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关于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83) 语录(35) 说说(6) 名言(34)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163)

  • 《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 《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飞来峰》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缘--因为。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作品鉴赏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阅读全文]...

2022-07-10 06:49:50
  • 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

  • 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 这首诗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鸡鸣见日升”既是写鸡鸣日出的灿烂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日”是帝王的象征。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试比较这两句诗的异同。

      两句诗表现技法极为相似,两者都用比喻阐释深刻的哲理。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一作:自缘)

      译文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阅读全文]...

2022-07-04 17:17:12
  •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

  •   《登飞来峰》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一作:自缘)

      分类标签:哲理诗

      作品赏析

      塔指绍兴城南飞来山(又名宝林山、塔山)上的应天塔

      ①②句写景,①句实写,②句虚写,虚实结合,组成一幅壮丽的美景。“千寻”写其高。③④句景、情、理相结合。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

      别有佳处惬人意——说《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

      汤文熙

      清代纪昀说:“东坡、半山,旗鼓对垒,似应别有佳处,方惬人意。”(《批点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三》)认为苏轼与王安石在新法上政见分驰,互相对峙,似乎冰炭不能相容,故希望这两位奇人在别的事情上能有某种相通之处,才能使人们满意。

      其实,苏轼与王安石虽然年龄相差15岁,确有很多事迹不独相通,而且巧合。比如:两人都21岁进士及第,享年都65岁。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字号用意的情趣隐合。苏轼解职黄州、赴任汝州、途经金陵时,曾与王安石一起居留一月之久。据苏轼在《与荆公书》中吐露,两人曾相约在金陵买田卜邻,相从林下。两人*素多有诗歌唱和,并且见解吻合。据《西清诗话》:王安石在蒋山时,以*作《寄蔡氏女》示苏轼,苏轼看后说:“离骚句法,乃今见之。”王安石亦说:“非你见谀,我亦自负如此。”又据宋人笔记称:王安石在钟山,有人自京师来,王安石问:苏轼*来有无诗作?来人说:*闻苏轼游庐山,有《题西林壁》一绝,即诵之。王安石听后,颔首称善。两人都以文章盛名跻身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相通巧合的事迹使人感到,半山与东坡似乎是一对传奇人物。这里有二人的诗作为证:一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东坡志林》第7条载:“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悟彻人生的妙谛。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然而对读比较两诗,总觉字里行间似有同出一辙的蛛丝马迹。

      《登飞来峰》层次井然,安排稳妥。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据《杭州图经》:峰自天竺飞来,故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转句直入情语,着“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题西林壁》为苏轼游庐山在西林寺题壁之作。西林即西林寺,晋江州刺史陶范所建,为庐山重要景观之一。苏轼《东坡志林》第7条《记游庐山》说:“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即指此诗。他先后写了7首庐山记游诗,这是最后一首。这首诗对庐山作总体描述,作者立足西林寺,全诗景状从*视、俯视中写出。起句写庐山横面侧面的山势,*视庐山,奇势叠出。概括精密准确,描绘细腻生动。庐山的峰岭走向,基本如此。据南山宣律师《感通录》:庐山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向庐山之东,会合而成山峰,故姚宽的《西溪丛语》说:“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承句写庐山远*高低的山势,俯视庐山,变幻莫测,补足起句未尽之景。可见起、承两句写景不失其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是景语,亦是情语。过去有的注本对这两句的注解多有穿凿,如施元之《施注苏诗》卷二十一,特引《华严经》中的话:“于一尘中,大小刹种种差别如尘数,*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诣,各*”,来坐实“远*高低各不同”句所自来。又如《冷斋夜话》记黄庭坚评此诗说:“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此又“搔痒不着”的赞语。似此注诗评诗,俱无足取,早有注家批驳,认为“凡此种诗,皆一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十三)转、结二句作情语,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人们*见的理念,即:人的主观认识,各自都有局限性。寥寥14字,道尽人情事理,故此诗一出,立成典故,雅俗咸通,竞相援引。从全诗看,后联的理念,全从前联的景语熔铸铺垫出来。理念的产生,来自奇幻瑰丽的想象,而隽永深刻的理趣,自会启发出新鲜贴切的妙语。故历代评家咸推此诗深含哲理,评价极高,最著者如《宋诗精华录》卷二云:“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现代《唐宋诗词探胜》说此诗“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非禅偈所能比拟,所评极是,似可定论。

      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达到逼肖,如出一辙。真是英雄所见极同,何其相似乃尔!世界上有这样的奇人奇诗,岂不是惬人心意的一大佳事么!

    [阅读全文]...

2022-02-19 05:03:54
  • 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 文学
  • 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1999年4月2日《人民日报》第十二版发表赵金九先生《“去留肝胆两昆仑”新解》一文,认为该诗“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意指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的事件中“去”之康有为、梁启超与“留”之谭嗣同自己无论去留与否,其行为皆肝胆昆仑云云。本人认为赵金九先生的观点及其文中所引述的其他人的观点,都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本人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留得肝胆若昆仑”的意思。——此诗颇*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为什么这样解?因为本人认为,解诗不能仅着手于词字,更要着手于诗的总体寓意,并且要尤其着手于诗人写作该诗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的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憾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惨害于北京菜市口。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这,是一首绝命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全部所有的绝命诗,是一首在狱中为自己写就的祭死之诗!诗的后两句所写,都是指诗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昆仑”当然不是指人,“昆仑”也没有自比自赋、自狂自傲之义。而“去留”,我认为不是有些人说的,是指一去一留或一生一死。试想想,“我自横刀,肝胆昆仑”,这所表达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壮!而这,不恰是诗人那时的真实心理写照吗?

      肢解“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语词和语义,并去寻找两个相应的对应者,这种思路我认为是背逆诗人的原意的。这首诗的重心不是事况叙说,而是心态叙说;诗的结构,也恰是句句递进,直至末句叹然收尾,荡气回肠!因而,梁启超、符逸公、赵金九以及其他人的解释,本人都不敢苟同。而所有他们的解释,我认为关键的都在于误解了“去留”一词。

      另外要指出的是,“仑”和“根”韵母发音的差异(现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诗吟咏时(现代)的艺术效果,虽然其仍合格律诗的用韵要求(古代);倘若都同押“en”韵或“un”韵,那其诗意表达将更是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注释】

      对该诗句的解释,赵文引述的观点有:

      ⑴梁启超认为“两昆仑”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

      ⑵符逸公认为“两昆仑”指谭嗣同自言生也昆仑,死也昆仑;

      ⑶有人认为“两昆仑”指谭嗣同的两个仆人,古人亦谓仆人为昆仑奴;

      ⑷有人认为“两昆仑”指大刀王五和拳士胡七,俩人都曾教过谭嗣同学*昆仑派武术;

      ⑸有人干脆认为不可解(——榛案:这应当不可能无解,谭写此句诗时一定有他的语义)。

    [阅读全文]...

2022-06-06 01:31:11
  • 《登飞来峰》原诗翻译及赏析

  • 诗人
  • 《登飞来峰》原诗翻译及赏析

      导语: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登飞来峰》原诗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登飞来峰》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重点字词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作品赏析

      塔指绍兴城南飞来山(又名宝林山、塔山)上的应天塔

      ①②句写景,①句实写,②句虚写,虚实结合,组成一幅壮丽的美景。“千寻”写其高。③④句景、情、理相结合。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别有佳处惬人意——说《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

      清代纪昀说:“东坡、半山,旗鼓对垒,似应别有佳处,方惬人意。”(《批点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三》)认为苏轼与王安石在新法上政见分驰,互相对峙,似乎冰炭不能相容,故希望这两位奇人在别的事情上能有某种相通之处,才能使人们满意。

      其实,苏轼与王安石虽然年龄相差15岁,确有很多事迹不独相通,而且巧合。比如:两人都21岁进士及第,享年都65岁。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字号用意的情趣隐合。苏轼解职黄州、赴任汝州、途经金陵时,曾与王安石一起居留一月之久。据苏轼在《与荆公书》中吐露,两人曾相约在金陵买田卜邻,相从林下。两人*素多有诗歌唱和,并且见解吻合。据《西清诗话》:王安石在蒋山时,以*作《寄蔡氏女》示苏轼,苏轼看后说:“离骚句法,乃今见之。”王安石亦说:“非你见谀,我亦自负如此。”又据宋人笔记称:王安石在钟山,有人自京师来,王安石问:苏轼*来有无诗作?来人说:*闻苏轼游庐山,有《题西林壁》一绝,即诵之。王安石听后,颔首称善。两人都以文章盛名跻身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相通巧合的事迹使人感到,半山与东坡似乎是一对传奇人物。这里有二人的诗作为证:一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东坡志林》第7条载:“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悟彻人生的妙谛。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然而对读比较两诗,总觉字里行间似有同出一辙的蛛丝马迹。

      《登飞来峰》层次井然,安排稳妥。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据《杭州图经》:峰自天竺飞来,故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转句直入情语,着“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题西林壁》为苏轼游庐山在西林寺题壁之作。西林即西林寺,晋江州刺史陶范所建,为庐山重要景观之一。苏轼《东坡志林》第7条《记游庐山》说:“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即指此诗。他先后写了7首庐山记游诗,这是最后一首。这首诗对庐山作总体描述,作者立足西林寺,全诗景状从*视、俯视中写出。起句写庐山横面侧面的山势,*视庐山,奇势叠出。概括精密准确,描绘细腻生动。庐山的峰岭走向,基本如此。据南山宣律师《感通录》:庐山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向庐山之东,会合而成山峰,故姚宽的《西溪丛语》说:“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承句写庐山远*高低的山势,俯视庐山,变幻莫测,补足起句未尽之景。可见起、承两句写景不失其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是景语,亦是情语。过去有的注本对这两句的注解多有穿凿,如施元之《施注苏诗》卷二十一,特引《华严经》中的话:“于一尘中,大小刹种种差别如尘数,*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诣,各*”,来坐实“远*高低各不同”句所自来。又如《冷斋夜话》记黄庭坚评此诗说:“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此又“搔痒不着”的赞语。似此注诗评诗,俱无足取,早有注家批驳,认为“凡此种诗,皆一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十三)转、结二句作情语,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人们*见的理念,即:人的主观认识,各自都有局限性。寥寥14字,道尽人情事理,故此诗一出,立成典故,雅俗咸通,竞相援引。从全诗看,后联的理念,全从前联的景语熔铸铺垫出来。理念的产生,来自奇幻瑰丽的想象,而隽永深刻的理趣,自会启发出新鲜贴切的妙语。故历代评家咸推此诗深含哲理,评价极高,最著者如《宋诗精华录》卷二云:“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现代《唐宋诗词探胜》说此诗“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非禅偈所能比拟,所评极是,似可定论。

      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达到逼肖,如出一辙。真是英雄所见极同,何其相似乃尔!世界上有这样的奇人奇诗,岂不是惬人心意的一大佳事么!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

      王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帛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他任参知政事和宰相期间,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财”和“整军”两大课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由于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坚决反对,神宗后来也动摇、妥协,革新派内部又产生裂痕等,新法终被全部废止。安石变法,虽然归根结底是为加强皇权,巩固封建地主统治地位,但在当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国强兵,确曾起了推动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十一世纪改革家”(《列宁全集》第十卷第一五二页)。为了给变法确立理论根据并反击守旧派,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尚变者,天道也”,用“新故相除”的进化观点驳斥了守旧派的“道不可变”的形而上学论调。同时又公然提出“祖宗不足法”,认为“祖宗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司马温公传家集.学士院试李清臣等策目》)。在变法过程中,他更设置专局,使子芳及门人修撰《诗》、《书》、《周官》三经新义,对新政从理论上加以解释与阐发,并通过*力量作为学校诵*的定本,被称为“新学”,直接或间接为推行新法服务。上述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

    [阅读全文]...

2022-06-01 15:09:00
  • 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

  • 优美,诗歌
  • 导语: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阅读全文]...

2022-07-26 13:53:12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赏析

  • 诗人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赏析

      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登飞来峰》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作品赏析

      塔指绍兴城南飞来山(又名宝林山、塔山)上的应天塔

      ①②句写景,①句实写,②句虚写,虚实结合,组成一幅壮丽的美景。“千寻”写其高。③④句景、情、理相结合。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别有佳处惬人意——说《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

      汤文熙

      清代纪昀说:“东坡、半山,旗鼓对垒,似应别有佳处,方惬人意。”(《批点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三》)认为苏轼与王安石在新法上政见分驰,互相对峙,似乎冰炭不能相容,故希望这两位奇人在别的事情上能有某种相通之处,才能使人们满意。

      其实,苏轼与王安石虽然年龄相差15岁,确有很多事迹不独相通,而且巧合。比如:两人都21岁进士及第,享年都65岁。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字号用意的情趣隐合。苏轼解职黄州、赴任汝州、途经金陵时,曾与王安石一起居留一月之久。据苏轼在《与荆公书》中吐露,两人曾相约在金陵买田卜邻,相从林下。两人*素多有诗歌唱和,并且见解吻合。据《西清诗话》:王安石在蒋山时,以*作《寄蔡氏女》示苏轼,苏轼看后说:“离骚句法,乃今见之。”王安石亦说:“非你见谀,我亦自负如此。”又据宋人笔记称:王安石在钟山,有人自京师来,王安石问:苏轼*来有无诗作?来人说:*闻苏轼游庐山,有《题西林壁》一绝,即诵之。王安石听后,颔首称善。两人都以文章盛名跻身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相通巧合的事迹使人感到,半山与东坡似乎是一对传奇人物。这里有二人的诗作为证:一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东坡志林》第7条载:“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悟彻人生的妙谛。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然而对读比较两诗,总觉字里行间似有同出一辙的蛛丝马迹。

      《登飞来峰》层次井然,安排稳妥。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据《杭州图经》:峰自天竺飞来,故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转句直入情语,着“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题西林壁》为苏轼游庐山在西林寺题壁之作。西林即西林寺,晋江州刺史陶范所建,为庐山重要景观之一。苏轼《东坡志林》第7条《记游庐山》说:“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即指此诗。他先后写了7首庐山记游诗,这是最后一首。这首诗对庐山作总体描述,作者立足西林寺,全诗景状从*视、俯视中写出。起句写庐山横面侧面的山势,*视庐山,奇势叠出。概括精密准确,描绘细腻生动。庐山的峰岭走向,基本如此。据南山宣律师《感通录》:庐山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向庐山之东,会合而成山峰,故姚宽的《西溪丛语》说:“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承句写庐山远*高低的山势,俯视庐山,变幻莫测,补足起句未尽之景。可见起、承两句写景不失其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是景语,亦是情语。过去有的注本对这两句的注解多有穿凿,如施元之《施注苏诗》卷二十一,特引《华严经》中的话:“于一尘中,大小刹种种差别如尘数,*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诣,各*”,来坐实“远*高低各不同”句所自来。又如《冷斋夜话》记黄庭坚评此诗说:“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此又“搔痒不着”的赞语。似此注诗评诗,俱无足取,早有注家批驳,认为“凡此种诗,皆一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十三)转、结二句作情语,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人们*见的理念,即:人的主观认识,各自都有局限性。寥寥14字,道尽人情事理,故此诗一出,立成典故,雅俗咸通,竞相援引。从全诗看,后联的理念,全从前联的景语熔铸铺垫出来。理念的产生,来自奇幻瑰丽的想象,而隽永深刻的理趣,自会启发出新鲜贴切的妙语。故历代评家咸推此诗深含哲理,评价极高,最著者如《宋诗精华录》卷二云:“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现代《唐宋诗词探胜》说此诗“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非禅偈所能比拟,所评极是,似可定论。

      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达到逼肖,如出一辙。真是英雄所见极同,何其相似乃尔!世界上有这样的奇人奇诗,岂不是惬人心意的一大佳事么!

      登飞来峰①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②,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③,

      只缘身在最高层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

      [注释]

      ①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山东南(一说是浙江省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

      ②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③浮云:飘浮浮的云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望眼:远望的眼睛。

      ④只缘:缘,因为。身:自身,自己。

      [译文,简析]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层。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1999年4月2日《人民日报》第十二版发表赵金九先生《“去留肝胆两昆仑”新解》一文,认为该诗“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意指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的事件中“去”之康有为、梁启超与“留”之谭嗣同自己无论去留与否,其行为皆肝胆昆仑云云。本人认为赵金九先生的观点及其文中所引述的其他人的观点,都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阅读全文]...

2022-05-19 16:01:56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阅读全文]...

2021-11-26 04:12:04
  • 关于采薇的作者是谁(《诗经·采薇》古诗)

  • 诗经
  •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当我读到这两句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这两句诗太美了,一个杨柳依依,写出春天柳树刚刚发芽,柳枝迎风摆动的春意盎然的景象。而雨雪霏霏却一下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凄迷。

    一来一往,时空转换,岁月更替。

    如果不看全诗,会以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或者友情诗。然而,它却是一首战争诗篇,或者说军旅诗。

    这首诗讲诉的是一位普通的士兵,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原的朝廷无论如何更替,他们却绕不过与边境上少数民族部落的战争。于是,在《诗经》里,描写战争和军人的诗篇就有很多,很多。

    而《采薇》就是一首非常唯美却酸楚的军旅诗歌。它是《小雅》中的诗篇,但风格却完全是国风的风格。

    诗一开篇给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个画面,广阔的大地上,山野间,田边地角,一丛丛的薇冒出来了,这是初春时节,丛丛的薇把大地染绿。他们也是在这样一片大地上抗击猃狁。

    薇又称为野豌豆,它的幼苗可以食用,因此,在远古时代,先民们采摘野豌豆苗食用,充饥,甚至用于祭祀。而戍边战士也会采薇,用以果腹。

    这是真实的情景。更像是一个驻守边关抗击玁狁的军人梦中出现的情景。这个长满野豌豆的地方是他的故乡,是他熟悉的地方。

    当年,他的母亲用野豌豆养育了他,也许,在采薇的女子中有他的恋人。可是,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出现,他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也许他心仪的女孩早嫁人了。

    他没有家室,没有固定的地方,和战友们为了抗击猃狁,辗转奔波,餐风露宿,不知多少年,他想家,日夜思念着故乡,可是,他却回不去。

    野豌豆苗渐渐长高,长出嫩叶,他和战友们开始采薇,他想,家乡的姑娘们开始采薇了吧!他心仪的女孩肯定也在里边,只是,她也许成了母亲。可是,他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太多的征战,太多的徭役,当时的军人不仅仅打仗,他们还要做其他的事情,根本没有回家的机会,战事的胶着,让他们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哪儿可能回家。

    而他们驻守的边关,连鸿雁都飞不过来,又有谁为他们传递家书,为他们捎回故乡的消息。

    春天渐渐过去了,薇也长老了,枝干硬了,叶子也老了,不能食用。可是,回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只因为猃狁侵犯中原,只因为战事频繁,只因为连年征战。

    日子一年年过去,多少春夏秋冬,物换星移,多少次,野豌豆苗从萌芽到长叶到叶子变老,到结出野豌豆,野豌豆又掉在地上,长出新的野豌豆苗。他们也老了,边关的风沙吹老了他们的脸庞,岁月剥夺了他们的青春。薇年年都有新生,而他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还有,和他一同戍边的将士,有多少长眠在边关。

    其实,戍边战士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们思念故乡,想念故乡的亲人,回家是他们迫切的愿望,他们为漫长的戍边生涯痛苦,但他们却不怨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抵抗玁狁,那么家乡的薇会被血染。他们的亲人会遭殃。所以,他们只得忍受。

    棠棣之花开了,金黄的花朵点缀着春天,将领的马车开过来,多么气派,四匹骏马拉动的战车开来了,多么壮观。我们怎么敢停歇呢?战斗接连不断,捷报频传。在战车的掩护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他们的战马强壮,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抵抗猃狁的来犯。

    终于,战事告一个段落,年老的士卒得以回家,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纷纷的雪花漫天飞舞。这纷飞的雪花在常人看来是一种浪漫,但对于戍边的士卒,天气恶劣却更容易遭遇来犯之敌。当然,更增添他思念故乡的忧伤,当他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春天,可是当他踏上回归故乡的路,却不知多少年,岁月的流逝,青春的溜走,生命的匆匆,让人倍感忧伤。他走在道路上,却徘徊不前,*乡情更怯,他不知故乡以何等面目来迎接他这个儿子,不知家里的情况如何,父母怎样。茫茫旷野,他孤独地行走,无人知道他的哀伤,无人安慰他的哀愁。

    这是一个普通的戍边士卒的哀叹,他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边关,为了抵抗猃狁,他和战友们连连征战,风餐露宿,没有修整,没有闲暇的功夫回家,直到老了,才能够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回想他的战斗生涯,心情感慨万端,一种浓烈的生命意识融入诗句,一种家国情怀和思乡担忧牵挂和对无休无止的战争的痛恨与无奈油然而生。

    季节更替,物候变化,从薇的发芽长大变老,从杨柳依依到雨雪霏霏,时空变幻,岁月流逝。但不变的却是士卒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阅读全文]...

2022-02-22 04:09:23
  • 送别诗作者名句

  • 送别
  • 送别诗作者名句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易水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灵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芙蓉楼送辛渐》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

      年代: 唐 作者: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送友人入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渡荆门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阅读全文]...

2022-05-03 21:00:04
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 句子
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 语录
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 说说
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 名言
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 诗词
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 祝福
飞来峰古诗的作者是谁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