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关于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55) 说说(184) 名言(12) 诗词(5k+) 祝福(34) 心语(7)

  • 夏日绝句古诗

  • 夏日
  •   《夏日绝句》是的作品,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作者】李清照 【朝代】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阅读全文]...

2022-06-09 17:01:18
  • 夏日绝句的意思译文(夏日绝句古诗全诗的意思)

  • 夏日
  • 生当作人杰⑴,死亦为鬼雄⑵。

    至今思项羽⑶,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⑴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⑵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简析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诗人与丈夫一起逃难,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全诗可谓字字珠玑,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震撼人心,男儿读之也觉汗颜。

    最豪放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1084-约1155),齐州济南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区)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把她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出生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夫卒,境遇孤苦。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闲情逸致、离别相思之苦,后期于凄凉身世中寄寓亡国之痛。多用白描,语言清丽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诗词偶有豪放之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辑有《漱玉词》。

    [阅读全文]...

2022-07-22 00:01:38
  • 夏日绝句赏析简短(夏日绝句古诗讲解)

  • 夏日
  • 1127年,对于大宋朝来说是一个耻辱年,这一年金人入侵中原,抓走了钦、徽二位皇帝,史称靖康之耻。也都是在这一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基做了皇帝,改元建炎,赵构正是宋高宗,自此,南宋王朝开始。

    然而南宋*初建,赵构就听信谗言,赶走抗战派李纲,又受奸佞小人唆使,放弃中原,从应天府逃到扬州。后又听信秦桧的“南北分治”建议,阻止进军北方,收复河山,但并没有换来和*和安定。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春二月初,金兵奔袭扬州。乐不思蜀的赵构,被半夜传来的消息惊得失魂落魄:女真铁骑前锋已经间道疾进至泗水!此刻的赵构正在一个宫女的身上大展雄风,听到消息手忙脚乱披衣起床,立即改作戎装,带了五六名亲信打马扬鞭迳驰运河,抢船出江。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赵构一行人走得如此心急火燎,扬州城中立即各种谣言满天飞。百姓惊疑不定四处乱逃,宫女太监们从行宫中哄散而出。恐怖象瘟疫一样在扬州城中蔓延开来,上至*巨贾,下至升斗小民大家争相出逃。由此,引发了南宋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这个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记载:“军民争门而出,死者不可胜数。”

    赵构身为皇帝,遇事即逃,给下面的官员树立了很坏的榜样。建炎三年(1129)二月,女神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时任江州知府,遭遇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此事被下属察觉,并做了汇报,但赵明诚似乎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没有指示应对措施。于是下属自行布阵,以防不测。

    是夜,王亦果然造反,被有所准备的下属成功击败。到天亮时,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报告,却发现他早就利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后值金兵南下,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行至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之地,清照不禁气血豪涌,心潮澎湃,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就吟出了著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说,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此诗名为咏史,实则借古讽今。高度赞扬了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嘲讽鞭挞了南宋朝廷厚颜无耻、贪生怕死的逃跑行为。恰与唐人杜牧的七绝《题乌江亭》意思相反: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开头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人杰”和“鬼雄”运用了典故。人杰,意为人中豪杰,是汉高祖刘邦对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敬称;鬼雄,语出屈原之《国殇》,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作者运用这两个典故就是要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在李清照的人生字典里,人活着就应如同张良、萧何、韩信那样,用自己的文治武功为国家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成为世人眼中的真豪杰;死也要为国而死,为国去捐躯,死后则应成为像屈原所歌颂的为国捐躯的鬼魂中的枭雄。

    三四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借怀念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讽刺当朝者的懦弱。这两句也包含了典故,就是项羽自刎乌江。这里一个“思”字既点出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也表达了李清照对项羽英雄气概的敬佩之情。

    在李清照看来,活就应该活得像人家西楚霸王一样。西楚霸王是怎么个活法?大家可能有疑问,西楚霸王不是打败了吗?不是没胜过刘邦吗?让刘邦把他给弄得自刎了,怎么能学项羽呢?当然不是学项羽不会用人,没有眼光,没有大局观。而是要学项羽的英雄气魄。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李清照就是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调皮少女,或者是写那个“海棠依旧”的那样一个小小的迎风弄月的弱女子。但我们发现她不仅有婉约之情,还有雄壮之气,李清照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有所指的。她就是想借着项羽这种大无畏的悲剧英雄的形象来反照那些每临大战就缩头缩脑、苟且偷生的宋朝的官员和将领,因为的的确确靖康之变,让我们看到了这南宋小朝廷的真相。

    这首《夏日绝句》,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豪放诗中的经典名作,具有人生的鞭策和指引意义,一经流传,人人称奇,代代称好。在这首诗里,李清照面对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用高超的手法借古讽今和鞭策人们,用独特的视角讴歌败王项羽的壮烈之举,用"不肯"这一诗眼点亮南宋这盏昏灯,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这也许才有之后南宋的岳飞、辛弃疾等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其诗境界可谓深远高大,意义非凡,让我们这些须眉们汗颜而又佩服!

    [阅读全文]...

2022-04-24 19:22:27
2022-04-30 21:36:08
  • 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夏日绝句古诗的意思翻译)

  • 夏日,李清照
  • 历史上的才女,如果论起来,李清照一定排在前十里面,如果再论英雄豪气,李清照则凭借一首《夏日绝句》当属第一。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进士出身,母亲的爷爷王拱辰则是状元出身。在这样一个环境熏陶下,再加上李清照自身的聪颖,造就了一个杰出的才女,人夸”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前辈”。

    李清照18岁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当时李清照父亲为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父亲为吏部侍郎。在这样一个高干家庭中,小两口恩恩*,互携互助,又有共同爱好,自然是非常完美的生活。

    可是,事违人愿,出生在官宦家族就有官宦家族的麻烦。双方老人纷纷因卷入党争获罪,两人不得不离开汴京开封,回到老家山东青州居住,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里,夫妻二人过起了普通百姓生活,专心于金石、字画和古玩上,取得了不小成绩。

    靖康之变后,政局进一步恶化,赵明诚先后在江宁、湖州任职。赵明诚任职江宁知府时面对叛乱弃城而逃被革职,深明大义的李清照为此而羞愧,二人感情逐渐疏远。在兵荒马乱年代,夫妻二人路过乌江时,在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地方,李清照写下《夏日绝句》,吟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名句,讽刺南宋*,同时也许也有讽刺越明诚之意。赵明诚羞愧难当,却也无话可说,不久染病身亡。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人活着时应当做人中豪杰,即使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这首短诗开篇十字,即道出了李清照作为女中豪杰的雄伟气魄,直抒胸怀,令人肃然起敬,也赋予了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的英雄豪气。

    经典需要传承,历史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特邀请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肃、广东、陕西等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这首豪气荡然的《夏日绝句》。

    18位老师共书写了24幅书法作品,现精选15幅展示如下,作者分别为:

    董*立、刘阳明、昝财川、常方、陇上墨言、刘岳生、邹忠诚、姚昱*、陈长水、党晓山、洞庭老龙、李文、樊朝阳、荣光、郝乙。

    1作者:董*立(河南)

    2作者:刘阳明(湖南),岳阳市诗词楹联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阳市委机关诗联学会副秘书长。岳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书法协会会员。

    3作者:昝财川(天津)

    4作者:常方(山西)

    5作者:陇上墨言(甘肃),甘肃省白银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6作者:刘岳生(湖南)

    7作者:邹忠诚(四川),华西医大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制药工程师,喜欢书法,2017年5月开始学*书法,参加过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书法展,获优秀奖。

    8作者:姚昱*(湖南)

    9作者:陈长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10作者:党晓山(湖南)

    11作者:洞庭老龙(湖南)

    12作者:李文(广东),美国企业管理博士,新加坡兰亭书画协会会员,东莞市黄江镇书法家协会会员,师承新加坡著名书法、国画大家黄明宗先生,是吴昌硕的再传弟子。

    [阅读全文]...

2022-01-03 20:25:27
  • 夏日绝句赏析简短(夏日绝句诗歌鉴赏)

  • 夏日,诗歌
  •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笔下的词,也大多透着江南女子的温婉。殊不知,她也写诗,虽然,留存于世的诗作极少,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并且,她的作品中,也有豪放派风格的。比如这首《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的理解和翻译:

    活着的时候,就要成为人中豪杰;

    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时至今日,人们想到项羽,

    大抵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宁肯负隅顽抗,自刎乌江,也不愿逃走)

    项羽

    这首诗,写得很豪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如果不写作者李清照,万万不会有人想到,这是她所写。这种豪气冲云霄的诗句,居然是出自她的笔下,简直难以置信!

    这句诗,也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的另一面,她是个爱国志士,不仅如此,她还有着男子一样的侠义气概。

    她感慨于当时的宋*,金兵入侵,当权者没有想去抵抗,反而选择了南逃。并且,时任建康知府的赵明诚,她的夫君,居然也会不思顽抗,而选择了逃跑。这让李清照十分愤慨!一个大男人,居然会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像只老鼠般逃窜!真让她瞧不起!

    她认为,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成为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哪里能当宵小之辈呢?看看西楚霸王项羽,人们至今为何怀念他呢?因为他拼尽所有力气,去战斗!兵败,宁肯自刎乌江,也不愿逃回家乡。这才是一个男人应有的气魄!

    从这首诗中,也能看出,李清照是钦佩项羽的。虽然,项羽被后世所诟病,然而,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王者之风和霸气。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至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拼死血杀!

    这首诗,也在讽刺北宋王朝当政者的羸弱无能。如果能拿出项羽的气概来抗击金兵,何愁家国不兴!

    这首诗,也体现出李清照的爱国之心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这首诗,也让我更加钦佩李清照!在她瘦弱的身躯里,装着百姓与天下。

    [阅读全文]...

2022-06-06 21:55:30
  • 古诗词鉴赏夏日绝句

  • 夏日
  • 古诗词鉴赏夏日绝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夏日绝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诗意: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讲诉为人要有气节,前两句虽说字面为生死两种境地的描写,实则说无论何时都应有骨气与担当。而后两句引经据典,从楚汉之争,项羽落败却至死不屈,虽仍有一线生机却依然就义自刎乌江,皆因无颜面对江东的父老与战死的将士。笔者的言词流露出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意思: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夏日绝句的赏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夏日绝句作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夏日绝句》,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夏日绝句》: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阅读全文]...

2022-05-24 19:28:11
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 句子
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 语录
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 说说
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 名言
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 诗词
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 祝福
夏日绝句的古诗含义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