“自惭出守辰州畔,不得亲随日月旗。”戎昱一身热心想要上战场“梦随行伍朝天去”,却总是报效无门,只能“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这首《塞下曲》,既是对胜利赞歌,更是对自己未能亲身参与的感慨。世人对戎昱的评价更多的是站在盛唐的角度来说的,除了《沧浪诗话》,《唐才子传》对其评价也是“昱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然而,《唐诗品》《三唐诗品》《诗学渊源》等对其评价都非常高,认为“戎使君诗,锐情古作,力洗时波。”但不论如何,戎昱的诗既是其人生的写照,是友情的真挚,更是中唐的“史实”。
戎昱写《塞下曲》,就是在为这个国家取得的胜利呐喊!不管国家内部怎么样,只要是胜利,我们就应该为之感动为之自豪!从《塞下曲》学戎昱,不管人生如何,三观一定要正,家国情怀一定要有。
带曲来的古诗
古诗曲的来历
国风歌曲用来配古诗的
古诗用歌曲唱出来的
古诗词的曲牌的由来
用古诗唱出来的歌曲
古诗词歌曲的来源
清明的古诗来唱的歌曲
古诗词曲牌的来由
唱出来的古诗歌曲
适合用来改编古诗的歌曲
用粤语把古诗唱出来的歌曲
用现代歌曲唱出来的古诗文
哪些古诗词的曲子传下来了
来源于古诗词的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灵感来自古诗词
秦腔祝福听他言来曲谱
曲终的古诗
听曲的古诗
歌曲古诗的歌曲
还有曲的古诗有
以曲为题的古诗
《曲苑》的古诗
带曲的古诗
古诗的曲歌
弹曲的古诗
含曲的古诗
用古诗谱曲的曲子
古诗谱曲的歌曲
春天交响曲的灵感来自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