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薄雾的古诗

关于写薄雾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薄雾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薄雾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薄雾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2k+) 说说(5) 名言(479) 诗词(10) 祝福(1k+) 心语(56)

  • 薄雾浓云愁永昼全诗译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全文分享)

  • 分享
  • 文:初酿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因为在《易经》中,六为阴,九为阳,九九重合,谓之“重阳”。

    关于重阳节,有着各种版本的传说,其中流行最广的是桓景避难的故事。传说东汉有个汝南人名叫桓景,曾跟随当时有名的方士费长房游学。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农历九月九日那天,我预测到你家有大灾,瘟神要来,你们全家都会遭殃。唯一破解之法就是在九月九日那天,你们全家人都在胳膊上绑上茱萸,一起到山上饮菊花酒。”

    桓景听了心中很是紧张。九月九日那日,他早早就和家人佩戴茱萸,躲到附*的山上饮酒。第二天回到家中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狗牛羊等活物,都已暴毙。一家人庆幸听从了费长房的话,得以幸免于难。从此,在九月九日这天饮菊花酒、插茱萸登高就成为了一种*俗。

    0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十七岁的王维,游历在长安、洛阳两地。虽然他诗画双绝,丰神俊朗,一入京城就成了当地王公贵族们的贵宾,可是功未成、名未就,孤身漂泊,难免有孤独之感。更何况,佳节到,市井一片繁华。而这种繁华就如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王维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喧嚣背后的无边孤寂和落寞。

    遥望家乡,想着小伙伴们在今日肯定都遍插茱萸,登高宴饮。唯独自己,一个人在遥远的异乡辗转漂泊,像浮萍,如蒲草,飘摇不定,前途茫然。

    02

    重阳节,是个思乡的日子,但更是一个赏菊喝酒的日子。尤其是天性浪漫的文人,不仅要在今日一醉方休,还要挥毫泼墨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文采。然而有一个酷爱饮酒的人,却在今日为无钱买酒而郁闷,他就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归隐田园后的陶渊明,并未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潇洒恣意,而是经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依然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更勿论日日饮酒,天天买醉。但乡邻旧友们都知其爱酒,经常请他前去喝酒。

    那一日恰逢重阳,陶渊明在篱前赏菊。秋日的菊花开得灿烂,陶渊明觉得如此美景怎可辜负,定当以酒助兴,可是当他拿起酒壶,却看到里面空空如也,无奈中只能用诗词来抚慰内心的失落。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九日闲居》

    在他的心中,酒能祛除心中的百种烦忧,菊花能让人停止衰老,可他却只能让重阳就这么白白过去。他惆怅地采了一大束菊花,坐在篱笆旁,漫无目的的望着远方。

    然而,没过多久,有一个白衣身影疾驰而至。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的小吏,奉王弘之命前来送酒。陶渊明大喜,立刻尽饮,大醉而归。

    送来的酒,无论优劣,这份情谊却让人感动。常言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王弘知其爱酒,更知道其无钱买酒。而重阳,像陶渊明这样浪漫的文人,怎可少了酒,故此,急命人送来好酒,从此也留下了“白衣送酒”的典故。

    03

    魏晋时,重阳的节日气氛已经很浓,而到唐宋更是隆重,唐德宗时还将重阳节正式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之一。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还记述了当时的盛景:“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岗等处宴聚。”

    重阳节的京都,花团锦簇,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而在崇尚诗词的唐宋文人笔下,则更是精彩纷呈。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唐·孟浩然《九日得新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佳节重阳,有登高寻古,也有携酒访故,更有易安居士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繁华的城市如此,偏僻的山村亦如此,即使在遥远的边境,只要战事*稳,在此日亦是要上下同欢,兵将同庆。

    04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就曾记录下边疆将士们的重阳欢庆: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天宝十三年,岑参应封常清之辟入其幕府,来到塞外北庭,亲睹了军中的重阳。在这一天,军中上下一片欢腾,歌舞宴饮,与内地无异,但却多了一份边塞独有的肃杀。横笛凄清悠扬,歌声清越激荡,宛转中透着一点粗犷,欢愉中带着一丝苍凉。

    塞外重阳,又是一番别样风采。

    从古至今,几乎所有诗人笔下都曾有过重阳的感慨,但都不如*的那首《采桑子》读来豪气冲天:

    [阅读全文]...

2022-02-15 05:23:20
  •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李清照
  •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了;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便成为千古绝唱。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2-13 03:42:39
  • 意志坚定的励志说说;不要因一场薄雾,便认定前面没有什么景物

  • 坚定,励志,景物
  • ★1☆  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他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都爱。

    ★2☆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3☆  不要因一场薄雾,便认定前面没有什么景物。

    ★4☆  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因为这些语言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

    ★5☆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6☆  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

    ★7☆  多时候,我们不快乐,并非因为寂寞,而是太多的无能为力,太多的不愿割舍。

    ★8☆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个的青春是自己努力的。

    ★9☆  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10☆  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别不接受你看不惯的方法。

    ★11☆  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12☆  所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高调,但不能跑调。

    ★13☆  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

    ★14☆  当你快乐的时候,生活是美好的,当有人因你而快乐的时候,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阅读全文]...

2022-01-30 08:35:48
  • 意志坚定的励志说说不要因一场薄雾,便认定前面没有什么景物

  • 坚定,励志,景物
  • ★1☆  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因为这些语言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

    ★2☆  所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高调,但不能跑调。

    ★3☆  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4☆  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

    ★5☆  多时候,我们不快乐,并非因为寂寞,而是太多的无能为力,太多的不愿割舍。

    ★6☆  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

    ★7☆  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8☆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9☆  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他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都爱。

    ★10☆  不要因一场薄雾,便认定前面没有什么景物。

    ★11☆  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别不接受你看不惯的方法。

    ★12☆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13☆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个的青春是自己努力的。

    ★14☆  当你快乐的时候,生活是美好的,当有人因你而快乐的时候,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阅读全文]...

2022-07-19 13:18:55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李清照
  •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了;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便成为千古绝唱。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4-17 17:57:38
  • 描写庐山云雾的古诗

  • 庐山,文学
  • 描写庐山云雾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庐山云雾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静如练,动如烟,轻如絮,阔如海,白如棉。

      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

      这首诗色彩淡素,浑成无迹,后人叹为“天籁”之作。上来四句,颇有气势,尺幅千里,一气直下。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这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而且还传递了神情。

      试想在那千里烟波江上,扬帆而下,心境何等悠然。一路上也未始无山,但总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头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庐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炉峰,这才见到了你,果然名不虚传!”四句诗,一气呵成,到“始”字轻轻一点,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就显示出来了。

      香炉峰是庐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诗人的歌咏中常见它美好的身影。“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在李白笔下,香炉峰青铜般的颜色,被红日映照,从云环雾绕中透射出紫色的烟霞,这色彩何等浓丽。

      李白用的是七彩交辉的浓笔,表现出他热烈奔放的激情和瑰玮绚烂的诗风。而此时的孟浩然只是怡悦而安详地观赏,领略这山色之美。因而他用的纯乎是水墨的淡笔,那么含蓄、空灵。从悠然遥望庐山的神情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诗人以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情是内在的`,他又以空灵之笔来写,确如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香炉峰烟云飘逸,远“望”着的诗人,神思也随之悠然飘忽,引起种种遐想。诗人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他爱庐山,刺史桓伊为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禅舍名“东林精舍”。据云那处所是:“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到这儿来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气肃”。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绝弃尘俗,当然也是为那些山林隐逸之士所向往的了。孟浩然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怀尘外踪”的情怀是不难理解的。

      诗人在遐想,深深怀念这位高僧的尘外幽踪,这时,夕阳斜照,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从远*禅之地的东林寺里传来阵阵钟声,东林精舍*在眼前,而远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见,空闻钟声,心中不禁兴起一种无端的怅惘。“空”字情韵极为丰富。这儿是倒装句法,应该是先闻东林之钟然后得知精舍已“*”。这一结余音袅袅,含有不尽之意。且点出东林精舍,正是作者向往之处。“日暮”二字说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是点题。

      这首诗,诗人写来毫不费力,真有“挥毫落纸如云烟”之妙。诗人写出了“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精舍”很“*”,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空闻”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远。难怪主“神韵”说的清人王士禛极为赞赏此诗,把它与李白诗“牛渚西江夜”并举,用以说明司空图《诗品》中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境,还说:“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1、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2、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3、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7、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8、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阅读全文]...

2022-07-03 19:06:00
  • 爱古不薄今——《瓯北诗话》

  • 赵翼(1727-1814年),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赵翼《鸥北诗话》一书的写作,约于嘉庆二年(1797年) 开始,嘉庆六年(1801 年)秋天,赵翼曾将写好的唐、宋、金七家诗话给洪亮吉看,后者反对他以查慎行配作八家的写作计划;

    但赵翼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反而添上了高启、吴伟业、查慎行三人,于嘉庆六年冬天完成十卷本《鸥北诗话》的写作;并于第二年夏天刊印。

    而全书十二卷的最后完成当在嘉庆九年(1804 年)。

    《鸥北诗话》前10卷选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10家诗,后2卷论及韦应物、杜牧等人及诗格、诗体、诗病诸问题。

    作者论诗主性灵,反对荣古虑今,强调争新与独创,注重以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来评骘历代诗人诗作。

    书中对历史考证尤为着力,涉及对诗人及其环境、生*遭遇,诗中史料的考订,对进一步研究历代诗人诗作有重要帮助。

    在对具体人物及其生*事件的评述中,流露了封建正统思想。

    《鸥北诗话》选择唐宋以来各代优秀诗人加以评述的写作体例,充分体现了赵翼一贯的发展变化的诗歌史观;

    尤其是通过把当代诗人查慎行、吴伟业树为经典,赵翼强调了“爱古不薄今”的诗歌史观。

    这样的写作安排,反映了以赵翼为代表的清乾嘉时期文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学成就在整个文学史上获得承认的自信和渴望。

    [阅读全文]...

2022-02-03 10:19:07
  • 《钗头凤·世情薄》古诗词鉴赏

  • 《钗头凤·世情薄》古诗词鉴赏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钗头凤·世情薄》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装欢通:妆)

      译文

      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希望你也能够听到。难、难、难。

      今时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夜风刺骨,彻体生寒,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夜尽了,我也很快就像这夜一样了吧?怕人询问,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瞒、瞒、瞒。

      注释

      ①笺:写出。

      ②斜阑:指栏杆。

      ③病魂一句:描写精神忧惚,似飘荡不定的秋千索。

      ④阑珊:衰残,将尽。

      赏析

      唐婉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美丽多情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这实为人间美事。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游母亲对这位有才华的儿媳总是看不顺眼,硬要逼着陆游把他相亲相爱的她给休了。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婉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终生的眷属,唐婉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婉征得赵士程同意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婉则以此词相答。

      词的上片交织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恶”,皆因“情”受到封建礼教的腐蚀。《礼记·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陆母就是根据这一条礼法,把一对好端端的恩爱夫妻拆散了。用“恶”、“薄”两字来抨击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极为准确有力,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深恶痛绝之情,也借此两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泄。“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阴雨黄昏时的花,原是陆游词中爱用的意象。其《卜算子曾借以自况。唐婉把这一意象吸入己作,不仅有自悲自悼之意,而且还说明了她与陆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晓风干,泪痕残”,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这是多么的痛心啊!以雨水喻泪水,在古代诗词中不乏其例,但以晓风吹得干雨水来反衬手帕擦不干泪水,借以表达出内心的永无休止的悲痛,这无疑是唐婉的独创。“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两句是说,她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独语。“难、难、难!”均为独语之词。由此可见,她终于没有这样做。只因封建礼教的残酷不仁。这一叠声的“难”字,由千种愁恨,万种委屈合并而成,因此似简实繁,以少总多,既上承开篇两句而来,以表现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难;又开启下文,以表现出做一个被休以后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难。

      过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这三句艺术概括力极强。“人成各”是就空间角度而言的'。作者从陆游与自己两方面设想:自己在横遭离异之后固然感到孤独,而深深爱着自己的陆游不也感到形单影只吗?“今非昨”是就时间角度而言的。其间包含着多重不幸。从昨日的美满婚烟到今天的两地相思,从昨日的被迫离异到今天的被迫改嫁,这是多么不幸!但不幸的事儿还在继续:“病魂常似秋千索。”说“病魂”而不说“梦魂”,显然是经过考虑的。梦魂夜驰,积劳成疾,终于成了“病魂”。昨日方有梦魂,至今日却只剩“病魂”。这也是“今非昨”的不幸。更为不幸的是,改嫁以后,竟连悲哀和流泪的自由也丧失殆尽,只能在晚上暗自伤心。“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四句,具体倾诉出了这种苦境。“寒”字状角声之凄凉怨慕,“阑珊”状长夜之将尽。这是彻夜难眠的人方能感受得如此之真切。

      大凡长夜失眠,愈*天明,心情愈感烦躁,而此词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无暇烦躁,反而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既然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与陆游的原词比较而言,陆游把眼前景、见在事融为一体,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而唐婉则不同,她的处境比陆游更悲惨。自古“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也”(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她只要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写出来,就是一首好词。因此,此词纯属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主要以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段虽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分。可谓各造其极,俱臻至境。合而读之,颇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之妙。

      世传唐婉的这首词,在宋人的记载中只有“世情薄,人情恶”两句,并说当时已“惜不得其全阕”(详陈鹄《耆旧续闻》卷十)。此词最早见于明代卓人月所编《古今词统》卷十及清代沈辰垣奉敕编之《历代诗余》卷一一八所引夸娥斋主人说。由于时代略晚,故俞*伯怀疑这是*依据残存的两句补写而成。

      唐婉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后陆母对这位儿媳甚是不满,恐陆游因此而疏远功名,荒废学业,逼着陆游休妻。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娶王氏为妻,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唐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征得赵同意后,派人给陆送去了酒肴。陆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婉则以此词相答。据说在此后不久,唐婉就在悲伤中死去。

    [阅读全文]...

2022-01-21 02:01:07
  • 有诗意伤感的短句子 薄薄的烟雾,慢慢冷却了回忆

  • 诗意,伤感,回忆
  • 1、我曾在变成你的回忆前哭过。

    2、薄薄的烟雾,慢慢冷却了回忆。

    3、泪流干了又风干了回忆只能拼凑。

    4、我躺在回忆的风中,用对你的思念取暖。

    5、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改不掉错的自己。

    6、比等待更难受的是,你连自己在等什么都不知道。

    7、忘记一些最初的困难,变成自己的旁观者一样生活。

    8、你朝我伸出手的时候,我差点误以为,这一生都可以跟你走。

    9、人总是这样,终于到了懂得珍惜的年纪,却偏偏什么都走散了。

    10、从来都不曾懂我,吵架时你的冷漠,比说出伤害我的话语更加让我失落。

    11、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12、回忆,既是美好的,也是伤心的,越是美好的回忆,越是想回到过去,回忆,我不懂了。

    13、些事注定成为过去;一些情注定成为回忆;一些事情注定发生那么多;一些画面注定留下那么一次。

    14、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先红了脸,后来红了眼,终究不过一场梦,梦醒,各自南北,也许这就是爱情。

    15、在生命的岁首年终,忧愁欢乐争吵和好冷战甜蜜,都是你们的故事。相互扶持着演绎真情,原来一辈子也是快得白驹一逝。

    16、当日子成为照片当照片成为回忆,我们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步远离,再也没有回去的路。

    17、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是总有人生的前半生主要是做梦,后半生则回忆这些梦。年轻,就意味着还有足够的资本可以继续做梦。

    18、那时,夏天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地出去游玩:一会儿到河里去捉虾;一会儿到庙里去看歌戏;一会儿到草丛里去捉蚱蜢…

    19、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0、当岁月燃烧我的一切时,不能忘记的是你那一眼的风情;当我合上双眼时,我渴望的仍是你那一眼的风情!你是我生命中所能经历的,最最深切的感觉!

    21、我喜好现在的自身,我怀念过去的咱们。离开后,别说祝我幸福,你有什么资格祝我幸福?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我怀旧,因为我看不到你和未来。

    22、寂静的夜晚,自在的月,我坐在床前,望着窗外回忆满天,时间是贼,偷走一切,而你偷了我的心。夜的美好在于静,你的美好在于有我的。你可在想我?

    23、心情不是一个人的心情,它包含了太多的情节,来不及整理,这样,心情就被分成了几块,不应该丢失,新的添加是越来越完整的循环,逐渐沉重的^逐渐遗忘。

    24、人生就这样,难免有痛,难免有伤,无论我是否曾经抓住抑或远去,那些东西都不可能离我而去,虽然有些事不能回首,有些回忆不能梳理,有些人只能永远埋藏。

    25、你是否有四个模样:一个是在朋友面前疯癫的样子,一个是在恋人面前完美的样子,一个是只身一人时脆弱的样子,还有一个,是在陌生的人群中安安静静的样子。

    26、记忆的帆往事的船,越走越远;昔日的曲过时的调,想起当年;嬉戏的美玩耍的乐,尽在眼前;牵挂的心真诚的情,永远不变,老朋友好久不见,愿你生活快乐,幸福美满。

    27、寂寞是听见某个熟悉名字不小心想起某些故事仿佛心里有一把钥匙而回忆它不出声看着你眼角渐渐潮湿孤独是路过我身边的影子笑着对我说似曾相识——张远《伤城》

    [阅读全文]...

2022-01-05 14:08:49
相关推荐
写薄雾的古诗 - 句子
写薄雾的古诗 - 语录
写薄雾的古诗 - 说说
写薄雾的古诗 - 名言
写薄雾的古诗 - 诗词
写薄雾的古诗 - 祝福
写薄雾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