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五绝的古诗

关于梅雨五绝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梅雨五绝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梅雨五绝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梅雨五绝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5) 语录(15) 说说(27) 名言(650) 诗词(1k+) 祝福(4) 心语(175)

  • 五绝*秋雨

  • 秋雨
  •   一  无声润苍竹,有梦到天涯。  缕缕飘身去,牵云挂岭家。    二  丝丝敲细草,点点吻纤花。  邀雾山川笼,飞姿揽岭涯。    三  轻轻秋梦织,飘入万千家。  打湿墙头草,邀来一地花。    四  带寒天际荡,轻缓出云涯。  细影凝秋夜,低声扣岭家。    五  细语问山家,清痕流牖纱。  声声敲暖帐,惊醒梦中丫。    六  织梦弄琵琶,千丝卷雾纱。  人间铺水幔,大地笼烟霞。    七  迷蒙山岭远,浩渺水天斜。  云海凝寒雨,江河起浪花。    八  云裁山影斜,雾剪水光遮。  袅袅飞秋岭,娇娇湿帽纱。

      编辑点评:

      一组五绝律格准确无误,八曲同韵部韵彰显诗人非凡才情。秋雨濛濛,虽然已是清秋,但在细雨的滋润后,也显示出一片勃勃生机。秋雨澄净,空灵,富有诗意。自古,无数文人墨客吟诵秋雨,只因那一份缠绵,那一份优雅。作者以灵动的笔触撰写一曲秋水天长的劲歌,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千古皆然,给人以静静的遐想和沉。诗人以空灵的笔触挥洒于字里行间,心随笔墨动,境由心绪生,动静兼宜,画面感强烈,意境深远,笔力奇横。感叹作者老师驾驭文字游刃有余的超凡能力。好作品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1-09 21:15:01
  • 立夏的五绝古诗

  • 立夏
  • 立夏的五绝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立夏的五绝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早夏游*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阅读全文]...

2022-02-01 15:15:28
  • 五绝小满古诗

  • 小满
  • 五绝小满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绝小满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减字木兰花·清和昼凉酿阴不雨,小词志忆二调》

      清·曹尔堪

      箨龙抽绿,两部笙黄池上续。

      猩染蔷薇,雪压酴醾蝶乱飞。

      半床弦管,樱笋风光过小满。

      最忆清娱,钓具茶铛寄五湖。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小满》

      【北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黄焦石

      清代:郑珍

      后园黄焦石,厥癞如虾蟆。

      古柏覆其顶,苍苔布其窊。

      石脚何所有,纂纂楙木瓜。

      石缝何所有,黄黄蘹香花。

      初来治兹圃,地瘠不可铧。

      辛勤我母力,十年拥粪渣。

      不知鋊几锄,硌确化为畬。

      秋分摘番椒,夏至区紫笳。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

      头上覆尺巾,细意毫不差。

      时来憩石上,汗泚慈色加。

      指麾小儿女,亦学事作家。

      观之不如意,复起为补苴。

      旧时值坐处,尘涴风与爬。

      尔来三四年,荒翳藏蛇蛙。

      独拨莽中觅,陨涕至日斜。

      生查子·元夜作柳梢月上图,小满补题,和欧词原韵

      姚华〔清代〕

      好灯能几宵,圆月同清昼。俊侣试春初,良会消寒后。

      无端六一翁,抚事曾怀旧。枉使断肠词,浪语侵红袖。

    [阅读全文]...

2021-12-26 04:32:52
  • 关于描写梅雨的诗句

  • 文学
  • 关于描写梅雨的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描写梅雨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梅雨的诗句1

      小庭深处掩重门,水滴纱窗语亦嚬。

      运秀毫端凝咽涩,抛书几案泪留痕。

      一怀愁绪凭谁诉?两处相思泻满樽。

      心若梅黄时节雨,素笺淡墨寄黄昏。

      描写梅雨的诗句2

      梅雨连绵降热流,汕河*展田畴。

      风摇稻菽千青浪,日映荷花万赤稠。

      劳燕垒巢同戏悦,工蜂酿蜜互歌讴。

      乡村六月农时赶,原野无边竞铁牛。

      描写梅雨的诗句3

      凭栏望处是云烟,湿透窗帷雨线连。

      柳下涟漪开莞尔,池中菡萏出嫣然。

      葱茏未伴蝉声唱,旖旎还随燕翅迁。

      梦醒时分梅已熟,乡思品罢好新鲜。

      描写梅雨的诗句4

      黄梅时节江南雨,荻瘦芦肥水涨湖。

      老叟凭窗朝远望,幼童楫桨逐流凫。

      涛声依旧风情动,诗韵吟新快乐娱。

      浊酒三杯通大道,灯前醉像似痴愚。

      描写梅雨的诗句5

      江淮一线雨无涯,冷暖气流交战车。

      十里溪声知水涨,数番闪电看云遮。

      楚乡浇熟黄梅果,吴地敲开栀子花。

      布谷催人农事紧,插秧收麦又栽瓜。

      描写梅雨的诗句6

      氤氲白发半生苔,入眼愁荷啜泪徊;

      低草藏舟系蛛网,高蝉唳柳出凡胎。

      披檐细雨风难进,沾水闲蜂翅不开;

      可恼江南多一物,杨梅才熟酒馋腮。

      描写梅雨的诗句7

      漉漉微霖梅雨天,水帘珠引挂檐边。

      风清草翠蔷薇放,云密烟轻柳絮缠。

      人隔遥山虽万里,心随碧水却无边。

      与君来日花前饮,谈笑当初忆少年。

      描写梅雨的诗句8

      梅雨时节遍长霉,潮粘烦燥汗难挥。

      笼蒸釜煮新柴焙,草捂棉蒙老炭煨。

      雾锁月湿楼后影,云开日烤院前灰。

      忽晴忽雨诚无定,惊看晨星带露归。

      描写梅雨的诗句9

      乌云密布暗黑天,电闪雷鸣雨紧连。

      墙壁潮湿流冷汗,衣衫霉发有谁怜。

      江河翻滚惊涛浪,水库决堤祸害延。

      泻尽梅霖方解恨,天灾过后建家园。

      描写梅雨的诗句10

      日遮月掩锁千扉,寒里风光映夏衣。

      积雨如烟鸟踪灭,隔林听响水头稀。

      江波泛泛滋田亩,堤柳依依护钓矶。

    [阅读全文]...

2022-05-26 09:07:54
  • 王之涣五绝诗鉴赏

  • 王之涣五绝诗鉴赏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王之涣一共被传颂的诗有六首,期中五绝诗为下方两首,快来与小编一同赏析一下以下两首诗吧!

      一、《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二、《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1、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2、青青:茂盛的样子。

      3、御河:

      (1)专供皇室用的河道。 唐 王之涣 《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 李频 《黄雀行》:“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2)指环绕皇城的护城河。 老舍 《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4、攀折:拉断,折取。

      【译文】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评析】:

      柳树枝叶纷披迎着风婆娑舞动着,它们就那样茂盛的垂着,把御河*都遮掩满了。这几天柳枝不断地被送别的人折下来,送给远行的朋友。唉!这些柳树想必也和人们一样心内不想分别吧!

      离别,对于人们来说是种常情。但这种常情却总能勾动我们的心绪。友人远行,依依惜别。送了又送,别了又别。却总也停不下脚步来。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御河*迎风婆娑的柳树,还像*时那样茂盛,连我的视线都遮挡住了。风吹来沙沙的细响也像是在挽留我这要远行的人。唉,我终归还是要走的呀!你们这样挽留我,又怎能让我放心的下呢?哥们,不要送了,不要送了,唉!你看,你又拉住我的手,手都被你拉得痛了,再拉还不是一样要分别吗?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怎么?你也像别人一样也折下柳枝送给我?不要了吧!你看这河*的柳树枝条都快被像你这样婆婆妈妈的人折光了,它们也是生命,它们也会觉得痛苦的哦。我知道你们折柳送我是希望我能留下来,可是,我的路在前方,我已经选择了走下去,你们就不要再舍不得了。好吧好吧!你又倒满了,我喝,吃罢这杯酒,我们就此分别吧!

      诗人将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扭转身,催马而去。他走的是那样的匆忙。怕是让朋友看到他的泪水早已盈满了眼眶。而诗人的朋友还远远站着,望着诗人远去的方向手臂还不停的挥着挥着~~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说:王之涣此诗因自己离别而想到人世多别,托笔深情无限。

      《唐诗评注读本》中说:“此于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词相反而意同。

      《唐诗解》中说:离别之多,柳尚不胜攀折,岂人情所能堪!

      唐诗中折柳送别的诗句俯拾即是,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之一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以上诸诗皆道离别,其中酸苦,唯解人知也!

      【拓展阅读】

      王之涣的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33:16
  • 有关小满的五绝古诗(精选5首)

  • 小满
  • 有关小满的五绝古诗(精选5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小满的五绝古诗(精选5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2、《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屎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3、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4、小满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5、五律·小满

      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阅读全文]...

2022-01-12 00:09:48
  • 梅雨潭的导游词20字

  •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保尔,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

    在战乱的时期,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最有利的办法——抗战

    在富人面前,他没有卑躬屈膝,他选择挺起胸膛,让别人知道——穷人不是好欺负的。

    贫贱不能移

    在暴力面前...

    匿名 10:45匿名 10:45

    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首先来自于作者的“立诚”意识。

    散文和诗歌一样可以言志载道、抒情述怀,但由于它摆脱了音韵格律之类的束缚,使得在直抒胸臆上更贴*真实的心境。

      朱自清的《背影》只有一千五百多字,既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华赡的文词,却那么动人,却能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原因在于作者是以最诚挚的态度抒写人生中*凡的一幕

    “依我看这就是全部因为写的是真情、至情,是父子情深这样一个文学话题  通过洁净的文笔以绘态传神,揭示主旨,这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典型手法。

    作者写父亲的对话都很简短,只有四次,但话短情深。

    四句都集中在送别时,这些话可谓语语*常,再简朴不过了,但其中却是蕴含着千情万绪。

      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色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是一位诗人,所写散文自然 不失其诗人本色,“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弦歌画舫,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象一个导游把“游客”步步引入,都往往能招人入内,生亲临其境之感。

    《荷塘月色》是他抒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写于1927年7月他在北京清华大学执教时期。

    清华园的一个*常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照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则较难描写;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因为月景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张白山:《朱自清品作欣赏》)清代的国画理论家淘贻汾曾说:“画月下之景,大者亦晦,在晦中而须空明。

    ”的确,要在晦暗中见空明,是很需要独特的表现手法的。

    于是便有人提出画月亮的方法:“月景阴处染黑,阳处留光”。

    画画尚且如此困难,我们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事情,那自然更吃力。

    然而,朱自清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那样的饶有生意,不愧为现代语言大师;我们在这短短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

      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

    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

    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

    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

    比如写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

    对荷叶的描写,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不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吗

    再看作者笔下的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那荷花的洁白,晶莹美好,就更不仅仅是月光下荷花的写实了,作者主观上对荷花的特有的深情厚爱,在这里是十分明显的。

    即便是写荷香,作者也绝不肯作*庸的描写,而是借助通感,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这随着微风飘拂而来的似断还续的缕缕幽香,以引起人们美好的情思。

    风过荷塘是一瞬间的现象,但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啊

    这些描写不都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并根据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的吗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描绘了它照在夜间塘面上的氤氲水气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的美的景观,和照在花叶上所涂上的象在牛奶中洗过一般”的柔和的色调,在这两个比喻的基础上用“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来表示置身于这种境界所引起的梦幻似的感觉,而这三种意象的朦胧飘渺,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不又是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吗

    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

    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

    就这样,原只是清华园中僻静少人的一角,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充满诗情画意,似乎比之曹氏父子的邺水朱华都更胜一筹。

    关于这一点,他自己在他的《论逼真于如画》中就说过:“文学的文字媒介,文字表示意义,意义构成 想象,想象里有人物,花鸟,草虫及其他,也有山水——有实物也有境界,但这种实物只是想象中的实物,至于境界,原只是存在于想象中,倒是只此一家,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朱自清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便是文质并茂、富有情致。

      要写好一篇散文是很不容易的。

    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曾提到散文家应“收视反听,耽思谤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  自古以来,散文高手如林,流传遐迩的白话散文杰作也层出不穷。

    “五四”文学革命中倡导白话散文,但白话散文能否也能象古代散文杰作那样做到漂亮和缜密,关系到新文学的成败。

    鲁迅先生曾十分明确地指出: “‘五四’以后,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写法也有漂亮的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 那么,哪些现代散文家的作品可以称作“漂亮和缜密”的楷模呢

    迄今为止,许多评论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总是把朱自清的散文看作是以漂亮缜密取胜,向旧文学*的代表。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

    《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 )置于描叙之中,毫无斧凿之痕。

    [阅读全文]...

2022-07-05 15:47:54
  • 梅雨潭课文原文

  • 语文
  • 梅雨潭课文原文

      《梅雨潭》是出自朱自清笔下的文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梅雨潭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雨潭课文原文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10月返北*,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年仅50岁。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阅读全文]...

2022-05-11 09:10:21
  • 写梅花的古诗词有哪些(赞美梅花的五言绝句诗词大全)

  • 梅花,赞美
  • 梅花,是冬天最美的花。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千万朵梅花冰霜雪地中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梅花,超凡脱俗,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梅花香自苦寒来,十首观梅的诗词,一起欣赏美丽的梅花吧!

    观梅

    宋-戴敏

    三杯暖寒酒,一榻竹亭前。

    为爱梅花月,终宵不肯眠。

    雪后观梅

    宋-吴芾

    雨声才歇雪漫漫,深恐梅花不耐寒。

    破晓踏泥来问讯,细看枝上喜*安。

    观梅

    宋-方岳

    卧疴半月不曾来,等胆来时渐次开。

    世外交情无久*,岁寒然后始知梅。

    建康得家书寄元长观梅诗因次其韵

    宋-赵鼎

    东风一纸*安信,闻道黄岗春已来。

    传语吴生好看客,梅花应似去年开。

    渚宫观梅寄康侯

    宋-张载

    欲驱残腊变春风,只有寒梅作选锋。

    莫把疏英轻斗雪,好藏清艳月明中。

    西湖观梅

    宋-章谦亨

    腊寒彻骨越精神,吐尽清香不待春。

    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

    湖烟笼处难藏艳,窗月飞来为写真。

    自得孤山题品后,至今偏解恼诗人。

    山亭观梅

    宋-陆游

    与梅岁岁有幽期,忘却如今两鬓丝。

    乘淡月时和雪看,斸苍苔地带花移。

    先春瘦损应多恨,静夜香来更一奇。

    醉倒栏边君勿笑,明朝红萼缀空枝。

    菩萨蛮(野趣观梅)

    宋-韩淲

    [阅读全文]...

2022-04-18 12:44:47
  • 绝句古诗五首

  • 绝句古诗五首

      五绝:玉龙雪山观感

      山高我立峰 四目尽风情。

      玉雪飞龙舞 流连四海朋。

      七绝:秋意

      日照青山神笔绘, 秋情遍地馥郁香。

      菊黄草甸肥牛壮, 湖畔丫鹅打扮忙。

      七绝:情动

      沙漠寻石慌见玉,逢时旱地润雨需。

      英雄救难明非是,少女终情恋有余。

      七绝:约会夕桥头

      夜望星空思绪流,寄思泪洒我添愁。

      托鸿梦雁抒情致,静待晨曦落额头。

      七绝.静心

      晨曦送暑浪无声,晚照沾衣彩韵生.。

      若把心藏幽静处,风行碧水抚琴听。

    [阅读全文]...

2022-05-17 23:37:47
梅雨五绝的古诗 - 句子
梅雨五绝的古诗 - 语录
梅雨五绝的古诗 - 说说
梅雨五绝的古诗 - 名言
梅雨五绝的古诗 - 诗词
梅雨五绝的古诗 - 祝福
梅雨五绝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