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关于礼仪和美德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礼仪和美德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礼仪和美德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礼仪和美德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97) 语录(97) 说说(14) 名言(74) 诗词(31) 祝福(10) 心语(1)

  • 职业道德礼仪知识

  • 礼仪,知识
  • 职业道德礼仪知识(通用5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都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人似乎就忘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下面小编带来的职业道德礼仪知识。

      一、爱岗敬业

      1.什么是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亦称热爱本职。敬业包含两层涵义:一为谋生敬业,二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敬业。

      2.怎样才能做到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做到乐业、勤业、精业、干一行爱一行。

      二、诚实守信

      1.什么是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指忠诚老实,信守诺信,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言必信,行必果”。

      2.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原则,更是树立行业形象的根本。

      3.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要求我们做到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诚信无欺,即待物接人诚恳可信,不采用欺骗手段。讲究质量,即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把质量关。信守合同,即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认真履行承诺或合同。

      三、办事公道

      1.什么是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

      2.怎样才能做到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人们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客观公正,即遇事从客观事实出发,并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处理。照章办事,就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对待所有的当事人,不徇情枉法、不徇私枉法。办事公道的核心就是要克服私心,正直无私。要做到办事公道,还必须加强学*,不断提高认识能力,能明确是非标准,分辩善恶美丑,并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公道办事。

      四、服务客户

      1.服务客户的涵义

      服务客户就是为客户服务。

      2.怎样才能做到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要求做到热情周到,满足需要。

      热情周到,即从业人员对服务客户抱以主动、热情、耐心的态度,把客户当作亲人,服务细致周到,勤勤恳恳。

      满足需要,即从业人员努力为客户提供方便,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关心他人疾苦,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最后,做每件事都要方便客户。

      五、奉献社会

      1.什么是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表现。

      奉献,就是不期望等价的回报和酬劳,而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或为真理、为正义献出自己的力量,包括宝贵的生命。

      2.奉献社会要求人们做到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

      (1)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

      (2)奉献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融在一生事业中的高尚人格。

      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甘当公仆

      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听党指挥服务群众

      二、热爱交通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艰苦奋斗

      三、忠于职守

      严肃执法不畏权势违法必究不枉不纵

      四、依法行政

      恪守职责法为准绳严守程序裁量公正

      五、团结协作

      互助友爱通力协作顾全大局联系群众

      六、风纪严整

      遵章守纪作风严谨*等待人举止文明

      七、接受监督

      办事公开欢迎批评服从检查有错必纠

      八、廉洁奉公

      清正廉明反腐拒贿不谋私利一心为公

      职业道德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2-07 15:28:26
  • 文明礼仪古诗词(古代文明礼仪诗句)

  • 文明礼仪,古代
  • 1.礼之用,和为贵。

    语出《论语·学而》。礼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使人和谐共处。

    2.恭敬之心,礼也。

    语出《荀子》。对别人恭敬、尊重,是礼的表现。

    3.以约失之者,鲜矣。

    语出《论语·里仁》。约:约束。鲜:少的意思。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4.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语出汉·王充《论衡·雷虚》。相隔千里所刮的风不一样,百里内所响的雷声也不相同。比喻地方不同,风俗各异。

    5.人不徒贵俭,而贵不礼。

    语出晋·程本《子华子》。人不仅只注重节俭,还要注重礼节。徒:只。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语出《诗经·鄘风·相鼠》。如果人连仪态都没有,活着能干什么呢?说明人应该注重礼仪。仪:威仪,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行为。何为,倒装,即“为何”。

    7.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的朋友们,(我要)吹奏乐器欢迎你们的到来。说明要热情接待宾朋。嘉宾:友好的宾客。鼓瑟吹笙:指以奏乐欢迎客人。

    8.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

    语出《孔子家语·三恕》。过分亲昵就会态度怠慢,过分庄重就不会彼此亲*。说明与人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9.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

    语出《庄子·大宗师》。行:通行。把礼仪当做羽翼的人,用礼仪的教诲在世上施行。

    10.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语出唐·杜甫《客至》。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打开。说明主人家已经很久没有客人来访,今天有客来到,主人自然热情欢迎,全句表达出主人的喜悦之情。而且,诗句也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讯息,客人来做客,出于礼貌应把家打扫干净。

    11.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语出《礼记·乐记》。乐事做得好了人心无怨,礼事做得好了则人无所争。

    12.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语出《孟子》。有了谦让的心,正是重视礼仪的开始。

    13.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语出《孟子》。不仁的事不干,不合礼的事不做。

    1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语出《国语》。轻佻的人缺少谋略,骄横的人没有礼节。

    15.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别人使用权术,我以诚实的态度感化他;别人动气了,我以道理使他折服。

    16.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语出《诗经·大雅·抑》。温和谦恭,是高尚道德的基础。

    17.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语出唐·杜甫《客至》。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饮用吧!此诗表达了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对待客人,心意比形式更重要。

    18.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语出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在远处居住与人相处要慎重,少年时做事应当从容谦让。从人:与人相处。舒徐:从容谦抑。

    1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语出《论语·颜渊》。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东西不看,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听,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谈,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事不做。

    2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语出《礼记·曲礼》。尚:重在。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

    [阅读全文]...

2021-11-23 08:58:01
  • 问候礼仪_赞美礼仪的句子

  • 礼仪,问候,赞美
  •   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无论何时何处总有人给我帮助与关怀。一再的体会,一再的确信,是大家用爱心与宽容组成了我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心感谢你!

      问候礼仪

      1、借此机会,让我们对凡在业务发展方面给予有力支持的朋友、客户表示感谢!

      2、谢谢你!总是在我最失落的时候出现,有你这样的好朋友在我身边,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3、我一直想谢谢你,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一直想告诉你,告诉你我真的很爱你。

      4、真心感谢所有领导和同事,感谢与这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领导、同事们一起成长、一起拼搏,一起努力!

      5、要不要我谢,要谢你就说一声,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只有你要谢的时候我谢,你不要谢的时候我就不谢……

      6、偌大的地球上能和你相遇,真的不容易,感谢上天给了我们这次相识相知的缘份。别忘了,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7、无论将来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了我永远珍视的记忆。

      8、在以前的工作中,贵方给予我们以充分的理解和有力支持,对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让我们共创美好的明天!

      9、工作忙碌之余能够收到朋友的问候是一件很温馨幸福的事情,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送给朋友的礼貌问候语,一起来看吧!

      10、如果心是*的,再远的路也是短的;如果友情是蜜做的,再苦的海水都是甜的;如果短信是你发给我的,今天再忙碌也是快乐的!

      11、时间可以冲淡伤痕,但冲不灭我们的情谊;忙碌可以忘记烦恼,但忘不了我们的友谊。春去夏来,秋去冬至,天冷了,记得添衣,保重身体!

      12、秋风凉凉,夜也变长!轻声问候,是否繁忙?换季之时,注意健康,多喝开水,增加衣裳,早晚天冷,小心着凉,保重身体,快乐无恙!

      13、秋风阵阵传夙愿,大雁南归诉思念,忙忙碌碌不相聚,唯有时时长相忆,条条短信息,替我问候你,天冷记得多加衣,健康永远是第一!

      14、直到有一天,当我发现我们都已经渐渐地老去的时候,我才感悟到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朋友之间的友谊!朋友,谢谢人生路上曾有你。

      15、秋雨绵绵,你的好运如是;秋收忙忙,你的事业如是;秋波频来,你命带桃花。只是不知一向传统的你,可敢接招?祝我亲爱的朋友生命灿如金秋!

      16、工作一连忙五天,周末终于又来到,开开心心享清闲,牵挂思念全送到。快乐给你揉揉肩,幸福给你锤锤腿,健康陪你喝杯茶,*安永远陪在你身边!

      17、流不尽的是时间,忙不完的是工作,躲不开的是冬季,猜不透的是天气,放不下的是牵挂,萦绕在心的是关怀,不期而至的祝福:愿朋友添衣保重。

      18、秋风徐徐,天已转凉,养生健康,贴士帮忙,早晚天冷,增加衣裳,小心着凉,饮食清淡,保护胃肠,劳逸结合,心情舒畅,身体保重,快乐无恙!

      19、秋风阵阵吹,气温渐渐降,寒冷天气里,牵挂在心上,问候忙送上,天冷记得保健康,*日工作莫太累,看看短信多回味,朋友之情最珍贵,一生让人心儿醉!

      20、忙碌交织的岁月里我会永远珍惜这份友情,轻轻地道一声,却道不尽心中的万语千言,只愿此短信捎去我衷心地祝福,我的世界因你而多彩,感谢一路上有你!

      赞美礼仪的句子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学校是学*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9、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10、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11、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好”.

      12、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13、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4、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5、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16、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7、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18、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从我做起.

      19、告别陋*,健康文明.

      20、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2、“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23、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24、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2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26、学校是学*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27、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28、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29、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阅读全文]...

2022-06-11 19:56:10
  • 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

  • 教育,道德,礼仪
  • 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礼”是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我们要继承古代礼仪文化的精华,赋予其现代文明的新内容,创造出当代的礼仪文化。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因此,礼仪的培养就应从小做起。

      “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问声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进和创新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今天,天骄幼儿园开展了以“学礼仪,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各班教师根据活动要求,积极营造育人环境,通过教室、主题墙等环境布置,让每一个地方都成为幼儿文明教育的场景;精心选择文明儿歌、文明故事、文明歌曲,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班级开展系列活动;将集体活动与“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整合,让幼儿初步树立了文明礼仪的意识,形成讲文明礼貌的良好风气,在积极健康的园所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瞧,我们的老师正在声情并茂的讲述文明小故事,以图文并茂和创设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文明礼仪的氛围,体验礼仪带得自己的快乐。

      一位小朋友说:“这是我带来的玩具,我借给你玩吧!”,另一位小朋友很有礼貌鞠躬说:“谢谢你!”。两位小朋友乐于分享有礼貌的可爱表现,赢得了小朋友们的掌声。同时在她们笑意洋洋的脸上可以感受到礼仪可以促进人际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建立感情,增强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哦。

      学礼仪,知礼仪,学以致用。文明礼貌的良好风气的建立,重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以及随机的日常生活文明渗透,通过知礼明礼、情感体验、亲身实践,逐渐培养良好的礼仪水*和文明素养。持之以恒,让祖国的花朵们,身心健康,幸福的茁壮成长。使中华民族崇德尚礼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文明礼貌的品质,而且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今天,我们仍需发掘“礼”的时代价值,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做出贡献。让礼仪教育在每一位孩子幼小心灵里开花,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文明礼貌的氛围吧!

      良心是德商的第二个美德,良心是一种强烈的内部声音,能帮助我们的孩子走在正确行事的道德道路上,而且一旦偏离就会给他们注射一针内疚的针剂。那么如何对宝宝进行道德教育?

      良心是一种强烈的内部声音,能帮助我们的孩子走在正确行事的道德道路上,而且一旦偏离就会给他们注射一针内疚的针剂。

      一、教授美德来强化良心和指引行为

      1、识别你最希望孩子养成的美德。

      2、每个月强调一种美德。

      3、描述这种美德的价值和意义。

      4、教授这种美德看上去和听上去的样子。

      5、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这种美德。

      6、为孩子寻找时是美德的机会。

      二、创造有利于道德成长的环境

      1、树立良好的榜样:你是孩子第一个、最重要的教师。孩子是通过眼看你的选择和反应,耳听你漫不经心的评论来学*道德标准的。你怎么对待家人、朋友、邻居以及陌生人;你看什么电影,你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和电视节目;你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做出怎样的反应:孩子作弊、朋友说谎、邻居乱扔垃圾——都是孩子密切关注的决定和特点。

      2、建立密切的、相互尊重的关系:孩子受到自己最有感情的、最尊重的人的'影响最多,他们更有可能模仿这些人的道德信仰,最有把握培养孩子道德的方法就是与孩子建立密切的、关爱的关系。你以爱心和尊重对待孩子,那么他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3、分享你的道德信仰:经常与孩子谈价值观和信仰等问题被称为直接的道德教育。关注道德问题,一旦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就加以讨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从电视节目和新闻事件到学校里、家里、以及朋友之间的情境,告诉孩子你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和看法。

      4、期盼和要求符合道德的行为:培养有道德的孩子的父母期盼自己的孩子做出附和道德的行为,甚至要求他们这么做。

      5、运用道德上的推理和询问:询问是增强孩子良心的一个重要的当好父母的工具,正确的问题能帮助孩子提高接受别人观点的能力,并且懂得自己行为的后果。

      6、解释自己当父母的行为:孩子们不仅需要知道我们要他们做的正确事情,而且需要知道我们要他们那么做的原因。清晰地描述我们定下标准的原因能帮助促进孩子的道德成长。

    [阅读全文]...

2022-02-25 06:43:21
  • 中华传统美德古诗词大全

  • 文学
  • 中华传统美德古诗词大全

      我们应传承中华美德,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古诗词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阅读全文]...

2022-04-17 12:11:57
  • 商务礼仪中着装礼仪

  • 礼仪,文明礼仪
  • 商务礼仪中着装礼仪

      职场中,着装体现着一个人的气质形象,体现着一个公司企业的文化,也体现着一个公司的管理是否正规。所以,进入任何一个公司,商务礼仪是我们必修的一课,今天,从着装搭配开始讲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商务礼仪中着装礼仪,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女士商务礼仪着装规范

      1.衬衫:

      白色、黄白色和米色与大多数套装都能搭配,丝绸面料的衬衫看起来比较显好,纯棉面料的衬衫则比较舒适,但要保证熨烫*整。色彩上以单色为最佳。穿法上还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衬衫在公共场合不宜直接外穿;二是衬衫的下摆必须掖入裙腰之内而不是垂悬于外,也不要在腰间打结;三是衬衫的纽扣除最上端一粒可以不系外,其他纽扣均应系好;四是衬衫之内应当穿着内衣但不可显露出来。

      2.袜子:

      女士穿裙子应当配长筒袜子或连**,颜色以肉色,黑色最为常用,肉色长筒丝袜配长裙,旗袍最为得体。女士袜子一点要大小相宜,不可在公共场合整理自己的长筒袜子,而且袜子口不能露出,否则会很失礼。不要穿戴图案的袜子,因为它们会引人注意你的腿部。赢随身携带一双备用的透明丝袜,以防袜子拉丝或跳丝;

      3.**:

      颜色以肉色、黑色最为常用,肉色长筒丝袜配长裙、旗袍,黑色丝袜配稍短的套裙。

      4.颜色:

      职业套裙的最佳颜色是黑色、藏青色、灰褐色、灰色和暗红色。精致的方格、印花和条纹也可以接受。而红色、黄色或淡紫色的套裙过于抢眼,请甚穿。

      5.外出职业装:

      外出工作着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你的着装表现欲,这是需要努力克制和避免的。

      手袋宜选择款型稍大的公务手袋,也可选择优雅的笔记本电脑公文手袋,以表现女士自信、干练的职业风采。

      服装款式应舒适、得体,便于走动,不宜穿过紧或者过于宽松、不透气的服饰。

      服装的色系款式不宜复杂,应注意与发型、妆饰、手袋、鞋相搭配,不宜太过夸张,干扰对方的视线,太过于鲜艳也不好。

      6.鞋:

      低跟三四厘米的最为合适,鞋的颜色应与衣服下摆一致或再深一些,如黑色、藏青色、暗红色、灰色或灰褐色。鞋子应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袜子应是高筒袜或连**。鞋袜款式应以简单为主,颜色应与西装套裙相搭配。 着装不要过于暴露和透明,尺寸也不要过于短小和紧身,否则会给人以不稳重的感觉。

      7.裙子:

      以窄裙为主,年轻女性的裙子下摆可在膝盖以上1.5厘米;中老年女性的裙子应在膝盖以下3厘米左右。裙子里面应穿着衬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装套裙不宜在正式场合穿着。

      男士商务礼仪着装规范

      职场着装要点

      若穿西装背心或羊毛衫,则领带需配置与背心或羊毛衫之内;

      西装上衣两侧的衣袋只做装饰用,不可放东西。上衣胸部的衣袋专装手帕,不可他用。西裤插袋也不可放顾囊之物;

      西装的穿着应合适、合地、合景。根据场合的不同,而选穿合适的西装。正式场合如宴会、典礼等,必须选择素颜的套装,由深色精仿毛料制成,以黑色、深蓝色为宜,绸缎饰边和领口,不能有任何装饰。一般场合、一般性访问可着当装或套装;

      凡正市场合,穿西装都要配领带。领带的花色可以根据西装的色彩配置;领带的长度以到皮带扣出为宜;

      衬衫挺括,整洁无皱褶,尤其是领口。正式场合,衬衣的下摆需塞在西裤里,袖口扣上,长袖衬衫的衣袖要长与西装上衣的衣袖。不系领带时,衬衫领口不可扣上。如需陪用领带夹,一般夹在第4.5个纽扣之间;

      男士的袜子分为深色的西装袜和浅色的纯棉休闲袜白棉袜只能用来配休闲服和便鞋!颜色:黑、咖啡、灰和藏青。材质:棉和弹性纤维好袜子的特点:吸汗透气、松紧适度、袜筒比较长西裤、皮鞋和袜子三者的颜色统一或相*。

      男士穿衣十忌

      一忌:西裤短,标准的西裤长度为裤管盖住皮鞋。

      二忌:衬衫放在西裤外。

      三忌:衬衫领子太大,领脖间存在空隙。

      四忌:领带颜色刺目。

      五忌:领带太短,一般领带长度应是领带尖盖住皮带扣。

      六忌:不扣衬衫扣就佩戴领带。

      七忌:西服上衣袖子过长,应比衬衫袖短1厘米。

      八忌:西服的上衣、裤子袋内鼓囊囊。

      九忌:西服配运动鞋。

      十忌:皮鞋和鞋带颜色不协调。

      1符合身份

      鉴于每一位员工的形象均代表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及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也反映了个人的修养和见识,因此商务人员的着装必须与其所在单位形象、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相称,做到男女有别、职级有别、身份有别、职业有别、岗位有别,即“干什么,像什么”。如此这般,才会使商务人员的着装恰到好处地反映自身的素质,反映企业的形象。

      2扬长避短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高矮胖瘦都不同。商务场合着装强调扬长避短,但重在避短不在扬长。例如,一位身材很好的小姐,紧身上衣,迷你裙最能展现她的身材,但是这样的着装不适宜商务场合,商务场合还是穿职业套装为好,这就是重在避短不在扬长;如果女士的腿不直,则可以选择裤装。这就是扬长避短。

      (1)区分场合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商务人员的着装应当因场合不同而异,以不变应万变显然大为不妥。在不同的场合商务人员应该选择不同的服装,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教养与品味。一般而言,商务人员所涉及的诸多场合有三:公务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

      (2)公务场合

      所谓公务场合是指执行公务时涉及的场合,它一般包括在写字间里,在谈判厅里以及外出执行公务等情况。公务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注重保守,宜穿套装、套裙,以及穿着制服。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选择长裤、长裙和长袖衬衫。不宜穿时装、便装。必须注意在非常重要的场合,短袖衬衫不适合作为正装来选择。

      (3)社交场合

      对商务人员而论,所谓社交场合是指工作之余在公众场合和同事、商务伙伴友好地进行交往应酬的场合。虽然这些场合不是在工作岗位上,但往往面对的是熟人。社交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时尚个性,宜穿着礼服、时装、民族服装。必须强调在这种社交场合一般不适合选择过分庄重保守的服装,比如穿着制服去参加舞会、宴会、音乐会,就往往和周边环境不大协调了。

      (4)休闲场合

      所谓休闲并不等于休息,这里的休闲是指在工作之余一个人单独自处,或者在公共场合与其他不相识者共处的时间。休闲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舒适自然。换言之,只要不触犯法律,只要不违背伦理道德,只要不有碍他人的身体安全,那么商务人员的穿着打扮可以完全听凭个人所好。一般而论,在休闲场合,人们所适合选择的服装有运动装、牛仔装、沙滩装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便装,比如T恤、短裤、凉鞋、拖鞋等等。在休闲场合,如果身穿套装、套裙,往往会贻笑大方。

    [阅读全文]...

2021-12-22 07:38:11
  • 职场礼仪之称呼礼仪

  • 礼仪,职场
  • 职场礼仪之称呼礼仪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职业形象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主要因素,而每一个职场人都需要树立塑造并维护自我职业形象的意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职场礼仪之称呼礼仪,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与人打交道时,相互之间免不了要使用一定的称呼。不使用称呼,或者使用称呼不当,都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所谓称呼,通常是指在日常交往应酬中,人们彼此之间所使用的称谓语。职员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和对被称呼者尊重的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着彼此双方之间关系的亲疏。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一个人称呼另外一个人时,实际上意味着自己主动地对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位。

      在公务交往中,一名职员要想对他人采用正确、适当的称呼,通常必须兼顾下述四项规则:一是必须符合常规;二是必须区分场合;三是必须考虑双方关系;四是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此同时,对于工作中的称呼、生活中的称呼、涉外交往中的称呼以及正式场合的忌称,均应有所区别。

      一、工作中的称呼

      在职场上,职员所采用的称呼理应正式、庄重而规范。它们大体上可分为下述四类。

      1.职务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并表达敬意,是公务交往中最为常见的。在实践中,它具体又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仅称行政职务,例如,董事长、总经理、主任,等等。它多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氏,例如,谭董事、汪经理、李秘书,等等。它适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行政职务前加上姓名,例如,王惟一董事长、滕树经理、林荫主任,等等。它多见于极为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

      对于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可在工作中直接以此相称。如果在有必要强调对方的技术水准的场合,尤其需要这么做。通常,它亦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仅称技术职称,例如,总工程师、会计师,等等。它适用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谢教授、严律师,等等。它多用于一般场合。

      三是在技术职称前加上姓名,例如,柳民伟研究员、何娟工程师,等等。它常见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学衔性称呼

      在一些有必要强调科技或知识含量的场合,可以学衔作为称呼,以示对对方学术水*的认可和对知识的强调。它大体上有下面四种情况:

      一是仅称学衔,例如,博士。它多见于熟人之间。

      二是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侯博士。它常用于一般**往。

      三是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侯钊博士。它仅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

      四是在具体化的学衔之后加上姓名,即明确其学衔所属学科,例如,经济学博士邹飞、工商管理硕士马月红、法学学士衣霞,等等。此种称呼显得最为郑重其事。

      4.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若不了解交往对象的具体职务、职称、学衔,有时不妨直接以其所在行业的职业性称呼或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它多分为下述两种情况:

      一是以其职业性称呼相称。在一般情况下,常以交往对象的职业称呼对方。例如,可以称教员为老师,称医生为大夫,称驾驶员为司机,称警察为*,等等。此类称呼前,一般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二是以其约定俗成的称呼相称。例如,对公司、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人们一般*惯于按其性别不同,分别称之为小姐或先生。在这类称呼前,亦可冠以姓氏或姓名。

      二、生活中的称呼

      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合理,一方面不可肆意而为,另一方面又不能煞有介事,不然都会弄巧成拙。职员在生活中所常用的称呼,大致上有以下三类。

      1.对亲属的称呼

      对亲属的称呼,早已约定俗成。其关键是要使用准确,切忌乱用。不过,有时为表示亲切,也不一定非得符合标准。例如:儿子对岳父、岳母,儿媳对公公、婆婆,均可称为爸爸、妈妈,以示自己与对方不见外。

      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称呼朋友、熟人时,既要亲切、友善,又要不失敬意。大体上应区分下列三种情况:

      一是敬称。对于有地位、有身份的朋友、熟人或长辈,通常应当采用必要的敬称。

      对长辈或有地位、有身份者,大都可以称之为先生。其前,有时亦可加上姓氏。例如,吴先生。

      对科技界、教育界、文艺界人士,以及其他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成就者,往往可称之为老师。同样,在其前面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郗老师。

      对同行中的前辈或社会上的德高望重者,通常可称之为公或老。具体做法是在其称呼前加上对方的姓氏。例如,杨公、夏老。

      二是*亲性称呼。对邻里、至交,有时亦可采用大爷、大妈、大叔、阿姨等类似的称呼。它往往会给人以亲切、信任之感。此类称呼前,还可以加上姓氏。例如,许叔叔、马大姐、于阿姨等。

      三是姓名性称呼。在*辈人之间或长辈称呼晚辈时,朋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对方姓名。例如,卫理、唐芳、刘微,但晚辈却不宜如此称呼长辈。

      有时,朋友、熟人还可只呼其姓而不称其名,仅在前冠以老、大、小。具体做法是:对年长于己者或*辈称老、称大,对年幼于己者或晚辈称小。例如,老高、小陈。

      对关系较为密切的同性或晚辈,朋友、熟人之间还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其姓,例如,之怡、志强、一萍,等等。但对异性却一般不宜如此称呼。

      3.普通性称呼

      在日常交往中,对仅有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交往对象,可酌情使用下述几种称呼:

      一是以其职务、职称或学衔相称。

      二是以其行业性称呼相称。

      三是以约定俗成的泛尊称相称。例如,同志、小姐、夫人、女士、先生,等等。

      四是以当时所在地流行的称呼相称。

      三、涉外交往中的称呼

      由于国情、文化、*俗与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在对外交往中所宜采用的称呼,往往与国内交往中常用的称呼有所不同。对此,每一位有可能参与对外交往的职员均应引起重视。在一般性的涉外交往中,根据交往对象的职业或其他属性的不同,对对方的称呼应有所区别。

      1.商界人士

      需要称呼商界人士时,通常均应称呼对方为小姐、女士或先生。有时,可以同时加上对方的姓氏或姓名。例如,玛丽小姐、比尔·盖茨先生,等等。在许多国家,人们并不*惯于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

      2.政界人士

    [阅读全文]...

2021-12-14 05:59:28
  • *人就餐礼仪

  • 礼仪
  • *人就餐礼仪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就餐礼仪,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就餐礼仪1

      餐桌坐次的暗示:

      在*的饮食礼仪中,坐在那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的文化是不让客人感到紧张。

      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

      *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入座,先请客人入座上*,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谢。

      *人就餐礼仪2

      1、入座时先请客人入座上*,再请长者在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吧唧嘴”必须克服!),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3、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4、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夹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5、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6、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7、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8、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9、离*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谢。

      *人就餐礼仪3

      1.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能有秩序并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礼益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以左为上,是为首*。*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

      首*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为首*。然后首*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右边为3,5,7*。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如《民社北*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访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客齐人*,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友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速推。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然后就坐,且餐且饮。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革,继以最贵肴撰。每进一肴。主人必举杯劝酒、举模劝食。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2. 古代食仪

      在*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间*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传递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要混用。"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人就餐礼仪4

      *是礼仪大国,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饮食礼仪在*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谈到饮食礼仪,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宴会上,不知情便给他人留下不好印象。而这些情况的发生,往往是我们不够了解我国的“饮食礼仪”。下面跟着汉韵君,一起来了解传统礼仪之“饮食礼仪”。

      入座礼仪

      桌*上得位置很是讲究,从桌位入座情况并可知晓此人的辈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根据“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先邀请宾客入座上*,再请长辈入座,入座时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切勿先不动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动,更不要制造异响,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进餐礼仪

      有贵客到来时,主人及宾客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阅读全文]...

2022-02-22 02:47:22
  • 礼仪的句子经典唯美 形容礼仪的句子

  • 礼仪,经典,唯美
  • 拥有一个好的礼仪对一个人的良好形象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仪的句子经典唯美 形容礼仪的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2、不学礼,无以立。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5、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7、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冠群英。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10、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11、传递文明三秒钟,微微一笑两从容。说声谢谢多原谅,冰释嫌猜友睦雍。

    12、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1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15、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阅读全文]...

2022-06-16 10:36:56
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 句子
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 语录
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 说说
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 名言
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 诗词
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 祝福
礼仪和美德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