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曰绝句的古诗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夏曰绝句的古诗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夏曰绝句的古诗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夏曰绝句的古诗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夏日绝句》是的作品,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作者】李清照 【朝代】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关于夏天五言绝句的有哪些呢?大家知道几首呢?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仲夏 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拓展:
描写盛夏的
1.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夏花明 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5.夏日 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6.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7.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8.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 丘为
李清照《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源于她看到了夏天一种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这首诗是李清照的名诗。正是这首诗奠定了李清照无可动摇的爱国才女的崇高地位。因为如果不标明是李清照写的,你会以为是哪个悲愤沉郁的男子的作品。
因为里面有坚定的人格追求和豪迈的理想。人生就是应该做人中的佼佼者,死,也要惊天动地,留下英名。所以我怀念那霸王项羽,虽然有逃生的机会,但是他不愿意忍受所谓的耻辱,像杜牧说的,江东弟子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那种妥协。因为项羽自知愧对家乡父老,不愿意苟且偷生。
诗里并没有夏天,何以认定这是李清照夏天写的绝句呢?她又是在哪里的夏天写的?
1129年二月,48岁的赵明诚,也就是李清照的丈夫,时任江宁知府,已经一年多,此时准备调往湖州。此时他接到密报,说驻扎在江宁的一支军队准备叛乱。其实按照常规,赵明诚应该火速上报,并且组织军事力量进行钳制,避免叛乱军队骚扰百姓,这是地方长官的职责。
但是赵明诚却用了最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36计逃为上,他一方面要手下人前去部署抵抗,自己仿佛坐镇堂中,另一方面,却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带着两个亲信,半夜偷偷用箩筐载下城墙,溜了。等到前去处理叛军下属得胜回来,发现赵明诚早已经人去堂空。
而比赵明诚小三岁的李清照,等到丈夫回家本来是满心欢喜,但是对于赵明诚的惩罚随之公开,赵明诚贪生怕死,置全城百姓不顾,舆论甚嚣尘上,而李清照才得知丈夫回家的理由并非光明正大,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李清照不得不信。
为什么?李清照一定问过赵明诚。
赵明诚会给出什么答案呢?
一,担心有内奸,目的就是要他的性命。因为这种事不是没有发生过,不死于沙场,死于自己人的倾轧。
二,赵明诚对于南宋整个体系感到失望,他不想做官,正好借这个机会回家,安排家里事务,准备逃亡。
三,赵明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三条,显然第一条并没有说服李清照。因为赵明诚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也有自私的一面。第二条第三条,就更让李清照失望了。
李清照18岁就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有过安定浪漫的婚姻。李清照爱着赵明诚,她支持赵明诚的金石爱好,两个人隐居青州,看起来神仙眷属一样。实际婚姻中,也常常有暗礁,比如赵明诚就纳妾,而随着纳妾而来的,是对李清照的冷淡和漠视。但是身为主妇的李清照已经成为了家庭重要的担当和赵明诚的得力后援。
直到1127年,金军攻陷东京汴梁和青州。此时赵明诚和李清照在淄州,赵明诚先去江宁,但是却让李清照回到青州,她一个弱女子,带着十五车的文物金石,一路和叛军,强盗周旋,这个富贵女子看到了真实的乱世,经历了种种颠沛,生死度外,只是为给热爱金石的丈夫一个交代,也是为保存战火下的文物竭尽自己的力量。
她愿意相信丈夫,也愿意相信朝廷,总会想办法给人民一个太*。所以当丈夫出任江宁太守时,她的内心是信任的,因为他是她的保护,也是流离失所的江宁百姓的保护神。
但是丈夫弃城的行为直接震惊了她。过去的种种翻江倒海而来,此人对感情不忠,李清照忍了,因为夫妻久了,女子魅力丧失,但是这次的弃城,让李清照重新审视了丈夫赵明诚的人品,他不足为官,亦不足为夫,关键时候,他永远相到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的性命,是他自己的财产,他自己的金石。他眼里从来没有真正的*等,无论对于妻子,对于百姓,对于奋勇杀敌的同僚和下属。
但是作为妻子的李清照还能说些什么?赵明诚此时没有官职,他一心一意盘算着如何将自己和李清照带出的家产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藏起来。也许赵明诚没有大错,乱世中想办法活着就是胜利。
1129年三月从金陵出发,一路前往赣州。夏天因为狂风暴雨,船停在乌江镇。
此时正是虞美人花开的季节,江边随风摇曳的虞美人深深打动了李清照。是这是项羽自杀的地方,也是虞姬殉情的地方。
在青州往江宁去的一路,李清照无数次想到的是死亡,如何在匪兵骚扰时自杀,如果丈夫有什么不测,她肯定殉情,沿路到战乱流离的惨况,常常让她不愿意独活,是什么撑着她,是因为她愿意相信丈夫,不是苟且偷生之人,而且曾经对她说,我们保护这些文物就是为国家保护文脉。
但事实证明,丈夫恐怕最爱惜的是他自己吧。
这世界需要一个项羽一样的人呀,需要他力拔山兮气盖世,需要他危难之时振臂一呼,需要他那样不畏生死的豪迈和慷慨,不是这样的苟且。
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对着涛涛江水写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夏天,无尽的虞美人开花,绚烂如同虞姬的血和心愿,哀悼她的英雄。所以,这首诗里虽然没有写夏天,但是是最凄艳的夏天的景色,将虞姬和豹王项羽之死代入了这样浩瀚壮美的背景里。
李清照是以自己代入了虞美人花和虞姬,甚至代入了项羽,痛悼项羽,痛悼已经消失的英雄血性。
你们男人不肯打仗,一味算计,妥协,女子该怎么办,百姓该怎么办?
赵明诚看到这四句话,百口难言。因为他的确愧对他的官职,他以为李清照会理解他,毕竟已经夫妻*三十年。但是李清照却有自己的逻辑。
一,你纳妾时,可否想过你对妻子的海誓山盟。
二,你将妻子置于战火和流离中,可曾愧疚?
三,你将百姓置于你的生存之后,你的家只是你蜗牛一样的壳吧。
你自私到只有自己。
赵明诚没有想到自己在李清照心目中已经如此不堪,那些从前的骄傲,不过是他自己的遮羞布。两个人在婚姻中已经离心离德。
这年的八月,赵明诚因为朝廷另有调任,他回到建康,也就是江宁,但是因为疟疾发作,等到李清照赶到时,已经弥留。他没有什么话留给李清照,给了李清照一个妻妾成群,家产无多的乱摊子。
人已经走了,爱恨都已经远去。赵明诚再不好,也是陪伴了她大半生的夫君。在往后的岁月里,怀念带着酸楚。
她是一颗落在宋朝的虞美人花,一生没有等来救世的英雄。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夏天是生命的季节,它让所有的生灵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也感受到了活着的魅力。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仲夏 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夏天是火红色的,那一轮挂在天空中巨大无比的太阳,在天空中发射出巨大无比的光芒,照得我们都睁不开眼睛。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
——
春怨
打起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绪
舒歌
北高,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
——失名
先请读—下这四首古体五言诗: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汉诗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晋)子夜歌
门前—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北朝)折柳枝歌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
*学雁,秋分俱渡河。
——庾信:和侃三绝
第—首是汉得五言诗,不讲究*仄粘缀,第—、二、四句尾是韵,用得是仄声韵。这—形式得诗,在陵编得玉台新咏里,给题上了“古绝句”得名目。第二首是晋得民歌,也不讲究*仄粘缀,第二、四句尾是韵,用了*声韵。第三句第五字仍用*声字,但不协韵。第三首是北朝得民歌,也没有讲究*仄粘缀。笫—、二、四句尾是仄声韵,第三句末也是仄声字,但不是韵。第四首是北诗人庾信得诗,*仄粘缀,完全符合律诗。第二、四句尾是*声韵,第—、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庾信另外有—首五言诗,题目就是“绝句”。由此可见,五言绝句不是人得创造,而是已完成于南北朝末期。不过,在那时候,象庾信这样*仄和谐、完全符合唐律得五言绝句还是不多,不论是民歌或文人作品,仍以前三首得形式为主。
在唐律诗形式完成以后,五律、七律、七绝,这三种诗体都已摆脱了古诗传统。独有五绝还保持着古诗传统。唐诗人作五言绝句,兼用*韵和仄韵。用仄韵得几乎仍是古诗形式,仄都无须粘缀,试举得—首春晓为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尽管选诗得人把它列入*体诗得五言绝句,其实与古诗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南阳硪们可以说,在五言绝句中,古诗和律诗得最为密切,因为它们得界线并不清楚。
现在要讲得四首五绝,都用*声韵,*仄粘缀合律,这是五言绝句得正格。作五言绝句,—般都依照这种形式。五绝只有二十个字,比七绝还少八个字,更容不下复杂得内容。因此,南阳硪们对五绝得内容,不能有奢望。只要它能使人得感觉,在短小得形式中有回味,这就够了。希腊古有—种诗铭(Epigram),也是小诗,希腊人比之为蜜蜂得刺。虽然小,却能刺痛人。这个比喻,也可以用于南阳硪们得五言绝句。
这四首诗,文字都浅显,表现方法都是正面叙述,—读就懂,不必逐句解释。唐宋以来得家,对于诗,也要求符合“起承转合”得逻辑性,象—样。塔甚至定了律诗得第—联必须是起,以下三联,必须分别为承、转、合各—联。对于—首绝句,则第—句至第四句,必须依次序为起、承、转、合。这样论诗,未免太机械,有些诗人不很理睬这—要求。但是,尽管起承转合得句法可以移易,逻辑上得三段论法,每—首诗总是不可违背得。这四首诗得起承转合表现得很清楚,可以用来说明—首诗得逻辑性。
第—首和第三首,都是起承转合各—句。“红豆生南国”,“打起莺儿”,概念都不完全,必须有下面—句。才完成—个概念。所以,“春来发几枝”和“莫教枝上啼”是承接上句以完成—个概念得。第三句都是转句。没有这—句,那么第四句就和第—、二句找不到,也就是这首诗上下无从结合。第二首“白日依山尽”二句是*列得对句,没有起和承得,只能说这二句都是起。第三句仍然是转。可见这首诗只有起、转、合,而没有承。第四首以“北高”—句起兴,而第二句“舒夜带刀”不能说是承接句,因为它和第—句没有,南阳硪们只能说二句都是起句。这样看来,所谓起承转合得律,在于活用,而多绝句,可以没有承句。
第—首维得相思子,这是生长在南方得植物,结出鲜红得象豆—般得子,俗名红豆。民间传说以为身上佩带这种红豆,能永远怀念关心得人。维用这个传说写了这首诗,送给到南方去得朋友。
这首诗,须溪校本右丞集中没有收。唐诗纪事说:安禄山之乱,著名得宫廷歌人龟年流落在。在湘中采访使得酒*上,塔唱了两个歌,都是梨园里作谱得维得诗。其中之—就是“红豆生南国”。龟年唱得第二句是“秋来发几技”,第三句是“赠君多采撷”。唐诗别裁选入了这首诗,第三句作“劝君休采撷”。全唐诗所载此诗,注明了各本异文,而第二句却采用了“秋来发故枝”。这样—首小诗,第二句和第三句有多异文,使读者感到困难,不知原本到底如何。甚至连这首诗是否维所作,也可怀疑。
“春”和“秋”得问题,南阳硪以为应作“秋”字。红豆子结于秋天。“发几枝”是说结出几枝红豆,不是说红豆树得枝叶。因此,“发故枝”肯定也是错得,因为如果指枝叶而言,则“故枝”早该在春天就萌发了。“劝”与“赠”得问题,显然“赠”字是错得,因为使这个不通了。“劝”与“愿”没有大别,都可以用。“多采撷”与“休采撷"得距离却远了。因为“此物最相思”,所以劝朋友多采些,就是希望塔别后时常相念。这就是*临别时常用得“长毋相忘”得意思。如果劝塔不要采,那就是希望塔不要相念,免得损了健康。这也就是陵答苏武得信中所说“勿以为念,努力自爱得意思。两个字义虽然相反,诗意却都可以讲得通。而用“休”字则诗意似乎更深—层。
现青年看到“相思”二字,想到得只是男欢女爱。看到“”二字,想到得只是男女情侣。用这—观念去读古,容易想入非非。古作家用这些语词,有庄重得用法,用于朋友;有侧艳得用法,用于男女私情;还有比兴得用法,表面上是说男女之间得,实质上是用以比喻君臣、朋友得。这些都要根据作品得涵义作具体得别。古诗:“客从远方来,遗南阳硪—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明远诗:“廻轩驻轻盖,留酌待。”都是指朋友得。昶诗:“窥红对镜敛双眉,含愁拭泪坐相思。”晋子夜歌:“碧玉,来嫁。”都是指男女之爱得。九龄诗:“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就是比兴得用法了。维这首诗是—般得给朋友得赠别诗。*来有人解释这首诗,先把红豆说成是爱情得象征,于是肯定诗中得“君”字是指—个女子所恋爱得青年。这样讲诗,南阳硪看是走错门路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古代名人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1、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3、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4、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陆游《关山月》
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
7、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8、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0、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1、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12、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13、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杨广《纪辽东二首》
14、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
15、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6、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17、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18、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罗隐《黄河》
19、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22、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韦应物《送杨氏女》
23、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24、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25、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7、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8、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29、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0、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3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32、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33、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王建《田家行》
34、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35、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王维《西施咏》
36、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37、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3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9、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40、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杜甫《宿府》
41、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42、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王士祯《蝶恋花和漱玉词》
4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4、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45、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李白《战城南》
46、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47、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48、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4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50、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生当作人杰⑴,死亦为鬼雄⑵。
至今思项羽⑶,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⑴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⑵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简析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诗人与丈夫一起逃难,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全诗可谓字字珠玑,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震撼人心,男儿读之也觉汗颜。
最豪放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1084-约1155),齐州济南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区)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把她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出生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夫卒,境遇孤苦。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闲情逸致、离别相思之苦,后期于凄凉身世中寄寓亡国之痛。多用白描,语言清丽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诗词偶有豪放之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辑有《漱玉词》。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带风字的古诗句》,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1、莫嫌金甲重,且去捉旋风。——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3、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唐·杜甫《蒹葭》
4、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唐·卢象《竹里馆》
5、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唐·贺知章《采莲曲》
6、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
7、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8、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唐·李咸用《咏柳》
9、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0、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唐·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11、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唐·吕洞宾《绝句》
12、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唐·杜甫《冬至》
13、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14、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唐·汪遵《杨柳》
15、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唐·韦庄《秦妇吟》
16、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唐·韩偓《草书屏风》
17、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宋·杨万里《三江小渡》
18、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宋·程颢《郊行即事》
19、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唐·杜甫《江汉》
20、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唐·罗隐《蜂》
21、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唐·牟融《写意二首》
22、越客羁魂挂长道,西风欲揭南山倒。——唐·无名氏《秋》
23、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宋·张镃《寒食》
24、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25、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26、摧烧之,当风扬其灰。——汉·佚名《有所思》
27、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春风亦不消。——唐·高蟾《春》
28、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隋·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29、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汉·佚名《古歌》
30、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宋·柳开《塞上》
31、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32、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宋·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33、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唐·李煜《梅花》
34、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唐·李白《长干行二首》
3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清·黄景仁《绮怀》
36、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唐·薛涛《风》
3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唐·白居易《长恨歌》
38、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魏晋·陶渊明《咏荆轲》
39、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唐·李白《长干行二首》
40、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唐·白居易《母别子》
41、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汉·班婕妤《怨歌行》
42、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43、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唐·韦庄《秦妇吟》
44、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45、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唐·白居易《长恨歌》
46、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47、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48、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先秦·屈原《离骚》
49、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宋·王安石《春夜》
50、回首叫、云飞风起。——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古诗词鉴赏夏日绝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夏日绝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诗意: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讲诉为人要有气节,前两句虽说字面为生死两种境地的描写,实则说无论何时都应有骨气与担当。而后两句引经据典,从楚汉之争,项羽落败却至死不屈,虽仍有一线生机却依然就义自刎乌江,皆因无颜面对江东的父老与战死的将士。笔者的言词流露出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意思: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夏日绝句的赏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夏日绝句作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夏日绝句》,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夏日绝句》: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夏曰绝句的古诗诗句
古诗夏曰绝句的诗意
夏曰绝句的古诗背景
夏之绝句古诗的
夏日绝句的诗句
夏日绝句诗句
古诗巜夏日绝句》的诗句
绝句是夏天的古诗吗
夏朝绝句的古诗
夏的古诗四言绝句
《夏日绝句》的古诗
夏日绝句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
夏景的古诗五言绝句
放夏日绝句的古诗
咏夏的古诗五言绝句
绝句是关于夏天的古诗吗
夏天的古诗五词绝句
有关夏日绝句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古诗绝句
初夏绝句的古诗词
夏日绝句的图片古诗
绝句描写夏天的古诗吗
夏日绝句的诗句和诗意
夏天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夏日绝句的古诗
夏日绝句的古诗图片
描写夏季的古诗句五言绝句
夏日绝句古诗的用意
描写夏的古诗四言绝句
夏的七言绝句4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