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关于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86) 语录(83) 说说(104) 名言(22) 诗词(331) 祝福(3) 心语(254)

  • 描写音乐的古诗

  • 音乐,文学
  • 描写音乐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音乐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起《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陈季、王邕、庄若讷、魏璀四人所作《湘灵鼓瑟》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唐.无名氏

      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小处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阅读全文]...

2021-12-03 21:51:53
  • 形容音乐的诗句(描写音乐的古诗词的诗)

  • 音乐
  • 听弹琴 –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李凭箜篌引 – 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省试湘灵鼓瑟 – 唐代·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 塞上闻笛 – 唐代·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 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 从风一夜满关山。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听颖师弹琴 – 唐代·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凤皇 一作 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 五代·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 宋代·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 宋代·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江城子·江景 – 宋代·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今日良宴会 – 两汉·佚名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听筝 –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 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 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 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 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 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 美酒一杯声一曲。

    夜坐吟 – 唐代·李白

    冬夜夜寒觉夜长, 沉吟久坐坐北堂。 冰合井泉月入闺, 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 啼转多。 掩妾泪, 听君歌。 歌有声, 妾有情。 情声合, 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 从君万曲梁尘飞。

    咏宝剑 – 唐代·崔融

    宝剑出昆吾, 龟龙夹采珠。 五精初献术, 千户竞沦都。 匣气冲牛斗, 山形转辘轳。 欲知天下贵, 持此问风胡。

    伯牙绝弦 – 未知·佚名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歌 –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 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 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 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 敢告云山从此始。

    琵琶行 – 唐代·牛殳

    何人劚得一片木, 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 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 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 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 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 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 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 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 玉树*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 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 零落一丛*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 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 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 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 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 兽不能走。 吹之于水, 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 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 送却花前一尊酒。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 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赋得长洲苑送李惠 – 唐代·郎士元

    草深那可访, 地久阻相传。 散漫三秋雨, 疏芜万里烟。 都迷采兰处, 强记馆娃年。 客有游吴者, 临风思眇然。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 唐代·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 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 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 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 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 客愁顿向杯中失。

    伯牙 – 宋代·王安石

    千载朱弦无此悲, 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心自知。

    喜张濆及第 – 唐代·赵嘏

    九转丹成最上仙, 青天暖日踏云轩。 春风贺喜无言语, 排比花枝满杏园。

    江亭晚望 – 唐代·赵嘏

    碧江凉冷雁来疏, 闲望江云思有馀。 秋馆池亭荷叶歇, 野人篱落豆花初。 无愁自得仙翁术, 多病能忘太史书。 闻说故园香稻熟, 片帆归去就鲈鱼。

    红芍药 – 唐代·元稹

    芍药绽红绡, 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 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 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 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 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 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 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 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 赏心期在我。 采之谅多思, 幽赠何由果。

    [阅读全文]...

2022-06-21 09:43:56
  • 盘点唐宋时期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感受传统端午盛况

  • 传统,感受,端午节
  •   端午节虽然一直被认为是纪念日,但是这个节日在古代的时候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天不仅寻常的百姓会热闹欢腾,而且文人官员们也会跟着一同欢乐。另外,与如今将端午节的风俗简化不同,古时的人们非常严格的遵守这些风俗*惯,以至于每一次的端午都是一个场面宏大的盛况。想要感受这样的盛况?那么就来看看智慧男人网小编整理的唐宋时期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吧。

      一、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这一首古诗是唐朝皇帝所作,从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非常的重视端午节这个节日。不仅将自己的宫殿装饰了一番,亲自参与端午节的风俗节目,还宴请了大臣们一起欢度这个节日。

      二、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一首诗虽然很短,而且意思也很浅显,只是表达了自己在端午时节接到皇帝的赏赐的高兴劲,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能够体会到古人对端午重视。

    12下一页尾页

    [阅读全文]...

2022-01-18 20:52:05
  • 音乐的诗句

  • 音乐
  • 音乐的诗句

      音乐在缺乏娱乐方式的`古代是人们排忧解愁的首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音乐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陈季、王邕、庄若讷、魏璀四人所作《湘灵鼓瑟》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钱起《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唐.无名氏

      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小处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阅读全文]...

2021-12-31 11:54:24
  • 春日偶成古诗的拼音

  • 春日,文学
  • 春日偶成古诗的拼音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春日偶成古诗的拼音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春日偶成》

      年代:宋 作者: 程(chéng )颢(hào)

      云(yún) 淡(dàn) 风(fēnɡ) 轻(qīnɡ) 过(ɡuò) 午(wǔ) 天(tiān) ,

      傍(bànɡ) 花(huā) 随(suí) 柳(liǔ) 过(ɡuò) 前(qián) 川(chuān) .

      时(shí) 人(rén) 不(bù) 识(shí) 余(yú) 心(xīn) 乐(lè) ,

      将(jiānɡ) 谓(wèi) 偷(tōu) 闲(xián) 学(xué) 少(shào) 年(nián) .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作者介绍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阅读全文]...

2022-05-11 12:40:12
  • 顾况古诗词

  • 顾况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顾况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 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楼阁,重檐交梵天。譬如一明珠,共赞光白圆。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刚坚。野叉罗刹鬼,亦赦尘垢缠。

      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一十一众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国王,*等无颇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权。玉堂无蝇飞,五月冰凛筵。

      尽力答明主,犹自招罪愆。九族无白身,百花动婵娟。

      神圣恶如此,物华不能妍。禄山一微胡,驱马来自燕。

      宛彼宫阙丽,如何犬羊膻。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

      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独有丁行者,无忧树枝边。市头盲老人,长者乞一钱。

      韬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

      游子吟

      唐代:顾况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嶔。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阅读全文]...

2022-05-02 23:36:09
  • *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 音乐,文艺,体育
  • *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古典音乐,是音乐的一种类型。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典音乐十大名曲,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华古韵,一向有十大名曲一说,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这些曲目的名字相信大家很熟悉,古典诗词小说,成语中都曾出现过,但很多人是只闻其名,却未曾听过这些*古典音乐的真实旋律。

      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汉族名曲的原始乐谱大都失传,今天流传的不少谱本都是后人委托之作。这些乐曲被历代乐师冠以十大古曲名,以历史典故为旁衬,从而借古人之旧事以壮声势。不过仍旧是中华古韵文化中最精华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了解,最起码要听的懂。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的情绪。

      三、《*沙落雁》

      《*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怀的琴曲,又名《雁落*沙》、《*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的过程中发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四、《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晋隋以来有此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梅花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律话》)。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楚》。

      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六、《夕阳萧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七、《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乐曲采用渔民和樵夫对话的方式,题材集中精炼,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曲调飘逸潇洒,描绘出渔樵在青山绿水中悠然自得的神态。乐曲中时而出现伐木或摇橹的声响,使人形象地联想起渔樵生活的情景。

      八、《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是根据汉代以来流传的同名叙事诗而创作的琴曲,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原诗作者一说为蔡文姬,但《后汉书·蔡琰传》中未见记载,故难以定论。其音乐为唐人传谱。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乐曲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了主人公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离别的痛苦感情。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九、《汉宫秋月》

      *传统音乐中,同名异曲、异曲同名的现象很多,乐曲各个版本的历史渊源与流变往往需要艰苦的考证。比如,《汉宫秋月》就有琵琶曲、二胡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不同版本。

      此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乐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十、《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即《阳春》和《白雪》,是由楚国著名歌舞家莫愁女(姓庐,名莫愁。郢州石城,今湖北钟祥人)在屈原、宋玉的帮助下传唱开来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乐曲产生的年代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说明。唐代显庆二年(657年)吕才曾依琴中旧曲配以歌词。《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拓展】*古典十大名曲典故与配乐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古代琴曲。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又名《雁落*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景,故事性极强。曲谱最早见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华秋萍的《琵琶谱》,而在此谱之前,只有描绘同样题材的《楚汉》。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此曲表现渔樵在清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春江花月夜

      谈起《春江花月夜》,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这首著名的民乐合奏曲。它那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春江花月夜》历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曾经改编为各种中西乐器的独奏、合奏曲,亦有将其填词用于戏剧之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传统音乐。但大家又是否知道,《春江花月夜》原来是改编自一首著名的传统琵琶文曲《夕阳箫鼓》。

      梅花三弄

      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春阳白雪

    [阅读全文]...

2022-06-05 05:25:39
  • 《千古绝唱》音乐赏析

  • 音乐,文艺,体育
  • 《千古绝唱》音乐赏析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下面为大家带来《千古绝唱》音乐赏析,快来看看吧。

      声声浓郁的京腔格调,回荡在耳边,仿佛穿越在京戏盛行的年代。如痴如醉地听完这首声乐作品,如饮一杯茶,回味无穷,内心激荡起阵阵涟漪。

      与其它民风不同,这首作品的曲作融戏曲与流行音乐于一体,高亢的旋律使人荡气回肠。曲作家将现代音乐的作曲手法和*民族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鼓和镲清晰有力的节奏,紧打慢唱的手法给歌曲渗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在曲式创作上也让人耳目一新,全曲可分为引子、A段、B段三个部分。

      开篇大气磅礴、词曲引人入胜,引子为散板,几次大幅度的音程跳动及高音的使用,表达了一种“剑胆琴心”的情怀。引子与A段相连接时,在音色与情感中,完成了声音从高亢激越到柔美抒情的转变。A段中,带有浓厚的通俗歌曲风格特点,情绪舒缓、曲调悠扬,则又将听者带入一个委婉抒情的境界中。B段为歌曲的高潮部分,情绪与之前相比较为激动,“前生太远啊来世太长,人海苍苍啊两心茫茫”,寥寥数语将情海中的悲欢离合、牵肠挂肚、生死离别尽收其中。重复演唱的引子和B段是相对自由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形成了与前后乐段的鲜明对比,使整首歌曲在饱满激动的情绪中结束。

      《千古绝唱》咏叹的是泱泱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多少感天动地的情缘: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霸王别姬、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还有莺莺张生红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广寒宫里嫦娥女,卓文君夜奔,陸游的钗头凤等等,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象灿烂的星辰在苍穹熠熠闪耀,成为举世瞩目的千古绝唱。这真是“人世间潮来潮往,总有情事流长”!

      这首歌的歌词字数不多,却极富内涵,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歌词吐露了对谱成千古绝唱的传奇故事的无限感慨,“前生太远啊来世太长,人海苍苍啊两心茫茫”歌词情深意长,韵味盎然,在写作手法上既吸收了传统诗词的元素,又突破历来歌词风格古板的框架,言简意深,引人入胜。

      民歌中流行风格十足的作品,甚至为少。见到千古绝唱的作曲王超,有些惊讶,他很年轻,一直从事流行音乐的创作,是享誉国内的流行组合爱乐团的创始人、创作人。交流中,他让我感受到的是对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限,父母的民乐熏陶早就种下了东方的音乐种子,学*和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民族旋律也在他的创作中自然流淌出来,时尚的流行元素与传统的民族质感自然的融合,也让王超在新民歌的创作路上收获颇丰。从《千古绝唱》、《相思小舟》、《梦桂林》等新民歌的面世到众多民族歌唱家、作曲家,前辈的赞许和肯定,王超已经在新民歌创作中奠定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与广泛的认可。

      如今《千古绝唱》已成为各大声乐比赛和音乐学院声乐演唱专业最受歌者喜爱的歌曲之一。

      千古绝唱古代名人名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不去*,鲁难未已。(左传)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阅读全文]...

2022-02-24 19:16:02
  • 含有况字的古诗词 带况字的诗词名句

  •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古人倦夜长,尚秉烛游,况少年白昼而掷之乎?——《太*广记·卷十七·神仙十七》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氏家训·勉学篇》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文天祥《正气歌》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前赤壁赋》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汪遵《箕山》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康海《雁儿落带得胜令·饮中闲咏》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纳兰性德《浣溪沙·寄严荪友》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张先《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辛弃疾《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张昪《满江红·无利无名》

    卖鱼生怕*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范晔《乐羊子妻》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杨万里《野菊》

    *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当时张范风流在,况一尊浮雪。——苏轼《好事*·烟外倚危楼》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佚名《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西晋·李密《陈情表》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周《庖丁解牛》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于谦《北风吹》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刘基《梁甫吟》

    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况复多病。——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白居易《夜雨》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杜甫《北征》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谢朓《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阅读全文]...

2022-01-19 09:39:20
  • 关于音乐的诗句

  • 音乐,抒情
  • 1、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白居易《听幽兰》

    2、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5、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经》

    6、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听弹琴》

    7、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8、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9、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李颀《琴歌》

    10、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13、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

    14、引坐霜中弹一弄,满船商客有归心。——卢纶《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听琴》

    15、庐山道士夜携琴,映月相逢辨语音。——卢纶《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听琴》

    16、高歌宴罢月初盈,诗情引恨情。——魏承班《诉衷情·高歌宴罢月初盈》

    17、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白居易《听幽兰》

    18、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

    19、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20、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21、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

    22、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阅读全文]...

2022-03-14 10:14:26
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 句子
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 语录
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 说说
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 名言
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 诗词
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 祝福
成都音乐的盛况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