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书信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书信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书信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书信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古代书信别称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还是对书信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古代书信别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用书写的工具来指代:尺翰、书翰、札翰、华翰。
翰,本义是指鸟羽。古时曾用羽毛为笔,故用翰代称笔,翰墨就是笔墨,翰池就是笔砚。写信要用笔,因此用与此相关的字词和翰构成双音节词来代称书信,例如尺、书、札等。《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
华翰,是取华美观、精华、有文采之义,用来表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唐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每奉华翰,赐之衷言,果蒙新恩,重忝清贯。
用书信的包装来指代:函、缄(缄札、缄素)、书筒、双鲤(双鲤鱼、双鱼)。
函,是指封套,相当于现在的信封,一封信就称为一函。《三国志·魏·刘晔传》:(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缄,是指用来捆绑器物的绳索,而用绳索的目的是将器物密封或封口,书信一般是具有保密性的,也需要密封,因此就用缄来代称书信。宋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两月劳君寄两缄。缄札和缄素字面意思就是用绳索将写好字的木片、丝帛捆扎起来,表明是密封好的书信。唐李商隐《春雨》: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明张羽《怀友》: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书筒,是指盛书信的邮筒,也用来代指书信。宋赵蕃《呈季承》: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双鲤,是指用两块雕刻有鲤鱼图案用来放书信的木盒,也就是书信的封套。唐刘禹锡《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扶持赴唐州》: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也有称为双鱼的,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拓展:古代书信传递的小故事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看看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全部的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鱼传尺素】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古代书信格式
书信是以前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书信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书信要注意事项:
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二、具体格式
(一)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讲座、尊鉴、道*、撰*、史*
用于*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以见尊敬之意。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讲*教*撰*著*史**,*位。道*,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教*,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著*、史*,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二)告辞或思慕语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同上。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用于*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形容书信的诗词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书信的.诗词,欢迎来参考!
云中谁寄锦书来。
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扩展:
关于读书的诗句
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5、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6、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9、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11、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5、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1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1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9、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1、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3、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4、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6、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2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2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9、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2、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6、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7、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38、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我爱妈妈书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感谢您将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听爸爸说,很小的时候我是白天睡觉,晚上精神抖擞像夜猫子。妈妈白天做事,晚上就抱着我轻轻地拍还哼着摇篮曲,您已经筋疲力尽我还是精神百倍。好不容易,我睡着了,可是只要您一停下来我就哇哇大哭。您为了让我多睡觉,也这了不影响别人休息,您通常都是哄到深夜。
因为我是过敏体质,每周都要定期去看中医。您为了少耽误我上课的时间,每次都是赶在医生下午上班第一个看病。然后您送我回学校上课,再返回医院缴费、取药,回家后又给我熬药等到放学时带给我喝,晚上还要再熬一次给我泡手、泡脚。因为过敏我有好多食物都不能吃,比如:海鲜、牛肉、紫菜、竹笋、芒果、龙眼、菠萝。可这些都是妈妈喜欢吃的,妈妈怕我眼馋、难过,所以也不吃这些了。
妈妈,您为了我辞掉了工作,甘愿做一个家庭主妇;您为了我远离美食,每顿粗茶淡饭;您为了我舍掉了闲暇,终日忙忙碌碌。妈妈,您把对我的爱倾注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怎能不怀着感恩的心去理解您,回报您?妈妈,下面这首诗是我送给您的礼物。
妈妈
当我睁眼见到你,
那年你二十四岁。
你是白皙的妈妈,
你的'爱是亲吻、拥抱、喂养和摇篮曲,
暖暖的,
几乎把我沉下去。
当我开始明白你,
我九岁,你三十三岁。
你是麦色的妈妈,
你的爱是唠叨、接纳、尊重和表扬信,
暖暖的,
几乎把我浮起来。
妈妈,千言万语化一句话,祝您*安健康!
亲爱的妈妈:
你好!
这封信我是特意写给您的。昨晚我想了好久,才决定偷偷放在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妈妈我知道我以前经常顶您的嘴,让您觉得我很调皮,希望您不要把这些挂在心上好吗?当您骂我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顶您的嘴,但我怎么改也改不了,那么以后就要您多多包涵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您和我的很多美好回忆,您没有忘记吧!
我记得小时候,我大病一场需要住院。在住院期间,是您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守护着我。晚上我睡觉前要您回去,您答应了我,但我早上起来却看见您睡在我的床边。我当时问您,您说是刚来的,您还记得吗?我知道您是在说谎,您是怕我担心您。这一切我全都知道,只是我瞒着您。当时我感动的哭了。我出院的时候认真的看了一下您,再对比以前的您足足瘦了一大圈。我还逗您说,您的减肥有希望了。
您对我的爱不只是显露在这件事中,而是显露在千千万万的事中。有时候,想起这些事时,我都感动哭了。妈妈,我不会让你失望,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妈妈,我爱您!
亲爱的妈妈:
您好!
祝: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高二书信:给未来的书信1500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人们用于表情达意的一种交际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书信:给未来的书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自己:
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未来到底会是怎样。没去勾勒过,也不曾期翼太多。只希望:它是素雅的,可以装扮我的窗;它是,静谧的能够带走世俗的喧嚣;它是充实的,能够洗劫布满灰尘的空虚。我想,这是每个人都所期望的吧!曾几何时,或多或少,它给我们一袭彩衣,让我们光鲜绚丽;给我们慧眼,让我们识别世间百态;给我们遐想,让我们更加不知疲倦地寻找它。
大学,是一个美丽的起点,是未来之路的奠基点。它开始了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我们如何去创造,发展自我。然而,心灵世界的防护是抵不住诱惑敲击的。就如中学时代所铸造的钢铁意志,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腐蚀,慢慢消失殆尽。有时候,总觉得时间很多。可以任意去挥霍、腐费。也许,因为自己比较年轻,不懂得如何去珍惜、把控、规划。也许,因为自己本来就对时间没有爱过。消逝、感获,也从未放在心上。慢慢地铅华洗净,而思想却永远停在了当初最熟悉的起点。它没能好好地成长,却更加多了一份娇嫩的保护。时间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我们却没能好好地壮大。时间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起点,我们却没能好好地走过它。这就是我们,没想过现在,更加不会考虑将来。我不愿成为这样的人,悔成殇、泪千行,我不要。如果时间是一本书,我愿作一支,去填充空白,抒写未来。长大之后,越发地对童年充满了向往。总觉得那段记忆很唯美。像微风吹过湖面,留下的涟漪;佳人回眸一笑,那瞬息的笑靥;更似月亮闪过乌云,那一时的皎洁。回忆童年的时候,脑海中会涌现一首很熟悉的旋律。我会不知不觉地吟唱:“篱笆旁的蒲公英,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午睡操场传来蝉的声音,多少年后还是很好听。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童年。写满了欢乐,谱写了一首首快乐的进行曲。人们都说:“回忆是美好的,却不知道回忆里其实涵括大多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从童话的翅膀上滑了下来,我们一下子成了青年年。”我们,再也不会像童年那样打闹嬉戏了。因为我们长大了,该去追求了,不为别的,只为心中那个美好的梦。于是,一个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其中,挫折、艰辛、荆棘、伴随左右,惆怅、喜悦、茫然、如影随行的征程开始了。少年不知愁味的标识,再也不会贴在我们身上。我们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对世界的理解。这时,我们会遇到爱情。每次当我们心目中那个人会心一笑的时候,我们都会很陶醉。愿意偷偷向别人要她得手机号码,时不时发一些匿短信。这时我们会窃喜,但从来,都不会告诉她我们是谁;愿意,在众多组合的*数子中,记住那几个数字。即使数学公式记错了,这几个数字也要好好把握;愿意,在众多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去找寻她的影子。即使是时间不对、地点不对、也不会为此后悔。愿意在她走过的迂折小道上,多停留几次。去邂逅那份缘,等待下一刻她的出现。或许,我们能等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真爱。但是,时间在变、空间在变、谁能保证感情不变呢!一直很喜欢这样几句话:“谁曾在谁的青春里走过,留下了笑靥;谁曾在谁的花季里停留,温暖了思念;谁又曾在谁的雨季里消失,泛滥了眼泪。”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年代里,我们伤不起,更比不起。在面对一个已逝去的爱情,我们只能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抱明天,抓住下一刻的幸福。
“早岁哪知世事艰。”别忘了,在我们路过的风景里面。那道最美丽的风景线。父母。是他们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港湾。寒冷的时候,给我们温暖;温暖的时候赋予我们欢乐;欢乐的时候,赠我们一抹馨香。我喜欢回家的那种感觉。游畅在田园小道中,那种惬意,释然,扑面而来。清新的花草、蹁跹起舞的蝴蝶、还有那婉转鸣唱的鸟儿,这些都会让我陶醉。仿佛全世界都在播同一个画面。而我,就是此刻画面的主角。如果哪天,你学*累了、工作疲惫了、对前途迷茫,不知所措了,请记住回家看看。你一定会找到答案,获取那份温馨、与甜蜜。届时,所有的不快、压抑、惆怅、也会随之而去。
假若可以,我希望未来的.每一天都过的充实;假若可以,我愿意在染指流年里回忆那份童真;记忆那份美;
假若可以,我希望永远都停靠在父母的肩膀上,体会那份坚强。
假若可以,我愿意去守候未来的每一份缘,来聆听你的细雨呢喃!
亲爱的“小点”:
你好!
这个称呼是你小学时给取得昵称,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你应该大学快要毕业了吧,不知道是打算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工作?你应该长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吧,我好像不太想象的出你的样子呢!因为他们都说“女大十八变。”
我刚考完期末考试,就像过地铁要过安检一样,过暑假要过考试。我想十年后的你身经百战,应该对考试更有自信吧!但是现在的我考试心里还是很忐忑的,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我看到了的好多漏洞。这次期末考试我们考校卷。前两天,我的一颗牙在啃玉米的时候掉了,满嘴是血。我漱了好多次口,看着镜子里那个笑起来门牙边上有个洞洞的女孩子,问妈妈:“考试前牙掉了,说明什么?”我觉得自己有点像道士一样,想拿着牙给自己算一卦。结果妈妈的回答更搞笑,她居然说:“这说明你有漏洞,需要好好查漏补缺。”哈哈哈!是不是很搞笑?她还拿着圈里的图对我说:“考试,家长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而是不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我“哼”了一声:“这怎么可能!”看着我不屑的表情,她一脸坚定的站在我身旁,对我说:“别的家长我不知道怎么样,反正你妈肯定和你站在一边!”我刚想出声,她又补充了一句:“虽然我不知道和你站在一起有没有打败问题。”看她这倒装句用的,让我很无语。
这样的日常对话恐怕你应该不太记得了吧!十年后的妈妈是不是还是这样的“特别”!豆豆应该上小学了吧?我不知道它是弟弟还是妹妹,你肯定知道对不对?我见过它的照片,B超里的它好小,比我的拳头还小。我想现在你们两个应该感情很好吧?你应该可以辅导她的小学了。不过我想你一定记得十年前得知自己要做时那一刻复杂的。
20xx年3月31日,我在博库看了一本杨红樱的小说,里面提到小女主角的妈妈又怀孕了,没想到第二天,我妈妈也告诉了我同样的消息。这真是愚人节开的一个大玩笑啊!我哭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酸、压抑、难过,各种情绪涌上了心头,其实那种情绪很复杂,我也不知道究竟自己为什么会哭?就是太突然了,没有心理准备。妈妈说:“你是大,比豆豆要大一轮呢,没什么好的,我们也不会要求你什么事情都要让着豆豆,你也不用豆豆会分散掉我们对你的爱。”但是我还是很难过,就是要哭一下,哭完了舒服多了。端午节的时候,他们出门去定月子中心,我又哭了一场,就是觉得想哭了。妈妈说想哭的时候就要抒发出来,我不想自己的情绪影响她的,所以他们不在的时候我哭了一场,我也不想自己那么懂事,但是我就是这样想的,我也没有办法。妈妈曾经开玩笑:“你和豆豆差12岁,你是一条大藏獒的话,它就是一只吉娃娃,无论体型年龄都不在一个层面,所以不要担心,你就是你,做好你自己,我喜欢这样独一无二的你。”
亲爱的小雨点,十年后的你有没有自豪地和豆豆说:“小屁孩,你的小名都是姐姐取的呢!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除了吃豆,其他东西前面三个月的时候吃啥吐啥,妈妈说等你出来之后,让我好好替她揍你一顿!”对了,豆豆的英文名字我还没有想好呢,你是大学生了,帮我一起想想呗!晚上托个梦告诉我就行,要不你坐时光隧道穿越过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我很好奇十年后的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是不是没有快递员了,送货的都是机器人?高铁是不是很多通到海底的,坐着火车直接可以参观海洋生物?满大街都是无人驾驶了吧,出门前定制好路线就可以到家门口来“接驾”了?各类鞋子衣服裤子上是不是都安装了芯片,可以测定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情,一旦发生不良情况,可以提前预警?纸质书十年后还在吗,会不会电子书籍一路畅销?几千本书籍的内容,只要一个芯片放在手机或手表里就可以随身携带,而纸质书只能在博物馆或者展览馆里才能找到?我最关心的是邮局十年后还在吗,如果没有了邮局,你怎么收到这封信?
带着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亲爱的小雨点,我决定把这封信多备份几份,一份放入电子邮箱,定时发送,一份放入漂流瓶密封好备存,最后一份用柠檬汁写在白纸上寄给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要怎么才能让空白的纸显现出我们之间的秘密吧?
祝你一切安好!替我向妈妈和豆豆问好!
未来的我:
你好!
根据我在电脑上设定的发送时间,你收到这封信时,应该刚好是你30岁的生日。首先祝你生日快乐。
古人云:“三十而立。”不知道现在的你是什么样子?成家立业没有?从事什么职业?是自己当老板,感受创业的艰辛,还是在公司抑或单位上班,享受工作的惬意?无论怎样,30岁都是十分忙碌的年纪,我想,你肯定有很多的烦恼,有很多的困惑,有很多的迷茫……
请你暂且抛开所有的琐事和困扰,听我讲一个你的真实故事吧。
记得那还是你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事情。一天下午放学后,妈妈带回来一条可爱的小金鱼,全身通红,漂亮极了。一放进鱼缸里,它就不停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好不快活。妈妈从包里掏出一袋鱼食,对我说:“一天只能放三颗!不能多放!”“为什么?”我好奇地问。妈妈笑着回答:“因为它会撑死的!”看着小金鱼在水里快乐地摆弄着舞姿,不时冒出一串泡泡,我的心里满是疑问:吃饱了就不吃了呗,难道这么可爱的小金鱼是傻子吗?
我突然想试验一下金鱼是不是傻子。于是,趁妈妈离开时,我偷偷地往鱼缸里丢了几颗鱼食。小金鱼看见浮在水面上的鱼食,游过来,张大嘴巴,几下就吞进去了。我想:小金鱼一定是饿了。于是,看看妈妈不在,又飞快地丢了几颗进去,便赶紧走开了。晚饭后,看见鱼缸里没有鱼食,我又偷偷地丢了几颗。睡觉前,我又如法炮制,偷偷地再丢了一些……
第二天上学前,我看了看小金鱼,它没有了昨天的活泼样。我感觉有点不妙,却又不知怎么办。一天在学校上课都忐忑不安,终于放学了。我赶忙回到家。果然出事了,小金鱼翻着肚皮浮在水面上,我感觉自己的心被无数双手紧紧地掐着,不知怎么办才好。如果妈妈回来知道了,一定会责怪我。赶快“毁尸灭迹”!我急忙把小金鱼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里。
妈妈回来了,看见鱼缸里没有小金鱼,问:“儿子,你的金鱼呢?”我的心顿时又扑通扑通地乱跳起来,结结巴巴地说:“金鱼?我放学回来就没有看见啊!是不是你早上换水的时候把它倒掉了?”妈妈看见我不安的样子,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是不是你把它弄死了?”“我没有!”我的回答脱口而出,却显得底气不足。妈妈笑了笑,摸了摸我的脑袋:“好孩子不能撒谎哦!”“我!”我低着头,低声而又内疚地说,“我以为它饿了,就没有听你的话,给它喂了很多鱼食,结果它就,它就……”说着说着,我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我以为妈妈会骂我。妈妈却一把把我搂在怀里,语重心长地说:“犯了错,没关系。主动承认错误,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诚实,不能说谎;都要诚信,不能失信。不然,最终会害了自己。”
这么多年过去,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这件事情。现在读初二的我,可是清清楚楚地记在心头,而且一直是这样做的。比如,在学*上,我绝不会为了高分,或者老师的表扬,就想着去抄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抄别人的答案。我觉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诚实地承认自己的“不知”,勤勉学*,虚心请教,才会“知之”,才会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所以,现在的你,即使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工作上有很多的坎坷和困难,但都请你记住孔子说的“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记住韩非子说的“巧诈不如拙诚”,记住管子说的“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等话语,记住妈妈说过的上面那番话,以诚待人,以信立身,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始终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因为只有诚实、诚信,才会得到领导、上司、同事和朋友的信任,才会走得稳,才会走得远!
最后,送你一句鲁迅先生的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愿你坚守诚信,用诚实、诚信开创自己的事业和未来!
致以
遥远的握手!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
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整首词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商务书信的格式
美观整洁的书信格式会给收信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商务书信的整体格式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细细说来吧!
一、信 头
在信和传真中,信头所占页面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
发信人地址
一般来说,商业书信的首页都使用印有公司抬头的信笺,抬头上标明公司名称、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传真也一样,信笺上印有抬头,并采用固定的信头格式。 传真发信人的地址位于传真纸页首固定的信头格式内。
发信日期
日期的书写有以下两种模式:“12 June 1998”[日-月-年]或“June 12, 1998”[月-日-年] 日期不能缩写,序数词不能使用缩写形式,月份也不能缩写。
收信人地址
收信人地址包括收信的全名和职衔,以及公司的全称和地址。礼貌性的称呼要使用得当。 传真中收信人地址一般打在信头格式相应的.空格内。
指定收信人姓名
在商业书信和传真中,指定收信人姓名这一栏现已不常用。收信人地址的首行已经写明收信人姓名,因而不一定需要专门指定收信人姓名这一栏。 如果要使用指定收信人姓名这一栏,就要从页面左边空白处写起,在收信人地址下面空两行。
称 呼
商业信件和传真常用以下方式开头:
1、Dear Mr/Mrs/Miss/Ms Wang(表示写信人知道收信人的姓名和性别);
2、Dear Sir或Dear Madam(表示写给一位有具体职衔的人,如Sales Manager,Chief Accountant等,而且写信人知道对方的性别);
3、Dear Sir or Madam(表示写给一位有具体职衔而写信人又不知其性别的人);
4、Dear Sirs (表示写给一家公司,没有明确的收信人)。
称呼中的第一个单词和其他所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均须大写。
事 由
写明事由可以使收信人对信件或传真的内容一目了然。
二、信 文
全齐头式(full-blocked)书信,每个段落都从左边空白处开始写起,右边空白处必须尽量对齐,不能把单词断开。
在齐头式书信或传真中,信文也是从左边空白处开始写起,在事由下面空一行。
三、信 尾
传真的信尾一般都很简短(通常只有结尾敬辞和署名),而书信的信尾内容则相对较长。
结尾敬辞
一般来说,书信和传真结尾敬辞都使用“Yours sincerely”或“Yours faithfully”。称呼为“Dear Mr/Mrs/Miss/Ms…”时结尾用“Yours sincerely”。称呼为“ Dear Sir/Sir or Madam/Sirs”时结尾则用“Yours faithfully”。
信末签名
写信人既可代表本人签名,也可代表公司签名。如:
Yours faithfully
For precision Airconditioning Co (Pte) Ltd
Yvonne Chong
Ms Yvonne Chong
Regional Sales Manager (Singapore)
信末签名位于左边空白处。在结尾敬辞或公司名称下面留出三行签名的位置,然后再打上写信的姓名、职衔及/或部门。
口述者/打字员姓名缩写
下面表中是信函或传真的口述者和打字员的姓名缩写。
口述员 打字员 姓名缩写
- Sim Loo Lee sll
Cheng Fook Jam Chan Chuen Fye CFJ/ccf
Chew Yit Lin Chin Kein Hoong Chew Yit Lin/ckh
Grahame T Bilbow Foo Tuan Seik GTBilbow:fts
Goh Bee Hua Han Swee Lean GBH:HSL
附 件
如果信件或传真还附有其他文件,就必须在文中注明。附件说明通常位于口述者/打字
员姓名缩写之后。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Estimate enclosed
·2 Enc./Enclosuree 2
·Enclosure
·Enclosures:
书信结束语的写法
导语:结尾语一般常用一些客套话表示礼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信结束语的写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CNFLA学*网!
结束语分两个部分:结尾语(The Closing Sentence)和结尾谦称(Complimentary Close)。
■结尾语一般常用一些客套话表示礼貌。在私人信件中常用的有:
With best wishes, 谨祝安好!
All the best, 祝一切安好!
With kind regards, 谨致问候!
With kindest regards, 谨致最良好的问候!
With all good wishes,谨祝万事如意!
All good wishes,万事如意!
Best regards,谨致最好的问候!
Wish you every success in the future. 祝你未来一帆风顺。
下面的客套话比较新式: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 from you soon. 我盼望你尽快回信。
Please remember me to your family. 请代我向你家人问好。
Give my best wishes to your parents. 向你父母亲问好。
Any other particulars required I shall be pleased to give you. 其他各项详情,如有所需,我当欣然奉告。
We hope that the finished work will prove in every way satisfactory to you. 我们希望此项工作能在各方面使您满意。
We shall have the pleasure of welcoming your visiting soon. 倘于*日能欢迎您来访,我们将感到快乐。
Won’t you let us hear from you promptly?可否即予赐复?
Your early re* will be appreciated. 希早复为感。
We await your good news. 我们恭候您的好消息。
■结尾谦称低于正文二、三行,大都从纸的中间写起。第一个词的首字母要大写,末尾用逗号。结束语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谦逊。措辞的变化按照不同的关系而定。如:
写给机关或不认识的人时,用Yours faithfully(您忠实的),Yours truly(您非常忠实的), Faithfully yours(您忠实的),Yours confidentially(您信任的)等。
写给年长者、老师或上级用Yours respectfully(您尊敬的),Very respectfully yours,Yours obediently(您恭顺的')等。
写给熟人或好友,一般用Yours sincerely,Very sincerely yours,Yours cordially等。在美国往往只用Sincerely(诚挚的)或Cordially(热诚的)。在我国,同事之间通信,一般常用Comradely yours,Faithfully yours等。在我国对外往来的商业信件中,国外来信结尾一般用Yours faithfully(您忠实的)或Yours truly(您非常忠实的)。我国发往外国的信件一般都用谦称。
只有当结束语要与正文内容密切配合时,才能顺理成章,这在写信时需要特别注意。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不宣。
不悉。
不具。
不备。
不赘。
书不尽意。
不尽欲言。
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
余容续陈。
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
翘企示复。
伫候明教。
时候教言。
盼祷拔冗见告。
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
敢请便示一二。
尚祈便中见告。
写书信的格式怎么写
要想写好一篇书信,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清楚明白书信的格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写书信的格式怎么写的详细内容吧!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如:
亲爱的小明:(要顶格写)
另外,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如:
你好!久未见面,别来无恙。(问候语,空两格写起)
最*,我在学*电脑。对于电脑,我自己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能加紧恶补……(这是正文,要空两格写起)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常用的如 :
此致(主体部份写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不用写标点)
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
也可以在主体部份写完,这样结尾: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结尾的*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如:
如友:大林
20XX年12月25日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信封写法: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学生写书信的注意事项:
1、书信是交际的工具,所以有什么话就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一般无须含蓄婉转,它的语言要口语化,不能文白相间不伦不类。
2、书信中的称呼和措辞要倍加注意,称呼要根据双方的亲疏程度,由个人来定,但求恰当,不失礼貌,以免引起收信人的不满,影响彼此的关系。
信件不能用铅笔书写,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要用红笔书写,这会认为是绝交信。一般用毛笔、兰水笔或圆珠笔书写。信纸一般用专用信纸或稿纸,切不可随便捡一片纸就写信。
3、不要为写信而写信。人们写信大都事出有因,不能不写,写信时就会一气呵成,情感之气韵流贯始终。若应付差使,赘言连篇,不仅会让对方反感,也会造成彼此关系的疏远。
4、信件书写务求字迹工整,一般也不要出现错字、别字,写过信后通常应检查一遍,看看所写内容是否全已写出,同时检查语句是否存在不通的现象或有错别字出现。信件一定要保持清晰整洁,不可涂抹太多。
[例文]: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首先,让女儿祝您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妈妈,在您接到分别两年后女儿给您写的第一封信时,我想,您大概会用手帕轻轻擦拭眼角思念的泪水。别难过,您远离此地虽短短两年多,家乡变化可大啦!您心目中的那个“穷地方”,已一去不复返了。要是您身临此境,一定会用您那天生的`好嗓子唱一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泪水不知不觉爬上了脸颊。妈妈,别伤心,这已不是四年前爸爸去世时流的那悲伤的泪,也不是两年前您离开我们姐弟,远嫁它乡时流的那种辛酸的泪,更不是您走后家里缺吃少穿无依无靠时所流的惶恐的泪;这是由于激动和感激而迸出的欣喜的泪花,当然,也有对您的思念。
妈妈,人亲爱的妈妈,多少往事,万语千言,该怎样向您倾诉呢?妈妈,就在您远嫁的第十天,弟第病倒了,晚上两点出现了休克。刚满13岁的我不知所措,急得只知道大声哭喊:“妈妈!妈妈!”乡邻们被吵醒了,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我们姐弟俩。弟弟被送进了医院。乡邻们知道我们没钱付药费,大家东拼西凑,替弟弟付了药费,还从城里买了营养品……妈妈,我当时是多么激动啊!我在心里默默地呼喊:“爷爷、奶奶、叔伯、婶婶们,你们的恩情,我没齿不忘,我要永远生活在这里,哪儿也比不上我的家乡,谁也比不上我的乡邻们!”妈妈,两年多来,我们姐弟俩就是在乡邻们的关心帮助下生活,我和弟弟都还在读书。听到这些事情,感情丰富的您,一定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妈妈,如今的家乡各方面都在发生喜人的变化。几天前,当我在家看书时,忽然窗外探进一个脑袋来,喜滋滋地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我爸爸算过帐,说我家今年收入可望达到8000元,还准备买一台电视机呢!”妈妈,您还记得吗?他就是曾骂您“小寡妇”,惹您生气伤心的“讨人厌”呀!妈妈,他现在可不是从前那个只知道整天光着屁股玩,爱戏弄人的“讨人厌”了,他也变得讲文明,懂礼貌,勤奋了。这家有名的“贫困户”,如今居然达到年收入8000元!这,您没有想到吧!其实像这样的劳动致富户,……
…………………………………………………………………………………………………
妈妈,信纸无法表达我全部的心声。分别两年多了,想念您呀,请您吻一下女儿的信,就像吻女儿的脸庞一样,望我母保重!
有书信的古诗
带书信的古诗
写书信的古诗
有关书信的古诗
书信的古诗文
代表书信的古诗
最强的书信的古诗
包含书信的古诗
比喻书信的古诗
书信的诗句
书信诗句
关于书信的古诗6
古代书信的古诗
关于书信的古诗句
思念书信的古诗
书信形式的古诗
最贵的书信填古诗
最贵的书信古诗6
关于信息书信的古诗
书信在古诗中的意象
和书信相关的古诗
有关友人书信的古诗
传递书信的古诗6
与书信交流有关的古诗
关于情人书信的古诗
关于驿站书信的古诗
书信有关的古诗词
古诗中书信的代称
关于最贵的书信古诗
带有书信别称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