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唐朝孟浩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唐朝孟浩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唐朝孟浩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唐朝孟浩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初秋唐孟浩然古诗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初秋唐孟浩然古诗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有人说,想读清淡自然的诗,应该读谁的作品呢?
那必须是孟浩然呀。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和王维合称为“王孟”。细读孟浩然的诗作,只觉清新空灵。孟浩然最会捕捉生命中的诗意感受,简净的文字,疏淡的语言,在孟浩然的笔下,却独具雅致空灵的气韵。
今天,隐娘分享10首孟浩然的诗作,相信我,当你细细品读之时,一定能感受到自然清新之美。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孟浩然最知名的作品,此诗不作奇语妙句,如冲口而出,却字字天成,句句有味。
此诗短短二十个字,却韵味无穷,古今诗评家都推崇备至。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令人回味无穷。
当我们春天醒来时,看着窗外的落花,就会自然地背出这首诗。好的诗词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总会在某一刻打动你的心。
《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伤,孟浩然漫游吴越,在暮宿江边时,写下此诗。
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日*黄昏,旅人心中又添愁绪。原野空旷无际,天比远处的树还低,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显得与人更亲*。
《批点唐诗正声》:语少意远,清思痛入骨髓。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应朋友之邀去做客,来到乡村,只见村后青山,村边绿树,恰似一幅绝妙的青山绿水画。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瀛奎律髓》: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孟浩然漫游吴地时,怀乡思归,写下此诗。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好一幅深秋景象。而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
《王孟诗评》:读此四句,令人千万言自废(“我家”四句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他能予以引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浑若天成,将洞庭湖的景象写得气势逼人。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浑浑不落边际。三、四惬当,浑若天成。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后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3、《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临洞庭》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6、《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7、《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8、《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9、《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10、《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孟浩然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孟浩然的古诗二十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唐代山水田园派大诗人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著有《孟浩然集》。其中有名的五言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可谓家喻户晓,广为人知。
孟浩然待人又很热情仗义,不仅是李白崇拜的偶像,与杜甫、王维、王昌龄等等都是私交很好的朋友,还深得张说、张九龄、韩朝宗等朝廷大员欣赏,多次"干谒"他入仕谋职。
然,就是这样一位才学高、名气大且得到贵人提携的大佬级名诗人,却怀才不遇终身未能入仕。这是何故?
真的是他得罪了玄宗皇帝?还是像《红楼梦》中的贾敬那样不屑俗务不愿为官,抑或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运气差,累试不中?
且让在下陪你一起说道说道。
一、"官谜"孟山人
孟浩然,字襄阳,公元6*出生于湖北襄阳,世称"孟山人",也就是没有功名的人,即草民,世称布衣诗人。
故孟浩然一生没有当过官。是孟浩然不愿入仕,还是读不起书或者学*成绩差入不了仕途?
其实,孟浩然并不是读不起书,他的家庭条件不算差,乃襄阳城中较为殷实的书香门第家庭。小时候的孟浩然读书也还可以,他本身又是一个"官谜",渴望着将来可以"货卖帝王家",能施展*生抱负可以建功立业。
然,年轻时候的孟浩然,太贪玩,没把科举考试当回事,一心想着趁青春,先惬意地过一把隐士生活再说。便拉着同乡好友张子容隐居于鹿门山,过着悠然的山居生活,还写下《题鹿门山》一诗。
不觉到了公元712年,24岁的张子容先着急了,便单独下山参加了科举考试,很幸运地一举高中进士。可不慌不忙的孟浩然只作了《送张子容进士举》表示祝贺后,仍沉浸于自得其乐的山水生活,对参加科举考试没作打算。
二、"干谒"未果
就这样,孟浩然又心情愉悦地过了几年幸福无忧的青春时光。
一晃,就到了公元717年,孟浩然已29岁,正好游历于洞庭湖,时逢宰相张说贬任荆州长史,听说孟浩然才气过人,很是看好,有心举荐他入仕。
原本是"官谜"的孟浩然也觉得"玩"得差不多了,亦想着通过"干谒"方式入仕。
一拍即合之下,孟浩然还写下有名的求职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这首诗也得到张说的欣赏,可推荐上去后,并没有得到玄宗皇帝的召见。
不觉又过了7年,到了公元724年,36岁的孟浩然得知玄宗皇帝巡访于洛阳,便只身前往洛阳求仕。又得襄州刺史韩思复、襄阳令卢馔(二人都是他的"忘形之交")的举荐,可还是没有音讯。
孟浩然滞留洛阳三年,一直没收到入仕的消息,只好又辗转于维扬一带,继续过着游侠般的隐居生活。
所幸的是,就在公元726年,他与25岁的李白相遇。李白非常崇拜他,当即写下有名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多年以后,两人在黄鹤楼重逢。李白又为孟浩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望,也算是惺惺相惜之下对他"干谒"未果的补偿吧。
三、累试不中
不过,孟浩然渴望入仕的想法并没有中断,便期盼通过科考之路获取成功。
于是,公元727年,39岁的孟浩然与李白作别后,便奔赴京都长安首次参加会试。据云,这次考试他的状态也还可以,据他自己分析,是可以中举的。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放榜下来,就是没他的名字。孟浩然第一次科举考试便"意外"地名落孙山。
不甘心失败的孟浩然决心复读,次年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公元728年,孟浩然写下《长安早春》后,又意气风发地迈入二次科考之路。还曾在太学赋诗,传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一时名动公卿,一座倾服。
只可惜,他第二次考试还是失败,仍旧不明就里地落选。
公元734年,46岁的孟浩然第三次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仍然遗憾,他还是没有科考成功,入仕之门依旧对他紧紧关闭。
四、得罪了玄宗皇帝
不过,孟浩然在孜孜不倦的求仕期间,又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友谊,小12岁的大诗人王维与他交好,甚而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
那时,王维不过二十来岁,早已高中状元,还被授予管理皇家图书馆的显要职务。
据说也是王维心血来潮,一心想着邀请他的兄长还是草民的孟浩然参观他的办公室,意在鼓励他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总有成功的时候。
哪知,就在王维热情接待孟浩然之际,玄宗皇帝突然驾临御书苑,想看看朝廷的藏书情况。
王维和孟浩然一下都慌了,毕竟孟浩然还是*头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去皇家图书馆的。王维赶忙要求孟浩然躲到床底下迴避。
谁料,心慌之下的孟浩然却将自己衣袍的一角露在了外面。
玄宗皇帝一眼发现床下有人。王维只得告知实情,忙喊孟浩然出来接驾。玄宗皇帝见是孟浩然,对他的名气也有耳闻,便赦免二人违禁之罪,又令孟浩然背一首所写的大作听听,以便量才录用。
可慌里慌张的孟浩然,在头脑一片空白之下,念了一首很不合适宜的《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9、《耶溪泛舟》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
10、《舟中晓望》 挂*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11、《自洛之越》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12、《送朱大入秦》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
1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5、《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16、《凉州词》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17、《书怀贻京邑同好》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18、《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余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9、《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20、《南归阻雪》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唐朝时期,湖北有位诗人孟浩然,和王维是好友,两人都擅长以五言诗吟咏自然景物,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世称王孟诗派。但就是这样一位享有盛名的大诗人,在科举应考中屡遭失败,年过四十,还是一介布衣。
一天,王维邀孟浩然到翰苑读诗论文,恰遇玄宗皇帝驾到,孟浩然一时不及回避,便在床侧躲避。王维见了玄宗,不敢隐瞒,便将浩然来访事相告,玄宗微微笑曰:“朕早就听说他的名字了,愿赐一见。”
玄宗当即召见了孟浩然,并要他当面吟诗,孟浩然于是以悠扬缓慢的声调吟咏了自己的一首*作《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冷笑不语,未置可否。
时值盛夏,玄宗略一沉吟,嘲笑道:“孟才子在诗中自伤不遇,朕倒想当面试才。”说罢,笑吟诗谜两句:“荷花露面才相识,梧桐落叶又离别。”
孟浩然沉思片刻,以诗作答:
“一户没有墙,好汉内中藏。
人说像关公,吾云是霸王。”
玄宗点头称是,一笑而去。
你知道二人所咏何物吗?
谜底:“扇”。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诗人。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湖北襄阳鹿门山,生了六子。尽管他没有担任过官职,但是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声望,连王维和张九龄对他都另眼相看。另外,李白也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样的诗句,以此来肯定孟浩然的学识和人品。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今天复*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原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这首诗的大意是:老朋友非常好客,预备了鸡和黄米饭,饭菜十分丰盛。诚心敬意,盛情邀请我到他的田庄去赏玩。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四面环绕,一片郁郁葱葱。村庄外墙的不远处,横卧着苍青的山峦,背靠青山。坐在屋内,推开窗户,就直接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子。端起酒杯,一边开怀畅饮,一边闲谈着农耕农种和庄稼收成情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们再相聚。到时候,再回到这里,还是这个老地方,我们一起观赏盛开的菊花,品尝自酿的菊花酒。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湖北襄阳鹿门山时,对自己拜访老朋友,在其田庄做客这件事情的描写。当时,他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孟浩然这首《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他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事情经过。在绿意盎然、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宾主尽欢,待客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充满了乐趣,抒发了他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篇叙事,句句口语,亲切自然,如话家常,语言朴实无华,一如所表达的朴素的情感,可谓淡中存奇,隽永耐品。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淡,淡而浓,浅而厚,*而远。这首诗初看似乎*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国画,将景、事、情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回顾全诗,其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淡”字。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鸡黍饭的普通款待。一座秀美田园,一对老友相会。没有繁文缛节,只有来去自便;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家常便饭;没有高谈阔论,只有百姓随谈。一切都是那么*淡而自然,就连诗句都是极其普通的口语。这种淡淡的*易*人的风格,恰恰与孟浩然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恬淡亲切,却又不是*浅枯燥。农家朴实的气氛、别具一格的环境、心灵境界的契合、田园风光的留恋,如此等等,无不在字里行间精准表达出来,含蓄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使诗歌的艺术美及其所要表现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诗的魅力在**淡淡中显示出来,表现了孟浩然高超的艺术功力。最后说一句,秋天快到了,抓紧去与老友相会吧 !
2021年8月6号
今天复*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原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把船停泊在沙洲旁,沙洲及其周边烟雨弥漫。日暮时分,暮色苍茫,客居他乡的愁绪涌上心头,显得更加突兀,更加明显。原野无边无际,四野空阔,远远望去,远处的天空,比*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仿佛觉得月亮在向人亲*。
孟浩然的这首《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格调清丽的写景五言绝句,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抒发了其漂泊异乡的惆怅,以及困顿的情感。他通过选取不同的景物,营造出一种忧愁清冷的氛围,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前路感到茫然的困惑。全诗好景如画,寓情于景,将自己的心情与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研读这首诗,就不得不说一下孟浩然的身世和处境。孟浩然十一岁开始读书,到了四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只得逃离洛阳的世俗交游,去吴越寻找好山好水,以图排遣出仕不得的失意。此时的他,孑然一身,置身于暮色笼罩的建德江畔,环顾四周,四野茫茫,天高树静,江清月明,一瞬间,千愁万绪,纷来沓至。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尽在这淡淡的几行诗文中,不断地向外涌现。
大家都知道,孟浩然是一位受到李白推崇的优秀诗人,他可以熟练地选取出能够准确代表心中所想的景物,辅以娴熟的写诗技巧,寥寥数笔,就能点染出一幅淡然隽永的图画。一句“江清月*人”,赋予明月善解人意的灵性,即使是诉说忧愁,也*添了一份淡雅。他不属于那种豪迈的盛唐诗人,他在诗文中只是纯熟自然地表现个人感受,更多的是清丽与恬淡,从而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2021年6月24号
今天立夏,复*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的大意是:不知不觉间,傍山的日光,忽然就西落了。原本在池塘上面的月亮,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披散着头发,放浪不羁地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门户大开,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晚风微微吹拂,送来阵阵荷花的香气,清香怡人。夜间的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响声。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正想也最适合拿琴来弹奏。可是很遗憾,老朋友不在,没有知音来欣赏。有感于此,所以更加怀念老朋友。就算半夜做梦,都在梦中苦苦地想念着他。
说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得介绍一下孟浩然的家乡。据资料记载,南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辛大即辛谔,在家排行老大,故称辛大。辛大是孟浩然的同乡知己好友,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并与孟浩然约会见面,二人在一起弹琴饮酒畅谈。这首诗就是专门写给好朋友辛大的。
孟浩然的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对老友的怀念。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据资料介绍,其诗特色是朴实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遇什么景就写什么景,从不专门挑选奇特离异的景致,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其有代表性的名篇。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全诗从夕阳西下——入夜所觉的竹露荷风——夜深人静弹琴不能而怀辛大——期待梦里相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层层递进,自然衔接,由境及意,浑然一体,自然醇厚,余韵无穷,充分展示了“孟”诗的特点。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的这种思念只是淡淡的,一点点小惆怅而已,但足以拨动我们那根敏感的心弦。人生难得一知己!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不顺心的事,碍于个人隐私,或者个人面子,一时竟找不到一个倾诉对象,找一个无话不谈的人竟然那么难。每每如此,就会不自然地怀念那些曾经的为数不多的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2021年5月5号
今天复*孟浩然的《春晓》,原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困秋乏,春夜不冷不热,最适合酣睡,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一觉睡到自然醒,天已放亮,首先听到的,是窗外一片欢快的小鸟鸣叫声。昨晚,隐隐约约听到风声和雨声,似乎下了一夜的春雨。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应该打落了不少花瓣,庭院里,石阶上,一定铺满了缤纷的落花吧。
据资料介绍,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在湖北襄阳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当时,他过着恬淡自然的隐居生活,身处“慢生活”之中,远离尘世喧嚣,心情闲适,可以“侧耳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可以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天然美。因此,他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耶溪泛舟》为盛唐时代大诗人所著五言,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耶溪泛舟》注释】
①耶溪:即若耶溪,出若耶山,北流入运河。溪旁有浣纱石古迹,传说西施曾浣纱于此。
②落景:落日的光辉。
③桡(ráo):船桨。
④渚(zhǔ):水中的小岛。
⑤泓澄:水深澄澈。
⑥容与:从容移动,徘徊动荡。
⑦脉脉(mò):互相凝视。
【《耶溪泛舟》白话译文】
落日散发着它剩余的光线,轻摇木桨在若耶溪中划船。
碧水清清水中的生物多可爱,清溪泛舟是怎样的从容悠闲。
白头老翁端坐于岸边垂钓,新妆的少女临水清洗衣衫。
彼此对望着好像曾经相识,却只能脉脉相视无缘攀谈。
【《耶溪泛舟》创作背景】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冬,诗人在长安求仕未成,沮丧地离开长安,在江浙一带漫游。一日,他泛舟耶溪,傍晚,在溪边看到了垂钓的老翁,浣纱的村女,他们生活得自然、和乐,无忧无虑,深深触动了诗人之心。因此,写了这首《耶溪泛舟》,以表达他从大自然中汲取生活欢乐的愉悦心情。
【《耶溪泛舟》赏析】
诗一落笔,就描绘出了一幅落日余辉中,渔舟唱晚、轻棹击水的耶溪夕照图:“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诗人开始就描绘江南独有的景色:溪水上一只小舟漂浮,舟人轻轻摆动着船桨,在落日余辉中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一片斜阳照到水面,浮现出烟雨空濛的景象,水面上一层一层的细浪,受了残阳的反照,一时光辉起来,那夕阳金色的浅光,映着洲渚的小草、*的绿野,镶出西边天际的一抹绛红、深紫。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是写诗人临水泛舟看到在明净如镜的溪水中,观赏游鱼追逐嬉戏,三五成群,在水草和细石下钻进钻出。
耶溪的水色山光,使诗人乐而忘返,而江南的风土人情、岸边的渔村竹寨,更使诗人如入桃源仙境。“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概括地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蓑衣箬笠的老翁,在夕阳中垂钓却悠然自得;梳妆整齐、淡雅的村姑少女,在传说中曾是西施浣的耶溪水边洗衣、谈笑,欢声笑语更衬托出山村的幽静安宁。
结尾“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笔下的桃花源非常相似,又与诗人孟浩然失意后的隐逸心情和谐一致。因此,这“似相识”确是诗人的思绪所念,是情之所至,而与那垂钓翁、浣纱女陌路相逢,素不相识,虽则情感相通,却只能脉脉相视而已。
《舟中晓望》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去往天台山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挂*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 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舟中晓望》注释】
⑴晓:早上,早晨。望,遥望,远望。
⑵挂*:挂帆,扬帆。
⑶水国:犹水乡。
⑷遥:遥远。
⑸舳舻(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
⑹利涉:出自《》“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
⑺接:靠*,挨上。
⑻风潮:狂风怒潮。
⑼今何适:现在到哪儿去。
⑽”天台“句: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据《太*寰宇记》引《启蒙注》:“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油溪水,深险清冷。前有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路,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列双岭于青霄。上有琼楼、玉阙、天堂、碧林、醴泉,仙物毕具也。”访,造访,参观。
⑾霞色:云霞的颜色。
⑿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舟中晓望》白话译文】
扬帆起航,远望东南方向,高山水乡还很遥远。
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
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
【《舟中晓望》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32年)。诗人孟浩然沿曹娥江、剡溪登天台山,写下了诗篇《舟中晓望》。
【《舟中晓望》赏析】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评价),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一天的旅途生活又开始了。“挂*东南望”,开篇就揭出“望”字,可见情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况且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常的字构成的中。
既然如此,只好暂时忍耐些,抓紧赶路吧。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争利涉”以一个“争”字表现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表现出一个常与波涛为伍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跟上句相连,便有乘风破浪之势。
到此自然想要知道他“何往”了,第三联于是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其实是诗人自问自答:“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遥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无多少诗味。然而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夸耀的口吻,感到作者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在无字处,在诗人出语时的神情风采之中。
正因为诗人是这样陶然神往,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便引起他一个动人的猜想:“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省净,表现朴质,没有用一个精美的字面,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坐看”照应“望”字,但表情有细微的差异。一般说,“望”比较着意,而且不一定能“见”,有张望寻求的意味。而“看”则比较随意,与“见”字常常相联,“坐看霞色晓”,是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可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未尝不出于内容的要求。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
关于唐朝孟浩然的古诗
唐孟浩然的古诗
唐孟浩然然的古诗
唐孟浩然的所有古诗
放个唐孟浩然的古诗
春晓的古诗唐孟浩然
孟浩然唐李白的古诗
早寒有怀唐孟浩然的古诗
唐孟浩然的春晓古诗
孟浩然的古诗
秋的古诗孟浩然
脸孟浩然的古诗
放孟浩然的古诗
孟浩然在盛唐时期的古诗
忆江南的古诗唐孟浩然
孟浩然的短古诗
写孟浩然的古诗
孟浩然的古诗他的
赠孟浩然的古诗
陶孟浩然的古诗
孟浩然的写的古诗
孟浩然的词古诗
孟浩然的诗句
孟浩然的诗词
孟浩然诗句
10首孟浩然的古诗
关于孟浩然的古诗
孟浩然的古诗2首
檀溪寻故人唐孟浩然的古诗
孟浩然名句
春天花的古诗意思
中小学生唱的古诗
旭日阳天的古诗意思
关于菜的古诗不少于十个字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手指操
描写宫墙的古诗
赞美书法的传统古诗
雪的古诗简单
喜得贵子的心情古诗
幼儿简单易背的小古诗视频
人生后悔和遗憾的古诗
月亮有关的古诗小学
杨柳的古诗词
形容学*品质的古诗
杜甫的古诗朗诵
回到唐朝背古诗的
适合男孩过生日的古诗
描写自然的古诗意思
描写爱国的古诗唐诗
有关雨水的儿歌古诗
孩子学古诗背诵的技巧
思乡情的古诗名
描写家乡的古诗100首村居
描写三峡的古诗名字
节气的古诗有那些
关于坚强的古诗唯美
找一首最好的古诗
歌颂教师的古诗整首
有关荷花的古诗歌
张泌寄人的古诗
杨万里的野菊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