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清廉意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清廉意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清廉意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清廉意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在潍七年,重视农桑、赈济灾民,案无留牍、事无贿赂、清正廉明,始终保持本心。
关注民生
郑板桥担任知县期间,经常到乡下“借问民苦疾”,不坐轿子,穿着布衣草鞋,打着“桥”字灯笼,微服出行,到农村,到集市,到百姓中间去,到田间地头去,访贫问俗,到处查访。由于郑板桥经常不在衙门里,上司下来,经常找不到坐衙的“醒板桥”,却找到田垄上的“睡板桥”。
案无留牍。郑板桥在潍期间时常训导属下:听差办案要诚实、勤慎。并赋诗一首:“君是天公办事人,吾曹臣下二三臣;兢兢奉若穹苍意,莫待雷霆始认真。”郑板桥时刻关注民情,夙夜在公,实现了案无留牍。
有谴我任
郑板桥就任潍县知县时,恰逢潍县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灾荒。百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面对灾情,郑板桥寝食难安,上书朝廷请求开仓放粮,朝廷却迟迟不予答复,郑板桥想私开粮仓,县丞和典吏认为,私自开仓犯的是刀剐之罪,不可操之过急,最好等上面批示。郑板桥听了生气地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两袖清风
郑板桥说“宦贫何畏,宦富可惴”“吾既不贪,尔亦无恚”。他抨击世俗,“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在潍县时,他倡修潍县城墙,工程浩大,一钱一物他都概不经手。 (《学*时报》)
拒腐.自律 诗十首
陈南波
寇准一生惟谨慎,
禄山谦恭未篡时。
一朝得意权在手,
双开落寞人笑痴。
此图与内容无关
宵小太过猖獗,
上帝犹不过眼。
待到表演妆卸,
丑陋尽道人前。
此图与内容无关
满桌尽佳肴,
动辄只一瓢。
端好自家碗,
莫恋他人盘。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水面很*静,
肥鱼独猖獗。
一水润万物,
肥鱼不可留。
此图与内容无关
世上货品千万家,
一餐只啖几鱼虾。
端碗不恋他人盘,
自饱肚腩乐哈哈。
此图与内容无关
野花野草漫山坡,
只摘几束不求多。
回得家来插花瓶,
点缀美好幸福窝。
此图与内容无关
评说他人容易,
更难管住自己。
色利惑于眼前,
看你晕不晕迷?
此图与内容无关
一只丽燕冲天飞,
不惧疾风不惧黑。
若问燕子何处去?
风雨过后现彩虹。
此图与内容无关
硕鼠最怕见光,
他是南宋状元出生,一生爱国,矢志不渝,为官清廉,政绩卓越,深受百姓爱戴,他便是南宋爱国名臣和诗人王十朋。他的诗忧国爱民,情操高尚,诗文充满着浓厚的乡情与友情。今天,我们便一起欣赏王十朋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历史意义与爱国情怀。
王十朋从务农到读书再到入仕做官,一生极为传奇。由于身处宋朝敏感时期,他在四十六岁才进入仕途,直到六十岁去世,官场生涯仅仅十余年。在为官期间,他还有一段时间回家隐居,短短的官场生涯却深受爱戴,可见其为人能够在百姓心中立足,也能说明其政绩之成就。
少年时期的王十朋,就怀有报国之心,入仕后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一生积极抗金。在地方为官,其清正廉洁,断案英明,打击恶霸,做出诸多有利于百姓的好事。据记载,王十朋更是将自己的俸禄用于公益事业上,如此形象对后世产生深刻地,积极地督促作用。
众所周知,宋朝文人非常多,名声斐然的文人比比皆是。王十朋虽然无法入围宋朝最为杰出的文人之列,但他社会地位很高,政治影响力大,而且为人正直,及乡情与爱国于一身,所以他的诗作还是非常有艺术价值的。
他推崇韩愈、杜甫、柳宗元、苏轼等人的文学思想,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同时他笔下的作品具有时代的印记。在王十朋存世之作中,有各种题材的诗,比如山水诗,宦游诗,赠友诗,送别诗等等,诗文背后流淌着诗人铁血的性格与高尚的情操,首首佳作被*顶礼膜拜。
山水诗在其存世之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不仅描写自然景物,还有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名胜古迹,并融入丰富的个人情感,其中包括政治理想、人生体验,诗文中勾勒出宽阔、深邃、纯正、率真的精神世界,读起来备受感动,深悟后让人觉醒,体会后让人感受到美的享受。
宦游诗也是王十朋笔下非常有艺术价值的题材诗歌,他用唯美的文字歌颂祖国精神,诉说自己坚贞高洁的品性,倾吐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地方为官,为百姓做实事,能够体现王十朋是一位真性情的诗人,流淌出一个好官的血液,读完让人膜拜,可以说,读王十朋的诗就是一次洗涤心灵的旅程。
在王十朋的山水诗和宦游诗中,充满大量的白描与想象虚拟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生动逼真之余,又富含浓重的生活气息,还包括奇幻和浪漫色彩。值得一提的是,王十朋善于从山水、名人、古迹之间展开意象思维,通过联想与幻想,从而收获创作灵感,所以才能写出结构巧妙又意韵深远的诗篇。
在写作方面,王十朋注重炼句,在清晰流畅的诗句背后隐藏着精明的诗眼,加之运用散文创作的手法于诗歌创作之中,缔造唯美的意境,读完让人回味无穷。
据记载,王十朋于1112年11月9日出生,今天是其909周年诞辰,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南宋时期爱国名臣及诗人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意境与爱国情怀,读懂有洗涤心灵之功效。
咏柳
[宋] 王十朋
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
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萦萦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
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
桃川
[宋] 王十朋
流水桃花世已非,石林烟草尚芳非。
山中鸡黍聊炊午,眼底风尘且息机。
圣世难招秦晋隐,野心独爱芰荷衣。
寻真不遇空归去,笑指秋风绕翠微。
点绛唇·阑槛阴沈
[宋] 王十朋
阑槛阴沈,紫云呈瑞馀寒凛。
卷帘猗枕。香逼幽人寝。
入梦何年,庐阜闻名稔。
风流甚。阿谁题品。唤作熏笼锦。
点绛唇·蜡换梅姿
[宋] 王十朋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
蝶驰蜂逐。蜜在花梢熟。
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
因坡谷。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
点绛唇·仙友苍苍
[宋] 王十朋
仙友苍苍,西风吹散天香好。
暗飘龙脑。金栗枝头小。
谁种丹霄,造化玄功妙。
真堪笑。学仙疏谬。有似西河老。
点绛唇·野态芳姿
[宋] 王十朋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
清廉历来被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清廉作为高尚品德来塑造、作为人生智慧来追求,是营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文化支撑。
这里,收集了一些激励人们清洁亷政的古诗词,希望带给大家警示与启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明代于谦写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代李商隐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意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那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猛蛇。有几人曾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只有在苍梧对翠华盖哭泣份儿。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意指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这些都表达出诗人们倡导的清廉为官的气节和风范。因此党员干部要终生做到:勤为径做人、善为本做事、廉为先做官,行如碧玉洁、清廉爱人民,心同朗月明、洁身为人民。
穿越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始终是天下百姓的热切期盼。对党员干部来说,廉洁清白便是最辉煌的人生、最美好的人生。一首首廉政诗文,代代相传成千古绝唱,在时代的更替中怒放出一抹又一抹绚丽的色彩。“清廉历来被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清廉作为高尚品德来塑造、作为人生智慧来追求,是营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文化支撑。”
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包拯清廉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白居易的鸟古诗意义
白居易的古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鸟古诗意义,一起来了解下这首诗的内容吧!
古诗原文
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古诗注释
①道:说。
②莫:不要。
③子:小鸟。望:盼望。
古诗意义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
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古诗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如果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
据说洛阳纸贵,据说长安居不易,白诗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来与得道高僧相交,长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渐明白世间的生灵都有同样的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一首简单易懂的《鸟》,把鸟儿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一样,人不可以为自己强,而任意决定小鸟的生死。
如果说自然界的定义是生灵皆*等,那么人类社会的规则强化万物为三六九等。白诗人听高僧说,恶虽小不可为,善虽小必为。他曾经以为的生命不*等,终于转化为自然界的万物*等。此诗说的是鸟,其实喻义着现实社会,皇家贵族性命高吗?贫穷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样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诗人希望社会充满爱和欢乐。
白居易简介
唐代“诗圣”杜甫留下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著名诗句,可他本人却只活了58岁。在唐代,真正的文坛寿星是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8个皇帝的白居易。他最终以75岁的高寿辞世,是唐代诗人中最有养生之道的人。
白居易自小家境贫寒,步入官场后又不断遭受贬降,40岁之前一直疾病缠身。而在与医生、药书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了人之所以活不到百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不快乐。从此,他特别注重培养乐观的性格,修德养生。他寄情山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留下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等千古名句。即便是遭遇丧子和被贬的连续打击,他也能够用内心的修炼擦去眼泪,自己排忧解愁,通过撰写诗句得到心灵的慰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他一生乐观情绪的写照。
74岁时,白居易辞官归隐。他组织了六位年过七旬的朋友成立了一个“七老会”,大家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欢度晚年,尽显人生的豪气。其通达乐世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晚年的白居易,除了种花、种树之外,还经常到外面晒太阳、散步、练气功。他戒美味,主张饮食要素食淡味、不多沾肉味,他的家中有数位妻妾,却从不放纵。
在唐代的诗人中,白居易创下了“三个新高”:一是寿命高,享年75岁,要远比李白、杜甫高寿得多;二是著作多,他现存的诗文多达2800多篇,是唐代文人中留下著作最多的;三是文学成就高,他留下的佳作名句最多,千古不朽,而这些都和他注重养生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领导干部财产公示的第一人。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机关校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他在诗中说:“幸逢太*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不久,因才干凸显,升为左拾遗,薪水翻了一番,赋诗曰:“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刚入仕途,大才子白居易的运气就不错,国家调整了公务员的薪酬,不仅不再停发、下调工资,还把京官、外官的工资标准都提升了,低级文官每月能领16,000文。白居易时期的铜钱并没有贬值,还是一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5角。他月薪16,000文,折合人民币8000元,这个薪水不能算低。他用诗歌公示家产,表白心境,不让别人有行贿的机会,也不给自己留下受贿的空间。
那个时代,左拾遗可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可白居易却并不攀附权贵,以爱管“闲事”、敢谏闻名。因犯颜直谏,他被贬为地方官,先后任江州、苏州、杭州等地刺史。
在杭州时,白居易关注民生、大兴水利,亲率州民修筑了西湖白沙堤,引水灌田,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和市民吃水难的问题。随后他又实施了增修湖堤的水利工程,使湖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人们为了纪念其功德,将其所筑之堤命名为“白公堤”,就是如今西湖上的白堤。白居易任满离任时,竟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一部分俸禄留给了杭州府,作为公用经费的补充,使用了五十余年。离别之时,百姓站满了运河*,官员和百姓哭喊着随船送行了十多里。他在《别州民》一诗中记下了这感人的场景:“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为官清廉、淡泊名利的白居易,除了饮茶吃菜需要在当地购买外,从不索要任何名贵物品。卸任后,两袖清风的他,只带走在山上拾到的两小块天竺山石,作为心爱之物。
一天,他摆弄石块时,才发现自己竟做了一件“不清白”的事。他甚感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他想,倘若每个游客都带回天竺山石,哪里还有天竺山的秀美?自己认为没有带走杭州一丁点儿东西,难道这石头不是杭州的东西吗?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玷污名声,这好比贪污了千金,不是一个为官清廉者应该做的。他越想越不能原谅自己,悔恨万分,忍不住挥毫写下了这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居官*40年,始终清廉自守、一心为民。73岁那年,还壮心不已,兼济人民,倾自己资财,开凿了龙门石滩,排除了来往船只经常在此触石遇险的隐患。他亲民、爱民、忧民、为民,在当时那个社会,实属凤毛麟角。
清廉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警示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廉名言警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
2、俭以养廉。
3、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4、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增广贤文》
5、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6、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7、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8、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广贤文》
9、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10、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增广贤文》
11、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12、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13、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14、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15、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衡。
16、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17、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18、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19、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20、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21、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22、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23、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24、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增广贤文》
25、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26、处事公*,*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27、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28、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29、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3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
31、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32、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33、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3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35、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36、奢欲贪俭生廉。
37、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安。
38、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廉洁从政;教育和惩戒腐败违纪行为利国为民。
39、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40、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41、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42、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
43、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44、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45、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46、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夫害国殃及子孙。
47、财欲是只虎,**是柄剑。
48、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49、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党纪、政纪严惩腐败。
1、墨梅 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2、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3、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
4、诚信立身,廉洁自律,正派做人;求真务实,举贤任能,公道办事。
5、必有公道。 ——晋杨泉
6、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7、败于功者,贪功者也;死于利者,穷利者也。
8、廉生威。 ——清?李惺
9、恰是岳阳三月天,登楼读记两茫然。滔滔湖水千层浪,点点君山几缕烟。人事已随时代改,城池犹枕洞庭眠。谁能忧乐分先后,反腐于今又十年。
10、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11、半山初热石榴红,一水新鲜绿叶丰。早把浊情葬泥里,唯开廉洁在花中。
12、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13、公仆曾经心血洒,千枝万蕊紫桐花。更觉忠魂在高处,年年雨润万千家。
14、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15、身在荒郊喜自青,华堂入住不凋零。有沙有水长知足,进也青青退也青。
16、工资不付理何存﹖露宿寒风痛断魂。宰辅躬亲天下少,惊雷应醒欠钱人。
17、施仁播惠泽麻桑,肃腐惩贪志昂扬。持节清廉甘淡泊,忠肝赤胆振家邦。
18、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19、和尚出身太祖刚,筑墙积谷缓称王。勤廉力拒奢华事,严令毁除金镂床。
20、廉政惊天雷动,肃贪反腐英明。乌烟瘴气苍庭,正本清源已定。
有清廉意义的古诗
清廉正义的古诗
赞清廉的古诗
为人清廉的古诗
清廉的古诗2首
清廉廉洁的古诗
古诗中的清廉
讲清廉的古诗
古诗清民的意义
清廉诗句
清廉的诗句
清廉之风的古诗
写清廉的古诗
清廉莲花的古诗
莲花清廉的古诗
清廉爱国的古诗
反应清廉的古诗
关于莲的古诗清廉
杜甫的清廉古诗
清廉语录
清廉口号
清廉的成语与古诗
清廉的古诗简短
表达清廉的古诗
表示清廉的古诗
清廉的一首古诗
清廉的古诗和配图
清廉的古诗词
清廉高洁的古诗
清廉的两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