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苓的古诗

关于含有苓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苓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苓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苓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2) 诗词(1) 祝福(1k+) 心语(51)

  • 关于茯苓的诗句

  • 拨霞扫雪和云母,掘石移松得茯苓。——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茯苓无人采,千岁化琥珀。——苏轼《与正辅游香积寺》

    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苏轼《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

    虬龙天矫已分形,想象灵根长茯苓。——赵蕃《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虬龙天矫已分形》

    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李商隐《送阿龟归华》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杜甫《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杜甫《严氏溪放歌行》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贾岛《赠牛山人》

    徒使茯苓成琥珀,不为松老化龙鳞。——李绅《新楼诗二十首·琪树》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李益《罢秩*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张祜《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

    入云晴劚茯苓还,日暮逢迎木石间。——李洞《山居喜友人见访》

    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曹松《题僧松禅》

    一株将比囊中树,若个年多有茯苓。——刘商《酬道芬寄画松》

    千载茯苓携鹤劚,一峰仙掌与僧分。——徐夤《送卢拾遗归华山》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徐夤《画松》

    根有茯苓松色异,土生兰茝藓苔香。——释文珦《山居·身寄孤猨野鹤乡》

    千岁老鹤巢其巅,根有茯苓心不蠹。——释文珦《古松歌》

    蝼蚁与谁频作梦,茯苓应更长如人。——方回《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山门藓兽石嶙峋》

    岂无茯苓芝,随春入锄斸。——仇远《为金陵宗人赋云谷诗》

    朝寻石乳丹洞深,暮斸茯苓苍桧古。——张嵲《西谷歌》

    他年城郭人非旧,我始携锄斸茯苓。——张嵲《种松二首·纷纷群木望秋零》

    且与古梅为友,未论茯苓可仙。——刘克庄《溪庵种蓻六言八首·且与古梅为友》

    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陆游《感怀·卜居镜湖上》

    百尺松根结茯苓,千年长养似人形。——陆游《纵笔·百尺松根结茯苓》

    烟浦收菰菜,秋山斸茯苓。——陆游《卧病杂题·鸥鹭驯亭沼》

    一枝新锻金雅觜,更向名山斸茯苓。——陆游《出游归卧得杂诗·久读僊经学养形》

    松根茯苓味绝珍,甑中枸杞香动人。——陆游《道室即事·松根茯苓味绝珍》

    下有茯苓,兔丝蔓只。——张元干《紫岩九章章八句上寿张丞相·紫岩之松》

    至论每符磁石铁,长生空问茯苓松。——张元干《再用前韵重哭德久贤使君》

    昔时丈人鬓发白,千年松下锄茯苓。——徐凝《柬白丈人》

    混石猜良玉,寻苗得茯苓。——薛能《华岳》

    几时献了相如赋,共向嵩山采茯苓。——张乔《赠友人》

    天门枸杞与黄精,豆杏姜椒白茯苓。——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槿树成篱落,松脂化茯苓。——陶宗仪《南村杂赋·槿树成篱落》

    松根养茯苓,岁晏望华輈。——黄庭坚《和答莘老见赠》

    岁外产茯苓,玉色腴且坚。——黄庚《拟古·徂徕有嘉木》

    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王安石《松》

    何当谢却尘中鞅,共倚松根斸茯苓。——谭复《寄玉笋刘师服道士》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苏轼《戏作种松》

    茯苓简介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阅读全文]...

2022-03-02 12:47:38
  • 赵冬苓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学雷锋”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举动,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道德价值的弘扬不能放弃。

    2.雷锋身上的优良品质和传统美德是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但是雷锋精神却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内涵意义的变化,我们要对两者作不同的阐释。

    3.一个编剧最常规的能力就表现在原创力,如果你失去了原创力自然就容易想到抄袭,我不太喜欢翻拍,更不接受抄袭现象。

    4.电视剧拼的就是生活的质感,生活的质感就是人情世故。一个作家靠什么赢得观众,人情世故非常重要。

    5.电视剧是个没有门槛的艺术,谁都可以成为观众。假如一个编剧有很多追求,想在剧本里表达一些看法,就人为地提高了观赏的门槛,收视率势必会受到影响。

    6.“主旋律”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是***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我们该向往和追求的吗?至于作品好不好看,取决于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不是由题材决定的。

    7.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并且扫除糟粕,在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把帮助别人当做是一种快乐

    8.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总能激发我的灵感。

    [阅读全文]...

2022-04-26 14:55:23
  • 诗经:采苓

  • 诗经
  •   《诗经: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注释:

      1、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2、旃:音瞻,之

      3、胡得:何所取

      4、苓:甘草。苦:苦菜。葑:芜菁

      5、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6、为(音伪)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7、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8、舍旃(音瞻):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9、无然:不要以为然。

      10、胡:何,什么。

      11、苦:苦菜,野生可食。

      12、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13、葑:芜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译文:

      采黄药啊采黄药,首阳山顶遍地找。

      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轻信那一套。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苦菜啊采苦菜,首阳山脚遍地找。

      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跟随他一道。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芜菁啊采芜菁,首阳东麓遍地找。

      有人最爱说假话,切勿信从随他跑。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赏析:

      本诗的主题比较单一,意在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关于此诗的本事,一般论家都说是讽刺晋献公的。《毛诗序》称:“《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人吴闿生《诗义会通》进一步申述其旨说:“献公听谗之事,莫过于杀太子申生,诗必为是而发。《序》不言者,人所共喻,无待更言也。”吴氏这一推断,虽无信史可征,但不为无据,姑录以备考。

      诗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开篇。所谓“兴”,依朱熹的解释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第一章的“采苓采苓,首阳之颠”,第二章的“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第三章的“采葑采葑,首阳之东”等等,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苓”,一名黄药,又名大苦,叶似地黄。“苦”,是苦菜,亦作“荼”,似葵。“葑”,是芜菁,亦称蔓菁,俗称大头菜,根块肥大,可供蔬食。这三种植物,都是《诗经》时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用这三种*见之物以起兴,从而表达自己“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理念。

      “无信”,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语意层层递进,从而强调伪言之伪。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这个叠句,反覆叮咛,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至此,诗人所要申述的“人之为(伪)言”“无信”、“无与”、“无从”的理念已经阐述得淋漓尽致,无须再说了。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诗,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

      前人评此诗,谓“各章上四句,如春水池塘,笼烟浣月,汪汪有致。下四句乃如风气浪生,龙惊鸟澜,莫可控御”(戴君恩《读诗臆评》),又谓“通篇以叠词重句缠绵动听,而姿态亦复摇曳”(姚际恒《诗经通论》)。确实本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手法,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美,给读者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阅读全文]...

2021-12-15 23:22:02
  • 龟苓膏的作用

  • 健康
  • 龟苓膏的作用

      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说起广西梧州,很多人都知道那里的龟苓膏最有名。正统龟苓膏是以受保护动物金钱龟、土茯苓、甘草等中药材制成凝固的膏状,相传是由清朝时太医严绮文流传出民间的宫廷秘方,作用和功效可谓多多,基本上不离清热、祛湿、解毒的作用。

      1、促进新陈代谢

      龟苓膏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和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从而可以防止肤质老化和便秘,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2、润燥清热

      在吃过烧烤、火锅等辛辣食物后,服用龟芩膏可以起到滋阴润燥,清热去火的效果。对于多种口腔溃疡、口燥咽干都有显著的疗效。

      3、去湿止痒

      在潮湿、干燥的环境中,就常服用龟芩膏,这样可起到去湿、止痒、去疮毒的功效。

      4、老年保健

      老年人吃了,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起到健胃、开胃的作用,还可以治疗老年人便秘。 是老年人不可或缺之养生圣品。

      5、美容养颜

      年青人和女人吃了,可以养颜护肤、去除体内的毒素,起到洗肠的作用。特别对皮肤干燥、老化和年青人的青春痘(粉刺)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6、润肺止咳

      龟苓膏可以润肺止咳,得了嗓子疼,吃它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7、调节三高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龟苓膏中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能够调节血脂和血糖,还有一些人们不可少的东西。

      8、改善泌尿系统

      苓膏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龟板含有各种氨基酸,其中七种为人体不能自制但必须的氨基酸,这些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百分比相当高,约百分之二十。特别对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小便白浊疗效显著。

      9、呵护女性生殖系统

      科学研究表明,龟苓膏对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如盆腔炎、**炎、赤白带下,皮肤搔痒、疖疮红肿等有特别显著的改善作用。

      10、丰胸

      龟苓膏中有丰胸的一定成分,适量合理的食用龟苓膏,可以起到一定的丰胸作用。

      11、调理肝腑

      中医认为,龟苓膏可以调节肝腑。

      12、改善便秘

      龟苓膏能够润肠通便,对*惯性便秘、老年人便秘疗效颇大。

      13、解毒

      龟苓膏可促进血液循环并属於清凉解毒的食品。

    [阅读全文]...

2022-01-31 06:56:04
  • 雨的古诗

  •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阅读全文]...

2022-06-21 17:16:26
  • 严歌苓语录 严歌苓经典语句

  • 经典,语录,名人名言
  •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严歌苓语录,以及严歌苓经典语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不管什么时候,都做一个不凑合不打折不便宜不糟糕的好姑娘。

    2、天下无非那么几个故事,男女们都在故事里,不知故事其实早就让古人演絮了,看絮了。

    3、她站起来从沙发上轻轻拿走她的包,没有惊动他,她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眼光很曲折,是真的曲折了。

    4、老几的客套很严实,怎样也别想打破,钻空子,建立一点额外的体己的交情。

    5、终究要失去的东西,不如主动失去。能够主动地丢失便是施者。怎么办呢?不这样施舍,弱者怎样表达对于压迫他们的强者的宽容大度呢?

    6、怜悯可不是什么好的感情,被怜悯的人必须接受怜悯中略带嫌弃的敷衍。

    7、靠父母,你可以成为公主;靠男人,你可以成为皇后;只有靠自己,你才可以成为女王。

    8、爱的那个永远这样忍气吞声,被爱的那个永远可以不付责任,坐享情意。爱和被爱就这样遥远,沉默的存在,都很无奈。

    9、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的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现在看看,没用场就是没用场。

    10、或许生生去斩断它是不对的,反而帮着它生了根。所有的儿戏你不能去生生地斩断,本来儿戏自生自灭,你一斩,它疼了,它反而生了根,它反而至死不渝了。

    11、这个家是由每一个人撑着的,哪一个走掉都得塌。

    12、那次你匆匆走下圣玛利教堂的台阶时,一个瘦高老人从你身边走上去。他一头灰白发让风吹得颇为荒凉。他就是老年的克里斯。你们谁也没认出谁来。

    13、人一生只死一次,草草地就死了,比来到这个世上还不由自主。

    14、人们这时发现葡萄这女子不是个正常人。她缺点什么。缺的那点东西非常非常重要。就是惧怕。这是个天生缺乏惧怕的女子。什么人缺乏惧怕呢?

    15、亲人和亲人之间,不打不成交,打是疼骂是爱,事后把一切当成笑话,和解多么省事。

    16、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一个人不必再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

    17、为了她爱他,他才爱她,为了这样的爱,她要他付出很多,她自己付出更多。越解越解不开的年岁,看看这个家,哪件东西不是你的亲骨肉?

    18、从床头到灶头,我自认为没有女人能跟我比,我跟她们不能比的就是命。

    19、在此地谁有块心病,有块暗伤,一定会有人来揭穿它,你的痛不欲生可以舒缓大家的痛不欲生,一份不幸给大家拿去,医治集体的不幸。

    20、美好而没有希望,是最干净的美好。

    21、你的卑贱,你民族和你本身被他的民族所公认的卑贱都不能使他勇敢起来了。

    22、爱情的确是件苦事,是虐心,还有比虐心更苦的事吗?为其他事吃苦人们是不情愿的,只有为爱吃苦,人们都自讨苦吃,并享受吃苦。

    23、他和她都没有把目光马上离开。男人和女人的友情一点点暧昧都不要是不可能的。

    24、一个钱堆出来的女人,一个蜜泡出来的女人,走到哪里都要创造喜剧*和欢乐结局。

    25、作为炎黄子孙本身就有恶赌的潜伏期,大部分男人身心中都沉睡着一个赌徒,嗅到铜钱腥气,就会把那赌徒从千年百年的沉睡中唤醒。

    26、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27、就这样,偶尔地,却是注定地,你和克里斯从绝然不同的社会阶层走到一块,碰见了,再错过。谁也不朝谁多看一眼。

    28、人这种杂食动物挤在一块,比任何动物的气味都坏。

    29、庸俗是一个人开辆豪华奔驰车,但连买本书的钱也花不痛快。

    30、为什么爱一个人就能看的那么不能自已?就要让她疼,恨不得虐待她?让她知道这疼就是爱?或者这爱必须疼。

    31、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

    32、极端的异国情调诱使少年的他往深层斟探她,结果他在多年后发现这竟是母性。那种古老的母性,早一期文明中所含有的母性。

    33、有时我心提到了喉咙口,因为你几乎要回头了,他也险些停住脚。结果还是错过。

    34、凶暴是会让人醉的,正如各种高尚情绪会让人醺醺然。

    35、高一层的审美,正是审丑。“似乎有种苦痛在这怜爱里,似乎怜爱到了这种程度就成了苦痛了。”

    36、人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民主自由选择权选择跟谁交往,并坦荡地承认一份交往的失败。

    37、你笑,是种放弃:这世界就这么无缘无故啊,爱也好,恨也好。

    38、她原不知愁,不知痛苦,总把今天痛苦推到明天痛苦的一个人,现在却推不掉。

    39、他们的亲*发展得比种一棵樱桃还慢。突然樱桃满树是花了,他才明白两人谁也没闲着,都在偷偷上肥浇水。花季是给天天来斗争他的人催来的。

    40、她步子蹦跳地上楼,一个念头闪来:人们照样要买韭黄、包春卷,可是三子没了。人们照样为一毛钱的韭黄和菜农调侃、杀价。三子永远也没了。

    [阅读全文]...

2022-02-11 03:21:16
  • 雨的古诗

  •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4、《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睛。

      5、《山花子》

      满清·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6、《清*乐》

      满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7、《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阅读全文]...

2022-03-26 07:48:48
  • 莲的古诗

  •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阅读全文]...

2021-11-25 16:15:51
  • 风的古诗

  •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7、《大雷口阻风》

      唐·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阅读全文]...

2022-01-17 19:21:13
  • 效古诗古诗词

  •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阅读全文]...

2022-04-19 09:59:19
含有苓的古诗 - 句子
含有苓的古诗 - 语录
含有苓的古诗 - 说说
含有苓的古诗 - 名言
含有苓的古诗 - 诗词
含有苓的古诗 - 祝福
含有苓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