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神女的古诗

关于带有神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神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神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神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 语录(1) 说说(3) 名言(674) 诗词(31) 祝福(15k+) 心语(940)

  • 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

  • 诗歌
  • 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而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981年6月长江

      《神女峰》是由当代女诗人舒婷写于长江的。诗主要分为三段。作者在第一段中将自己的动作描写出来,在第二段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第三段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有着美丽而忧伤的传说。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千年传唱。但是,可以从动作与情感上看出神女峰的传说并没有在作者心目中得到美丽的地位。但在这游人争相一睹的"风景"面前,舒婷却感到了心酸和不忍:"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诗人以女性的慈悲和仁爱看到了"风景"背后的痛苦和残忍,对男性视觉中的贞节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心真能变成石头吗?"对渔妇"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的"无数次春江月明"表示无限惋惜。并进一步对这种散发着男权气息的"妇道妇德"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峰》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无论在诗歌艺术性方面还是在主题意义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首先从诗歌本身的艺术性方面进行赏析:"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这些细微的传情动作,首先就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只有女性才会有如此细腻传神的表情和动作,这里的三个动作,貌似*行的排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序地推进,"挥舞、突然、捂住"这三个动作是连接性的,也是对照性的,它生动地放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奏的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4-06 20:54:13
  • 关于神女的诗句

  •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黄鹤楼空人不还,断肠声里招神女。——钱惟善《湘泪竹管》

    旁人犹解祠神女,何故功臣庙貌稀?——范梈《楚楼镇志曰:汉大将焚船处也,今为文昌县。怀古,奉简邑文学》

    行云神女梦,泼墨范宽图,挂黑龙天外雨。——张可久《红绣鞋·西湖雨》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李白《感兴八首》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徐铉《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

    他日辞神女,伤春怯杜鹃。——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江陵怀古古荆州慨星槎两度南游,想神女朝云,宋玉清秋。——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常建《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李白《古风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杜甫《遣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元稹《织妇词》

    神女断云低楚峡,子规啼月惨巴山。——孔武仲《送郑无欲改官知合江县二首·马踏榆阴出汉关》

    峨峨神女峰,索漠古台榭。——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寤寐见神女,金沙鸣珮环。——常建《古意三首》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张九龄《巫山高》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刘希夷《巫山怀古》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屠隆《长安明月篇》

    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李绅《悲善才》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武元衡《赠佳人》

    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张时彻《陈都阃宅看烟火》

    行云走神女,卧钵隐龙王。——陈谟《甲辰九日游兴国灵山寺简同游》

    好笑襄王大迂阔,曾卧巫云见神女。——秦韬玉《吹笙歌》

    又如写神女,瞥然巫山阿。——方回《次韵受益题荆浩太行山洪谷图五言》

    当时襄王梦,曾与神女遇。——徐贲《晋冀纪行(十四首)》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王勃《杂曲》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王勃《杂曲歌辞·杂曲》

    长江高唐神女峡,万里昆仑分一枝。——闾丘泳《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闻道骊山有温谷,岂惟神女为秦皇。——柳德骥《汤岭温泉》

    帆自巴陵山下过,雨从神女峡边来。——朱庆馀《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刘沧《洛神怨》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李涉《竹枝词》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李涉《杂曲歌辞。竹枝》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卢照邻《巫山高》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卢照邻《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李商隐《木兰》

    [阅读全文]...

2022-04-23 06:50:15
  • 鱼山神女祠歌·迎神诗词简介

  • 鱼山神女祠歌·迎神诗词简介

      作品介绍

      《鱼山神女祠歌·迎神》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116首。

      原文

      鱼山神女祠歌·迎神

      作者:唐·王维

      坎坎击鼓,鱼山之下。

      吹洞箫,望极浦。

      女巫进,纷屡舞。

      陈瑶*,湛清酤。

      风凄凄兮夜,不知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注释

      ①鱼山:一名吾山,在东阿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东南二十里。参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一0。按:东阿本属.济州,天宝十三年济州废,方改隶郓州,本诗当是维在济州任职期间所作。鱼山神女:即成公智琼,参见《*》卷一。诗题下全诗校云:“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

      ②《艺文类聚》卷七九作晋张敏《神女赋》。张茂先:晋张华字茂先。

      ③全诗校云:“一本二首题下并有曲字。”

      ④坎坎:击鼓声。

      ⑤洞箫:古管乐器。古代的箫,用许多竹管编排在一起做成,称为排箫;排箫各管都用蜡封住底部,其无底者则谓之洞箫。

      ⑥湛:澄。酤:酒。

      ⑦兮:全诗校:“一作又。”

      ⑧不知:全诗校:“一本无此二字。”

      ⑨句下全诗校云:“一作使我心苦。”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魚山神女祠歌·迎神王維

      坎坎擊鼓,魚山之下。

      吹洞箫,望極浦。

      女巫進,紛屢舞。

      陳瑤*,湛清酤。

      風淒淒兮夜雨,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複苦。

    [阅读全文]...

2022-07-04 15:10:23
  • 关于巫山神女的油画赏析

  • 学生
  • 关于巫山神女的油画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巫山神女的油画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赏析

      据报道,*美术家协会曾给过这组油画很高的评价,认为其绘画手法之细腻生动,在*百年的绘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著名策展人、北京桥艺术中心馆长赵树林告诉记者:“李壮*老先生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基本功、技巧、色彩都把握得非常好。特别是李氏父女在*文化禁锢的伦理范畴内,用女儿的身体做模特儿,创造了如此让人震撼的唯美艺术作品,塑造了巫山神女美丽、纯洁、善良的艺术形象,可钦可佩。而敢于用女儿做**模特,并且用当代油画艺术来反映*传统文化的东西,这是对艺术的一种牺牲和挑战!”

      然而,在当今*这样一种特殊的国情下,画家父女也必然会因此而招来许多传统卫道士们的'质疑与讨伐,以及媒体猎奇般没玩没了的采访所客观造成的伤害。甚至连个别伦理学专家也公开对记者表示:“从伦理学的角度看,(画家)李壮*的行为是不当的,引起的社会性伦理效应是相对负面的。”

      我现在不想再去讨论这一早在几百年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解决了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我还是想对那位伦理学家说上一句:“您所判断为相对负面的所谓‘社会性伦理效应’,绝非建立在现代科学与现代文明基础上的正常伦理,而只能是顽固盘踞在一部分国人心中的封建伦理残余。无情地现实与历史,必将迅速印证您这种说法的可笑与可悲。”

      若是以我个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评价李氏父女的《巫山神女》系列油画作品,我觉得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美,艺术价值非常之高,可以说是当代*油画的一大突破,它必将成为*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或曰不朽经典。

      我不知道这一套系列油画作品有没有正式进入市场。如果暂时还没有,我倒是建议画家李壮*、李勤父女,千万不要急功*利,贸然出手。最好能精益求精地再作一次全面的精加工,尽可能消除里面的一些白璧微瑕,使之真正能够卓立于世界美术之林而光耀千秋。

      再说一点题外的话。媒体最初报道李氏父女的《巫山神女》系列油画,曾引述李壮*构思这一作品的初衷——他想到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题材: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又想到*大文豪屈原笔下的“山鬼”和郭沫若的“巫山神女”。神女扬善治恶,是正义和爱心的象征,她给世间带来了安宁、祥和、自由和幸福。

      如果记者转述不误,这段话也存在一点小小的毛病。实际上,这一作品的构思溯源,我觉得应该是来自屈原笔下的“山鬼”和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与郭沫若笔下《女神之再生》的女神形象并不吻合。因为只有宋玉《神女赋》中所写的“巫山神女”,才真正与屈原笔下的“山鬼”具有共同的属性,也才能幻化为李氏父女如此精神气韵的油画佳作。而郭沫若的早期诗剧《女神之再生》,里面所描写的女神,则是不周山断崖石壁上无数龛穴中供奉的**女神像,只因“不耐烦人世间为争当帝王而征战不休,便徐徐自神龛走下”,试图再去“创造些新的光明”、“新的温热”,甚至“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想“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神”了。郭沫若这些女神的原型,分明是上古神话中的女娲之类,因而丝毫不具备屈原和宋玉笔下“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的山野之神形象。

      总之,我不主张过分夸大地给《巫山神女·山鬼系列》油画贴上“主题”的标签。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和受众,我从这一画作里所直观感觉到的,是作者借助于*神话所描绘出的一组独特的“东方神女”形象。——它的突破正集中体现在这儿!如果一定要引申出一个“主题”,顶多也就十三个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睦相处。”因为这一画作并没有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拓展:油画的历史起源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后人因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誉其为“油画之父”。*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阅读全文]...

2021-12-20 20:21:47
  • 舒婷《神女峰》赏析

  • 舒婷《神女峰》赏析

      《神女峰》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无论在诗歌艺术性方面还是在主题意义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舒婷《神女峰》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女峰》/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赏析:

      舒婷发表《致橡树》以后四年,又有《神女峰》面世。《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独立*等、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由巫山神女峰触发的灵魂惊悸写起。神女峰凝结着许多内涵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诗歌一开始就展现的意向是;:船到神女峰前,游客们向石像挥舞起各色手帕,对这一偶像狂热的崇敬,表现出在传统道德的强大磁场中,人们思维*惯和感情趋项的顽固惯性,然而觉悟者还是有的,她收回挥舞的手臂,捂住眼睛搽拭泪水——她分明觉察了神女偶像的可悲性。人们离去后,她继续苦苦思索:那么多女人总是通过苦守贞洁来追求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她们热衷于把美丽的梦想安排在一条可怕道路的尽头。她们的悲惨充斥着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以致悲剧“代代相传”,被铸造成道德楷模,被铺设成文化传统。多么可悲。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是困惑,更是质疑:那神女,那许多的妇女,本来有着鲜活的生命和正常的需求,怎么能甘心变成石头呢?她们为着一个没有价值的期待,错过许多俯拾即是、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机遇。多么荒谬。

      下文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是巫峡中的常见植物,它们聚凑成迎船而来的“洪流”。它们生机蓬勃,自由活泼,体现着生命属于自己,应由自己支配的哲理,启发人们抛弃那为“规范”而生活的旧的伦理枷锁。

      最后两句,指出“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诗人吟咏至此,已把贞节观这副压抑妇女几千年的沉重的十字架彻底掀翻、打碎,收到铲除梦魇、大快人心的效果。

      《神女峰》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观察角度的新奇和剪裁生活的精当。对于一个困扰人们几千年的老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独具法眼、另辟蹊径。而问题的展现,又是凭借游船上一个刹那间的生活片段。诗人一按灵感快门,便摄取了巨大的时空,使一瞬间的情景,回荡着一串千年浩叹,映照出旧道德的黯淡与新道德的闪光。

      其次是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如众人狂热的欢呼与一人忧伤的思索,对远天梦想的眺望与对眼前幸福的错过,悬崖上可笑的千年展览与俯在爱人肩头上痛哭的酣畅淋漓。这种组合,使形象更加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

      另外,诗人的映衬手法与象征手法也是很出色的。衣裙在风中飘动,既是以动衬静,突现思索者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是以动衬动,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浪涛高一声低一声”,象征着悲剧故事的“代代相传”。而“金光菊与女贞子的洪流”既映衬贞节主义的陈陋,又象征着新道德的觉醒。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读完这首诗,感到诗人对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千年痼疾思索得那样深沉,针砭得那样中肯。它象一支忧伤而又悠扬的调子,能洗涤人的心灵,激发人的顿悟,并为道德重塑提供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创意。

    [阅读全文]...

2022-07-16 12:17:10
  • 神女生涯原是梦(关于七言律诗)

  • 说到唐诗中的七律,始终无法绕过这两位神级大咖:中唐的杜甫和晚唐的李商隐。

    他们是唐诗文学隔代相望并遥相呼应的两座巍峨大山,将唐诗尤其是七言律诗推向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度。

    老杜和小李的七律,都是格律极为考究、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见真章,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之起转承传亦极为苛刻有度,谨严却不失风格、极致尤显从容。

    人们品读他们的律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醇酽的仪式感。言语之外,那沁人心脾的声韵之美学,不绝如缕、款款而来、沽沽浸漫,给人极高的艺术享受。

    长期以来,人们*惯将早期的杜甫视作七言律诗的第一人,认为杜的七律冠绝古今、无人超越。

    然而,晚唐“人生很苦”的李商隐异军突起,强势反弹,成为继杜甫之后唐诗的又一高峰,不但成功地追赶上了“牛仔很忙”的子美先生,甚至大有超越之势。七律之第一宝座,不是不可以染指。

    不得不感叹一番,李商隐时期的唐朝已经日薄西山摇摇欲坠,但是唐诗在历一段低潮后并没有就此沉沦,反而迎来了完美的V型拐点。因为李商隐的出现,唐诗再向新的高峰进发,真乃奇观也!

    李的七律,或许有将更多个人凄苦飘零的身世、奔波流离的命运融入诗中,韵句华丽、用典精到,意境缠绵悱恻。宛如一碗浓茶,芳香满室,已臻独孤求败的新化境。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虽为子美所作,但用在李义山的身上,个人感觉一点也不违和。

    清人钱良择在其所著的《唐音审体·七言律诗总论》中,对李商隐推崇备至、赞誉有加:

    “义山继起,入少陵之室,而运之以秾丽,尽态极妍。故昔人谓七言律诗莫工于晚唐。”

    若仅从文艺的角度考量,个人认为李义山的七律不比杜工部逊色,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这个前辈大家。

    赏读李商隐的经典七律诗,完全理解这些真正的登峰造极之作很不容易。

    因为这位苦逼的老哥太爱用典了,而且还是常人闻所未闻之典故,过于艰深晦涩、生冷偏僻,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作品传播和传诵度。

    多数人以为,义山是写男女爱情的顶级高手,遂纷纷将《锦瑟》定为其代表中的代表、经典中的经典之作。《锦瑟》诚然美哉,一咏三叹、层层铺陈,将爱与相思之凄美和刻骨,呈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尤其以一句“此事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怆然收尾,余音绕梁,击中了多少人的心灵要害?传唱不止。

    孰不知,在咏史言志方面,李商隐也是一等一的大家。那首被北宋王安石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安定城楼》,就一举奠定了他在七言律诗界的尊崇地位,将老杜比了下去(至少与之并驾齐驱)。

    笔者不才,冒昧将《安定城楼》列为他第一(同时也是七言律诗的第一)、《锦瑟》列为他第二。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精挑细选了十首李商隐经典中的经典七言律诗,值得我们一辈子品读~~~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殘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昨夜星辰昨夜风,花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阅读全文]...

2022-07-15 17:19:21
  • 妇女节的古诗

  • 妇女节
  • 妇女节的古诗

      伴随和煦的春风和花的色彩,温馨的三八妇女节骄傲地向人们走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妇女节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篇二:《妈妈,你是我生命的永恒》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母亲节

      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伟大的母爱

      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大家赋予她太多的诠释

      大家也赋予她太多的内涵

      伟大的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

      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

      伟大的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

      伟大的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

      伟大的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

      伟大的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想起了母亲

      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

      想起了母亲

      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

      想起了母亲

      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

      想起了母亲

      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

      你不但给了我生命

      也给予了我智慧与力量

      让我在人生的路上劈波斩浪奋勇前进

      妈妈,你是我一生的最爱

      你是我生命的永恒!

      篇三:最美的女人是妈妈

      金灿灿的太阳

      红艳艳的霞

      最美的女人是妈妈

      妈妈的乳汁似蜜

      妈妈的笑靥如花

      每一声呼唤都是诗

      每一缕皱纹都是画

      啊~妈妈……

      有妈的地方就有爱

      有妈的地方就是家

      有妈的地方就有爱

    [阅读全文]...

2022-04-25 11:01:30
  • 含有神字的古诗词 带神字的诗词名句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 神龟虽寿》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张祜《纵游淮南》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枝》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封神演义·第五回》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醒世恒言·卷十八》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龟虽寿》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红楼梦·第三回》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冰鉴·神骨》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围炉夜话·第一七六则》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爱之如父母, 仰之如日月,敬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梁书·列传·卷三十八》

    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心雕龙·神思》

    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醒世恒言·卷二十一》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湖上杂诗》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无事小神仙。——周邦彦《鹤冲天·梅雨霁》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冰鉴·神骨》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千字文·全文》

    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冰鉴·神骨》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菜根谭·概论》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小窗幽记·集醒篇》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文心雕龙·神思》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史记·乐书》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阴符经·中篇》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苏轼《行香子·述怀》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曹雪芹《好了歌》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自题小像》

    梦绕神州路。——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江神子·恨别》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阅读全文]...

2021-11-30 07:41:57
  • 牛的诗句古诗(赞美牛的精神的古诗)

  • 赞美,精神
  •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鼠年渐远,即将迎来崭新的牛年。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看到牛,就令人想到时光安暖岁月静好,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踏实和温暖。

    在动物世界,若论憨厚朴实,当属任劳任怨勤恳踏实的老牛。

    据说,如果不是老鼠使诈,偷偷地藏在它的犄角上,十二生肖的老大一定是非它莫属。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牛,还是一种精神,它是无私和奉献的代名词。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牛年,和我一起读牛的古诗词,邂逅时光里的岁月静好。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宋 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赏析:犁田耙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踏实肯干的老牛负重前行。

    任劳任怨,不惧繁重艰辛,不畏环境优劣,更不计较得失,它的付出从来都是倾其所有全心全意。

    鲁迅说,“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索取的很少,奉献的很多,给予的很多,得到的很少。

    这就是耕牛的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诗人简介:梅尧臣,字圣俞,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宋仁宗赐同进士出身。

    其与欧阳修齐名,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作品传世。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宋 孔*仲《禾熟》

    赏析:金秋时节,诗人登高远眺,但见沃野千顷,波翻浪涌,稻肥谷壮,粱黍飘香,目光所及,一派丰收的繁华景象。

    俯瞰*处,只见那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与打谷场上繁忙的声响交汇在一处。

    不远处的山坡上,悠然自得的老牛正轻松惬意地咀嚼着青草,暖暖的夕阳的余晖为它罩上了一袭金黄的华裳。

    辛苦耕作了一年,丰年在即,功成身退的老牛终于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如释重负一般,自在地沐浴在夕阳中。

    此诗清新淡雅诗,犹如一幅年代久远的农村风俗画,又因为画中有了这头悠闲惬意的老牛的加入,又倍感韵味悠长。

    只要在秋天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老牛的悠闲惬意正是缘自心安理得,因为,该努力付出的时候,它已经竭尽全力。

    诗人简介:孔*仲,字义甫,孔子后裔,北宋中期著名的文臣,有《珩璜新论》、《续世说》 、《孔氏谈苑》、《朝散集》等作品传世。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明 高启《牧牛词》

    赏析:两个快乐的放牛娃,赶着牛儿在田野间觅食。

    对于自家牛的生活*性,他们了如指掌,对于自家牛的关心和爱护,他们胜于自己。

    日久天长,朝夕相伴,牧童与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天放牧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唯一让他们害怕的就是哪一天牛被卖掉去充租。

    悠闲吃草的牛儿,追逐嬉戏的孩童,夕阳晚照,倦鸟归巢。

    这首诗的前八句,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温馨美好的乡村画卷。

    可是,在诗的后两句,诗人却笔锋一转,给这岁月静好埋下了一个令人心疼的伏笔:天真的牧童本该快乐无忧,可残酷的现实却令他们心生忧虑。

    诗人简介: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作品传世。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宋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

    赏析:野外,有一小块嶙峋的怪石,怪石旁长着一丛挺拔碧绿的竹子。

    [阅读全文]...

2022-02-26 00:26:24
  • 关于雪松精神的古诗

  • 精神
  • 关于雪松精神的古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如下为更多的关于雪松精神的古诗,欢迎阅读!

      《游谢氏山亭》

      【唐】 李白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送张厚浙东谒丁常侍》

      【唐】 许浑

      凉露清蝉柳陌空,故人遥指浙江东.青山有雪松当涧,

      碧落无云鹤出笼.齐唱离歌愁晚月,独看征棹怨秋风.

      定知洛下声名士,共说膺门得孔融.

      《赠巩畴》

      【唐】 郑薰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立意加玄虚,析理分纵横.万化悉在我,一物安能惊.

      江海何所动,丘山常自*.迟速不相阂,后先徒起争.

      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

      蕴微道超忽,剖镫音泠泠.纸上掣牢键,舌端摇利兵.

      圆澈保直性,客尘排妄情.有住即非住,无行即是行.

      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

      洪远包乾坤,幽窅潜沈冥.罔烦跬步举,顿达万里程.

      庐远尚莫晓,隐留曾误听.直须持妙说,共诣毗耶城.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宋】 曹勋

      骨相霜筠与雪松,高才直节固无同.

      向来举似他时贵,声出丹田踵息中.

      《又次韵答克修》

      【宋】 邓深

      前回藜杖绕芳郊,底处梅花出好梢.

      野彴低枫盈尺水,竹篱深护数家茅.

      春风桃李成生客,腊雪松筠是故交.

      剩欲再携樽酒去,柴门应复许人敲.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

      【宋】范成大

      细擣枨虀卖脍鱼,西风吹上四腮鲈.

      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出郭》

      【宋】 姜特立

      岁暮偶出郭,斜阳带远村.

      雪松含腊意,沙水动春痕

      《和酬刘监岳》

      【宋】 刘黻

      四十余程到庾磁,到来无日不看山.

      誓持冰雪松筠操,肯学春风桃李颜.

      一饭不忘三祝处,瓣香何慊二忠间.

      梵宫咫尺骚坛*,犹愿奚囊续往还.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 释正觉

    [阅读全文]...

2022-03-01 20:04:30
带有神女的古诗 - 句子
带有神女的古诗 - 语录
带有神女的古诗 - 说说
带有神女的古诗 - 名言
带有神女的古诗 - 诗词
带有神女的古诗 - 祝福
带有神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