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思这首古诗的诗人是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乡思这首古诗的诗人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乡思这首古诗的诗人是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乡思这首古诗的诗人是谁写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诗词是作者人生经历的凝结,因此,读诗词,一定要了解作者的人生。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顺遂的,18岁之前,她在家人的庇佑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8岁到46岁,她和丈夫赵明诚度过了28年夫唱妇随的*顺时光,46岁之后,随着赵明诚的病逝、北宋的灭亡,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悲戚之中活到了73岁,在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怀恋与哀伤中离开了人世。
(李清照)
不同的生活阶段,当然会体现在诗词之中,因此,读李清照的词,需要先确定这首词是哪个时期的作品。比如这次我们要读的这首《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读它之前,我们就先要确定,这是作者的后期作品。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词意图)
依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这首词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此前的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徽、钦两帝为金兵所俘,北宋灭亡,词人接连遭遇国破、家亡、夫丧的种种不幸,开始在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夹衣,指两层衣,两层中间不衬垫棉类、絮类的衣服。早春时节,天气已经转暖,虽然日色依旧淡薄,但风已经变得柔和起来,在这样的时候,词人脱掉棉袄,换上夹衣,于是心情变得很好。这是一般人的真实直接感受,当严冬过去,脱去了棉衣,人的情绪都会自然而然变得轻松快活。
(风柔日薄春犹早)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这描写的是南方的早春,因为在北方,即便早春,天气依然寒冷,因为春暖而换夹衣,让词人不由自主写出了南北气候的比较,这里已露出思乡之念。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一觉醒来,仍然能感觉到一丝微微的寒意,鬓角插的梅花已经残落。能在鬓角插梅花做成梅花妆,自然还是写早春,但请注意这里的这个“残”,虽是自然而然的正常景象,但就这一个“残”字,全词的基调已经由安适快意转入哀伤忧愁,因为早春给词人带来的短暂欢欣,如梅花凋残一样转瞬即逝了。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两句沉痛,因为词人开始着笔写思乡。“故乡何处是?”当然是故意的设问,词人当然知道故乡在哪里,但是故乡渺远,且远在金人铁蹄之下,因此,故乡无论在哪里,都是回不去了。词人能做的,只能是遥望,因为“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忘了除非醉”,语调更加沉痛,这分明是借酒浇愁,只有在醉里才能把故乡忘掉,显然,在清醒之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词人为了“忘”而“醉”,正是为了表示她不能忘,也不想忘。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词人在北方故乡,几乎度过了她所有的快乐时光,现下故乡为异族占领,成了有生之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她只能痛定思痛,在困苦中回忆故乡,当然也是回忆旧时的欢乐时光,故乡遥遥,真的回不去了,因此,他只能用“醉”的办法去“忘”,因为“忘”的念头和举动,都是为了摆脱思乡之苦。
以“醉”来摆脱思乡之苦,更显回归无期、回归无望,因为没有希望,思乡只有徒增痛苦,于是不如忘却,但越是想要忘却,越不能忘却,于是,只能求“醉”,对故乡的思念,是不能不想,想忘而不能忘的情感,只有在“醉”里才能暂时忘却,于是,只能一“醉”、除非一“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香炉是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沉水”是沉香的别称,此时睡卧时所烧的香已燃尽,甚至香气已经消散,但词人的酒却还没有醒,足见醉得深沉。醉得深沉,正说明思乡的愁重。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首词,上片写淡喜,下片写深悲,似乎上下不连,但实际上章法紧密:春风送暖,让人想起故乡的大好春光,于是触动思乡之情,而山河破碎,词人有家难归、有乡难回。上片之喜,更衬下片之悲。
我们知道,无论何种艺术,在同一个作品里,包含的矛盾、对比越多,它的审美意味就越丰富,在悲喜对照之中,词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更为充分。《菩萨蛮》是小令,词虽短,却正反互衬,章法紧密,更兼词浅情深,的确是思乡词里的精品。
乡思的诗句
1、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沈约《咏湖中雁》
2 、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3、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4 、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5 、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6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7 、浮红涨绿鱼文起。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9、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1 0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1 1、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1 2、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4、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1 5、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 6、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 7、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1 8、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周邦彦《六丑落花》
1 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2 0、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2 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 2、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2 3、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向滈《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
2 4、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蒋捷《虞美人梳楼》
2 5、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2 6、回首乡关归路难。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静夜思古诗含义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静夜思古诗含义,一起来看一下吧。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参考资料:
1、孙宏亮.李白《静夜思》考证. 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鉴赏
这大概是一首最普及的诗了,可能还是许多人一生学过的第一首诗,但较之魏文帝的“漫漫秋夜长……”滋味要寡淡了许多。并且这首诗还有一些不通情理的地方。按理说,此情此景应该是在室外,以方便举头望明月,而不是举头望房梁。月光穿窗而入室内,即使是玻璃窗,或者没有窗户纸,因有窗户的影子,就不太象地上霜了。若在室外,床便不是一般的床,必须解释成一种室外的东西,比如胡床井栏之类。并且,据说现在这个版本是经过明人改过的,《唐诗三百首》是较早采用的,在其推广过程中起了莫大的作用。
这种只有20个字的五绝,大概是中外诗歌里面最短小的一种吧。但就是在这20个字的预算约束里面,“明月”二字便重复了两次,占去了20%的预算。而整首诗又是那样直白,几乎跟儿歌一样浅显,却丝毫不影响它在流行诗歌排行榜的位次。可见这种改动还是很成功的。
子曰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风雅颂赋比兴,从通常意义上看,这首诗的前三句可以看成兴,当然并不是典型的兴,因为明月与故乡还是有联系的。兴是儿歌常用的手法,并且语多重复,在重复中还常用顶针式的重复,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前三句几乎毫无意义,最多只能算是虚晃一枪。
月亮是一个很适合作诗的题目,古今中外有很多月亮诗。在*若让人举一个月亮诗的例子,恐怕半数以上的人想到的第一个就是这一首。在*的文化背景中,月亮通常用来表达思乡、思人情感时的衬托。抛开月亮的象征意义这个问题不谈,月亮诗大致有三类,这三类又分两大类,一大类是满月,另一大类当然就是残月。
在满月中又有两类,一类是人们*时最常见的,也是在文学作品里出现最多的,是在局限空间里的月亮。本诗就属于这一类,其他如汉乐府里那些月下思妇、《姜斋诗话》里非常赞赏的“明月照积雪”,王国维所欣赏的“桂华流瓦”,以及燕京八景里的“卢沟晓月”都是局限空间里的月亮,适合用长焦镜头进行局部特写。但满月未必是明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很朦胧的。
满月中的第二类是在广阔空间的月亮,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因为需要到野外去,不能在天井里,但对于欣赏月亮却是最理想的情况。所谓的广阔空间不外乎高山、大海、大漠、大江、大湖、草原等,文学作品里的“海上生明月”、“明月出天山”、苏轼的《赤壁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情景是极富感染力的。
第三类就是残月。残月多用于烘托消极情感,因而多佐以枯枝瘦石之类,如“松际露微月”、“缺月挂疏桐”、“缺月昏昏漏未央”等。
拓展阅读
版本考证
《静夜思》流传有两种版本,一个版本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诗三百首》,为明代版本,是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另一版本为宋代版本,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流传不广。两种版本中,有两个字的出入。
宋人上距李白生时比之《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年代上要*得多,因此一般认为,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更接*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所谓“篡改说”、“山寨说”实在是言过其实。有学者认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原本。‘举头望明月’版本是在明代确定下来的”。
明代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
有关思乡思乡的诗句
引导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思乡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思乡思乡的诗句篇1: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唐·李白)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唐·杜甫)
●万里归心对月明(唐·卢轮)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唐·灵澈)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唐·柳宗元)
●十年流水见归心(唐·罗隐)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宋·柳永)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赏归心生羽翼(宋·柳永)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宋·秦观)
●乐事渐随花共减,归心长与雁相先(金·元好问)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南北朝·谢眺)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唐·杜甫)
●还家万里梦,为客无更愁(唐·张渭)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
●临流多自美,况还故乡(南北朝·刘孝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攻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
●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唐·元稹)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战国·屈原)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汉·应汤)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三国·曹操)
有关思乡思乡的诗句篇2: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3、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5、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6、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7、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8、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12、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1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1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15、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崔涂:《除夜有怀》)
16、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1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卢纶:《晚次鄂州》)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6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对有韵律、有节奏的语言感兴趣,记忆力又好,那么如何利用这段黄金期,让孩子不仅能背诵古诗词,还可以理解古诗词,做到即可以流畅地输入,也能自由地输出?
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用故事告诉孩子诗里诗外的知识,用孩子的视角,孩子容易理解的语言,孩子能读懂的画面,把诗的主题、意境、情感传递出来。
书籍配套高品质音频,采用童声与语言艺术大师声音结合,配合特效音效,超剧场感。
针对0~8岁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特点,深耕研发“儿童成长能力”体系,打造精品故事栏目,给孩子声临其境般的故事体验,激发孩子阅读和表达兴趣,全面提升孩子综合素养,由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多家青少年儿童出版社代言人雪莹匠心出品。
乡思古诗的作者
乡思古诗的感悟
薛涛的乡思古诗思
乡思古诗的内容
乡思古诗的深度理解
乡思这首古诗的诗人是谁写的
相思古诗王维表示乡思的句子
写乡思的古诗
乡思的古诗意思
思乡思情的古诗
思乡思月的古诗
思古乡的古诗
乡思是关于思乡的古诗
思乡思乡之情的古诗
《乡思》薛涛的古诗
乡思含月的古诗
描写乡思的古诗
乡思张籍的古诗
思乡思想的古诗
乡思的诗句
思乡思国的古诗句
关思乡的古诗李靓的乡思
乡思的古诗释文
故乡思念的古诗
相思古诗相思的是谁
乡思的古诗鉴赏
关于月乡思的古诗
今夜思古诗谁写的
1首有乡思之情的古诗
思乡思念亲的古诗
孟母相关的古诗词
保护河山的古诗
自强自尊自爱的古诗
一个人孤独的成长古诗
要做个优秀的人的古诗
诗中江的古诗
我的家古诗朗诵
林间照的古诗
唐唐记的古诗
树与墙的古诗
形容女子美满的古诗词
一周岁祝贺的古诗词
马诗的相同类题材古诗
关于荷花的古诗两个字
形容人比物贵的古诗词
画画与古诗的画面
表现未雨绸缪的古诗
查看古诗词中的处暑
祝女友一切安好的古诗
幼儿园古诗词的课题
牡丹花和鸟的古诗
忘望旺的古诗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背的古诗
关于月亮的古诗编的
是蓝微的古诗
描写人死脑筋的古诗
希望病好了的古诗
停课不停学100首关于春的古诗
字数80字左右的古诗词
赞山的古诗词
棒槌山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