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1月4月风雨大作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11月4月风雨大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11月4月风雨大作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11月4月风雨大作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古诗鉴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古诗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原文: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译文: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古诗词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古诗词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名家评价
张鸣:“此诗的写法实际上与黄庭坚的《六月十七日昼寝》诗相同,任渊注山谷诗,说《六月十七日昼寝》是‘以言江湖之念深,兼想与因,遂成此梦’。陆游此诗则是表现为国抗战雪耻的志向,所谓‘想’,即‘尚思为国成轮台’的‘思’;所谓‘因’,即是‘卧听风吹雨’的风雨之声。‘想’和‘因’共同作用,便化作了‘铁马冰河’行军征战之梦。这就从表现潜意识的层面,表现了自己抗战报国的志向理想之坚定执著。从立意和意境上看,又与黄庭坚诗不同,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从诗词文字看作者的心境及发展走向<三> 陆游词
其实陆游是个大诗人,在文学上,其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是有意要做诗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与其诗相比,词数量并不多,存世共约一百四十余首。
先看两首诗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此诗是陆游暮年所写,身体老迈,心境悲凉,孤村僵卧,为国戍轮台,只能’思’,金戈铁马,瀚海阑干,百丈冰河,只能去梦里见。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不能施展抱负,年老致仕了就更只能是空自念想了。
陆游一生心心念念的就是北伐收复国土,逮着各种机会上书献言。这宋朝300来年,从经济,物质,对文人的尊崇,是文人之福,所以,有人说两宋是中国文人最幸福的朝代。但从国家大势来说,又是文人的悲哀,武将被压制,各种防范限制,两宋涌现一大批以文理博取功名,转而文武双修,从事武功戍边或收复北疆的‘文人将军‘,范仲淹,陆游,辛弃疾,都是此中典范。
然后就是那首宋朝最有名的诗,悲凉的寄托着众多有风骨的南宋文人的《示儿》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诗 陆游
据说陆游一生较长寿,但一直不得志。生在宋朝那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你的‘志’是北定中原,确实很难,当权势力更愿意偏安的媾和,中下游势力就只能在这样的压抑下郁郁而终。期待中华再出雄主,北定中原,收复燕云十六州,再打通西域,出玉门关抵昆仑。
闲言少叙,话归正题,来看看陆游的词吧。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与辛弃疾都是主战,期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壮志难酬,穷困潦倒,悲凉愤慨的心境一直笼罩,伴随着陆游,“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河梦断,想要战场杀敌不可得,一件能穿起来体面一点的貂裘征衣,多年蒙尘。尘暗旧貂裘,这用词的简练精辟,传神达意,确实很到位。
下阙就更是凄凉了,“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胡未灭,秋霜已入两鬓,人生无多,无人赏识理解,纵使働哭涕泗横流,也是无人感动,泪空留。诗人的心境,关山万里,无处话凄凉啊。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咏梅 陆游
陆游的这首咏梅,相比其两首诗的抓空无奈,及上一首词的黯然自殇,这首词算是一抹亮色,虽然,心境依然是落寞,一片凄风苦雨,但已经有看透和彻悟之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他不是想要在仕途上和人争锋,他更多的是想恢复故土,建功立业,如果因此能有官职肯定,顺其自然而取之。或者,他也想谋到相当的权势,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所以,陆游是无意争春,借诗明志。但是,结局他也自己已经写就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也成了南宋朝有思想抱负的悲情英雄,在南宋朝的现实中,他被零落成泥,泥干成灰,归于尘土,放到中华历史的长河中,他是为国为民的英雄,留香如故。也算是得其所哉。
再附上一张靓丽的咏梅图,给放翁一把亮色吧。致敬留香青史的南宋大诗人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答案及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作者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他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大家在学*的过程中,是否有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否有遇到许多困难?小编将相关解答于解析整理了出来,大家参考看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试题与答案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答: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芨芨可危)。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
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5)前两句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其中的“___”、“___”字体现了这种递进。(不 尚)
(6)“铁马冰河”与上句中的`“_____”相呼应。(风吹雨)
(7)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急欲杀敌报国的心情。)
三、拓展阅读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2)译文: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3)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诗词鉴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主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注释
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蛮毡:*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毛毡,宋时已有生产。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出西南诸番,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番。”
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
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思:想着,想到。
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夜阑(lán):夜深。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僵
“僵”是个形声字,从人僵声,与“偃”同义,是向后仰倒,而“前仆后继”的“仆”是向前倒,与此词倒的方向相反。后来引申用来指“不动不朽”,即“僵硬”的意思,后来此义又造“僵”字表示,但人们仍*惯用“僵”字。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是“僵硬挺直”的意思,形容诗人不受重用。
戍
“戍”是个会意字,从人持戈,本义是“守边”。所以,古代的边防战士称“戍卒”;也指一般的驻扎、守卫。诗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可理解为“防守”、“守卫”、“保卫”。
阑
“阑”是个形声字,从门柬声,本义是“门遮”,即“门的遮蔽”,门前的栅栏。后来引申为·“栏杆”,“栏”字始作“阑”,后加“木”为“楣”,简化为“栏”。阑由“遮止”的意思引申为“残尽”、“停止”的意思。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是“夜将尽”的意思,形容彻夜难眠。现在成语有“夜阑人静”。
思想感情
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1、僵卧:静卧。僵:僵硬,僵直。
2、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3、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4、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5、思:想着,想到。
6、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7、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8、夜阑:夜将尽。阑:残尽。
9、卧听:躺着听。
10、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11、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12、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翻译: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
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
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
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
赏析: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草垫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何必多此一举呢?另外,诗人不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罢官闲居的吗?作为一个年*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不就十分渺小和可鄙了吗!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岳飞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词句;辛弃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张元干有“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同样魂牵梦萦的语言。……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风雨的古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雨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2、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3、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王士祯《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6、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李白《北风行》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10、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12、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3、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14、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6、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17、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18、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佚名《风雨》
2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3、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7、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28、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2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1、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3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7、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徐祯卿《在武昌作》
3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39、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曹雪芹《咏白海棠》
40、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4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4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43、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44、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4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46、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7、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48、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4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描写日月风雨的古诗大全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日月风雨的古诗摘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日
一、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二、白天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三、迟日江山丽,东风花卉香。(杜甫:《绝句》)
四、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六、清早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八、*青山绝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中月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三、迟日江山丽,东风花卉香。(杜甫:《绝句》)
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下流。(王维:《山居秋瞑》)
四、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五、碰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七、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八、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九、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
赏析的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轮台:北方边境地名,泛指边疆。
夜阑:夜深。
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僵直。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思:想着,想到。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卧听:躺着听。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
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翻译】
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原因是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驰骋疆场。夜深了,听着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一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陆游(1125 -1210 ),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已六十八岁高龄。
同陆游的许多爱国诗篇一样,在我国古代所有的爱国诗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典诗歌史上写下了积极厚重的一笔。这首诗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也以豪迈和悲壮的风格为浩如烟海的诗歌海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当时诗人年事已高,又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自然会想起很多往事。人生百年,匆匆而过,回首往事,虽如过眼云烟,但也不免感慨颇多。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等等等等,难免纠缠着诗人的思绪,一幕幕活跃在诗人的眼前。
略有一些文学阅历的人可能都知道,陆游是我国宋代的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和许多爱国诗人一样,虽然在心智上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怎奈朝廷腐败无能,自己只能空怀一腔报国之志。
当时金人入侵,宋朝丢失了大半壁江山,诗人也由于主张抗金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失意之思,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同时袭上诗人的心头。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与失落颓废之中,而是奋笔疾书“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不自哀”正如吉鸿昌雪地所书:“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国家尚且如此,个人那点不快还值得一提吗!?从另一个角度看,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尚思为国戍轮台”。一个年*古稀的老人,拖着疲惫多病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他想的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在忧国忧民,在想着要亲自为国家守卫边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报国之志,跃然纸上。
从诗人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报国豪情是矢志不移的,应该说是伴随了陆游的一生,眼下国家飘零,山河破碎,自己又年迈多病,只能带着 “卧听风吹雨” 的无奈进入梦乡,在梦中实现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收复失落的山河。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
陆游的诗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本诗“尚思为国戍轮台”无不流露了诗人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难以*复的哀愁。然而这只是在思想上,更不可忽略的是诗人艺术上的成就,本诗在结构处理上堪称为典范。诗的前三句“醉卧”、“尚思”、“夜阑我听”巧妙地为第四句进入梦境实现诗人多年的夙愿做了一个从意念和情景上的很好的现实铺垫,使作品从思想上到艺术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风雨的古诗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雨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2、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3、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王士祯《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6、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李白《北风行》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10、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12、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3、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14、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6、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17、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18、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佚名《风雨》
2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3、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7、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28、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2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1、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3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7、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徐祯卿《在武昌作》
3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39、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曹雪芹《咏白海棠》
40、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4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4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43、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44、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4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46、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7、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48、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4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1月4月风雨大作的古诗
播放11月4日风雨大作的古诗
和1月4日风雨大作古诗的情景
10月4日风雨大作的古诗
十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古诗
十二月风雨大作的古诗
十一月一日风雨大作的古诗
写风雨大作的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唱的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名句
古诗风雨大作的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名句
陆游的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的古诗
风雨大作的古诗词
张恒屹背的古诗十一月风雨大作
背诵古诗风雨作战大作战的视频
带月风雨的古诗
日月风雨的古诗
风雨雪月的古诗
古诗中的风雨血月
含有月草风雨的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雪大作的古诗
写日月风雨的古诗
七月的暴风雨古诗
风雨雪花月酒的古诗
风雨日月的古诗各一句
关于日月风雨云雪的古诗
描写风雨花月的古诗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的古诗
吟唱的古诗大全
初中关于孙权的古诗
纳兰容若最深情的古诗
表示提升自我的古诗词
写纬度的古诗
写在南京的分别的古诗词
描写雪字的古诗词
形容环境影响自己的古诗
道不相同不相为谋的古诗
写高淳的古诗及其作者
母亲写向母亲学*的古诗
可以写在同学录上的古诗
128以下字数的古诗
背古诗的第一天
一整首古诗里有三个颜色的词
高二最难得的古诗
关于花旦的古诗词
李自的古诗
描写狼王梦的古诗
古诗75首中节日的诗
默写夏日的古诗
学业水*常考的古诗
收集5首古诗词的遗闻或故事
摇钱树古诗的典故
2首关于雪的古诗
做好小事可成大事的古诗
描写三角洲的古诗词
马路上的图案儿歌和古诗
红色爱国的古诗词
形容榜样的经典古诗
不惧老去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