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古诗中秋

关于朱熹的古诗中秋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朱熹的古诗中秋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朱熹的古诗中秋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朱熹的古诗中秋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07) 语录(15) 说说(73) 名言(18) 诗词(3k+) 祝福(136) 心语(5)

  • 春日朱熹古诗

  • 春日,文学
  • 春日朱熹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日朱熹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日

      宋代含义: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就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含义:春天。

      胜日含义: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含义:游春,踏青。

      泗水含义:河名,在山东省。

      滨含义:水边,河边。

      光景含义:风光风景。

      等闲含义:*常、轻易。“等闲识得”就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含义: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就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就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就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就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就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就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就是春”,就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就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就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就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就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就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就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就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朱熹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就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代·朱熹《春日》

      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追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追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无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无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无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追一时新”,描写观赏春追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追”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追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追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的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追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追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追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追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到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追”,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无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无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无”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追”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阅读全文]...

2022-01-12 00:23:23
  • 春日朱熹_春日古诗

  •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阅读全文]...

2022-01-28 20:33:51
  • 朱熹的诗古诗词

  • 1、《咏蕙》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2、《忆秦娥·梅花发》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3、《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4、《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5、《游烂柯山》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叫禾樵客,烂柯不知归。

    6、《赋水仙花》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嗟彼世俗人,*焚衷肠。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7、《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8、《水口行舟》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桌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9、《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10、《忆秦娥·云垂幕》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阅读全文]...

2022-04-07 11:14:55
  • 朱熹最有名的诗有哪些(朱熹的4首代表作古诗词)

  •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考亭先生,南宋徽州婺源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曾在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讲学。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书,门人辑有《朱子大全》。朱熹四首诗,经久不衰 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阅读全文]...

2022-07-30 10:30:35
  • 朱熹的诗

  •   1、《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3、《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4、《好事*》

      春*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5、《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

      多情蜂蝶早飞来。

      6、《九曲棹歌》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7、《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8、《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9、《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10、《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阅读全文]...

2021-12-20 01:01:52
  • 春日朱熹的意思古诗61句

  • 经典
  • 春日朱熹古诗

      朱熹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春日朱熹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日

      宋代含义: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就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含义:春天。

      胜日含义: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含义:游春,踏青。

      泗水含义:河名,在山东省。

      滨含义:水边,河边。

      光景含义:风光风景。

      等闲含义:*常、轻易。“等闲识得”就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含义: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就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就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就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就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就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就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就是春”,就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就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就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就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就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就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就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创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就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朱熹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就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阅读全文]...

2022-01-21 05:27:48
  • 朱熹写的诗句

  • 朱熹写的诗句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一起来看看朱熹写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朱熹的诗句

      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

      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遭暗想。

      2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朱熹的故事

      敖江北岸山下村,人烟稠密,阡陌纵横,早在宋代就以物阜田丰,交通便利,商旅云集而名闻四乡。北来南往的客人无不在山下村歇马停轿,休息打尖,天明又匆匆上路。

      相传,理学宗师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那日骄阳当空,盛暑难当

      朱熹也走得口干舌燥,双脚发软,瞥 -见路口开一爿茶馆

      忙走进茶馆坐在板凳上,呼哧呼哧直喘气。这茶馆旁边一棵大榕树,枝干苍虬,绿叶如盖,清风飒然,令人神清气爽,是纳凉的`好地方。朱熹口啜香茗,开襟纳凉,浑身舒坦,连日的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茶馆主人是个年*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是她在下山路上生的,取名“下山”。

      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是一个大儒,自然喜爱读书郎。他沉吟一会,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笑着吩咐道:“替我办九种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象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办嘛,得罪了客官,办吧,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怔怔地愣在那里,脚象生了根似的提不起来。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娘,我有办法!”。下山如飞般出了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

      喜眉笑眼地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水。原来韭菜的“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验证下山的才学,不料聪慧的下山即刻猜中了哑谜,怎不使朱熹兴奋激动呢! 朱熹在茶馆住了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下山也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提点刑狱。下山官高爵显,举家北迁临安,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地修起一座“朱子祠”。

      奉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存。传说朱熹在山下住过的茶馆,蚊虫绝踪,是下山母子用艾草燃熏的结果。艾草被朱熹步履踏过,乡民称为“步步香”。

    [阅读全文]...

2021-12-21 02:01:06
  • 朱熹的读书的诗句

  • 读书
  • 朱熹的读书的诗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朱熹的读书的诗句,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朱熹写过两首关于读书的诗,《观书有感》两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

      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

      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寓意:

      这是两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而水正因为有这样接收新事物的品质,所以才可以把巨舰轻松举起。对于人也是一样,人们在读书后(读书也就是接受新事物),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于人们是一种极大的提升。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中流自在”,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阅读全文]...

2021-12-11 01:18:18
  • 朱熹的名言

  • 名言,励志,语录
  • 朱熹的名言

      名言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熹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

      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遭暗想。

      2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青玉案——朱熹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3、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5、鹧鸪天——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6、浣溪沙——朱熹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7、好事*——朱熹

    [阅读全文]...

2022-03-26 10:10:31
朱熹的古诗中秋 - 句子
朱熹的古诗中秋 - 语录
朱熹的古诗中秋 - 说说
朱熹的古诗中秋 - 名言
朱熹的古诗中秋 - 诗词
朱熹的古诗中秋 - 祝福
朱熹的古诗中秋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