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和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和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和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西和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山西阳城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阳城县,古称濩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山西阳城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山西阳城的气候特点
阳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均气温11.7℃,7月份*均24.6℃,1月份*均-3℃,年降水量*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山西阳城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一112°37',北纬35°12'——35°40'之间。县境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阳城县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
地貌
阳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中、东部较为*坦,是阳城县主要农作区。境内南部山区,山岭陡峭。南部山区的云梦山,海拔1951米,为阳城县最高峰,西北部为丘陵区。
水文
阳城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西起索泉岭,东至三盘山为南北分水岭。分水岭以北主要有沁河、芦苇河、濩泽河。沁河位于县境东部,县内全长72公里,流域面积为175*方公里;芦苇河位于县境北部,县境内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366*方公里;濩泽河位于县境中部,县境内全长57公里,流域面积845*方公里。分水岭以南有次滩、盘亭、南门、秋川、蟒河、石圈、江河、龙门等八条小河,合计流域面积380*方公里。
山西阳城的景点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 ,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整个建筑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系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均高度12米左右,宽度在2.5与3米之间,总占地面积为10万*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
历山风景区
历山,位于阳城县、
沁水县、垣曲县、翼城县等县的交界处。
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总面积为100*方公里,海拔2358米,与翼城、垣曲、阳城毗连衔接。历山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会寺
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大桥村西,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赖赐名额为“龙泉寺”,后历代重修,增修。
蟒河自然保护区
蟒河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桑林乡境内,北承太岳,东接太行,西依中条,南连王屋,且与河南济源市毗邻。居暖温带之南缘,亚热带之北界。地理座标为东经112°22ˊ10″-112°31ˊ35″,北纬35°12ˊ50″-35°17ˊ20″,总面积5573公顷。
蟒河自然风景旅游区,东起三盘山,西至砥柱山,南至河南省界,北至花园岭。海拔最高的砥柱山1572.6米,最低的拐庄沟300米。总面积80多*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地貌特征多以深涧、峡谷、奇峰、瀑潭为主。蟒河自然风景旅游区是*发现较晚、保护最好的.一块原始的自然风景富集区。
九女仙湖景区
九女仙湖景区位于阳城北留镇的太行山沁河峡谷中。
东距晋城市30公里。九女仙湖景区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湖。
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
阳泉市,古称“漾泉”,境内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有藏山旅游景区,有冠山书院,有石评梅故居,有梁家寨温泉,还有以百团大战纪念建筑群体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下面小编整理了山西阳泉的特产美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土豆烩莜面鱼鱼
莜面和土豆的搭配,炒着吃既是菜又像是饭。
2、烩猫耳朵
用手指将面块按成小猫的耳朵般,放入开水锅中煮熟,炒着吃或配上各种打卤、浇头,入口筋道、造型美观,老少皆宜;是山西人民颇为喜爱的一种面食。
3、阳泉飘抿曲
飘抿曲,亦称小河捞,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
4、阳泉压饼
“黄金饼,薄如纸,入口碎,嘎嘣脆。”在山城百姓的记忆里,压饼是阳泉地区独有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它默默伴随自己的生活很多年。
5、阳城肉罐肉
宋、元时期,有个陶瓷世家的乔氏,从陕西西安龙桥迁到山西高*的桥沟,发展陶瓷业。经多年选择,乔氏发现阳城县东五华里的'猴子腰村陶瓷资源十分丰富,便建立了陶瓷窑,开始烧窑作货,生意十分兴隆。到了明代万历初年,乔氏后裔迁居阳城猴子腰村,兴建了陶场,很快就有许多陶瓷新品相继问世,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阳城肉罐,虽历经沧桑,仍盛传不衰。
6、仙人红薯
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
1、*定黄瓜王
主要产于*定县后沟、河头两村。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2、阳泉铁锅
以食不变味、锈不脱皮、色泽光洁、边沿整齐、壁厚均匀、油炸不裂等优点而著称于世。
3、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的生产基地地处太行山中部,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种植土壤为褐色土质,肥分较高,常年使用农家肥。
4、*定荆花蜂蜜
荆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条蜜。是四大名蜜之一;也是我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
5、仙人红薯
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仙人乡的特产。仙人乡海拔低、积温高、沙土地透气好,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仙人红薯的优良品质。
6、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史上该菜源自晋东名城*定,*定州(今山西省阳泉市*定县)最是正宗。
7、炒不烂
土豆去皮切丝。淘洗后晾干。面粉中撒入少许食用油,土豆丝拌入,使面粉均匀地裹在土豆丝上面。
8、*定刻花瓷
“刻花瓷”是*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它以刀代笔,纯手工制作。
9、枣介糕
对于盂县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美食。每逢结婚这样的大事,每家每户的饭桌上,都缺少不了这一道美食。
10、椒叶窝窝
山西阳泉盂县的特产。做法:花椒叶,玉米面,食盐,和面,捏成团,进锅蒸,出炉。
一、阳泉过油肉
过油肉是阳泉地区的特色美食,有着百年传承的山西地标性美食,它外软里嫩、味道咸鲜,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醋香,里脊肉上浆,油锅里炸,出锅后搭配蒜苔,木耳,洋葱,关键是要从锅边喷入老陈醋,这是灵魂,出锅那叫一个香。凡是经营山西风味的饭馆,一般都有过油肉这道菜,是到阳泉不可错过的名菜!
二、阳泉压饼
阳泉压饼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堪称“阳泉一绝”,小时候在学校门口总有小贩在卖一种薄薄脆脆的蛋片,后来就杳无影踪了,直到数年前去过一次山西,在娘子关见到了同样的做法,利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每一张都需要反复翻五六遍,直到葱花的香味完全沁入面粉中,咬一口嘎嘣脆,是粮食转化的味道。
三、枣介糕
枣介糕可以算是山西阳泉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结婚宴上必不缺少,以前每逢家里办喜事才能吃到,谐音“早结”,寓意早生贵子,原料是黄米面和大枣,黄米面搭配红枣,在蒸笼上一层面一层枣撒下去,就能蒸成黄里透红的枣介糕,软软甜甜,是外地人到本地必须品尝的特色美食。
四、阳泉糊嘟
糊嘟,学名还是糊嘟吧,是阳泉人最熟悉不过的,老幼皆爱的特色美食。俗语:一抹一蘸,古咚一咽,在冬季或夏季的阴雨天吃一顿,直吃到头上冒汗,通身发热为惬意,具体做法:先将玉米面和酸菜(同上面的酸菜)用水和起来,然后进锅焖。你们吃过吗?
五、抿曲
抿曲在山西阳泉地区是颇有名气的,这是阳泉的特色早餐,冬天的早晨吃这个特别暖和,抿曲独特的做法深受百姓喜爱,正宗的抿曲有专用的压槽压制而成,豆面和白面混起来的面食,劲道爽脆,离乡的游子吃一碗,也可以一皆思乡愁,小编我已经好久没吃到了,甚是想念,你们吃过吗?
六、粉条豆腐丝
粉条豆腐丝是阳泉*定的特色美食,看似简单,顶级厨师做出来的状态:看起来像一盘凉菜。它油汪汪地端上桌,不知情的您千万不敢夹了就吃,会烫破了嘴!这道看似普通的粉条豆腐丝,水淀粉也是关键,恰到好处的水量和下锅时机,能让汤汁紧紧包裹在食材表面,热度也随之保存,吃进嘴里,简直不要太美味!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觅得桃花源,不把浮名绊。
山中晴方好,人来月亦圆。
摘自杨大侠文章
一、疲乏了以后可能连眼泪都干涩连情话都痛彻。
二、大雨封了山 风吹散故事 远方的人忘了归途。
三、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
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四、没关系这是我选的路我情愿一个人走的孤独。
五、也许不久之后再次相遇会连最普通的寒暄都只能是奢望。
六、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七、一个人想事好想找个人来陪。
一个人失去了自己。
不知还有没有要在追的可望。
八、失望到了尽头心便不会在瞎闹。
九、爱情不停站 想开往地老天荒 需要多勇敢。
十、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十一、他说他只遗憾生命最后的结局没有你。
十二、你说我不懂你 你又何曾懂我。
十三、世界裂开了一条缝 里面住着我满满的惶恐与不安。
十四、你当我是个风筝,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收好带回家,别用一条看不见的情思拴着我,让我心伤。
十五、被特别在乎的人忽略会很难过 而更难过的是你还要装作不在乎。
十六、当初说好一起走的人最后都散了,当初说着不能少了自己的人,后来都不知去了哪里。
十七、许我一个拥吻别丢下我孤守黎明。
十八、初临乍世,你在哭,爱你的人在笑;生命终结,你在笑,爱你的人在哭。
一来一往,一哭一笑,人生就这样走过。
初临乍世,你在哭,爱你的人在笑;生命终结,你在笑,爱你的人在哭。
一来一往,一哭一笑,人生就这样走过。
形容心情低落的句子。
十九、我开始没有棱角开始礼貌微笑你真的觉得这样的我好吗。
二十、痛过之后就不会觉得痛了,有的只会是一颗冷漠的心。
二十一、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
二十二、冬天里你给了我一个夏天的梦 却把我在春天叫醒了 由于一下子不适应 我反而觉得比冬天更冷 但这不怪你`..怪只怪我把梦当成现实了...二十三、看倦了诗书走倦了风物离了家又忘了旧路。
二十四、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
二十五、我吻过你的脸,你双手曾在我的双肩。
二十六、男人要永远感谢在他20多岁的时候曾经陪在他身边的女人。
因为20多岁的男人处在一生中的最低点,没钱、没事业;而20多岁的女人却是她最灿烂的时候..二十七、你好像和万人都藕断丝连唯独将我隔绝冰封。
转自柠檬美文网
朝霞绚丽多彩,与那刚升起的红日遥相呼应,仿佛是人世间最美的景致。
可是,晚霞的美丽也毫不逊色呀。
傍晚,太阳暗淡了下来,红的不再那么耀眼,金的不再那么灿烂。
慢慢的,慢慢的,霞光映红了半边天。
云,不在那么洁白如玉,就像哪位画家一不小心碰翻了装满颜料的调色盘一样,将它染上了鲜艳的颜色。
红、黄、葡萄灰、茄子紫、半灰半百合色,还有些听也没听过,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都呈现在云的身上,令人大饱眼福。
过了一会儿,夕阳西下,太阳成了一个深红色的皮球,已经有一半沉进了地*线。
天空一边深蓝,一边浅蓝,仿佛一个蓝*相环。
云的颜色也加深了不少,他们和太阳一样,也是深红的,似乎快要变成黑色了。
太阳沉进了山头,漂亮的彩云也不见了。
漫长的黑夜来临了……
1、《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2、《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3、《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4、《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5、《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6、《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7、《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日落的景象永远都是那么唯美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日落的古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无限好, 只是*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黄昏(朱自清)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晚日寒鸦一片愁。
衰草残阳三万顷。
流连狂乐恨景短。奈夕阳送晚。
【唐】韩偓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登阊门闲望
【唐】白居易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晚晴
【唐】杜甫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秋霁寄远
关于西湖的古诗
1、《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2、《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3、《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4、《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5、《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6、《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7、《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8、《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9、《*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10、《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题西林壁》古诗
导语:《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它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诗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描写西湖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西湖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3、《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4、《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5、《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6、《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7、《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8、《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饮湖上初晴后雨》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杭二州,既有响亮的名声,又有如仙境般的美景,这不得不感谢唐代诗人们热情的赞美。
初唐时期,宋之问在《灵隐寺》中,这样写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诗人站在楼上远眺壮美的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观日出,看江潮一举两得,可谓优哉游哉。此诗一出,使得灵隐寺的名声、人气倍增。
到了盛唐,孟浩然在《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中,霸气的感叹道“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面对汹涌的钱塘浪涛涌来,有如卷起了千万堆皑皑白雪,让观潮的人无不感到寒气的凛冽。这使得西湖又吸引大批粉丝。
在众多的文人墨客里,如果找一个人为西湖代言,当属白居易。
一、乐天与西湖
白居易,生卒于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生于今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同时登第的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大夫。
公元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所以他对西湖的爱,爱的深沉,爱的执着。因此他写了大量关于西湖的诗作,如《西湖留别》、《湖上夜饮》、《湖亭晚归》等七首精品诗作。
今天就与大家一起分享,白居易对西湖赞美诗作中最负盛名的一首《钱塘湖春行》。
二、精解《钱塘湖春行》
杭州古时称钱塘,而西湖则叫钱塘江,因此钱塘湖即西湖。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部,三面环山,绕行一周15公里,是绝美的旅游胜地。下面我们来欣赏《钱塘湖春行》。
诗曰: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公元824年,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提起西湖,想必你也会自然联想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里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个千古名句吧!而读了白乐天的这首诗,仿佛娇柔含笑的西子的容颜就在眼前,配之乐天描写自然天工的妙笔,使西湖显得更加风光明媚、更加润美迷人。
首联写在美好的春天,白居易前往西子湖畔踏青,诺大的西湖他却独爱着“孤山寺北贾亭西,”的方向。“孤山”,在西湖的中间,与其它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贾亭”也就是贾公亭。这样,马蹄向着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面飞驰而去。
行走间,马背上的白居易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水面初*云脚低”的开阔画面。“云脚”是指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要下雨或下雨初停时。湖水初长,水面才刚刚与湖面齐*,而游荡不定的浮云,压得很低很低,与水面像相连在一起一样交相辉映。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指几个地方。“暖树”指向阳的树。“早莺”指初春时早来的黄鹂。早春的黄鹂鸟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枝上,沐浴在春光中一展嘹亮的歌喉。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俯视湖畔水边,不知谁家从南方先飞回的燕子,正衔着春天的泥土搭建新窝。
颈联写,不止鸟儿,花花草草们也没闲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指纷繁的花。“迷人眼”指使人眼花缭乱。
岸边五颜六色的花朵,渐渐把人的眼睛都迷住了,那些浅浅的青草,才刚刚能够淹没游人的马蹄。
尾联写,这么多的美景,而白居易最情有独钟的则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行不足”百游不厌。“白沙堤”指在孤山的东北面。这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最喜欢的是西湖的东面,那绿杨浓荫中的白沙堤,这样的美景令诗人余兴未消,也给读者无尽的美的享受。
结语
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易浅*,清新自然。以“孤山”和“贾亭”为起点,开启了一段山清水绿、莺歌燕舞、花香草长的天堂之旅。
白居易用清新明丽的诗歌风格,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之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清新的感受。
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评乐天诗语,见《滹南诗话》。
1、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桌,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2、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张煌言《忆西湖》
3、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苏轼《夜泛西湖》
4、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黄任《西湖杂诗》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6、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西湖》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郁达夫《南游吟草》
9、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12、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13、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14、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白居易《春望》
15、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苏轼《开西湖》
16、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李绅《重别西湖》
17、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子昂《岳鄂王墓》
18、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19、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20、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白居易《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西阳西下的诗句
赞美山西阳泉的古诗
山西阳泉*定的古诗
描写西阳西下的句子
与山西阳高县有关的古诗词
西和阳的古诗
早阳与夕阳西比的古诗
宋阳二使安西的古诗
西晋重阳节的古诗
阜阳颍州西湖的古诗
关于夕阳西落的古诗
不敢向阳西的古诗
西出阳关的古诗词
赞美沈阳铁西的古诗
太阳东升西落的古诗
古诗中的咸阳和西安
关于阜阳西湖的古诗
夕阳斜照西山时的古诗
关于夕阳西落的古诗句
斜阳西下的古诗词
寿阳村渔村西照的古诗
赞美西湖夕阳的古诗
描写陕西山阳的古诗
描写夕阳西沉的古诗
关于西安和洛阳的古诗
夕阳西下古诗的诗意
夕阳西下的诗句古诗
西湖夕阳诗句
欧阳修西湖的古诗词
夕阳西下的美景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