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关于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60) 说说(40) 名言(7) 诗词(307) 祝福(9) 心语(1)

  • 鹿寨王维古诗解释(鹿柴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 解释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别人的山水诗总是避免不了要写具体的景物意象,但是王维这首小诗别出心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没有描写任何景物,直接描绘了一座“空山”。但是这座所谓的“空山”并不是真的“空”。山林里枝叶相交重叠,看起来真的是空无一人。但不时地会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诗人既是写真实的情况,写法上也走的不是寻常路。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青苔上的树影在诗人眼前渐渐拉长。

    这首诗写诗人傍晚时分,自己在辋川别墅景点的一种状态。在静和响之间,有人和无人之间,塑造了一个幽深而光明的境界,富有禅机,让人诵读不厌。

    [阅读全文]...

2022-03-18 08:29:47
  • 鹿寨古诗翻译与赏析(鹿柴解析赏析)

  • 原文: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2.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3.但:只。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4.复:又。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阅读全文]...

2022-07-04 23:57:09
  • 鹿寨古诗的绝妙之处

  • 鹿寨古诗的绝妙之处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绘画方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在这首写景的小诗中,他运用自然界喧与静、明与暗相反相成的原理,借人语的喧响和落日的斜晕来衬托鹿柴山林中的静谧幽深,而这幽静的环境气氛,恰好是对于嘈杂纷扰的官场感到厌倦的诗人所渴求、向往的啊!下面是鹿寨古诗的绝妙之处,欢迎参考阅读!

      鹿寨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阅读:

      6.王维的诗 诗中有画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本诗的后两句所展现出的美丽图景,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美在何处。(共3分)

      7.本诗的前两句如何写出了此山的 空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参考答案:

      6.(3分)夕阳的一抹余晖照射到幽深茂密的树林中,又映射到青青的苔藓上。(2分)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光与影的这种转瞬即逝的组合,以光亮反射幽暗,更加衬托出周围的幽暗与宁静的美。(1分)

      7. (3分) 不见人 才显得 空 , 但闻人语响 正是说明了这个地方非常静,才听到了人的声音。(1分)以动衬静,反衬出空寂的氛围。(1分)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1分)

      鉴赏:

      第一句开头两字“空山”立刻让人想到一个仿佛映入眼帘的画面,连亘数里,方圆数里的'山,让人顿生寂寥幽深之感。山里不见人,只有诗人在静静的看着。他眺望远方,他思索人生,他的思想可以恣意的随心而飘。可这虽“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在此山中虽然没有看到人的踪影,但听到了人的说话声,不知道是山里太死寂了,还是诗人的心太超脱尘世了?按理来说,山里有生灵,有鸟儿喳喳,有溪水潺潺,可这在诗人那里好像都不存在了,只有人语响,可能是诗人的心太寂静了。从另一方面,此种衬托的手法,即以动衬静更能达到写静的效果,把诗人心中想要追求的静表达了出来,虽有人语,但给人感觉是一种超脱尘世的静,好比经常形容静的一句话“静的连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这里把静与针掉地上联系起来,而诗中是把静与人语响联系起来,都能够印证“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以有声来描写无声,以此显示是多么的寂寥。

      诗人在景静与心静的状态中,看到了几束光线,可以想象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哪怕一点点斑驳都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况且这山林茂密,有“深林”两字可以看出。此处树林给人一种深邃之感的,光线透过深林折射进去,有照在了青苔上,此景给我的感觉林子很阴暗。此处是关于光的描写,幽深的色!

      此诗一二句是声的描写,三四句是光的描写,光,声相交融,仿佛一幅可以变换的画在读诗之中慢慢的飘进你的眼帘!

      空寂的山中见不到人的踪迹,

      只是偶尔听见几句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林,

      进而照在常年不见阳光的青苔上。

    [阅读全文]...

2021-12-03 04:50:32
  • 腊八主题古诗

  • 腊八
  • 腊八主题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腊八主题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2、《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3、《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4、《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5、腊八祝福

      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亲情涌心头。

      电邮动画与健康,获益多多忙稽首。

      6、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7、《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宋代: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8、《腊八日早漫成》

      宋代:张即之

      簿书方应接一身,减却新计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雨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腊八一过,就是年,每逢佳节倍思亲。

    [阅读全文]...

2022-07-13 15:43:26
  • 爱国主题古诗

  •   爱国,就要急祖国之所急,想祖国之所想,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过零丁洋》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十一日风雨大作》

      宋·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夏日绝句》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阅读全文]...

2022-07-21 18:02:39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28首

  • 清明节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28首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28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清明》

      年代:宋 作者:方岳

      淡烟疏雨晴明日,飞絮落花游子心。

      燕话春愁初睡起,一帘草色暮池深。

      2.《寒食野望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寒食》

      朝代:唐代 作者: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4.《郊行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5.《鹊踏枝·清明》

      朝代:五代 作者: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6.《清明夜》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7.《长安清明》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8.《折桂令·客窗清明》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9.《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朝代:明代 作者: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0.《清明日》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阅读全文]...

2022-07-20 22:00:18
  • 立夏为主题的古诗(通用10首)

  • 立夏
  • 立夏为主题的古诗(通用10首)

      在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立夏为主题的古诗(通用10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宴散》

      作者:白居易

      江南孟夏天,

      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

      蛙声作管弦。

      2、《金陵杂兴二百首》

      作者:苏轼

      立夏连朝划地寒,

      看承芍药倩园官。

      秋千拆罢无聊赖,

      轩槛周遭绿一般。

      3、《立夏》

      作者:吴藕汀

      多年不见小黄鱼,

      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

      几枝蕙草正芳舒。

      4、《初夏即事十二解》

      作者:杨万里

      莲叶头巾道样裁,

      仙桃扇子午时回。

      扑蝇堕地犹能施,

      闭合生尘底处来。

      5、《山亭夏日》

      作者: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6、《暑旱苦热》

      作者: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7、《纳凉》

      作者:秦观

      携?E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8、《夏意》

      作者: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9、《立夏》

    [阅读全文]...

2021-12-23 02:35:15
  • 爱国主题古诗词鉴赏

  •   我们即将迎来党的生日——七一建党节,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更应该展望未来。感谢我们的党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值此之际,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X爱国主题古鉴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

      意“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爱国主题词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1-20 05:56:09
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 句子
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 语录
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 说说
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 名言
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 诗词
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 祝福
古诗鹿寨的主题描写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