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战场惨烈的文言文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战场惨烈的文言文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战场惨烈的文言文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战场惨烈的文言文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吊古战场文文言文翻译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要一起来学*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吊古战场文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浩浩乎,*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代欤?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愬?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古称戎夏,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
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野竖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军复没。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鼓衰兮力竭,矢尽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倾天下,财殚力痡。任人而已,岂在多乎!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饮至策勋,和乐且闲。穆穆棣棣,君臣之间。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徧野,功不补患。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寤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无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译文
广大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弯曲得像带子一般,远处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寒风悲啸,日色昏黄,飞蓬折断,野草枯萎,寒气凛冽犹如降霜的冬晨。鸟儿飞过也不肯落下,离群的野兽奔窜而过。亭长告诉我说:“这儿就是古代的战场,曾经全军覆没。每逢阴天就会听到有鬼哭的声音。真令人伤心啊!这是秦朝、汉朝,还是*代的事情呢?
我听说战国时期,齐魏征集壮丁服役,楚韩募集兵员备战。士兵们奔走万里边疆,年复一年暴露在外,早晨寻找沙漠中的水草放牧,夜晚穿涉结冰的'河流。地远天长,不知道哪里是归家的道路。性命寄托于刀枪之间,苦闷的心情向谁倾诉?自从秦汉以来,四方边境上战争频繁,中原地区的损耗破坏,也无时不有。古时称说,外夷中夏,都不和帝王的军队为敌;后来不再宣扬礼乐教化,武将们就使用奇兵诡计。奇兵不符合仁义道德,王道被认为迂腐不切实际,谁也不去实行。
唉哟哟!我想像北风摇撼着沙漠,胡兵乘机来袭。主将骄傲轻敌,敌兵已到营门才仓卒接战。原野上竖起各种战旗,河谷地奔驰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严峻的军法使人心惊胆战,当官的威权重大,士兵的性命微贱。锋利的箭镞穿透骨头,飞扬的沙粒直扑人面。敌我两军激烈搏斗,山川也被震得头昏眼花。声势之大,足以使江河分裂,雷电奔掣。
何况正值极冬,空气凝结,天地闭塞,寒气凛冽的翰海边上,积雪陷没小腿,坚冰冻住胡须。凶猛的鸷鸟躲在巢里休息,惯战的军马也徘徊不前。绵衣毫无暖气,人冻得手指掉落,肌肤开裂。在这苦寒之际,老天假借强大的胡兵之手,凭仗寒冬肃杀之气,来斩伐屠戮我们的士兵,半途中截取军用物资,拦腰冲断士兵队伍。都尉刚刚投降,将军又复战死。尸体僵仆在大港沿岸,鲜血淌满了长城下的窟穴。无论高贵或是卑贱,同样成为枯骨。说不完的凄惨哟!鼓声微弱啊,战士已经精疲力竭;箭已射尽啊,弓弦也断绝。白刃相交肉搏啊,宝刀已折断;两军迫*啊,以生死相决。投降吧?终身将沦于异族;战斗吧?尸骨将暴露于沙砾!鸟儿无声啊群山沉寂,漫漫长夜啊悲风淅淅,阴魂凝结啊天色昏暗,鬼神聚集啊阴云厚积。日光惨淡啊映照着短草,月色凄苦啊笼罩着白霜。人间还有像这样令人伤心惨目的景况吗?
我听说过,李牧统率赵国的士兵,大破林胡的入侵,开辟疆土千里,匈奴望风远逃。而汉朝倾全国之力和匈奴作战,反而民穷财尽,国力削弱。关键是任人得当,哪在于兵多呢!周朝驱逐猃狁,一直追到太原,在北方筑城防御,尔后全军凯旋回京,在宗庙举行祭祀和饮宴,记功授爵,大家和睦愉快而又安适。君臣之间,端庄和蔼,恭敬有礼。而秦朝修筑长城,直到海边都建起关塞,残害了无数的人民,鲜血把万里大地染成了赤黑;汉朝出兵攻击匈奴,虽然占领了阴山,但阵亡将士骸骨遍野,互相枕藉,实在是得不偿失。苍天所生众多的人民,谁没有父母?从小拉扯带领,抱着背着,唯恐他们夭折。谁没有亲如手足的兄弟?谁没有相敬如宾友的妻子?他们活着受过什么恩惠?又犯了什么罪过而遭杀害?他们的生死存亡,家中无从知道;即使听到有人传讯,也是疑信参半。整日忧愁郁闷,夜间音容入梦。不得已只好陈列祭品,酹酒祭奠,望远痛哭。天地为之忧愁,草木也含悲伤。这样不明不白的吊祭,不能为死者在天之灵所感知,他们的精魂也无所归依。何况战争之后,一定会出现灾荒,人民难免流离失所。唉唉!这是时势造成,还是命运招致呢?从古以来就是如此!怎样才能避免战争呢?惟有宣扬教化,施行仁义,才能使四方民族为天子守卫疆土啊。
电视剧《大决战》正在热播,这部全景展现辽沈、淮海、*津三大战役的电视剧史诗般呈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辽沈、淮海、*津三大战役,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军队154万余人,使*赖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历史上那些战争诗词所描述的气势恢宏的战争画卷吧!
《人民*占领南京》
* ·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在听闻渡江战役胜利、人民*占领南京后所作。渡江战役是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向全国进军、*全国的关键一战。诗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渡江*南京的雄伟场面,赞颂了南京*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的革命豪情,同时也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打垮**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忆秦娥 · 娄山关
* ·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是*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全词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却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其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更是成为*传诵的金句。
《菩萨蛮 · 大柏地》
* ·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是*于1933年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触景生情,回忆往事,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熟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的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可惜已经成了白发人。词人将自己 的爱国之心,忠君愤懑,都熔铸在这篇神采飞扬而又慷慨悲壮的词句中,表达了渴望恢复祖国山河、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此诗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诗中描绘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通过景物“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鬼”李贺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于战争的10条经典古诗句,首首惊心动魄。
1.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出自唐·杜甫《北征》。此写战争之后的惨象。“寒月”对“白骨”,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且都是白色,都是令人顿生寒意的的景象,由此凄惨肃杀的气氛便充溢于天地之间矣。
2.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中。
出自唐·李频《春日思归》。音书,报告消息的书信。干戈,代指武器,此指战争。此写战乱中亲友之间音书断绝、彼此牵挂担心的忧虑之情。
关于形容战争惨烈的诗句(精选8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容战争惨烈的诗句(精选8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
4、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5、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6、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7、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9、谁道沧江总无事,*来长共血争流。
10、一朝英雄拨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4、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1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7、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18、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1、他年若有面南日,碧血红缨染战袍。
22、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2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4、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5、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26、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章孝标《咏弓》
27、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杨广《纪辽东二首》
28、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29、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30、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1、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2、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5、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6、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8、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李白《豫章行》
9、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姚合《庄居野行》
10、江城烽火连三月。——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11、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12、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李颀《古塞下曲》
13、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汪遵《夷门》
14、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杜甫《悲青坂》
15、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安耗。——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16、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17、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颜延之《阮步兵》
18、迎头便说兵戈事。——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19、烽火*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形容战况惨烈的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战况惨烈的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1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12、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13、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14、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5、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1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7、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18、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1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2、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2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24、传闻一战百神愁,*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5、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杨炯《从军行》
2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7、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29、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30、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31、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32、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3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马戴《出塞词》
3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5、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36、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37、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8、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3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0、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41、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42、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43、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4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46、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47、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48、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李白《从军行》
49、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这是战争的残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形容战争惨烈的句子,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形容战争惨烈的句子(最新)1.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2.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3.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4.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5.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6.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7.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8.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9.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10.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11.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12.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13.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14.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5.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没有正义的和*就是暴虐(英国)
3.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4.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5.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6.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7.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8.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9.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10.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11.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12.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13.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14. 战争也爱*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15.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1.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2.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3.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4.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5.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亚里士多德)
6. 你想和*,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7.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环境中(西塞罗)
8.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9.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萨卢斯特)
10. 和*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普坦汉姆)
11.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富兰克林)
12. 战争造就窃贼,和*把他们吊死(英国)
13. 战争造就窃贼,和*把他们吊死(英国)
14. 要和*,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15.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与谅解服务(海塞)
16.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17.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18.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9.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0.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爱战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战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士卒之所以宁肯前进而死,却不愿后退而生的,这都是由于将帅*时对他们实行恩惠、爱护的结果。
全军士卒深知将帅爱护他们如同爱子那样无微不至,那么,他们热爱将帅也会像热爱自己的父亲那样至敬至诚。所以,作战中尽管陷入危亡境地,却没有不愿以拚死奋战来报答将帅恩德的。诚如兵法所说:“将帅对待士卒如同对待自己的爱子,士卒可以同将帅在危难中生死与共。”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吴起出任西河太守时,能和最下层的士卒穿同样衣服、吃同样饭菜;睡觉时不铺垫软*,行军时不乘车骑马;亲自包扎携带军粮,替士卒分担劳苦。有个士卒长了脓疮,吴起为他吮吸脓汁。这个士卒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哭了起来。有人问她说:“你儿子不过是个士卒,而将军亲口为他吮吸脓疮,你为什么还哭呢?”她回答说:
“不是这样的。往年吴公曾为他父亲吮吸脓疮,他父亲因此在作战中奋勇直前而不后退,结果就战死在沙场。如今吴公又为其子吮吸脓疮,我不知道他又会战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是在为他哭泣。”魏文侯鉴于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深得士卒拥护,就委派他为将镇守西河地区。在此期间,他先后同诸侯大战七十六次,而获全胜的作战有六十四次之多。
【原文】
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三军知在上之人爱我如子之至,则我之爱上也如父之极。故陷危亡之地,而无不愿死以报上之德。法曰:“视民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①
战国②魏将吴起为西河守,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行不乘骑,亲裹赢粮③,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或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④,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⑤以吴起用兵廉*,得士卒心,使守西河⑥,与诸侯⑦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⑧。
【注释】
①视民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语出《孙子兵法·地形篇》。但“民”字原作“卒”。
②战国: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春秋”,今据史校改。
③赢粮:赢,通“盈”;赢粮,谓装满粮食。
④旋踵:旋转脚跟,引申为转身后退之意。
⑤文侯:即战国时期魏国建立者魏文侯,名斯。他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令,实行改革,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魏国成为当时强国。
⑥西河:郡名。战国魏置。辖境当今陕西东部的黄河西岸地区。
⑦诸侯:西周、春秋时期分封的各国国君。在其封疆之内,世代掌握统治大权,形成各自为政的许多诸侯国。
⑧本篇史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提示】
《爱战》是*古代兵书《百战奇略》里记载的一篇兵法,本篇以《爱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爱兵的重要性。这里的“爱”,与“恩”为同义词。它认为,作战中士卒所以宁愿冒死前进而不愿后退求生的,都是由于将帅*时实施恩惠的结果。只要将帅爱卒如同爱子,那么,士卒爱将也会像爱父一般。故在危难时,士卒无不情愿以拚死搏斗来报答将帅恩德的。士卒是武装力量的主体,军队战斗力的第一要素。战斗中没有广大士卒的奋勇杀敌,是无法取得作战胜利的。而要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部队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要靠*时将帅对他们严格教育训练和切实关心爱护。因此,是否做到爱兵,乃是衡量将帅治军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从治军的高度阐述了将帅爱兵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很可贵的。
在*古代军事史上,曾涌现不少将帅爱兵的感人事迹,战国初期的魏将吴起,便是突出的一例。他把爱兵问题作为治军的重要内容来抓,其主要特点:一是能以普通一兵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与士卒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二是能够体察下情,关心士卒疾苦,身居将帅高位,竟亲自为卒吮疽,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所以,他所带出来的部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他在镇守西河郡地期间,曾身经大战七十六次,而获全胜者竟多达六十四次,堪称善戎能战的“常胜将军”。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吴起之所以成为战绩辉煌的著名将帅,主要是其“用兵廉*,得士卒心”的结果。这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介绍】
《百战奇法》是*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拓展】百战奇法
*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百战奇法》以《武经七书》等古代兵法为依据,以五代前的战例相印证,书列百目,着重论述了古代战争的作战原则和方法。它指出:“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明弘治十七年《武经总要》附刻本《百战奇法》,下同),了解和分析敌我的实际情况,是制定用兵方略的前提。只有在“计料已审”之后出兵,才能无往而不胜。
它认为:“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强调因变制敌、灵活用兵,不同敌情采取不同作战方式。有胜利把握时,要采取进攻作战,无胜利把握时,则应采取防御作战;我众敌寡时,要分兵多路进击敌人,敌众我寡时,“当合军以击之”;对初来阵势未定之敌,要“先以兵急击之”,对阵严锋锐之敌,则“候其阵久气衰起而击之”;对人多粮少、外无救援的守城之敌,要缓攻,而对人少粮多、外有强援的守敌,则应速取,等等。
强调要采取各种巧妙手段惑敌、误敌,致敌“有破灭之势”而歼之。如,我强则示敌以弱,我弱则示敌以强;我欲远渡,示敌以*济,我欲*攻,则示敌以远击;敌强则“卑辞厚礼,以骄其志”,敌众“则设虚形以分其势”,敌贪婪则设饵“以利诱之”,敌之君臣和则“遣谍者以间之”,敌之邻国则交之“以为己援”;交战中,或“惊前掩后”,或“声东而击西”,“使敌人不知其所备”,以出奇制胜,等等。
还强调作战中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认为这是实现“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重要因素。因此,主张“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山战“须居高阜”,谷战“必依附山谷”,水战“须居上风、上流”,泽战则应坚守“环龟”(即四周低中间高之地)。并且,在不同地形、气候条件下作战,要采取不同的作战手段和战法:在丘陵山地对敌骑兵作战,要使用步兵;在*原旷野对敌步兵作战,要使用骑兵和战车;在干旱天候对营于草莽山林之敌,可采取火攻;而在风雪天气作战,则要乘敌不备,“潜兵击之”,等等。
《百战奇法》对军事斗争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诸如强与弱、众与寡、攻与守、进与退、胜与败、安与危、利与害等,分篇立论,对比分析,说明相反相成的道理,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该书简明扼要,事理结合地论述用兵之道,颇具特色,有参考价值。但书中所反映的统治阶级企图靠战争进行掠夺的思想等内容,则是封建糟粕。
吊古战场文原文及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吊古战场文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吊古战场文
[唐代]李华
浩浩乎,*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代欤?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愬?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古称戎夏,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唿噫嘻!
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野竖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军复没。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鼓衰兮力竭,矢尽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倾天下,财殚力痡。任人而已,岂在多乎!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饮至策勋,和乐且闲。穆穆棣棣,君臣之间。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徧野,功不补患。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寤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无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唿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译文
广大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弯曲得像带子一般,远处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寒风悲啸,日色昏黄,飞蓬折断,野草枯萎,寒气凛冽犹如降霜的冬晨。鸟儿飞过也不肯落下,离群的野兽奔窜而过。亭长告诉我说:“这儿就是古代的战场,曾经全军覆没。每逢阴天就会听到有鬼哭的声音。真令人伤心啊!这是秦朝、汉朝,还是*代的事情呢?
我听说战国时期,齐魏征集壮丁服役,楚韩募集兵员备战。士兵们奔走万里边疆,年复一年暴露在外,早晨寻找沙漠中的水草放牧,夜晚穿涉结冰的河流。地远天长,不知道哪里是归家的道路。性命寄托于刀枪之间,苦闷的心情向谁倾诉?自从秦汉以来,四方边境上战争频繁,中原地区的损耗破坏,也无时不有。古时称说,外夷中夏,都不和帝王的军队为敌;后来不再宣扬礼乐教化,武将们就使用奇兵诡计。奇兵不符合仁义道德,王道被认为迂腐不切实际,谁也不去实行。
唉哟哟!我想像北风摇撼着沙漠,胡兵乘机来袭。主将骄傲轻敌,敌兵已到营门才仓卒接战。原野上竖起各种战旗,河谷地奔驰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严峻的军法使人心惊胆战,当官的威权重大,士兵的性命微贱。锋利的箭镞穿透骨头,飞扬的沙粒直扑人面。敌我两军激烈搏斗,山川也被震得头昏眼花。声势之大,足以使江河分裂,雷电奔掣。
何况正值极冬,空气凝结,天地闭塞,寒气凛冽的翰海边上,积雪陷没小腿,坚冰冻住胡须。凶勐的鸷鸟躲在巢里休息,惯战的军马也徘徊不前。绵衣毫无暖气,人冻得手指掉落,肌肤开裂。在这苦寒之际,老天假借强大的胡兵之手,凭仗寒冬肃杀之气,来斩伐屠戮我们的士兵,半途中截取军用物资,拦腰冲断士兵队伍。都尉刚刚投降,将军又复战死。尸体僵仆在大港沿岸,鲜血淌满了长城下的窟穴。无论高贵或是卑贱,同样成为枯骨。说不完的凄惨哟!鼓声微弱啊,战士已经精疲力竭;箭已射尽啊,弓弦也断绝。白刃相交肉搏啊,宝刀已折断;两军迫*啊,以生死相决。投降吧?终身将沦于异族;战斗吧?尸骨将暴露于沙砾!鸟儿无声啊群山沉寂,漫漫长夜啊悲风淅淅,阴魂凝结啊天色昏暗,鬼神聚集啊阴云厚积。日光惨淡啊映照着短草,月色凄苦啊笼罩着白霜。人间还有像这样令人伤心惨目的景况吗?
我听说过,李牧统率赵国的士兵,大破林胡的入侵,开辟疆土千里,匈奴望风远逃。而汉朝倾全国之力和匈奴作战,反而民穷财尽,国力削弱。关键是任人得当,哪在于兵多呢!周朝驱逐猃狁,一直追到太原,在北方筑城防御,尔后全军凯旋回京,在宗庙举行祭祀和饮宴,记功授爵,大家和睦愉快而又安适。君臣之间,端庄和蔼,恭敬有礼。而秦朝修筑长城,直到海边都建起关塞,残害了无数的人民,鲜血把万里大地染成了赤黑;汉朝出兵攻击匈奴,虽然占领了阴山,但阵亡将士骸骨遍野,互相枕藉,实在是得不偿失。苍天所生众多的人民,谁没有父母?从小拉扯带领,抱着背着,唯恐他们夭折。谁没有亲如手足的兄弟?谁没有相敬如宾友的妻子?他们活着受过什么恩惠?又犯了什么罪过而遭杀害?他们的生死存亡,家中无从知道;即使听到有人传讯,也是疑信参半。整日忧愁郁闷,夜间音容入梦。不得已只好陈列祭品,酹酒祭奠,望远痛哭。天地为之忧愁,草木也含悲伤。这样不明不白的吊祭,不能为死者在天之灵所感知,他们的精魂也无所归依。何况战争之后,一定会出现灾荒,人民难免流离失所。唉唉!这是时势造成,还是命运招致呢?从古以来就是如此!怎样才能避免战争呢?惟有宣扬教化,施行仁义,才能使四方民族为天子守卫疆土啊。
注释
[1]浩浩:辽阔的样子。垠(yín银):边际。
[2]夐(xiòng):远。
[3]纠纷:重叠交错的样子。
[4]黯:昏黑。
[5]曛:赤黄色,形容日色昏暗。
[6]蓬:草名,即蓬蒿。秋枯根拔,随风飘转。
[7]挺:通“铤”(tǐng),疾走的样子。
[8]亭长:秦汉时每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一人,掌管治安、诉讼等事。唐代在尚书省各部衙门设置亭长,负责省门开关和通报传达事务,是流外(不入九品职级)吏职。此借指地方小吏。
[9]三军:周制:天子置六军,诸侯大国可置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此处泛指军队。
[10]齐魏、荆韩: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国家。荆,即楚国。这里泛指战国时代。召募:以钱物招募兵员。徭役和召募,是封建时代的义务兵和雇佣兵。
[11]腷(bì必)臆:心情苦闷。愬,即“诉”。
[12]四夷:四方边境的少数民族。夷,古时对异族的贬称。
[13]耗斁(dù妒):损耗败坏。
[14]戎:西方少数民族。此泛指少数民族。夏:华夏,汉族。
[15]王师:帝王的军队。古称帝王之师是应天顺人、吊民伐罪的仁义之师。
[16]文教: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17]用奇:使用阴谋诡计。
[18]奇兵:乘敌不备进行突然袭击的部队。
[19]王道:指礼乐仁义等治理天下的准则。迂阔:迂腐空疏。
[20]期门:军营的大门。
[21]旌旗:旗帜的统称。旌,用旄牛尾和彩色鸟羽作竿饰的旗。
[22]组练:即“组甲被练”,战士的衣甲服装。此代指战士。
[23]析:分离,噼开。原作“折”,据《唐文粹》及《文集》改。
[24]穷阴:犹穷冬,极寒之时。
[25]海隅:西北极远之地。海,瀚海,在蒙古高原东北;一说指今内蒙古自治区之唿伦贝尔湖。
[26]缯纩(zēng增kuàng旷):缯,丝织品的总称。纩,丝绵。古代尚无棉花,絮衣都用丝棉。
[27]凭陵:凭借,倚仗。
[28]辎(zī资)重:军用物资的总称。
[29]都尉:官名,此指职位低于将军的武官。
[30]踣(bó博):僵仆。
[31]胜(shēng生):尽。
[32]蹙(cù促):迫*,接*。
[33]幂(mì密)幂:深浓阴暗。
[34]牧:李牧,战国末赵国良将,守雁门(今山西北部),大破匈奴的入侵,击败东胡,降服林胡(均为匈奴所属的部族)。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靠*赵国边境。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到抗战纪念时。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5周年,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胜利高歌,向英雄致敬。对此,作者特整理了之前根据百度百科相关战役词条史料所创作的诗作,以作分享。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读抗战史料感怀
岳明阔
流观*代史,我辈必歌哭。
欲觅玉龙去,齐追暴虎伏。
舟安人共济,巢覆卵无除。
盛世莫沉醉,时时要备胡。
卢沟桥事变
岳明阔
占我东三省,卢沟复欲夺。
雄狮终大吼,铅刃贵一割。
烽火七七起,江山寸寸缩。
举国华北望,齐唱《大刀歌》。
九一八事变
岳明阔
年年今日余瞋目,倭寇侵华日子殊。
鸠占鹊巢欺旧主,贼偷铃杵笑更夫。
决堤甲午穴初蛀,入肉春秋蛭未除。
万里长城空自许,健儿西走弃田庐。
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
岳明阔
月余屠戮三十万,足使寰球虎豹羞。
寸铁手无何罪过?满城尸众累坟丘。
奸淫随地唯禽兽,掳掠即时胜蚁蝼。
国难千秋须谨记,男儿务必带吴钩。
*型关大捷
岳明阔
有道一心金可断,弟兄携手计谋长。
潜行风雨兵堪贵,侵入辎车寇不慌。
四面枪声槌大鼓,一根口袋锁狡狼。
即传捷报八方去,愈使男儿斗志扬。
台儿庄大捷
岳明阔
骄敌长入气嚣嚣,四面合围请入牢。
锯拽绳拔多易主,肉搏巷战似粘胶。
大刀愤起寒光落,弃甲仓惶索路逃。
莫道倭贼难战胜,中华儿女尽英豪!
淞沪会战
岳明阔
虎腚一摸先亮剑,岂容毒物卧家园。
举国猛士风云涌,半数英魂阵地捐。
*屡期河里助,列强尽坐岸边观。
当时美帝如出手,军港何来炮舰翻。
注:淞沪会战期间,*曾期望国际列强调停,未得协助。后战场扩大,日军偷袭了美军珍珠港,给其造成了巨大损失。
百团大战(资料图)
百团大战
岳明阔
敌忧“八路”节节大,碉堡荒原处处栽。
数旅才出击路网,百团忽起战敌来。
关于形容战争惨烈的诗句(精选8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容战争惨烈的诗句(精选8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
4、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
5、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6、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7、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9、谁道沧江总无事,*来长共血争流。
10、一朝英雄拨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1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4、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1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7、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18、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1、他年若有面南日,碧血红缨染战袍。
22、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2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4、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5、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26、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章孝标《咏弓》
27、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杨广《纪辽东二首》
28、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29、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30、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1、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2、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5、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6、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8、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李白《豫章行》
9、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姚合《庄居野行》
10、江城烽火连三月。——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11、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12、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李颀《古塞下曲》
13、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汪遵《夷门》
14、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杜甫《悲青坂》
15、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安耗。——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16、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17、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颜延之《阮步兵》
18、迎头便说兵戈事。——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19、烽火*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描写战场惨烈的文言文古诗
形容战场惨烈的诗句
战争惨烈的古诗
征战的惨烈的古诗
战争最惨烈的古诗
表现战争惨烈的古诗
战争惨烈的古诗句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古诗
惨烈的古诗
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
描写战后惨烈的句子
形容战争惨烈的诗句
边关战事惨烈的古诗词
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
描写沙场惨烈的古诗词
描写战争后惨烈的句子
杜甫描写战争惨烈的古诗
形容惨烈的古诗
关于战争片的文言文或古诗
描述惨烈的古诗
不是文言文的古诗
古诗是用文言文写的吗
礼的文言文古诗
文言文雨的古诗
贵的文言文古诗
好背的文言文古诗
300字的文言文古诗
文言文格言
必背的文言文古诗
七上的文言文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