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关于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00) 说说(95) 名言(26) 诗词(5k+) 祝福(74) 心语(28k+)

  • 搜索苏轼的古诗大全

  • 苏轼,文学
  • 搜索苏轼的古诗大全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搜索苏轼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一:《满庭芳·蜗角虚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之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玉房金蕊。宜在玉仁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仁白玉肌。

      七:《南乡之·凉簟碧纱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仁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仁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仁泪。

      字之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仁,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仁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拓展: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 赏析

      一、 作者简介

      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阅读全文]...

2021-12-09 00:06:40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赞美,母亲
  • 赞美母亲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母亲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游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4、《遣兴》

      唐·杜甫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5、《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6、《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7、《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好其音。

    [阅读全文]...

2022-02-12 09:39:19
  • 搜索古诗蝉唐虞世南70句

  • 经典
  • 虞世南诗词《蝉》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全诗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连绵的声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形状、*性、声音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虞世南的《蝉》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5)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

      ②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③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二:

      5.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分)

      6.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5.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6.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三: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特点?

      3.通过这首诗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托物寓意,借助具体的对象表达丰富的含义,理趣情致跃然纸上,引人人胜。

      2.“饮清露”:表达了诗人对蝉性高沽、栖高饮露品性的褒扬:“流响”: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悦耳长鸣。

      3.这首诗告诉我们:贤能之人,不需凭借权势,自然声名远扬。

      四:

      【注释】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藉(jiè):凭借。

      1.本诗前两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所写的蝉尊贵清高。(2分)它角须下垂,栖于疏桐,饮吸清露,鸣响流播。(3分)

      2.托物寓意(2分;答比兴、象征、联想亦可。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寓情于物、融情于物给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性、鸣响,(1分)自然引出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2分)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1分)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赏析: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阅读全文]...

2022-01-07 22:06:02
  • 赞美母亲的古诗大全

  • 母亲,赞美,写作
  • 赞美母亲的古诗大全

      母亲是世界上最疼爱你的.女人,对于母亲的赞美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尽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母亲的古诗大全,欢迎参考阅读!

      1、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短歌行

      唐代: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3、母别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4、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5、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6、思母

      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7、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阅读全文]...

2022-07-01 19:13:32
  • 对母亲的赞美古诗

  • 赞美,母亲,文学
  • 对母亲的赞美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母亲的赞美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阅读全文]...

2022-07-12 15:06:52
  • 赞美母亲的古诗句

  • 母亲,赞美,文学
  • 赞美母亲的古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赞美母亲的古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3、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4、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5、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6、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古从军》

      7、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8、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9、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10、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1、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12、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13、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14、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15、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16、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1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18、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19、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20、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21、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孟郊《尧歌(一作舜歌,赏郑氏庄...》

      22、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24、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25、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26、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27、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8、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9、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30、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2、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

      3、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5、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李群玉

      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

      7、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8、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

      9、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杜甫

      10、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鲍溶

      11、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

      1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颜之推

      13、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杜甫

      14、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陈去疾

      1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17、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舆恭

      18、高堂老母头似霜,心作数支泪常滴。——贯休

      19、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

    [阅读全文]...

2022-02-24 03:42:50
  • 赞美母亲的经典古诗

  • 母亲,经典,赞美
  • 赞美母亲的经典古诗

      母别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2、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3、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4、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5、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6、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7、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8、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10、永恒的妈妈,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

      1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2、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

      1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独上秋坟又几回,伤心一陌纸钱灰。年年此日豚鱼荐,曾见慈亲手作来。——金武祥《里门杂感》

      2、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蔡文姬《悲愤诗》

      3、文章报国男儿志,天地无私慈母心。珍重画图传一别,故山长望白云深。——于右任《故山别母图》

      4、十年孤旅偶还家,童子窥帘母递茶。却睹棠红心自怃,事亲不及一庭花。——李梦唐《癸未仲春自京回乡》

      5、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璿《忆母》

      6、慈亲畴昔倚门时,曾记忘忧慰别离。孤子恨无怀橘日,十年肠断树萱诗。——孙华孙《题墨萱》

      7、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阅读全文]...

2022-05-17 17:52:45
  • 赞美母亲的古诗有哪些(赞美母亲的经典语句)

  • 母亲,赞美,语句
  • 今天就是母亲节了,让我们在诗词中体味亲恩伟大。在诗词中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幸福一生。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阅读全文]...

2022-04-20 21:50:25
  • 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

  • 赞美,母亲
  •   慈乌夜啼是一首较为有名的赞美母亲的,是唐代诗人所作。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注: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的门生。)

      注释

      ⑴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哑,音。

      ⑵经年:终年、整年。

      ⑶故林:旧林,指往日与母亲所栖息的树林。

      ⑷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

      ⑸沾襟:眼泪沾湿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

      ⑹反哺: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餵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餵养母亲,这叫做反哺;引申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养。

      ⑺尔 :你。

      ⑻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为押*声韵的关系,音。

      ⑼吴起:战国时鲁国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

      ⑽殁: 死亡。

      ⑾丧不临:即「不临丧」,不奔丧的意思。古代*俗,父母或尊长过世,从外地赶回料理丧事或祭拜,称奔丧。

      ⑿嗟哉:叹词。嗟,音。

      ⒀斯徒辈:这一类的人。斯,此、这。徒、辈都是类的意思--

      ⒁复 又:这里是加强语气。

      ⒂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孝子。

      简析

      中用大量笔墨刻画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意在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更多赞美母亲的古诗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阅读全文]...

2022-07-11 14:44:00
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 句子
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 语录
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 说说
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 名言
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 诗词
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 祝福
赞美母亲的古诗搜索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