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观菊的古诗

关于秋日观菊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日观菊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日观菊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秋日观菊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1) 语录(1) 说说(19) 名言(963) 诗词(1k+) 祝福(9) 心语(1k+)

  • 秋日离别的诗句古诗

  • 秋日,离别
  • 秋日离别的诗句古诗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下面就是有关写秋日离别的.诗句与古诗,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孔融《诗》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汉无名氏《古诗》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和必先同调.—杜甫《徒步归行》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杜甫《羌村三首》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称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做两家春.—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二首》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孟郊《择友》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方言五首》

      酒肉兄弟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冯梦龙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冯梦龙

      人生当显贵,每淡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陆次云《志感》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韩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2、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4、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5、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6、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7、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8、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远安城。

      9、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0、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1、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危栏倚。*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阅读全文]...

2022-07-22 21:26:36
  • 始安秋日古诗赏析

  • 秋日,秋天
  • 始安秋日古诗赏析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始安秋日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始安秋日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赏析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唐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而将他贬至钦州(今广西钦州市)。这是他第二次被贬岭南。《始安秋日》这首诗就是他前往钦州途经桂林时所写的。《旧唐书》说他“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播远*。”《始安秋日》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排律。

      诗人敏锐地抓住了岭南物候的特征,起句就开门见山地直陈其对桂林的独特感受。次句点题并阐述上句“风景异”的内容:“秋似洛阳春”。洛阳的春日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但这是人们所熟悉的,杨柳新绿,繁花似锦,莺歌燕语。仅“洛阳春”三个字就道尽了桂林秋色佳。这句诗写得既概括又具体,简洁而饶有韵味。紧接着的两句诗写得更新颖奇警,“晚霁江天好,分明愁**”。在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斜阳余辉倾洒江中,江天虽美非故土,只能使离人更加愁肠欲断。“分明”二字活泼了句意,使江天人格化,江天好象是有意恼人的。“卷云山角戢角戢,碎石水磷磷”,晚风袭来,云雾飞卷而去,山峰忽隐忽现,如同兽的角尖在角戢角戢钻动;江水清沏得可以看见底下的小石子,江水在石间穿梭,发出磷磷的.声音,悦耳动听。像这样朴实生动的描写,已脱尽了绮靡之气。

      自第七八句起,便转入述志感怀。“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沧”,黄老,道家祖黄帝老子,故称道家之言为黄老。赞美隐士研*黄帝老子的学说,脱尘出俗,能悠游世事之外。宋之问早年曾学道,在陆浑山庄隐居过。这里言外之意很有些悔恨自己未能坚持隐居,热心仕途混迹官场,以致弄到“迁窜极炎鄙”,“百越去断魂”的地步。他一贬再贬终至流放,于是才产生了不如归隐的思想。他在这次流放途中写的《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说道:“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暗示自己欲进不得,欲退不能,心中感到羞耻。宦海的沉浮,他已经深有体会了。“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表现的是急欲隐归的心理。意思是:说归去吧,到那海岛上远离尘世,寄情沧海,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生命更贵重呢?上句感叹,下句反诘,深沉有力,蕴含着无限辛酸和无奈。眼前美好的桂林山水,只能更增添他的烦恼和感伤。不久,他被勒令自杀。《旧唐书》说他“先天中,赐死于徙所”。《新唐书》说他“赐死桂林”,情节十分凄惨:“之问得诏震汗,东西步,不引决。祖雍请使者曰‘之问有妻子,幸听决’。使者许之,而之问慌悸不能处家事。祖雍怒曰:‘与公俱负国家当死,奈何迟回邪?’乃饮食洗沐就死。”可见这一次的被流放,诗人早已预感到凶多吉少了。

      《始安秋日》诗,是他晚期的作品,感情真挚动人。艺术风格迥异于早年的应制诗。这首诗所写的山水景物,个性鲜明,是诗人在独特环境中的独特感受,给读者以新颖的美感。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阅读全文]...

2021-12-30 03:19:40
  • 秋日古诗译文(秋日原文翻译分享)

  • 秋日,分享
  • 立秋过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开始有繁茂生长趋向萧索成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银珠的烛光映着清冷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静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秋风**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 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山谷在一场新雨之后显得越发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也变得清爽宜人。月光衬托着幽静的松树林、石头上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洗衣女在竹林中喧笑归来,渔舟涌动着河水让周围的莲叶成片轻摇。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秋月皎洁长安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战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着玉关的情人。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文: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落叶声送来了一群群大雁。早晨秋风撩动庭中的大树,独自漂泊他乡的人最先听到了秋声。

    [阅读全文]...

2022-04-19 14:45:15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古诗原文和赏析

  • 秋日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古诗原文和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古诗原文和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出处】唐·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意思】长安明日就到了,可是我仍然怀恋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 诗人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并非专为追名逐利而来长安的思想感情。

      【全诗】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释】

      1.阙 (音 que):宫前供了望的'楼,此指唐代都城长安。潼 (音 tong)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西薄华山,北距黄河,是许浑由东吴西入长安的必经之地。驿 (音 yi)楼:古时供行途中歇宿的处所。

      2.长亭:古驿站,此指潼关驿楼。

      3.太华: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县东南,以其西有少华山得名。中条:即中条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与华山夹峙黄河。

      4.帝乡:京城,与下文“渔樵”对举,双关仕途之所。渔樵:捕鱼砍柴的人,代指隐士。

      【赏析】 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为儿女情长而多愁善感、不思进取?诗人为了摆脱这份愁绪,顺眼远眺,笔峰一转: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这四句相辅相成,残云归岫,天必放晴,而山色经过疏雨的洗刷,倍加清丽,恰是这份清新洗去了作者心头的愁绪,天地之间,除了自然,便是身处险关、万物尽收眼底的自我,那种顶天立地的神圣早已化解了心中所有的疑虑,心是如此坦荡。接着,黄河之水在潼外猛地一转,那涛声不绝于耳,似乎让人感觉到了它归海的那份无拘无束,此时作者的心已净化到与自然物我归一的境地。于是末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也就没有丝毫的突兀之感。

      创作背景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部,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是从洛阳进入长安必经的咽喉重镇,形势险要,景色宜人,地位特殊。历代诗人路经此地,往往要题诗纪胜。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也为其山川形势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兴致淋漓,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作。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进士,历官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自少苦学多病,喜爱林泉。其诗长于律体,多登高怀古之作。有《丁卯集》。

    [阅读全文]...

2022-05-09 18:17:16
2021-12-18 14:46:32
  • 秋天菊花的诗句古诗

  • 秋天,菊花
  • 秋天菊花的诗句古诗

      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

      1、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6、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7、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8、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9、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0、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1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4、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15、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16、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7、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19、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0、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袁崧《菊》

      21、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2、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高观国《齐天乐.菊》

      23、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4、*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白居易《东园玩菊》

      25、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26、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

      《菊》:“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罗隐)

      《菊》:“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郑谷)

      《菊》:“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无可)

      《菊》:“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徐铉)

      《白菊》三首(司空图):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白菊》三首(司空图):

      “人间万恨已难*,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白菊》:“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许棠)

      《白菊》:“秋天木叶干,犹有白花残。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片苔相应绿,诸卉独宜寒。几度携佳客,登高欲折难。”(张蠙)

      《对菊》:“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

      《对菊》:“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齐己)

      《对菊》:“蝶醉风狂半折时,冷烟清露压离披。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孔雀毛衣应者是,凤凰金翠更无之。何因栽向僧园里,门外重阳过不知。”(齐己)

      《咏菊》:“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陈淑达)

      《秋菊》:“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

      《霜菊》:“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夔)

      《霜菊》:“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无名氏)

    [阅读全文]...

2022-07-09 16:02:35
  • 秋天菊花的诗句 古诗

  • 秋天,菊花
  • 秋天菊花的诗句 古诗

      在秋天,盛开的'是菊花,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菊花没有梅花的迎霜傲骨;菊花没有梨花的纯洁无暇。因为自古以来它是花之隐士。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秋天菊花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2、*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白居易《东园玩菊》

      3、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晁补之《洞仙歌·菊》

      4、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5、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程垓《蝶恋花》

      6、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7、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知门。——李建勋《采菊》

      8、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杜安世《菊花新》

      9、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李峤《菊》

      10、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杜牧《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11、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顾况《黄菊湾》

      12、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陈叔达《咏菊》

      13、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高观国《齐天乐·菊》

      14、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晁补之《清*乐·对晚菊作》

      15、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韩愈《晚菊》

      16、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对菊》

      17、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陆龟蒙《忆白菊》

      18、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曦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李世民《赋得残菊》

      19、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晁补之《好事*》

      20、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陈师道《西江月·咏丁香菊》

      21、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罗隐《咏白菊》

      22、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23、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崔橹《村路菊花》

      24、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陈允*《满路花》

      2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6、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着单。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陈师道《南乡子·咏棣棠菊》

      27、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庭前菊》韦庄

      28、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鲍溶《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

      29、东篱黄菊。细捻香枝人事熟。少缓芳尊。且醉侬家麹米春。——陈三聘《减字木兰花》

      30、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陈德武《鹧鸪天·咏菊》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3、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4、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5、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6、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7、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阅读全文]...

2021-12-07 06:32:21
  • 秋日湖上的诗意

  • 秋日,诗意
  •   《秋日湖上》

      作者:薛莹

      原文: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注释:

      1、五湖:指江苏的太湖。

      2、浮沉:指国家的兴亡治乱。

      诗意:

      落日的时候,我在太湖上游船,

      烟波迷漫下模模糊糊的景色使人产生了忧愁。

      千古而来历史不正如这浩渺烟波笼罩下的水浪一样在浮浮沉沉中远逝了吗,

      谁会关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情呢?

      赏析:

      《秋日湖上》这首诗浅易*人,文情并茂,诗人既点出了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的原理,也道出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千百年来人们对它议论不一。

      这首诗开头一句写出了诗人秋日泛舟闲游时间、地点,言简意赅;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带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个“愁”字,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崔颢有诗《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虽然诗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两句是这首诗的题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此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作者在这里告诫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作者用低精神财富的笔调,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虚无,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达了作者的清风明月般的胸怀。

      这是一首湖上怀古的作品,它反映出了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相邻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同太湖有着密切的联系。(m.ju.51tietu.net)因此,诗人泛舟湖上,秋风萧瑟,落日烟波,触目所见,处处皆可生愁。然身临此境,最易令人发生感慨的,自然是历史上吴越争霸的故事了。当时吴被灭亡而越称霸,都已成为往事陈迹,所以说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诸东流,没有谁来问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诗的妙处在于要言不烦,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古今一概,寓虚于实,情景不分。

    [阅读全文]...

2022-07-21 22:23:40
  • 诗四首——秋日诗

  • 秋日
  •   七律处暑    除去高温感意凉,长江北岸换秋装。  山峰顶上飘红叶,深壑旁边转绿黄。  云淡天高蝉影远,月圆人静蟀声香。  君行梦里相思*,几韵诗笺酒满仓。    七律秋怀    秋风凉意话秋黄,登上峰巅感太阳。  昨日炎炎天地*,今朝爽爽果云香。  归家再看三坛酒,跨步邀来一奶娘。  半日恩情千日在,天南海北寄秋光。    七绝秋怀    天南海北话秋凉,游子天涯梦老房。  万户千家云伴果,工棚井下享温阳。    七绝秋日斜阳    江山万里落斜阳,大地飞歌尽橘黄。  一派神州新景象,百朝社稷亿年长。

      编辑点评:

      处暑来临,天气有些凉意。长江*开始换装,枫叶染红,禾苗泛黄。天高云淡,月圆人静,蟋蟀声声。相思起,借诗酒遣怀。秋天渐渐有了凉意,登山感受太阳的温暖。昨天还是炎炎烈日,今天已经百果飘香。回家再饮酒,告慰奶娘。恩情在,身在远方寄语秋光。天南地北,秋意渐浓。游子思归,遥想着和云相伴的秋收硕果,如今只在工棚下享受温暖的阳光。秋日斜阳照耀万里河山,大地上丰收的歌声起,橘子泛黄。神州一派新景象,社稷风光长存到永远。文笔流畅,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感染力,感动读者。好作品,立意新颖,内容充实,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6-25 22:06:19
秋日观菊的古诗 - 句子
秋日观菊的古诗 - 语录
秋日观菊的古诗 - 说说
秋日观菊的古诗 - 名言
秋日观菊的古诗 - 诗词
秋日观菊的古诗 - 祝福
秋日观菊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