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关于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94) 语录(22) 说说(41) 名言(4) 诗词(790) 祝福(1) 心语(1)

  • 色彩在绘画中有哪些应用

  • 色彩在绘画中有哪些应用

      我们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无时无地、无时无刻被多彩的光晕包围着。将不同的单原色通过画家巧妙的结合与运用,就好像赋予了色彩奇特的语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快来看看吧!

      色彩与绘画的关系

      马蒂斯曾经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则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定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炼后,它色彩与绘画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一幅画中,色彩往往只起着一种吸引视觉注意力的诱饵作用,所以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形状和色彩的结合对于绘画是必不可少的,绘画作品由于有了色彩才会产生更加诱人的魅力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

      色彩应用于绘画 , 首先必须了解描绘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一) 固有色

      物体的色彩受光源的制约,物体的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前面我们已经谈过物体的固有色并不存在,但我们在绘画过程为了研究方便或便于观察常引用 “固有色”这个概念。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条件下物体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这种特定光源条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体呈现的颜色,比如绿树、红花、蓝天等。

      固有色在柔和的光线下较为明显,强烈的光照下则会减弱,在灰暗的光线下也显得不够明确。其次固有色与物体的质地关系密切,质地松软而表面粗糙的物体,因对光源色的反射较弱,物体受光源色、环境色影响较小,固有色明显;质地坚硬而表面光滑的物体,因对光源色的反射强烈,环境色对其影响也较大,则固有色较微弱。*传统绘画以*面造型和设色为主,注重固有色描绘,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也是注重于描绘物体的固有色。

      (三)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色彩即环境色。由于光的反射而影响到物体固有色的变化, 环境色又称条件色,环境色在物体暗部反映明显,光线愈强,环境色的反射愈强; 光线愈弱,环境色的影响也相应减弱。欧洲“印象派”画家开始走出画室直接面向大自然写生作画,研究室外光色的变化规律,创造了许多色彩斑斓的自然光写生作品。

      (二) 光源色

      一切物象只有光源的存在我们才能观察到它的形象和色彩。光源有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这些光源都各自具有不同的颜色。如太阳光是白的暖色光,月光是偏黄青的冷色光,火光是偏橙色的暖色光,普通灯光是偏黄色的暖色光,另外有一些专用的各色灯光,光源的颜色对物象的色彩影响很大,不同的光源色对于同一个物体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色彩的远*和扩张、收缩的变化规律

      物体是处于空间中的,由于远*的变化,物体的色彩也会随之产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透视变化。

      当我们把两块色相不同、面积相同的色块放置在同一背景上,我们会发现色彩有一种远*的距离感觉。当这个色块比背景略微突出时,我们叫它*色。当这个色块比背景略微凹陷时,我们叫它退色。我们通过观察,还可以感觉到,明度高的色块比明度低的色块略微显得大一些,我们叫它膨胀色。明度低的色块略微小一些,我们叫它收缩色。自然中的颜色距离我们有远有*,由于大气层的厚薄变化,空气纯净度的不同与人类视力对远*不同的物体色彩的感受而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绘画就能够用颜料表现出这些存在空间中的物体的色彩,能够给人一种“深 进去”或“突出来”的感觉。我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可以随心所欲地把画面上的任何一个物体“拉*”或“推远”,强调或减弱。

      从色相上来说,红、橙、黄有前进和扩张感;蓝、绿、紫有后退和收缩感。从明度上来说,明度高的亮颜色有前进和扩张感;明度低的暗颜色有后退和收缩感;从纯度上来说,纯度高的鲜艳颜色有前进和扩张感;纯度低的灰颜色有后退和收缩感。颜色的这种前进、后退感或膨胀、收缩感在我们实际绘画中可以运用它来组织整个画面色彩大关系的节奏感和空间.了解色彩远*和扩张、收缩的变化这种规律,对于我们表现画面的空间关系非常重要。

      色彩的远*变化规律是距离越*,色相越明确,色彩越鲜明;距离越远,色相越模糊,色彩越变灰。同时我们也了解色彩本身也有远*感,暖色有向前冲的感觉,冷色有隐退的感觉。暖色*,冷色远。比如一片黄色油菜花地,*处是黄色,远一点的是黄绿灰色,再远一点就呈冷黄灰色。

      色彩明暗对比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色彩空间透视的变化。对比强的有前进感;对比弱的有后退感。

      色彩的对比规律

      对比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色彩的对比,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色彩的对比是指质或量相互不同的两种要素搭配协调,即被强调出来的一种现象,色彩关系通过对比的方法达到增强或削弱色彩的效果。

      色彩对比现象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概括起来,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 色相对比

      指两种或多种色彩并置或交替变幻时因色相不同而造成的色彩对比现象。一般有原色对比、间色对比、复色对比、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冷暖色对比等。

      红、黄、蓝三原色在十二色相环中是极端的色相对比,对比极为强烈,令人兴奋*现代绘画大师很多都采用纯色对比,画面响亮明快,热烈奔放。

      橙、绿、紫间色的对比较三原色的对比略弱些,而复色的对比更为模糊,但都能取得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属于补色对比,各自的色彩个性就会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两种补色相并置对比最强,运用色相对比手法,可以突出主体,绘画中使用强烈的色相对比,会造成鲜明强烈的色彩效果。

      (二) 明度对比

      指各种色彩在素描关系上的明暗对比和同一色彩不同明暗层次的对比。 *水墨画有“墨分五色”之称,也是运用了明度对比手法产生的视觉效果。同二色相因明度的不同可以产生由深到浅的色彩变化,而产生明度对比。绘画中的人们往往被色彩的色相所迷惑,而忽略对色彩的明度的表现。

      红色只有作为一种暗色使用,才会显得饱满鲜明,将红色加白色逐渐提高明度,红色也就会逐渐显得苍白而失去光辉。饱和的蓝色也很暗,表现大海的蓝多用群青、普蓝,甚至加入一些黑色,方能表现出大海的沉重和深邃;黄色本身属于亮色,明度范围很窄,因而明暗层次较少,自身的明暗对比也较弱。

      光照的强弱与固有色的明度有着取下的规律:

      强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大;

      强光下,固有色浅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重的,其明暗反差小;

      弱光下,固有色浅的,其明暗反差大。

      (三) 纯度对比

      也称灰艳对比,通常是纯度高的色与纯度低的色并列产生对比,艳色更艳, 灰色更灰。

      (四) 冷暖对比

      指冷色与暖色相互对立以及冷暖色调的对比。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相对而言的,冷色和暖色并置在一起,促进了两色的两极分化,冷色越显冷,暖色越显暖。绘画中,每件作品都包含着色彩冷暖的对比因素,只是有些是强对比,有些是弱对比。一幅作品的色彩如果只有明度对比,没有色彩的冷暖对比,画面就会显得单调,索然无味。

      一幅画的色彩往往在明部与暗部、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画面的前景与后景及画面的每一个部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冷暖对比。即使在一个*面上也会产生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冷暖变化。作画过程中要善于掌握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其作品才更具有色彩艺术的生命力。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1) 物体亮部色彩主要是光源色与固有色的结合,受光部分是冷色,背光部分必然是偏暖色。

      (2) 物体亮部与暗部冷暖程度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冷暖程度。

      (3) 同一色彩的物体,前面物体的色彩冷暖对比强,后面物体冷暖对比弱。

      (4) 物体呈暖色,周围色必定偏冷;物体呈冷色,周围色必定偏暖。

      (5) 物体色彩较艳,周围色彩纯度需减低,达到灰艳对比的效果。

      (6) 物体的固有色通常出现在明暗交界的亮部灰色区。亮部灰色区呈暖色时,亮光则呈现冷色。

      (7) 物体暗部的色彩主要是环境色与固有色的混合,暗部和投影色彩一定是亮部色的补色关系。反光部分受环境色影响最大,随环境反射的色彩变化而变化。

      以上属于自然界色彩冷暖变化的一般规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在绘画时观察和表现对象,只要遵循客观规律,认真观察研究,就可找到丰富的色彩冷暖变化的微妙关系。但这又不是绝对的,要求在写生过程中对对象的深入观察 , 从而来掌握这些规律。

      色彩的调和

    [阅读全文]...

2021-11-28 09:49:14
  • 版面设计中色彩运用的误区

  • 版面设计中色彩运用的误区

      版面创意设计,着重从版面设计的色彩,线条等运用上着手,加强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吸引受众的目光。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讲版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误区,快来看看吧!

      过分追求感官刺激、缺乏艺术性

      在力争“抢眼”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开始注重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以吸引受众。这无疑减弱了色彩运用本身的艺术性和美感。其实,色彩运用的得当则能吸引受众,反之则不如不用。

      色彩运用的目的不在于繁杂,不在于刺激,而在于美观,在于有艺术性,在于能更好的帮助受众理解作品内容本身。过分追求感官刺激,会使版面显得低俗,缺乏艺术性。因此,不能以追求感官刺激为色彩运用的意图。

      反差过大的色彩的运用、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

      反差过大的色彩,很容易吸引受众眼球,但是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这样的造成的结果是喧宾夺主,使得版式本身的价值受到影响。往往反差过大的色彩搭配,会使色彩的冲击力达到最强。

      然而,色彩是为版面服务,而版面则是为内容服务。因此,过为抢眼的色彩会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过分的突出了色彩,而忽视了内容。这也极易影响受众的阅读。

      缺乏主色调

      没有明确的主色调,各种颜色自说自话,使得版面层次得不到突出,版面活力大大下降。 在色彩使用上随心所欲带来一个问题:版面缺乏主调,没有重点,这使的版面没有轻重之分,同时也容易造成各部分的对立,因此而破坏版面的主题。

      对于版面来说,没有明确的主色调,就如同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一样,版面就会失去自身的特色,失去将整个版面内容统一起来的主线。*均对待各色,不但不会产生美感,还会造成视觉疲劳。因此,应该注意明确版面的主色调。

      版面色彩过多、过杂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版面色彩也趋于丰富多彩。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就是版面色彩过多过杂,使得版面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这就违背了色彩运用的初衷,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如有的版面上出现六七种颜色,这样的做法使得整版看上去有些凌乱。

      版面上使用尽可能多的色彩,同一个版面上色相众多,有时甚至出现一个标题一种颜色的情况。多种色相的同时使用使版面像被弄花的脸谱,没有美感而言。这种色彩运用方式过分的看中了色彩的丰富性,造成了版面复杂混乱的视觉效果,对读者理解信息毫无帮助,反而可能带来负作用。

      另外,色彩过多过杂,使得版面各部分之间缺乏有机的配合和互补,破坏了版面的结构,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信息价值的体现。

      版面色彩驳杂、缺乏整体美

      这种现象尤其出现在一些海报中,色彩运用凌乱,在整体上缺乏美感。同时运用不同色系、不同色调的颜色,使得版面色彩冲突,混乱。

      比如一个版面上同时运用红色和蓝色,这两种颜色属于不同色系,各自都十分鲜明,并且有相当强的视觉冲击力,于是所达到的效果是视觉刺激,而不是美观。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版面失去整体的美感,而版面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趋于松散,形式和内容上趋于对立。有时会不利于受众阅读。

      如何正确的运用色彩?

      色彩在版面设计应用上的误区主要是以上几点,基于对其的分析,我们应该有相应的政策,以确保色彩在版面设计应用上的合理,从而达到运用色彩的初衷。

      ①要确定版面的主色调,使版面有整体的美感。没有主色调等同于文学家塑造人物的公式化、概念化,而没有个性化,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色彩的运用,注意色系和色调的搭配,不能盲目的乱用颜色。

      在色彩运用上,要顾及整体,不能各部分自成一体,使版面失去整体的美感和艺术感。

      ②应注意色彩运用上不求多而杂,应力求以简洁,有力的色彩表现主题。注重色彩运用上的得体,这里的“得体”主要指的是,色彩能否帮助受众理解设计内容,是不是能从另一个侧面突出内容。这也是色彩运用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

      另外还要注重色彩组合的功效。不同颜色的组合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但应注意的是色调的搭配。

      ③在用色上把握住一个“度”。使色彩既能吸引受众眼球,又不会影响传递内容的价值。用色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度”的把握是色彩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应注意把握用色的“度”。

      ④应注意懂得如何让色彩说话,用色彩传情。色彩如果运用得当,能代表和体现一种无声的观点,并作用于受众,起到引导作用。可以说是既美化了版面,又体现了观点。

      同时,色彩还具有传情的功能,可以愉悦人的精神。设计师必须对色彩的传情功能有较为完整的认识,使色彩成为一种能够说话的设计语言,而不仅仅是美化版面的元素。

      ⑤注意用色彩体现强势。色彩,作为版面设计的工具,其长处是能更直观地传播视觉信息,通过色彩变幻关系,较好地处理版面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让受众能轻易的被它吸引,形成版面强势。

      ⑥重视运用色彩的节奏感。在版面设计中应学会通过色彩有规律的渐变来形成一种流动感,给人以美的愉悦和流动的质感。

      另外,通过色彩明度、纯色的强弱对比,可以明确视觉层次,引导读者的视线,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按设计师的意图浏览版面内容,以视线的流动形成版面的层次美。

      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

      1、室内设计中三类主要色彩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色料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万紫千红都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它对人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影响,色彩中的色相、明度和纯度构成颜色。色相指色彩名称及其显现的颜色,明度指色彩所表现出来的明暗程度,而纯度则指色彩的鲜、暗程度。在室内设计中,三类主要色彩即主体色彩、陪衬色彩和点缀色彩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主体色彩在室内设计中占主导地位的色彩,一般占室内面积的三分之二。它给人以综合整体的印象。主体色彩是陪衬色彩和点缀色彩的重要基础,因而它的选择在室内色彩设计中起着呈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陪衬色彩是以主体色彩为依据,在室内设计中进行合理选择的。陪衬色彩是构成室内环境色彩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各种色调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如果只有单一的主体色调而没有插入陪衬色调的搭配,综合整体布局来看,就会显得有些空洞和单调。

      陪衬色彩在室内空间面积应占总体的三分之一左右。点缀色彩是指室内环境中最醒目,最易于变化的小面积色彩,它一般是室内设计中的视觉中心,应占室内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点缀色彩往往采用主体色和陪衬色的对比色或纯度较高的强烈色彩,使室内空间中的色彩既有统一又有对比,产生既变化又和谐的整体效果。

      2、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根据空间不同的使用目的,在满足色彩设计不同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性格特征的体现,最终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所以要使用多种色彩的搭配,以创造出舒适宜居的环境色彩,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色彩搭配能够明确体现出居住者的个性。如白色总显得明亮、幵阔、清楚。

      通常白色是一种给人安全感的颜色,可以大面积地使用,白色搭配小面积的有彩色,通常会有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色彩可以调节对室内空间大小的感觉。运用明亮、暖色的色彩,就能给人以比较明显的前进感;在面积上则会有膨胀感。而运用冷色、暗色的色彩时,效果则恰恰相反,会给人留下比较明显的后退和缩小的感觉。上述可知,合理地运用色彩对于依照需要适当调节空间大小的感觉是有着一定作用的。现代化的室内设计讲求空间布置的通透性,所以,许多功能空间并不需要作出十分硬性的划分,但可以通过色彩之间的区别把不同的功能空间标示出来。例如,现在许多住宅的客厅和餐厅的界限划分不很明确,然而,通过墙面颜色的改变或使用不同材质的地砖,就能艺术地达到区分的效果。可见,色彩在空间的隔断或分割上能起到十分巧妙的作用。在全部室内设计中,色彩设计处于统摄的位置,属于主题、灵魂。

      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利用丰富色彩的多样化特殊功能,要特别重视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所产生的物理影响,通过色彩的视觉效果,创设一个富有层次感和个性情调的让人耳目一新的优美室内环境。色彩的改变可以让室内空间产生不同的视觉空间效果,营造出不同的个性化气氛。室内环境色彩的变化和统一、对比和协调,始终是设计师应遵循的原则。室内空间色彩的设计构思,除了应考虑室内不同空间的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材料本身的颜色及家具与其他物体的色彩搭配;既要有统一感,又要拉开层次,使色彩丰富而不混乱,以适应不同空间的功能需要和不同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室内设计中只有合理地运用这些要素,才能够创造出愉悦、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阅读全文]...

2022-01-15 21:35:05
  • 色彩认识的绘画知识

  • 知识,文艺,体育
  • 色彩认识的绘画知识

      学*色彩,要懂得色彩的纯度、明度、彩度等,从最基本的学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色彩认识的绘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现在进行美术培训的人越来越多,进行美术培训的人更是多之又多,在进行美术培训时,必须要弄明白美术的色彩知识,这是美术的灵魂。思维绘画为您提供了下列知识点:

      1、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色彩的三要素:纯度、明度、色相,也叫基本属性。

      3、色彩的冷暖倾向称为:色性;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过视觉对色彩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4、三种暖色:红、橙、黄;三种冷色:蓝、绿、紫。

      5、纯色也就是相对单纯的颜色不加调配的颜色如:红黄蓝

      6、灰色:经过多次调配的色,将多种纯色混杂在一起会调出灰色,灰色也是多种颜色相互调配而产生的复色越是对比强烈的色相互调配越容易调出灰色。黑和白没有春、灰差别,没有色彩相貌差别的中性色彩,任何纯色加白加黑兜会变灰。

      7、冷色和暖色:在色相环上桔黄视为最暖的色,叫暖的基色,与之相对的蓝色称为冷色也较冷的基色,靠*冷色的部分称为冷色区,靠*暖色的部分为暖色区,而且,从极色开始向左右呈逐渐弱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用红黄橙为主的画面为暖色画,用蓝绿紫为主的画面为冷色画。

      冷色:沉静、清爽、深远、向后退。

      暖色:热烈、温暖、醒目、向前进。

      1、色彩有三个基本的表现要素不相识,即色相、明度、彩度。

      ①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它是区别一种物质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及相互混调的色彩(如:红+黄=橙,蓝+红=紫等。)

      ③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浓度或饱和度,色彩越强则纯度越高。

      ②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度,在无彩色上由白到灰至黑的整个过程。都是明度,所以低明度色彩是指阴暗的颜色,高明度色彩是指明亮的颜色。在色相中,黄色明度最高,蓝色则最低。

      2、从理论上色彩可以分为无色彩(白、灰、黑)与有色彩(红、橙、黄、绿)两大类别。

      3、根据人们的心理和视觉判断,色彩有冷暖之分,可分为三个类别:暖色系(红、橙、黄),冷色系(蓝、绿、蓝紫),中性色系(绿、紫、赤紫、黄绿等)。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它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情绪和行为。

      1、红色:红色是一种刺激性特强,引人兴奋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色彩。由于红色对人的视觉刺激强,同时容易使人联想到血和火焰,所以红色代表生命、热情和活力,使人感觉富于朝气,有种蓬勃向上的诱导力。在我们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联,红色便成为一种节日和其他庆祝活动中的常用色。然而在某种情况下,红色又让人产生恐怖、危险及至骚动不安的感觉。红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

      ①在柠檬黄上:红色呈现出深暗的受抑制的力量,被象征着知识的黄色撂量所控制。

      ②在暗红色上:红色起着*静和熄灭热性的作用。

      ③在紫丁香色上:红色降为受抑制的光辉,促使紫丁香积极抵抗。

      ④在黄绿色上:红色变成冒失卤莽的闯入者,动而富于意趣。

      ⑤在橙色上:红色似乎奄奄一息,黯淡而无生气。

      ⑥在黑色上:红色会迸发出最不可征服的激情和力量。

      2、橙色:橙色是黄色与红色的混和色,也是属于激奋色彩之一,代表温馨、活泼、热闹,给人感觉明快感。橙色是色彩中最温暖的颜色,易于被人所接受,一些成熟的果实和富于营养的食品多呈橙色,因此这种色彩又易引起营养、香甜的联想,并易引起食欲。橙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

      ①在白色上:橙色显得苍白无力。

      ②在黑色上:橙色表现出其最明显的特性。

      ③淡化的橙色失去其生动的特性。

      ④加深的橙色能取得最大的温暖度和最活跃的视觉效果。

      3、黄色:黄色是一种快乐且带有少许兴奋性质的色彩,它代表明亮、辉煌、醒目和高贵,使人感觉到愉快,是非常明亮和娇美的颜色,有很强的光感,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黄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白底上的黄色:看上去暗淡而无放射光,白色将黄色推到一种从属的位置。

      ②浅粉红色上的黄色,则失去了生气。

      ③橙色上的黄色:更加显得纯、高贵。这两种色彩并置时,就象上午的强烈阳光照耀在成熟麦田上。

      ④绿色上的黄色:使黄色射向外部,更具有亮丽色彩。

      ⑤红紫色上的黄色:表现出一种极富特点的力量,坚实而冷静。

      ⑥黑底上的黄色:达到了最明亮最有进取的光辉度,这时黄色是有力而强烈的阳光。

      4、绿色:绿色是界于黄蓝之间的色彩,既有黄色的明朗,又有蓝色的沉静,两者柔和,使绿色在宁静、

      *和之中又富于活力。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具有*衡人类心理的.作用。绿色的转调领域非常广阔,可能借各种色彩对比,表现不同形象。

      绿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黄色上的绿,产生明快的感觉。

      ②灰色上的绿,产生悲伤衰退感。

      ③橙色上的绿,冷色的活力增加到最大程度。

      ④黑色上的绿,一方面体现稳定、浑厚、高雅,另一方面则给人冷漠、郁闷、苦涩的感觉。

      ⑤蓝色上的绿,是冷色的生动有力的扩展。

      5、蓝色:蓝色属冷色,它沉静、清流澈净、往往具有理智的特性。代表宁静、清爽、冰凉、理智等,使人产生高远、空灵、静默清高、远离世俗、清净超脱的感觉。

      6、蓝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黄底上的蓝色,没光辉度。

      ②绿底上的蓝色,显现有红色的光芒。

    [阅读全文]...

2022-06-09 11:44:07
  • 描绘夏天景色的古诗句

  • 夏天,景色
  • 描绘夏天景色的古诗句

      夏天是默默无闻的`,也是伟大的,夏天使我们的心灵更为充实。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5.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唐·崔涂《夏日书怀寄道友》

      6.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7.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8.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唐·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11.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12.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1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4.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15.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16.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17.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18.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19.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0.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1.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24.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着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萨都剌《初夏淮安道中》

      2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6.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27.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2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9.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3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3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3.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34.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35.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36.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贾弇《孟夏》

      37.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38.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39.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40.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4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42.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43.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司马光《客中初夏》

      44.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45.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白居易《夏日》

      46.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唐·白居易《池上早夏》

      47.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阅读全文]...

2022-03-02 00:15:31
  •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提到色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画家。其实,用文字生动地表现事物形色,诗词作家的本领丝毫不亚于画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古诗的色彩美研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中英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摘要:

      *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

      一、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

      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出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自然图景。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

      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

      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

      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

      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

      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

      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首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括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掉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绿蚁”、“红泥”一实一虚,相对列出,在红炉绿酒两种色彩的和谐搭配之下,在天寒欲雪的苍茫背景之下,诗人*和舒畅的心情和盘托出,令人自然地联想到杜甫的“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样运用了极为浓重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手法,用大面积的绿陪衬高亮度的红,色调绚丽而调和,将夏日的湖光景色写得明丽如画。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写海棠花凋谢,绿红更替,用“绿”肥衬托“红”瘦,突出花的衰残。若单单绘出“红瘦”,深度、力度和意味都似乎不够了。

      双色,往往构成对比色。它起着两种色彩互相对比、对照,互相映衬、烘托,以及相互补充的作用,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大千世界,五色斑斓,多姿多彩。诗人为了反映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描绘复杂的形象,展示色彩缤纷的世界,单色、双色都不足以表现时,遂使用多种色彩。

      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一只浑身长满雪白羽毛的鹅,轻轻拨动着红色的脚掌游在碧绿的湖水上。“白、红、绿”三种颜色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写作这首诗时作者正年少,阅历谈不上丰富,整首诗所表现的内容也算简单。但正因为色彩词的准确运用,使得原本如儿歌式的一首诗成了传诵不衰的千古名句。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上,成队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诗的前两行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的景象,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出现了“夹江对峙的青山、回旋激荡的碧水、水天相接处的红光、从天际徐徐而来的白帆”等色彩景物。这些景物自然而巧妙的组合构成了一幅雄伟秀丽、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色彩间配合得十分和谐、优美且很有层次,令人赏心悦目。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死。”全诗用黑、金(黄)、燕脂(血红)、红、紫等多种鲜明而浓重的色彩,加强了悲壮情调,体现了奇峭瑰丽的风格。苍凉肃杀的环境气氛,紧张危机的形势,激烈的战斗场面,都借色彩而达到突出的表现。

      诗中不论运用单色、双色或多色,都须搭配适当,敷施得体,以免破坏色调的和谐,形象的完美,给人以杂、乱、怪的不悦目之感。在设色敷彩时都必须注意画面的和谐统一,求得形象完美,气韵生动,臻于自然完美。

      二、古诗色彩的情感感受

      从视觉上感知色彩,只是对色彩最浅层次的认知,对色彩更深层次的解读,应该来自情感的感受。“以色主情,以情观色”是古代诗人描绘颜色的总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诗人们对颜色的描绘具体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同一景,同一物,可以因为看景人不同而情异。如:同样是花,同样的红,无论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都让人感觉如沐春光,生机盎然。而“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却令人惆怅满怀,徒添伤感;同样是红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对大自然,对秋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宫廷内,“西宫墙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此时的红,却带着幽怨和落寞使人沉重。又如面对落红之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刻画的是暮春花落,佳人落泪之景,抒发的是迟暮伤感之情,而龚自珍唱出的是绝然不同的景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明亮开朗,乐观奋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和“林花谢了又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描画的却是年华不再,盛世难返的深沉叹息。

      同一色,同一人,也可以因时空不同而情异。同是诗人李商隐的句子,“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中的颜色无半点悲情,渲染的是诗人意气风发的愉悦心情,气氛热烈而欢快;而“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春日寄怀》),从草色未变联想至官袍未换,反衬时光流逝,白发日增,无限伤感。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以至阶级对立的现状在忧国忧民的诗人笔下也出现了大量佳作。其中有不少诗句是通过色彩词的运用而达到同情或控诉的效果的。如: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及“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两句诗就是如此。一边通过“苍苍、黑”等色彩词生动地勾画了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碳生活的艰辛、痛苦。同时也说明了他是一个受剥削、受宰割的下层劳动人民;一边通过“黄、白”这两个色彩词的运用使那宫使为虎作伥者的身份不言而喻。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加以点破,但对劳动者的同情、对宫使罪恶的揭露、控诉都已蕴含在这两组词中了。

      又如:“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朱绂”(深红色)本是唐代文武四品*的装束。“县宰”而“加朱绂”,表明他加官受赏。他凭什么“加朱绂”?诗人没有说,而是有意识地把“县宰”的“朱绂”和人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最后再用“血染成”来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句中色彩词准确而巧妙的运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本质,极大加深了诗的讽刺和控诉的效果。

      总之,色彩是某些事物存在的外在形式,唐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他们用心设色,然后泼洒与诗行中,应物象形,使诗歌亮丽光彩,宛如一幅幅写意的图画,故后人的诗评中,常有“诗中有画”之语。

      三、古诗句中表现色彩美

      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词汇主要有:红、绿、黄、白、黑、紫、金、银等,而“红”又可与之相同或相*的朱、丹、绛、赤等互换,“绿”也可用翠、青、碧来代替。也可在这些颜色词前加上表示深浅、明暗、新旧等的形容词,如新绿、暗红、残红等。此外,诗中还有“春色”、“秋色”、“秀色”等词,虽不指某一种颜色,却概括性极强,构成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艺术效果。

    [阅读全文]...

2021-12-23 22:23:49
  • 春天的色彩儿童画绘画作品图片大全

  • 春天
  • 春天的色彩儿童画绘画作品图片大全

      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大地万物复苏。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有人说,春天是绿色的。你看,小草从湿软的泥土里伸出了头,嫩绿的幼芽慢慢地长大了,变成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树叶,就像一串串珠帘,随风飘扬,美丽极了,到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又有人说,春天是红色的。你瞧,红艳艳的杜鹃花,像一簇簇燃烧的火焰。满山遍野的桃花,像穿着粉红色外衣的小姑娘。各式各样的'花儿,在春日里绽开了笑脸,多美啊!

      还有人说,春天是黄色的。看,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公园里,一朵朵金黄色的迎春花,对我们微笑,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你看,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广场上,各式各样的风筝迎着风飞着,有红色的蜻蜓风筝,黄色的金鱼风筝,还有黑色的蝙蝠风筝和颜色鲜艳的蝴蝶风筝。

      春天的色彩多丰富啊!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没错,这些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句,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在我们眼中,总是那么美丽。

      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时,小溪里的冰融化了,恢复了以前生机勃勃的样子,它欢快地唱着歌,声音十分清脆,真像一个歌唱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在经过火烧之后,又重现生机!小草发出了绿芽。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不断的点头,就像一片绿海中随风漾起波纹,看到绿色的草,让我感觉凉爽、舒服。“不知细中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个词句啊,是描写柳树的。其实,在春天里,我最喜欢的是柳树。柳树的枝条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春风一吹,枝条随风飘散,好像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在跳着优美的舞蹈,十分好看。

      农民伯伯在这个时候播下种子,精心照料,等待着秋天丰收的果实。对人们来说,春天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人们享受着美丽的春天,也在努力当中。

      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是春意盎然的季节,更是美丽的季节。

      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阅读全文]...

2022-02-18 20:02:04
  • 最具色彩的古诗名句赏析

  • 励志,名言
  •   最具色彩的古诗名句赏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夜月》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鹤鹊楼》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最具色彩的古诗名句赏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骆宾王《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替临安邸》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阅读全文]...

2022-04-07 01:26:16
  • 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_绝句古诗描绘春天的景色

  • 景色,春天,春天景色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春光明媚: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满园春色:春色满园,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东风送暖:东风,春风。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大地。”

    扩展阅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春天景色的词语文章,供大家学*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好词好句

    形容春天景色的词语,形容春天的景色的四字成语词语

    春光 春雨 春光

    春意 春蚕 春色 春装

    烂漫 复苏 莺莺

    春笋 春汛 春运

    酣春 熙春 烂漫

    韶晖 韶华 韶景

    春光 怀春 回春

    韶华 韶景 蛰雷

    残春 余春 早春

    蛰雷 残春 余春

    复苏 莺莺 和煦

    明媚 和风 骀荡

    春装 春色 春秋

    料峭 温煦 韶光

    融融 明媚 宜人

    怀春 回春 阑珊

    和煦 艳阳 春景

    仲春 阳春 酣春

    早春 仲春 阳春

    阑珊 暖意 盎然

    熙春 春天 春风

    春联 春节 春耕

    温煦 韶光 韶晖

    暖意 盎然 融融

    和风 骀荡 料峭

    春种 春雨 春雨

    艳阳 春景 春光

    春季 春光 春雷

    明媚 宜人 明媚

    青春 早春 打春

    淅淅沥沥雨声沙沙细雨淅沥春雨连绵

    [阅读全文]...

2022-03-17 22:25:57
  • 未来的色彩(组诗)

  • 未来
  •   一、曾经惊艳的她    墙的阻隔,迫使你看不到  她的臀部。其实她原本就不属于你  此刻你只能感悟她眼前的迷茫与狂躁    她的本色定格在黑白照片里  可惜无人替她珍藏。只在你的诗中  偶尔遇见曾经惊艳的她    或许她并不知道,你把她的眼神  镶嵌在了不灭的记忆里  永远也沾不上俗世的尘埃    二、空中落下黑暗    黑云在大海之上翻滚  你看不清聚集物的真实面目  只觉着那种位移很瘆人    倚在窗前,一股强风  利箭般射入口中,你活生生吞下了  这是灾难前兆    空中落下黑暗,吉凶  难测。躲不过  就是灭顶之灾    三、未来的色彩    未来的色彩,画圣也难调和  目前你只能欣赏——  西天变幻的晚霞和慢慢坠海的落日    你偏爱那种悲壮的场景,譬如  壮士背母跳崖,新婚洞房硝烟弥漫  空难生还者的啼哭等等    只要心底的旗帜在飘,自信的古城  就永远坚不可破    四、超凡脱俗    沉醉在烈酒里,可以品赏  风和忽闪忽灭的星星在岁月里  摇曳。把惊恐驱散在酒精中    哭泣时你常常仰头看月  而那只传染了相思病的子规  始终在你举杯的窗前啼血    用灵魂消灭自己的肉体  你只能看到幸福的背影,超凡脱俗  从古至今都是清风一缕    五、墙缝里鸟的梦想    墙缝里的鸟露出白色羽毛  酷似一个诗人的内心露出  常人视而不见的阳春白雪    墙缝里外的天空,大相径庭  而墙缝里鸟的梦想  是在苍天之上自由翱翔    假如墙缝里的鸟放弃梦想  它就看不见秋水之上向月而坐的佛祖  亦看不见飞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喜鹊    .

      编辑点评:

      整组诗读下来,印象最深的当属《墙缝里鸟的梦想》,从题目而来的画面定格住梦想二字。墙缝外是来自生活来自世界的压力,行走在逼仄夹缝中的梦想是每个人心中舍不得放弃的阳春白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超凡脱俗》是一颗不为人懂的心,诗人都是脱俗而独孤的,不论肉体陷入一种怎样的生活,思想上从古至今清风一缕曲高和寡;《未来的色彩》我读到了坚持二字,心中有要守护的梦想,那一个人便坚不可摧,不管前路为何,只管向前迈进,每一步都是向着秋水之上向月而坐的佛祖,那便是希望;《空中落下黑暗》是意外二字,意外便难辨吉凶,灭顶之灾也罢,侥幸得过也罢,对于意外,我们只有更多的唏嘘而无力防备;而《曾经惊艳的她》是活在照片上回忆里的人,又或者固执不肯放手的梦,都是以曾经二字来概括,时间过去人没有过去的,都是曾经。整组诗读下来,有感怀、有唏嘘、有坚持、有超脱,是一组灵魂的写照,是直面内心后的答案,真实而有力度。感谢山鬼老师投稿江南,问好。倾情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2022-01-01 05:36:44
  • 描绘夏天景色的古诗精选

  • 夏天,景色
  •   夏天来了,每当下起雨,便会变得十分清爽。关于夏天的有哪些呢?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2-06-26 01:36:10
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 句子
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 语录
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 说说
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 名言
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 诗词
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 祝福
运用色彩绘形绘色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