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咏柳诗意的词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咏柳诗意的词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咏柳诗意的词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咏柳诗意的词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咏柳诗意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咏柳诗意,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咏柳诗意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指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指装饰,打扮。
一树:指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是指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是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指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是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就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就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是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這是贺知章的一首咏物诗,以早春的楊柳为抒发对像,楊柳的形象美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柳。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片片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這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欣赏的。在古典诗中,借用這种形像来形容和比喻美女苗条的身材及婀娜的腰枝,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這首诗作者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亮相登場,楊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這千条不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美女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着美人婷婷玉立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不见“楊柳”和“腰枝”字样,然而這個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让诗人写活了。《南史》中记载,刘俊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這些楊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愛”。在這里诗人把柳条写成“绿丝绦”,可能就是借用(暗用)這個关于楊柳的典故,但此处借用是看不出一点痕迹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随后又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像化地描绘出来。這剪刀裁制出了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是自然活力的像征,是春天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使读者看出了诗*术构思的一系列的过程。诗中所表现出的一连串的形象,是环环相扣的,非常自然浑成一体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美女辈出,柳,为什么要用碧玉来比喻呢?這有两层涵意,一颜色相当,碧乃绿也,柳叶的颜色也是绿的,由此可见,“碧”与下句中的“绿”是互相互补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民众的头脑中永远是年轻时的印象。提到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典诗词中,几乎成了年轻美女的泛称。用碧玉来喻柳,人们就会联想到美女的年轻,还没有到容颜苍老的地步;這柳也不是早春的嫩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這里深深地抓住了垂柳的生成特征,在诗人眼中,它似美女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婷婷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裙摆上的丝带。在這,人柳浑然一体,人亦柳,柳亦人。而“碧玉”在此也有双关之意,即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稳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相呼应,這是早春的垂柳,还没有到春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似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古今咏物诗中的经典之作。此诗作者借柳树喻春风,把春风又写作成剪刀,说其是美的创造者,赞其为春天的剪裁者一点不为过。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作者巧妙的将比喻和比拟两种手法成功的融入到诗中,实乃诗中精妙所在。因此《唐诗笺注》中有“赋物入妙,语意温柔”這精辟的总结。[主要资料来源于唐诗三百首详解]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学*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读诗文”即要熟读诗词原文;“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咏柳》.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 释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诗中碧玉指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 装饰,打扮
一树: 满树
绦: 丝带
似: 好像,如同
白话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人介绍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柳树的咏物诗,从整体到局部,细腻地描绘了柳树的特征。通过对柳的赞美,进一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创造力。
《咏柳》这首诗的描写非常生动,特别是对春风的刻画更是形象逼真,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比喻”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作者把柳树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绿丝绦”,由此引出疑问“谁裁出”,最后,把无形的春风想象成“剪刀”,一环扣一环地展现出春的创造力。
思 考:
自古以来,柳树作为自然中的典型景物,一直为诗人所青睐。譬如,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记载。而随着诗歌在唐代的兴盛,咏柳诗逐渐成了诗人创作的一大题材。
但唐代的咏柳诗,似乎又总是笼罩着一层伤感的意味。诸如“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等,数不胜数。
这是因为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俗,且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当然,唐代关于柳色美景的诗歌,也是发展到了顶峰。如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咏柳》一诗,便是关于柳色美景的千古名篇。
《咏柳》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之手,是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为一首咏物诗,《咏柳》中的柳树,就好像是一位经过梳妆打扮得亭亭玉立的美人,具有无限的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酣畅淋漓地描绘了柳枝的婀娜多姿和迷人意态,却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另外,贺知章在诗中更是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使之更耐人寻味了起来。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贺知章的这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首先,诗的开篇“碧玉妆成一树高”,是贺知章对柳树的整体形象描写。因为贺知章这里采用了“碧玉”来形容柳树,所以它就很容易让人想象是一位经过梳妆打扮得亭亭玉立的美人。正如南朝萧绎在《采莲赋》中所说的“碧玉小家女”那样。
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是对柳条的细节描写。即柳树上垂垂下坠的柳条,就好像是那位楚楚动人的美女身上,轻轻飘动的绿色丝织裙带一样。可见从“碧玉”到“绿丝绦”,贺知章都旨在把眼前的这棵柳树,与质朴美丽的少女联系在一起。
至于贺知章这样描写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柳树的生机勃勃,以及赋予诗歌语言更好的美感。然后,我们再看诗的结尾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即柳树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因为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显然,诗的结尾主要是对柳叶的描写。我们都知道春风本是无形之物,也是无情之物,但是贺知章将它别出心裁地比喻为“剪刀”,春风的形象就立体、可见了起来。同时,春风也多情了起来,所以才会不辞辛苦,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春天增上一抹绿色。
纵观《咏柳》这首诗,它是一首结构独具匠心,语言清新优美的咏物诗。虽然它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字,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春柳的勃勃生机以及婀娜多姿的形体。总的来说,柳树作为自然中的典型景物,可谓美妙绝伦,惊艳了整个春天
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初生的柳芽嫩黄新绿,远远望去充满勃勃生机。
十二首咏柳的诗词,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春柳之美,春天的勃勃生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朱淑真
长丝袅娜拂溪垂,乳絮风吹漠漠飞。
全惜东风与为主,年年先占得韶晖。
咏柳
宋-彭汝砺
柳色溪头相照深,诗翁收拾寄清吟。
晚风吹散千丝缕,巧系游人夜夜心。
咏柳
宋-王克功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击马时。
咏柳
宋-石延年
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咏柳
明-丘谦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道是春深。
咏柳
明-潘氏
烟柳青青叶已齐,半帘红日小莺啼。
玉栖人静悲横笛,惟有东风吹向西。
洛阳春-咏柳
明-叶小鸾
无数灞陵桥畔。离人泪染。
一生空自管销魂,只赢得、腰肢软。
陌上栏头长见。翠丝分线。
和烟几度荡斜晖,误紫燕、归来晚。
咏柳
清-吴伟业
万条拂面惹行尘,选就轻盈御柳新。
枉自穆生空设醴,可怜青眼属谁人。
解佩令-咏柳
清-董元恺
波纹漾漾,春阴楚楚。看青青、青垂树树。
暖暖寒寒,酝酿出、花花絮絮。
又难禁、风风雨雨。
棱棱腰瘦,纤纤眉妩,恨依依、飘飘如许。
点点飞飞,肠断绝、丝丝缕缕。
却无端、朝朝暮暮。
行香子-咏柳
清-张玉珍
渡口桥边。陌上楼前。
每日一首诗词,和孩子品读经典!
父母每天欣赏一首古诗词,在浊世里洗涤心灵,修身养性。在观察生活,感受自然和生活的万千变化时拥有一双“诗性的眼睛”。
孩子每天学*一首古诗词,领略中国古诗的精妙,继承中国的优良文化和传统。开阔与提高孩子的眼界、胸怀和品格!
咏柳
曾巩•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势力。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咏柳的诗意咏的意思
《咏柳》一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下面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咏柳的诗意咏的意思
作者:贺知章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诗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轻柔的柳枝垂下来,
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这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这个故的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着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那么,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诗意是什么
《咏柳》是盛唐诗人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咏柳诗意分享,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年代: 唐 作者: 诗人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柳树。
写柳树,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柳树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柳树”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柳树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柳树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诗人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诗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诗人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诗人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诗人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其间,写下《回乡偶卷》2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今存《龙瑞宫记》摩崖,留存于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为难得之古代题刻。《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诗人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古诗咏柳诗意的词语
咏柳的诗意及古诗
咏柳的诗意的古诗
有古诗咏柳的诗意
古诗咏柳的似的词语意思
《咏柳》的古诗意思
咏柳诗的古诗意思
古诗中的咏柳的诗意
咏柳古诗的诗意和词意思
古诗咏柳诗句的诗意
咏柳古诗的诗意和意义
古诗咏柳其二的诗意
曾巩写的咏柳古诗诗意
朗读古诗咏柳的诗意
咏柳柳柳的古诗意思
咏柳古诗的简单诗意
咏柳古诗的全部诗意
咏柳古诗的全诗意思
古诗咏柳村居的诗意
朗诵古诗咏柳的诗意
古诗咏柳的简单诗意
咏柳古诗诗意的名字
咏柳古诗写颜色的词语是
古诗咏柳的古诗意思
咏柳古诗后两句的诗意
咏柳的诗句古诗意思
咏柳古诗的诗意(18个字)
咏柳的古诗意义和寓意
咏柳古诗中的好词语是啥
咏柳唐贺知章的古诗诗意
关于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古诗
好背的秋天古诗
祝福国家统一的古诗
关于坚持原则的古诗
提高古诗的正确率
写在国庆古诗的作者是谁
出家这首古诗的动画讲解
古诗推广家乡的美景
表达年少轻狂错失挚友的古诗词
三月三古诗的诗意
古诗描写大自然的成语
含东西南北风的古诗
春风的古诗二首
晚饭过后的古诗
在外奋斗的古诗词
起字在开头的古诗
古诗中的唐诗之美
有良心的古诗
石缝里的太阳花古诗
带花名的古诗词完整
白河湿地公园的古诗
写山川冰冻的古诗词
营养的食物古诗
关于古诗对联的歇后语
有关于山的古诗题目
与挫折抗争的古诗
冒昧请谅解的古诗词
陶姓的古诗
与栖字有关的古诗
古诗朗诵的发音方法
跟目标战略相关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