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关于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8) 语录(2) 说说(5) 名言(592) 诗词(538) 祝福(1k+) 心语(179)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赏析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愁闷。小编将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翻译以及赏析等重点内容整理了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有所帮助!

      导读:

      这一组诗是作者在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后写的。其原文如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其一】

      今天我和族叔贤侍郎一起喝酒,就像当初阮家兄弟竹林七贤一样。

      且容许老弟我三杯下肚以后,趁着酒兴,清狂一回。

      【其二】

      夜晚从湖心玩月回来,酒船管弦齐奏,船浆齐挥。

      悠闲的白鸥也不愿意我们离去,时不时飞来酒宴*上骚扰一番。

      【其三】

      最好把君山给我铲去了,让湘江**地流得更舒畅一些。

      这巴陵的洞庭湖水都是好酒啊,让山水一起醉个脸通红!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字词解释:

      ①侍郎:官职名。

      ②刬却:铲掉。

      ③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山。

      ④刬却君山好:这是一个假设句,意思是:如果能把君山刬却多好。

      ⑤醉杀:醉得很厉害,醉倒。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题解: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记录游览的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其中第三首最为出色,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赏析:

      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叹,而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竟至无路可走,数十年愤懑,便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湘水不能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好像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的奇想。

      他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之气。他很希望能铲除世间的不*,让他自己和一切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坦的大道可走。然而,这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只能尽情地喝酒,借酒消愁。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像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正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于是又发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因有此作。

      【拓展阅读】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李白诗歌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阅读全文]...

2022-06-14 09:35:03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翻译及赏析

  • 古诗文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翻译及赏析

      古诗文是古人留下来给我们的知识财富,但是古诗的意思也很深奥,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译文翻译

      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无云。

      秋日橘红橘红的,落向西面远方的长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贾至啊,汉朝著名的洛阳才子贾谊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贬到湘江;李晔啊,你我的本家,后汉的李膺也是贬到湖南,喜欢月下泛舟。

      他们都还在思念长安吧?还笑得出来吗?大概连西天在那里都不知道吧?

      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边,湘江北面早有鸿雁飞归。

      满船醉客载歌载舞《白苎》曲,连衣服上落满了秋霜都不知道!

      舜帝妻子来潇湘后就回不去了,玉人滞留在洞庭湖边的荒草间。

      对着明镜般的洞庭湖描淡妆,君山就是她们用丹青画出的娥眉。

      注释解释

      刑部侍郎,刑部的次官,掌管法律、刑狱等事务。晔,李晔,曾任刑部侍郎,唐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因被人诬陷,贬为岭南道境内的一名县尉。中书舍人,官名,唐代撰拟诰敕的官员。中书贾舍人至,即中书舍人贾至,与李白同时的诗人,乾元(唐肃宗年号,758~760)年间被贬为岳州(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司马。

      楚江,指流经楚地的长江。楚江分,长江从西北方向来至岳阳楼前,与洞庭湖之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为二截。

      长沙,指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距洞庭约三百里。

      湘君,湘水之神。

      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

      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姑且。就,一作“问”。

      洛阳才子,指贾谊。因贾至与贾谊同姓,又同为洛阳人,所以把贾至比作贾谊。湘川,指湘江一带。

      元礼,东汉李膺的字,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元礼同舟月下仙,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李膺任河南尹时,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朋友郭泰离京还乡时,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却只与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见都很羡慕,把他们比作神仙。这里是用李膺来比李晔。

      西天,指长安。这两句化用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对长安的怀念。

      鸿,鸿鹄,即天鹅。

      白苎,歌曲名。

      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即指图画。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传娥皇、女英曾游此处,故名君山。两句意为:明净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尘的玉镜;君山耸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图画。

      创作背景

      此组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乾元二年春,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秋时由江夏(今湖北武昌)而至岳州(今湖南岳阳)。此时,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与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这一组五首七绝记其事。

      诗文赏析

      前人对此五首诗各有毁誉。大多数学者认为第二首最为出色,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第二首诗,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称“南湖”。唐人喜咏洞庭,佳句累累,美不胜收。“南湖秋水夜无烟”一句,看来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却是天然去雕饰的淡语,惹人联想。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察之极难。能见“无烟”,则湖上光明可知,未尝写月,而已得“月色”,极妙。清秋佳节,月照南湖,境界澄沏如画,读者如闭目可接,足使人心旷神怡。这种具有形象暗示作用的诗语,淡而有味,其中佳处,又为具体模写所难到。

      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最易使人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联翩。湖光月色此刻便激起“谪仙”李白羽化遗世之想,所以次句道:安得(“耐可”)乘流而直上青天!传说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诗人天真的异想,又间接告诉读者月景的迷人。

      诗人并没有就此上天,后两句写泛舟湖上赏月饮酒之乐。“且就”二字意味深长,似乎表明,虽未上天,却并非青天不可上,也并非自己不愿上,而是洞庭月色太美,不如暂且留下来。其措意亦妙。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意境与之*似。

      湖面清风,湖上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说“不用一钱买”,是三句“赊”字最恰当的注脚,还不能尽此字之妙。此字之用似甚无理,“月色”绝不能“赊”,也不用“赊”。然而著此一字,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只言“赊月色”,却不妨举一反三),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著一“赊”字,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十分亲切。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是高人一筹的。作者《送韩侍御之广德》也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之句,亦用“赊月色”词语,可以互参。面对风清月白的良宵不可无酒,自然引出末句。明明在湖上,却说“将船买酒白云边”,亦无理而可玩味。原来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遥看湖畔酒家自在白云生处。说“买酒白云边”,足见湖面之壮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人间酒家被诗人的想象移到天上。这即景之句又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总的说来,第二首诗之妙不在景物具体描绘的工致,而在于即景发兴,艺术想象奇特,铸词造语独到,能启人逸思,通篇有味而不可句摘,恰如谢榛所说:“以兴为主,浑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四溟诗话》)。

      第一、三、四首诗的末句都有“不知”二字,这三个“不知”,词相同而义不同,因此不相重复。第一首诗“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并非真的想去吊湘君而觅其处所,仅是抒发缅怀古人之情而已;第三首诗“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是对自身遭遇不满、怅然若失、前途未卜之嗟吁而已;第四首诗“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是沉醉于洞庭湖之月色与船歌、乐不知返,寒意侵袭而未能察觉而已。三个“不知”各有其妙处。

      最后一首诗,“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运用娥皇、女英的美丽传说,表达一种人生难以完美的感慨;“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赞美洞庭湖的景色,写得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

    [阅读全文]...

2022-02-21 01:50:21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_游子思乡的诗

  • 思乡,游子,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愿对您有所启发。

    扩展阅读

    《后游》

    作者:杜甫

    原文: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注释:

    1、后游:重游修觉寺。

    赏析: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象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象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出之。正因为如此,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悲鸣泪至地,为问驭者谁。

    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

    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

    农人望岁稔,相率除蓬蒿。所务谷为本,邪赢无乃劳。

    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汉光得天下,祚永固有开。岂惟高祖圣,功自萧曹来。

    经纶中兴业,何代无长才。吾慕寇邓勋,济时信良哉。

    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休运终四百,图画在云台。

    [阅读全文]...

2022-07-01 01:44:17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全诗赏析

  • 李白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全诗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释】

      刬(chǎn)却:削去,铲掉。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洞庭山、湘山。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白话译文】

      其三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因有此作。

      【赏析】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的诗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阅读全文]...

2022-03-17 22:23:41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赏析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作者:李白

      刬却君山好,*铺汀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诗文解释】

      如果将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铲除,湖水就可以*坦无阴地流淌。把巴陵无尽的美酒都运到洞庭来,沉醉后的洞庭秋色一定更加的迷人,诗人通过亲奇的想像,婉转地表达了想要铲除世间一切不*,让社会更加美好的愿望。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词语注释】

      侍郎叔:官职名,这里指李白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

      刬:音同“铲”,刬却:铲掉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

      湘水:这里指洞庭湖的湖水。

      巴陵:山名,在现在的湖南岳阳市。

      醉杀:指醉得很历害。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诗文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每首均可独立成章。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最好把君山给我铲去了,让湘江**地流得更舒畅一些。这巴陵的洞庭湖水都是好酒啊,让山水一起醉个脸通红!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整理:zhl201611

    [阅读全文]...

2022-06-02 03:47:26
  •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注释译文

  •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原文: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注释:

      (1)牧:放牧。(2)陇:田埂。(3)窃:偷偷地,暗中。(4)辄:总是(常常)、就。(5)或:有人;有的人(6)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7)挞:鞭打。(8)曷:通“何”,为什么。(9)去:古义—离开,离去。今义:到。。。。。。去。(10)潜:暗暗地、悄悄地。(11)执策:拿着书卷。(12)旦:早晨,天亮。(13)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4)恬:心神安适。(15)异:(意动)(16)一词多义(之)①父怒,垯之:他。②执策应长明灯读之:无实义。(17)“被”通“披”:穿戴(18)亦:也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整理:zhl201610

    [阅读全文]...

2022-02-14 21:46:12
  • 《寒食寄郑起侍郎》阅读答案

  • 阅读
  • 《寒食寄郑起侍郎》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食寄郑起侍郎》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寒食寄郑起侍郎》阅读: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此诗作于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

      《寒食寄郑起侍郎》阅读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柳则是带季节气候特征的植物,而“柳映门”是寒食特有之景。

      B、颔联二句:一远一*,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透露出作者闲适之意。

      C、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

      D、尾联之妙,在于以问句作结。这里以“向谁言”问之,“别离心绪”喷涌而出,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2、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寒食寄郑起侍郎》阅读答案:

      1、B(颔联曲折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被贬的愁思,而非“闲适”。)

      2、①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②被贬的苦闷;③对家乡的思念;④对友人的怀念。(或与友人离别的愁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透露出作者闲适之意”表述错误,应该通过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透露的是作者的别离愁绪。故选B。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

      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清明时节我独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门户绿柳隐映。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一路上细雨萧疏,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的景物,表达是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颈联通过描写因为被贬,天气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让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我思乡念友更容易极度伤心。抒发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尾联通过描写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阅读全文]...

2022-04-16 09:10:24
  • 初秋古诗注音孟浩然

  • 初秋
  • 初秋古诗注音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下面请欣赏更多关于初秋古诗注音孟浩然吧!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阅读全文]...

2022-07-07 20:16:30
  • 小满注音古诗(精选5首)

  • 小满
  • 小满注音古诗(精选5首)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满注音古诗(精选5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小满(吴藕汀)

      bái tóng luò jìn pò yán yá , huò kǒng nián nián zǐ shù huā。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xiǎo mǎn tián chéng xún cǎo yào , nóng xián mò wèn dòng sān chē。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2、五绝 小满(宋 欧阳修)

      yè yīng tí lǜ liǔ , hào yuè xǐng cháng kōng。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zuì ài lǒng tóu mài , yíng fēng xiào luò hóng。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3、五律·小满

      jīng zhé wū yā jiào , xiǎo mǎn què lái quán。

      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sòng zǒu sān chūn xuě , yíng lái wǔ yuè tiān。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jiāng nán pín luò yǔ , sài běi lǚ jīng hán。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jié lìng lún liú qù , lí mín wàng ruì nián。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4、小满

      xià shú píng xiǎo mǎn , zǐ zhuàng shuǐ zhōu quán。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wèi mǎn chōng zú shuǐ , yào zhāng kù rè tiān。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sān nóng shōu zhòng guǎn , sì yuè yǔ lái hán。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jié lìng hé téng làng , tiān rán wù fù nián。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5、西江月·小满

      rù xià yíng lái xiǎo mǎn , lín zhōng xiǎo niǎo xīn huān。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chí lián qīng cuì liǔ hán yān。

      池莲青翠柳含烟。

      lǒng jiān mài suì bǎo , yuàn lǐ shí liú yán。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qì wēn jiàn shēng léi yǔ jiàng , shuǐ táng wā jiào shēng xuān。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zhōng gēng chú cǎo zài nóng tián。

      中耕除草在农田。

      qín láo liú rè hàn , nǔ lì huò fēng nián。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

    [阅读全文]...

2022-07-08 00:04:17
  •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唐诗赏析

  • 唐诗
  •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译文

      天上仙家的碧桃树沾染着雨露种下,太阳边的红杏倚靠着云彩而栽。我这朵芙蓉长在萧瑟的秋天的江边,但不抱怨春风为何不吹来让我这朵花开一开。

      注释

      天上:指皇帝、朝廷

      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

      和:带着,沾染着

      日:太阳

      倚:傍着

      芙蓉:荷花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赏析:

      关于此诗有一段本事,见《唐才子传》:“(高蟾)初累举不上,题诗省墙间曰:‘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怨而切。是年人论不公,又下第。上马侍郎云(诗从略)。”晚唐科举场上弊端极多,中有大量反映,此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唐代科举尤重进士,因而新进士的待遇极优渥,每年曲江会,观者如云,极为荣耀。此诗一开始就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来作比拟。“天上”、“日边”,象征着得第者“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地位不寻常;“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碧桃”、“红杏”,鲜花盛开,意味着他们春风得意、前程似锦。这两句不但用词富丽堂皇,而且对仗整饬精工,正与所描摹的得第者*步青云的非凡气象悉称。

      《镜花缘》第八十回写打灯谜,有一条花名谜的谜面就借用了这一联现成。谜底是“凌霄花”。非常切贴。“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所以非凡,不就在于其所处地势“凌霄”吗?这里可以体会到诗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被录取的希望。这种所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后来弊端大启,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阳春发处无根蒂”,可见当时靠人事“关系”成名者大有人在。这正是“碧桃”在天,“红杏”*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势,又岂是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比拟的呢?

      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显然是作者自比。作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连类生发出来的。虽然彼此同属名花,但“天上”、“日边”与“秋江”之上,所处地位极为悬殊。这种对照,与左思《咏史》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类似,寄托贵贱之不同乃是“地势使之然”。这里还有一层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桃杏美在颜色妖艳不同。《唐才子传》称“蟾本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不受”,又说“其胸次磊块”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是统一的。末句“不向东风怨未开”,话里带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时候(正值东风),却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与“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同样“怨而切”,只不过此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

      诗人向“大人物”上书,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这在封建时代,是较为难得的。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似乎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具的自信。不妨顺便说一句,高蟾在作诗后的第二年终于蟾宫折桂,如愿以偿了。

    [阅读全文]...

2022-06-03 05:17:05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 句子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 语录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 说说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 名言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 诗词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 祝福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的注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