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八仙的诗句

关于形容八仙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八仙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八仙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八仙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 语录(1k+) 说说(1) 名言(187) 诗词(21) 祝福(2k+) 心语(108)

  • 酒中八仙的诗人是谁

  • 诗人
  • 酒中八仙的诗人是谁

      酒中八仙指唐代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醉八仙。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酒中八仙的诗人是谁,欢迎阅读。

      八仙介绍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八仙由来

      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坎坷,留下了大量描写苦难的血泪之作。这首《饮中八仙歌》是杜诗少有的潇洒杰作。杜甫曾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被称为“三朝遗老”,学术界一般将他的一生划为四个阶段:读书和宦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十载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五到四十八岁);弃官及以后的漂泊时期(四十八到五十九)。杜甫刚刚进入长安的时候,满怀理想,裘马轻狂,碰巧结识了李白等恃才傲物的性情中人,于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和半谐谑、半写实的笔调创作了这首《饮中八仙歌》。

      这首诗描述了当时长安市上“饮中八仙”的醉后之态,知章二句,汝阳三句,左相三句,宗之三句,苏晋二句,李白四句,张旭三句,焦遂二句,寥寥数笔,各显仙意。

      八仙特点

      贺知章

      自号“四明狂客”,性情旷夷,晚节放荡,由于他是浙江人氏,故善乘船而不善骑马,加上醉酒之后两眼朦胧,一路摇摇晃晃,竟然跌到井下去了,让人惊奇的是,他居然能若无其事地在井底高眠。

      汝阳王李琎

      汝阳王李琎是唐睿宗嫡孙、让皇帝李宪长子、唐玄宗侄子。李琎长得眉宇秀整,深得皇帝喜爱。他酒量惊人,沽完三斗酒之后才去朝见天子,结果醉在天子脚下,动弹不得;玄宗命人掖出,他狼狈地谢罪:“臣以三斗壮胆,不觉至此。”在回府的路上,看见装有酒曲的车子,依然兴致不减地高嚷着要把封地移到酒泉去。

      李适之

      清和县公李适之唐太宗的曾孙,废太子、恒山王李承乾之孙。左臣相李适之为人耿直,十分好客,每天花费大量的酒钱与宾客们豪饮,且酒后不乱,仍能赋诗。一日,他饮干一大坛酒之后,仰天长啸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原来由于他性格疏直,得罪了权相李林甫,被罢了相位。昔日的客人们虽然知道他是无辜的,但碍于李林甫的势力不敢再前往共饮,以至门可罗雀。这天他饮至醇酣处,有感于官场黑暗,就随口吟了这首诗,没想到终究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崔宗之

      崔宗之是齐国公崔日用的儿子,不仅外表玉树临风,而且气质也如魏晋士人,傲士嫉俗。他喜欢效仿阮籍,酒酣之时,看到庸俗之人,无论势位高低,皆以白眼视之,然后顾左右而观青天。

      苏晋

      户部侍郎苏晋喜欢研*浮屠之术,钻研佛经,戒斋吃素,又贪杯纵酒,常常违背戒规。他曾经得到西方高僧慧澄绣的一本佛经,读完之后喃喃自语:“这个和尚喜欢喝米汤,正合我的`性情,我今后就学*他的佛理了,别的佛书不想看了。”

      李白

      御用文人李白善于作诗,且有酒必有诗,在长安的集市上散尽千金之后,摇头晃脑地一挥而就,然后呼呼大睡。一次玄宗同杨贵妃同坐沉香亭,意有所感,命人召他去赋诗,他半醉半醒地一动不动,自称酒仙。被生拉硬扯地来到皇帝面前后,仍意犹未尽,皇帝命人泼了他一脸的凉水,笔墨伺候,不一会儿,一首著名的组诗便诞生了,这便是著名的《清*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张旭

      张旭是狂草大师,也嗜酒,人们称他为“张颠”,因其每次喝醉之后总是一发不可收拾:只见他呼叫狂走,口中大呼:“抬墨来!”说时迟,那时快,一头扎进墨缸,出来时已不可辨认,长叫三五声,“头”走龙蛇,俨然一只巨大的神笔在纸上叱咤风云,口中咿咿呀呀,模糊不清。一瞬间的功夫,一幅传世佳作便诞生了。

      焦遂

      焦遂有口吃,可奇怪的是,每次醉酒之后却巧舌如簧,酬酢如注,高谈雄辩,如入无人之境,令在座的客人们目瞪口呆。

    [阅读全文]...

2022-03-15 01:06:24
  • 八仙是哪个朝代的人

  • 语文
  • 八仙是哪个朝代的人

      相信大家都有看过或听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那大家知道里面的八仙是在哪个朝代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仙是哪个朝代的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八仙是*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据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后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言。

      另一含义指传统中式窗格,比如我们常见的方形桌面或者墙面,在四个角做图案,中间也有图案,我们通常叫这种图案分布形式为八仙,俗称四菜一汤。还有中式窗棂的最小构件或称衔接件,也叫八仙,并且分为明八仙和暗八仙两种。

      一、词语概念

      1、*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个仙人。

      八仙故事已

      见于唐、宋、元人记载,元杂剧中亦有他们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

      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里,始确定为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

      参阅《浦江清文录·八仙考》。

      2、指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晋]谯秀《蜀纪》以为八人均在蜀得道成仙。

      3、指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八人皆好饮酒赋诗,称为“酒中八仙人”。见《新唐书·李白传》。唐 杜甫有《饮中八仙歌》。[1]

      4、指西汉淮南王刘安最为著名的八位门客,即苏飞、吕尚、左员、田由、雷被、毛披、伍被、晋昌。

      相传刘安与八人服食仙丹后,俱成仙体。故后人称此八人为“八公”或“八仙”。

      二、起源

      起源一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

      起源二

      所谓“八仙”,乃是*传统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然而这个排名及八仙的组成,其实有多种说法,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

      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学家,当时称作“八公”。《小学绀珠》记载:“淮南八公: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由此可见,淮南八仙只是八个文人,并非神仙。但后来因为有淮南王成仙的传说,后世便附会在他门下的八公也成仙了,称作“八仙”。

      晋代谯秀所著《蜀纪》中,载有:“蜀之八仙”,依次是:“首容成公、隐于鸿闬,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与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隐士;四张道陵,今鹤鸣观;五庄居*,卜肆在成都;六李八百,龙门洞在成都;七范长生,在青城山;八尔朱先生,在雅州。”上述的“八仙”与后来所传的八仙,都毫无关系。

      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的书籍中,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八仙”这样一个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都并称八位神仙,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后来所传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自从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吴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后来所传八仙完全吻合,说明大多数人接受了吴氏的说法。

    [阅读全文]...

2022-02-20 08:35:35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杜甫
  • 杜甫——《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注释:

      知章:贺知章,诗人,嗜酒,狂放不羁。

      似乘船:醉后骑马,似坐船般摇摇晃晃。

      眼花:醉眼昏花。

      汝阳:汝阳王李琎。杜甫曾为其宾客。

      始朝天:才去朝见天子。

      曲车:酒车。

      涎:口水。

      左相:李适之。天宝元年为左丞相。

      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以此形容李适之的豪饮之态。

      乐圣:喜酒。古酒徒戏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

      宗之:崔宗之。开元初史部尚书崔日用子与李白交情甚厚。

      觞:酒杯。

      白眼:晋阮能为青白眼,对拘守礼法的人以白眼相待,此借指崔宗之傲慢嫉俗的表情。

      玉树:形容人清秀出尘。

      苏晋:开元年间,任户部、史部侍郎、太子庶子。

      长斋:长期戒斋。

      逃禅:不遵守佛教戒律。

      不上船:李白豪放嗜酒,蔑视*。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于白莲池,欲召李白写序,当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高力士遂扶其上船见皇帝。这里指李白酒后狂发,无视万乘之尊严。

      张旭:着名书法家,善狂草,人称“草圣”。好酒。

      脱帽露顶:李欣《赠张旭》:“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酒素壁,挥笔如流星。”写张旭醉时不拘形态的豪放之态。

      如云烟:指张旭的书法变化多端、生动瑰奇。

      焦遂:事迹不详。

      卓然:独异样子。

      惊四筵:使四座的人惊叹。

      赏析:诙谐幽默,别有情趣。子美独具慧眼,于各人特色中取其一二为之,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君仙画像图。酒仙酒鬼酒痴酒圣,于斯集聚。诗人妙手偶成,惟妙惟肖。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又主次分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彼此映照,风神独擅。贺知章醉态可拘,妆阳王嗜酒如命,李适之海量惊人,崔宗之倜傥不群,苏晋醉酒忘禅,太白斗酒百篇桀骜不驯,张旭酒入豪肠笔走经蛇,焦遂五斗方醉,雄谈阔论语惊四方。诗人用笔精炼,鬼斧神工,将八位酒中圣哲刻画得入理入微,不同凡响。

    [阅读全文]...

2022-07-04 17:32:04
  • 杜甫《饮中八仙歌》的原文

  • 杜甫
  • 杜甫《饮中八仙歌》的原文

      《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杜甫《饮中八仙歌》的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饮中八仙歌》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饮中八仙歌》译文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饮中八仙歌》注释

      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醉眼昏花,跌落井中淹死。

      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为左丞相,天宝五年(746年)四月,为李林甫排挤罢相。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

      宗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觞:大酒杯。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崔宗之风姿秀美,故以玉树为喻。

      苏晋:开元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

      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

      张旭: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

      焦遂:布衣之士,*民,以嗜酒闻名,事迹不详。卓然:神采焕发的样子。

      《饮中八仙歌》鉴赏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箇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麴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他于742年(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然而好景不长,开宝五载适之为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适之传》)“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适之诗句。“乐圣”即喜喝清酒,“避贤”,即不喝浊酒。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适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三个显贵人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接着写苏晋。司马迁写《史记》擅长以矛盾冲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中心人物隆重出场了。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也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兴酣落笔摇五岳”(《江上吟》)。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以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虽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脱帽露顶王公前”,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礼仪!它酣畅地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傲世独立的性格特征。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民。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间在座的人。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用笔精确、谨严。

      《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色彩明丽,旋律轻快。在音韵上,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密完整的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彼此衬托映照,有如一座群体圆雕,艺术上确有独创性。正如王嗣奭所说:“此创格,前无所因。”它在古典诗歌中的确是别开生面之作。

      《饮中八仙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饮中八仙歌》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阅读全文]...

2022-07-05 08:55:41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杜甫
  •   《饮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注释:

      1、知章:贺知章,诗人,嗜酒,狂放不羁。

      2、似乘船:醉后骑马,似坐船般摇摇晃晃。

      3、眼花:醉眼昏花。

      4、汝阳:汝阳王李琎。杜甫曾为其宾客。

      5、始朝天:才去朝见天子。

      6、曲车:酒车。

      7、涎:口水。

      8、左相:李适之。天宝元年为左丞相。

      9、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以此形容李适之的豪饮之态。

      10、乐圣:喜酒。古酒徒戏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

      11、宗之:崔宗之。开元初史部尚书崔日用子与李白交情甚厚。

      12、觞:酒杯。

      13、白眼:晋阮能为青白眼,对拘守礼法的人以白眼相待,此借指崔宗之傲慢嫉俗的表情。

      14、玉树:形容人清秀出尘。

      15、苏晋:开元年间,任户部、史部侍郎、太子庶子。

      16、长斋:长期戒斋。

      17、逃禅:不遵守佛教戒律。

      18、不上船:李白豪放嗜酒,蔑视*。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于白莲池,欲召李白写序,当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高力士遂扶其上船见皇帝。这里指李白酒后狂发,无视万乘之尊严。

      19、张旭:着名书法家,善狂草,人称“草圣”。好酒。

      20、脱帽露顶:李欣《赠张旭》:“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酒素壁,挥笔如流星。”写张旭醉时不拘形态的豪放之态。

      21、如云烟:指张旭的书法变化多端、生动瑰奇。

      22、焦遂:事迹不详。

      23、卓然:独异样子。

      24、惊四筵:使四座的人惊叹。

      赏析:

      诙谐幽默,别有情趣。子美独具慧眼,于各人特色中取其一二为之,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君仙画像图。酒仙酒鬼酒痴酒圣,于斯集聚。诗人妙手偶成,惟妙惟肖。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又主次分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彼此映照,风神独擅。(m.ju.51tietu.net)贺知章醉态可拘,妆阳王嗜酒如命,李适之海量惊人,崔宗之倜傥不群,苏晋醉酒忘禅,太白斗酒百篇桀骜不驯,张旭酒入豪肠笔走经蛇,焦遂五斗方醉,雄谈阔论语惊四方。诗人用笔精炼,鬼斧神工,将八位酒中圣哲刻画得入理入微,不同凡响。

    [阅读全文]...

2022-05-29 19:33:17
  • 八仙过海歇后语的答案

  • 经典
  •   八仙过海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那八仙过海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八仙过海歇后语

      各显神通

      拼音:gè xiǎn shén tōng

      解释: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1)我如今与舍弟分开,这弟兄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叫舍弟看看我的过法。

      (2)这次生产比武大赛中,各路生产能手真是各显神通,令人赞不绝口。

      (3)在技术革新运动中,车间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解决了生产中的十几项关键问题。

      (4)在经商大潮中,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商界站稳了脚。

      (5)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6)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挥毫,有的剪纸,有的弹琴,有的唱歌......他们的精彩技艺赢得了来宾们的交口称赞!

      (7)在运动场上,运动员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8)这次比赛可有许多能人参加,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精彩绝技.

      (9)在改革开放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有择善而从,才不致迷失方向。

      (10)在这次军事演*中,战士们各显神通,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

      (11)上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下联:万鬼闹夜皆出怪招。横批:万圣节。祝你万圣节有着小鬼的淘气,开心的心情!

      (12)江浙沪三省商业发展各有特色,中外商业企业的拚杀各显神通。

      (13)八仙各显神通,八方齐聚财源,八一八发财日,发一发没道理,打个盹醒来好运来,问声好安好财运好,心情顺畅股票顺畅,盼点惊喜彩票惊喜,喜庆的日子多点欢喜,也给开心说没道理。

      (14)818发一发,八方聚财,一马当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升官赚钱,属你最行,短信到了,福禄寿星大驾光临,助你终生发大财!

      (15)他们大搞技术革新,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6)万千变化不离其宗,圣旦净末各显神通,节日气氛诙谐离奇,快来装扮中意角色,乐享节日惊喜连连。祝万圣节快乐!

      (17)这几名厨师各显神通,亮出了他们的拿手好菜.

      (1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预示着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成立后必将涌现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的佳联妙对,把三晋大地打扮得如花似锦。

      (19)各银行开始各显神通,除了暗中进行的高息揽存外。

      (20)选手各奏曲艺各显神通和乐中国是保利作为文化地产最有利的一个佐证,在长春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

      (21)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投其所好,逢迎拍马,阿谀奉迎,无所不用其极。

      (22)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十八般兵器,自有辉煌。

      (23)不管是三两钓友各显神通切磋钓技,还是独钓一江秋意的潇洒宁静,抑或是喂养鱼儿讨个吉利,似乎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收获乐趣。

      (24)家里只剩下我们几个小鬼了,我们为了炫耀自己的本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把整个家弄得一塌糊涂。

      (25)在技术革新运动中,车间人人出主意,想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就解决了生产中的十几项关键问题。

      (26)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调动了全校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成果向国庆献礼。

      (27)自清中叶以来,东西南北万商云集,盐船漫合,至抗战之始,京、鲁、豫、苏菜麇集盐都,各显神通。

      (28)保罗福斯特是“急需工作网”创办者之一兼首*执行官,他呼吁求职者们最好各显神通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不是一个劲地盲目投简历。

    [阅读全文]...

2022-06-26 00:44:52
  • 赞美水仙的诗句

  • 赞美
  • 赞美水仙的诗句

    1、乘鲤琴高采掇新,蔚蓝天上少红尘。

    黄姑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间妒妇津。

      2、乱拥红云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

    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3、水客夜骑红鲤鱼,赤鸾双鹤蓬瀛书。

    轻尘不起雨新霁,万里孤光含碧虚。

      4、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5、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一枝。

      6、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7、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8、泮兰沅芷若为邻,淡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

    9 露魄冠轻见云发,寒丝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乱山姿,光碎*波满船月。

     10、醉拦月落金杯侧,无倦风翻翠袖长。

    相对了无尘俗态,麻姑曾约过浔阳  11、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

      12、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13、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

    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

      14、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风绝可怜。

    不俱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宋代诗人刘邦直《咏水仙》一诗赞赏水仙在严寒冬季,仅凭一勺清水,亭亭玉 朱熹诗云:“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姚文奂诗云:”离思如云赋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凌波袜冷香魂远,环佩珊珊月色新.”清代吴懋谦在《水仙花》诗中写道:”姑射群真出水新,亭亭玉碗自凌尘.冰肌更有如仙骨,不学春风掩袖人.”黄庭坚写过不少咏水仙诗.最有名的是《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说水仙乃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凌波仙子”一语,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水仙的风韵.因此,自黄诗一出,”凌波仙子”这一水仙雅号美称,便一直流传至今.水仙有单瓣与复瓣两大品系,朱熹的”翠袖黄冠白玉英”诗句,写的是单瓣花:它的花朵白色,中央花芯黄艳,形似六棱白玉盘托起一盏金黄酒杯,故别名”金盏银台”.复瓣不生副冠,通体洁白如玉,故别名”玉玲珑”.明代诗人陈淳对它很赞赏,写道:”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在,端欲去;麦波.”水仙花具有朴素高洁的品格,赢得无数名人的赞美.宋代姜特立诗云:”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是赞美水仙高出群品的清香.明代李东阳诗云:”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这是赞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代女革命家秋瑾赋诗咏道:”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赞颂水仙高洁的气质,不由得使人如见其美,如闻其香,耐人寻味.*水仙以福建漳州水仙最为著名,每年有数百万粒花球远销日、美及东南亚各国,被誉为”*宜春水仙花”.现代诗人郭沫若吟咏*水仙品性在于”只凭一勺水,几柱石子过活”;当代诗人艾青对水仙深情咏道:“不与百花争艳,独领淡泊幽香”.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水 仙 花 宋 刘克庄 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风绝可怜。

    不俱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

    水仙花 宋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一枝。

    水仙花 元 杨载 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

    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

    水仙花四绝(其一) 明 杨慎 乘鲤琴高采掇新,蔚蓝天上少红尘。

    黄姑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间妒妇津。

    水仙花 清 陶孚尹 泮兰沅芷若为邻,淡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

    水仙花 清 王夫之 乱拥红云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

    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水仙花 宋 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开处谁为伴

    [阅读全文]...

2022-02-06 04:38:52
  • 关于谪仙的诗句

  •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有美堂暴雨》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刘禹锡《尝茶》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谁唤山东李谪仙,来观瀑布三千尺。——九皋声公《题高尚书九江暑雨图》

    谪仙落魄人谁识,终许诗名死后香。——方回《老悔》

    秦川公子谪仙人,布袍落魄余一身。——仇远《赠张玉田》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刘禹锡《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韩愈《石鼓歌》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李白《玉壶吟》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梦笔名贤,载酒谪仙,相劝苦留连。——张可久《柳营曲·西山即事挽》

    拾遗爱薛孟,谪仙重王阎。——高斯得《次韵王秉纯投赠三十韵》

    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谪仙后身今李白,一锦宫袍犹未得。——方回《送滕玉霄张元朴管押地理书入都》

    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苏轼《次韵和王巩》

    是时谪仙人,发轫自庐霍。——秦观《南京妙峰亭》

    兰陔送母度新阡,追忆东岩老谪仙。——赵汝腾《挽朱夫人》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方干《尚书新创敌楼二首》

    康乐曾登最高处,谪仙几向岩前宿。——王孝严《石门洞》

    定非随驿使,直恐谪仙人。——刘敞《淮西庙梅花独此处有之》

    居然广寒宫,桂枝苦低回,便欲招谪仙,娥眉送琼杯。——汪莘《陋居五咏·月台》

    俗眼只应窥燕麦,不如送与谪仙家。——周必大《以红碧二色桃花送务观》

    况子谪仙裔,风流今在兹。——蓝智《赠青莲居士》

    吟诗未解追谪仙,天遣经行蜀中道。——孙蕡《下瞿塘》

    开元有谪仙,酒隐向安陆。——梅尧臣《送樊秀才归安州》

    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苏轼《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江陵旧识李谪仙,向来一梦今恍然。——项安世《次韵孙司户黄堂观醮遇雪》

    长怀谪仙翁,英爽谢冥漠。——方回《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渴心望古人》

    我道风流似谪仙,定知当上金銮殿。——释文珦《书仇远吟卷后》

    行行采石江,斗酒酹谪仙。——沈继祖《送洪内翰知太*府》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屠隆《长安明月篇》

    干戈猬起能高卧,只个逍遥是谪仙。——李咸用《题王处士山居》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此翁落落不可得,谪仙少陵乃其匹。——丘浚《读东坡诗》

    把玩新诗病眼开,家风端有谪仙才。——李处权《寄八十五侄》

    君既弃我去,谪仙复追随。——楼钥《送钱伯同寺丞守严陵》

    奇君手有谪仙笔,奇君身有谪仙骨。——高象先《金丹歌》

    自从一见红儿貌,始信人间有谪仙。——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妄希眉山苏谪仙,拟学湖州文与可。——方回《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

    高名称谪仙,升降曾莫停。——孟郊《吊卢殷》

    此翁谓是谪仙人,开匣再拜献此物。——方回《再赠砚工杨全长句》

    半道已逢山简醉,万人争看谪仙来。——苏轼《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

    西湖新主谪仙人,种得桃花万树新。——张萱《又吊朝云墓用陆岱瞻明府韵》

    每叹陈夫子,常嗟李谪仙。——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晚上危亭想谪仙,孤坟寂寂锁寒烟。——吴芾《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晚上危亭想谪仙》

    乔公评老瞒,谪仙奇郭令。——苏籀《鉴裁一首》

    苦吟足可编诗史,狂醉真宜号谪仙。——方回《丙申生日七十自赋二首·先君无罪谪封川》

    蜀人老张同舍郎,唤作谪仙侬笑领。——杨万里《瓶中梅花长句》

    [阅读全文]...

2022-05-20 22:30:38
  • 关于 仙人的诗句

  •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罗隐《黄河》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李白《江上吟》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长松瀑布饶奇状,曾有仙人驻鹤看。——朱庆馀《题仙游寺》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寅《桃花庵歌》

    春分采石仙人酒,夜读茅山道士书。——萨都剌《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

    仙人黄鹤楼,待子洗壶觞。——徐祯卿《江上逢许员外》

    碧烟腾上青松树,下有仙人此炼丹。——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碧烟腾上青松树》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崔颢《行经华阴》

    秦川公子谪仙人,布袍落魄余一身。——仇远《赠张玉田》

    早谓仙人无世虑,山深往往饭胡麻。——范梈《屈原庙前观雨,雨止,渡口观鱼》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杜甫《望岳》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李白《怀仙歌》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李白《古朗月行》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李白《古风其七·五鹤西北来》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李白《古风其二十·昔我游齐都》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李白《拟古·其三》

    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李白《拟古·其四》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李白《拟古·其十》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李白《泾川送族弟錞》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王沂孙《水龙吟·白莲》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曹操《气出唱其一》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曹操《气出唱其二》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李白《春日行》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海底觅仙人,香桃如瘦骨。——李商隐《海上谣》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李白《赠王汉阳》

    种橘仙人来瑞世,况是籛翁其后裔。——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旋成醉倚蓬莱树,有个仙人拍我肩。——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李贺《秦王饮酒》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王建《宫词一百首》

    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李贺《钓鱼诗》

    道士多骑虎,仙人自牧羊。——杨载《题信州先天观图二首·其一》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刘禹锡《观云篇》

    乘凤仙人降此时,玉篇才罢到文词。——罗隐《升*公主旧第》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蕊珠仙人乘玉辂,腾驾鹤鹄飞氋氃。——刘基《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李白《游泰山六首》

    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李白《送纪秀才游越》

    鲸吸仙人饮兴浓,尤嫌恶客懒迎逢。——刘克庄《四和·鲸吸仙人饮兴浓》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白居易《牡丹芳》

    [阅读全文]...

2022-03-13 08:15:39
  • 超仙的古风诗句

  • 古风
  • 一声啼哭到心头,铁汉倾时绕指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超仙的古风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母爱无私大无疆,白首霜鬓亦想娘。

    2、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流年去,今古梦,几千场。虚名浮利,输却几许好时光。

    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6、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7、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

    8、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9、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0、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11、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12、翠竹青松禽鸟乐,临流枕石锦鱼巡。

    13、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14、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1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阅读全文]...

2022-04-15 17:28:13
形容八仙的诗句 - 句子
形容八仙的诗句 - 语录
形容八仙的诗句 - 说说
形容八仙的诗句 - 名言
形容八仙的诗句 - 诗词
形容八仙的诗句 - 祝福
形容八仙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