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关于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 语录(8) 说说(9) 名言(8) 诗词(590) 祝福(7k+) 心语(1k+)

  • 最出名的立夏古诗

  • 立夏
  • 最出名的立夏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出名的立夏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赵友直《立夏》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宋·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吴藕汀《立夏诗画》

      多年不见小黄鱼,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

      宋·陆游《立夏前二日作》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左河水《立夏》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阅读全文]...

2022-02-09 12:36:13
  • 端午最出名的古诗

  • 端午
  • 端午最出名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最出名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3、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4、端午日恩赐百索

      唐·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5、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阅读全文]...

2022-06-08 12:10:46
  • 端午出名的古诗

  • 端午,出名
  • 端午出名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出名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已酉端午(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竞渡歌(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阅读全文]...

2022-06-08 23:44:38
  • 写谷雨的出名古诗

  • 谷雨,出名
  • 写谷雨的出名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谷雨的出名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二、《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三、《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四、《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五、《老圃堂》

      曹邺唐

      邵*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六、《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七、《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八、《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九、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阅读全文]...

2022-07-07 13:45:38
  • 白居易最出名的十首诗

  • 优美,诗歌
  • 导语:精辟简短的诗句,蕴含了多少动人的画面!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写诗无数,更是创作出多首精品!以下是小编推荐的白居易最出名的十首诗《大林寺桃花》《池上》《望月有感》《夜雪》《花非花》《清明夜》《长相思·汴水流》《梦微之》《遗爱寺》《后宫词》……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是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初夏四月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 买 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通过叙写长安贵族买牡丹花的场面,揭露了当时上层统治者奢侈豪华、挥金如土的腐朽生活,深刻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矛盾。诗分两部分,前十四句,写京城贵族买花;后六句,写田舍翁感叹买花。全诗行文晓畅,对比鲜明,讽刺辛辣,具有较深的社会意义。

    ◎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阅读全文]...

2022-01-23 21:54:44
  • 描写桂花的句子简单(桂花诗句最出名的古诗)

  • 桂花,简单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人,我一直很好奇宋人邓肃《木樨》诗中令“世上龙涎不敢香”的桂花到底是种怎样的香——直到多年前出差到鼓浪屿才第一次闻到。

    岁久年深的,其他巨细一概忘了,只记得在盘曲而上的蜿蜒陌巷中慢慢游走时总闻见一股奇香,时浓时淡、时远时*的,飘过石路砖墙、花园小楼、糖水街店、百香果饮摊……氤氲全城,清冽遥深。

    那香味该怎么形容呢,只能说,我就像那个在摇曳小舟中听到寒山寺钟声的游人再难忘姑苏一样,因这桂花香,鼓浪屿成了“梦中情城”。

    好吧,邓公诚不欺我……

    桂花到底有多香?

    最贴切的,怕是范成大一句“鼻端入妙睡魔醒,眼底会真诗句生”——无一字在述香,却生动地解了香妙。

    文人极推崇桂花香,邓公亦并非唯一一个用桂花香比拟名贵香料的,杨万里也曾说:“衣溅蔷薇兼水麝,韵如月杵应霜砧。余芬薰入旃檀骨,从此人间有桂沉”。

    宋人张景修、曾端伯都曾将花分为“十二客”与“十友”,其余客、友均各自有别,唯桂花皆被誉为仙客、仙友。此意蕴广受认同——朱熹奉上溢美之词:“众芳摇落九秋期,横出天香第一枝”;王十朋亦作如是观:“异日天香满庭院,吾庐当似广寒宫。”

    提及此,所谓“月中桂树”,桂花可说是古人“月宫想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月宫一说,汉代前已有流传,至唐已定其论。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曾云: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赊。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至此,嫦娥、玉兔、吴刚、金蟾、桂树合为一组完整的文化意象,所谓“天香”,或从此中得来。

    ▲明 唐寅 《嫦娥执桂图》极局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爱桂花之香入极,光赏闻已不足亲*,如何从空赏到亲处呢?于是古人以花入馔,品之食之—— 《甄嬛传》中有个桥段,颇有意思:

    安陵容依从皇后的方子成功怀孕后不仅救了其父,更即将晋升妃位。此时,甄嬛带着莲子羹、藕粉桂花糖糕去见皇上,因合宫上下俱知,这藕粉桂花糕数玉人沈眉庄做得最好,况且莲子亦有“怜子”之意,甄嬛此举是为了让皇上记起惨死的眉姐姐,以压制安陵容的恩宠。

    所谓睹物思人,佳物都是带着气息的,毋论饰物、器物、食物,因眉庄善做桂花糕,故而食之便忆起故人了。笔者认为,此一笔点染地极佳:

    想眉庄,盛宠之时爱花开隆盛的菊,有宠爱傍身,自然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的慷慨气节。然而宫闱倾轧、帝王薄情令她心冷退避,想之,更像是李白《咏桂》诗中“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那芳根自垂、一香遥深的南山桂,更适合情消神离后的自比。

    想来,也就能理解酷爱梅花的易安居士李清照为何尊桂花为“花中第一流”,还说“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只有饱经世事沧桑、遍遭离情苦楚之人才会抛开“浅碧深红色”之色,去细细体会“情疏迹远只香留”的珍贵——眉姐姐在某些情丝上,可与易安居士通灵犀。

    ▲《甄嬛传》剧照,甄嬛只用了一道羹汤就夺了安陵容的恩宠,不得不说,这个桥段设计得很圆满了。

    说起来,《甄嬛传》的桂花糕桥段还是十分讲究的。因为,桂花食曾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花馔。

    宋代有著名的“广寒糕”,林洪《山家清供》录其做法:

    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米舂粉,炊作糕。大比岁,士友咸作饼子相馈,取‘广寒高甲’之谶。又有采花略蒸,曝干作香者,吟边酒里,以古鼎燃之,尤有清意。童用师禹诗云,‘胆瓶清气撩诗兴,古鼎余葩晕酒香’,可谓此花之趣也

    明人则挚爱“桂花饼”,《竹屿山房杂部》中便一条“桂花饼三制”:

    一摘桂花采去蒂,磨至二三次通细,泲去苦水,范脱小饼布纸中,又以纸覆,密置炼火上,一时炙燥之,常亲烟突间收贮;一取饼复磨为坋,同白砂糖、梅酥捣范小饼;一用鲜花三升,碓磨绝细,去苦水,孩儿茶五钱,诃子去核四钱,甘草五分,俱磨细坋捣匀,以银范或象牙范为小饼,晒干再火炙,范中常滑以苏合香油或松仁油,则光润花形见也。瓷罐收,常食,开胃散积滞,用花入囊置水中,烦揉去苦,制饼佳。

    除了花馔,桂花还可作桂花茶、桂花酒。桂花茶如明人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上》所记:

    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

    ▲观复文化特调冷泡茶系列之桂花乌龙茶,选台湾1000米的高山乌龙茶,采寒露前后的金桂,老茶人180日匠心守候,待花香入茶。花、茶对比也以高濂所记为准则。

    桂花酒则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时便开始饮用: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中记:“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有云:“尊桂酒,宾八乡”;宋人孔*仲在其《谈苑》中也大赞桂花酒:“桂浆,殆今之桂花酿酒法,魏,有頻斯国人来朝,壶中有浆如脂,乃桂浆也,饮之寿千岁。”

    你瞧,名人雅士都是识桂、懂桂、用桂的行家。

    除调摄食用之外,桂花还另有妙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明兰曾赠如兰桂花油,如兰大喜:“我*日里就靠桂花油养头发呢!”

    此亦有证可查:《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到冯紫英处做客,另同薛蟠、蒋玉涵四人一起吃酒行酒令,蒋玉涵的令文是:“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可见,桂花油的确是闺阁珍用。

    ▲《知否》剧照 如兰对桂花油实在是很受用呢

    好的桂花油极为讲究,如宋人陈敬《香谱》中所记的一条”香发木犀油”,曾录其详:

    凌晨摘香木犀半开者,拣去茎蒂令净,高量一斗,取清麻油一斤,轻手拌匀,捺瓷器中。厚以油纸密封罐口,坐于釜内,以重汤煮一饷久,取出,安顿穏燥处。十日后倾出,以手沘其清液,收之,最要封闭最密。久而愈香。如此油匀入黄蜡,为面脂,馨香也。

    ——凌晨时,选半开的桂花采之,取其未全开、香气氤氲之息,细细研制——如果其中掺入黄蜡,便又可作润面的油脂了。

    此,又一桂花“亲人”之雅用。

    谢天谢地,古人世界中尚未有“信息轰炸”一灾,人们尚未在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信息海中沉沦乃至溺毙,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格物致知”,可以由物入理,去探知万物宇宙的规律、世事人心的原理。

    故此,毋论食用或者妆用,在这知珍而致用的附雅浮意之下,古人同桂花之间还有更深层的连结。

    南宋抗金名将李纲尤爱桂花,他晚年隐居福州,将自己书房命名为“桂斋”,并亲自种桂花以明其志——那寄于桂花之志,正如其《丑奴儿·木犀》词云:

    幽芳不为春光发,

    直待秋风。直待秋风。

    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

    吹动珑璁。吹动珑璁。

    恰似瑶台月下逢。

    ▲林则徐桂斋遗址,名臣共栖桂中

    后世林则徐在福州西湖荷亭边重修李纲祠,在祠旁建筑了一处静斋自用,也取名“桂斋”,以表自心——细察物之规则,择与自心相符者合用之,此谓“物以载道”——说起来,“幽芳不为春光发”并非李纲的首创,唐人王绩、张九龄都曾表达过此番深意。

    王绩在《春桂问答二首》中,用极简的语句直抒胸臆: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

    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阅读全文]...

2022-05-06 10:53:11
  • 描写桃花的古诗10首(关于桃花最出名的诗句)

  • 桃花
  • 看那枝头点点飞红,犹如少女羞红的脸;那飞舞而下点点花瓣,让人思绪万千。

    桃花十里,春色满园,读一首桃花诗,思一段情缘。

    6首最美桃花诗词:桃之夭夭,惊艳了整个春天!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春天,崔护落榜了,为了排遣愁闷,他来到郊外散心。口渴的他向一位女子讨水喝,春风、桃花,映着美丽姑娘的面庞,给崔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子的笑容和灿烂的桃花那么治愈,也许,在那一刻,他暂时忘记了心伤。

    灿若花开的感动,一朵桃红色的思恋,摇曳在阳光粼洒的心陌。岁月深处,永恒绽放着,芬芳着,美丽着。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来到成都,结束了许久的漂泊生活,终于安定了下来。

    在温暖的春风中,杜甫在江边游览。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终于,能在红尘中安宁,那安宁,是来自心灵的*和,是一朵花微笑向阳的暖意,是桃香满襟的情味。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女子出嫁了,桃花盛开,美丽而繁华。那灼灼的桃花,像极了姑娘美丽的笑颜,也像极了她婚后美满的生活。

    女子如桃花,娇艳动人。生活如桃花,红若朝阳。人生如桃花,幸福美满。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已是人间四月,白居易满心以为桃花已然凋谢,当他来到庐山上时,却惊喜的发现,这山上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白居易常为春光消逝而感慨,今天,却突然觉得惊喜。

    春天总是给人以惊喜,山上盛开的桃花似乎在告诉白居易:别着急,春光不必趁早,花开不会迟到,过去的都会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一切都是刚刚好。

    《题百叶桃花》

    唐·韩愈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作为朝廷命官,韩愈这一天在宫中值班。窗外桃花鲜艳怡人,心情格外惬意,写下这首小诗。

    百叶桃的一枝双桃傍晚开得更红,它们窥视着窗户映照着翠竹显现出更加精巧玲珑。尚书被侍史们簇拥着进入宫廷去了,只有百叶双桃伴随着我这郎官住宿在这官署之中。

    桃花陪着春天,从花开到花落。桃花也陪着韩愈,从夜晚到清晓。如果你也爱桃花,你会发现,它也在默默地陪着你。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清·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有人喜欢盛开的桃花,因为那是希望;有人希望凋谢的桃花,因为那代表了自己的忧愁。

    看花的心情不同,不过是在于自己的心情不同。心中若有花开,处处都是桃花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明媚的三月天,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春风十里,唯笑容与春光不可辜负。这个春天,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春暖花开,赏花折柳;岁月简静,时光生香。给生命一些留白,给时间一点时间,去感受尘世的美好,不辜负每个季节,不荒度每个朝暮。

    [阅读全文]...

2022-05-10 11:03:31
  • 有关茶的诗句佳句(十首最出名的茶诗)

  • 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遗”同“为”音:表赠送的意思;“剡”同“善”音:“剡溪”,水名,位于浙江东部;“爨”同“窜”音:此处当烧、煮茶之意。

    僧皎然首标“茶道”,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阅读全文]...

2022-06-02 09:26:45
  • 袁枚的最出名的诗(袁枚十首有名的诗)

  • 有名
  • 因为CCTV《经典咏流传》上的一首《苔》,袁枚真的火了,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这位清代大才子。

    翻看袁枚的资料,再看他笔下的诗句,袁枚原来这么厉害,他的诗句清雅脱俗,朴素自然,除了《苔》还有很多优秀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笔下具有生命的诗句吧!

    幼年时期,袁枚天资聪慧,学*又刻苦,将同龄的小伙伴远远落在身后。与大部分有才识的人一样,袁枚踏上官场,但在三十余岁的时候,归隐田园,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82岁去世。在这五十多年时间里,袁枚大做文章,无拘无束,写文作诗如鱼得水。他还广收弟子,亲身传授,成为清代乾嘉期间,诗坛中赫赫有名的大家。

    袁枚是清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有灵性,抒发真情,成为后辈诗人模仿的对象。袁枚的诗共分几大类,咏史诗较为突出的。他一生共创作200余咏史诗,内容丰富,涵义新意,感情意味绵长,使咏史诗提升一个层次。

    山水诗也是袁枚较为擅长的一类诗,过着归隐生活的他,对景物更有独到见解,写出的诗独领风骚,我国大好河山充满生机与灵性,让读者看后感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体现诗人游山水之美,寻获山水之乐的意境。

    另外,袁枚共留世100余首论诗诗,有对前人的模仿,也有自己原创的作品。语言形象,韵律铿锵有力,是清代论诗诗的绝品佳作。哀悼诗也是袁枚擅长的题材之一,手法独到,语言精练,情感真挚,哀思绵长。

    不仅在诗歌方面卓有成绩,在散文方面,文学评论乃至没事方面,袁枚均是一位大家。他同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他的散文《祭妹文》可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相提并论。

    今天,筛选了袁枚10首最为经典的诗,一起欣赏他笔下文字清雅脱俗,朴素自然之美。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箴作诗者

    清代: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偶作五绝句

    清代: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寒夜

    清代: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湖上杂诗

    清代: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谒岳王墓

    清代: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消夏诗

    [阅读全文]...

2022-06-30 18:35:05
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 句子
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 语录
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 说说
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 名言
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 诗词
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 祝福
川渝最出名的十首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