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尊师的古诗

关于尊师尊师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尊师尊师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尊师尊师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尊师尊师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0) 语录(202) 说说(74) 名言(156) 诗词(246) 祝福(15) 心语(65)

  • 关于尊师的古诗词

  • 尊师
  • 关于尊师的古诗词

      导语:善于学*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尊师的古诗词,欢迎参考!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其人。

    [阅读全文]...

2022-02-22 11:13:44
  • 寻雍尊师隐居古诗(寻雍尊师隐居表达感情)

  • 尊师,感情
  •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今天早餐间,随手翻了一下桌上的《李太白诗集》,眼晴就被这句“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吸引住了,饭也忘了吃。仔细吟咏这首《寻雍尊师隐居》,越读越有味。索性品赏一下这首不太为人所知的诗吧。

    先简单地按自己的理解粗略翻译一下。

    连绵陡峻苍翠山,

    峰峦高耸入云端。

    远离尘嚣多自在,

    那管岁月多少年。

    云雾缭绕多岐路,

    细认仙迹莓苔间。

    途中小歇倚山石,

    耳畔叮咚有溪泉。

    柴院草丛野花艳,

    青牛独卧忆前贤。

    屋后青松与岩老,

    虬枝顶上鹤闲眠。

    高士谈欢煮山茗,

    话如江水到天晚。

    烟岚暮重须辞归,

    尘躯不耐高处寒。

    雍尊师就是姓雍的道师,他的名字、生*不详均无记载。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成仙得道是李白终生的追求、寻仙问道就是李白日常的一项工作了。“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二句精妙地描绘了仙家道居的隐居者选择的住所周边环境,反衬隐者道行高深。也表达了李白对此的向往。《列仙传》载:老子乘青牛去,入大秦。《玉策记》载: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也有人说,青牛,是指花叶上有两角象蜗牛一样的青虫。我认为这种解释就太肤浅了。

    《寻雍尊师隐居》这首诗不太为人所知,读来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形成了一个反差,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画、音完美结合。意境高远、清新淡雅、音韵和谐、对句工整、严谨飘逸。主要特点: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高处落笔,起势不凡。点出雍尊师隐居所在。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突显崇高、峻拔、恒远。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溪畔岩石上,倾听山泉流水之声。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也是用道家典故,“青牛卧”“白鹤眠”比喻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是一位绝世修道高人。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此诗通过李白一次寻问道的经历,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隐者的仙家气象,也表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

    本文插图来自网络,如有冒犯,请来电当速删。

    [阅读全文]...

2022-06-17 18:40:34
  • 关于尊师重教的诗歌(尊师重教的古诗名句)

  • 诗歌
  •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每家每户的神龛上,都赫然写着“天地国亲师”的字样,足以见得老师在古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千古流芳的《师说》,对老师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广为受人称道。

    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品读与尊师重教有关的古诗词,祝天下灵魂的工程师节日快乐!

    白居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 ·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与“诗王”的美誉。

    本诗中的令公,是唐朝名相裴度(765年-839年)。他为将相二十余年,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裴度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他对文士多所提掖,可谓德高望重,因而被白居易誉为“桃李满天下”。

    裴度晚年留守东都洛阳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这首七言绝句就是香山居士的唱和之作。

    绿野堂是裴度的寓所。顾名思义,绿野堂是野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房子,极其富有诗情画意。

    裴度的学生数量众多,遍及全国,如同春天的花朵,开遍大江南北。而园丁的寓所,有没有栽种花木,其实已没有什么必要了。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此句生动形象,对裴度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

    (清) 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竹子十分酷爱,佳作频出,号称“诗书画三绝”。

    凤池,原指宰相的寓所,这里指竹林,也可借喻为人才聚集之地。

    这首七言绝句《新竹》,别出心裁地以新竹比喻为学生,以老竹比喻为老师。“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两句和青出于蓝胜于蓝有异曲同工之妙。

    该诗本为吟咏新竹,但读者却对无私奉献的“老竹”刻骨铭心,入木三分。

    老师的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值得全社会尊敬和大力弘扬的。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一组自叙诗,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金句频出。

    《己亥杂诗(其五)》是诗人随手写下的所见所闻所感。

    暮春时节的黄昏,夕阳西下,晚风拂面,落英缤纷。花朵的凋谢,本来容易让人伤春,但诗人却别出心裁,认为落花并非无情,而是为了更多的花开得更美,因而勇于自我牺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脍炙人口,被用来赞美老师为了学生默默无闻工作,花繁果硕,令人拍案叫绝。

    小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两句诗原来是形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现代人用来赞美老师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毫无疑问,其意义和境界跃升了一个档次。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这两句诗本来是感慨养蜂人的辛苦,如今引用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也是非常合适。

    当然,与老师有关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动力之源。

    举国上下尊敬老师,重视教育,教育一线的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炎黄子孙定将谱写民族腾飞的壮丽史诗!

    [阅读全文]...

2022-06-10 00:36:38
  • 寻雍尊师隐居古诗(寻雍尊师隐居李白赏析)

  • 尊师,李白
  • 李白的诗歌构思精巧,尤其是律诗对仗工整,而且其文字也是包罗万象,但是其写作风格,又不像一般的诗人,只是才堆砌华丽的辞藻,还大量引用典故,很显然李白的诗更贴*生活,不会太刻意注重技巧,这一点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譬如一些经典的名篇,像《赠汪伦》、《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望天门山》等等,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可是读来却又让人耐人寻味。

    李白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同时还非常有气势,以这首《寻雍尊师隐居》来说,便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尽管其名气不如《望庐山瀑布》,但是所传递出来的意象,还有其内在的含义,则是要更为深刻。这也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整首诗通过寻找友人为切入点,然后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还有所思所想,全部融入进了这首诗中。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这此五律一共是八句,共计四十个字,每一句都合律,并且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虽然李白有一些诗并不合律,其实从这首诗中,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李白尽管有一些不合律,并不是他不按照规定来写,只是诗人天马行空,完全摆脱了原有的约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李白的青年时代大部分的时间是在长安,但是偶尔也会独自出门游玩,相对于晚年的李白,在青年时代应当说是更加有激情,其文字也是更具有灵性,这首《寻雍尊师隐居》写得很有气势,仅仅是第一句,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可是读来让人拍案叫绝,不仅有气势,还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是描写远处的景色,以及当时的一种心境,由于是出门寻找友人,并且是隐居在大山深处,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群山,苍翠的山峰高耸入云,看上去很有气势,使得自己也变得很渺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已经是不记得多少年了。颔联则是整首诗的诗眼,同时也是千古名句,李白进一步地描写了周围的环境;拨开云雾,一个人走在密林的深处,脚下正是弯弯曲曲的古道,前面小溪里的水,发现了很响亮的声音,那缓缓流水,正在向东流去。

    颈联和尾联可谓是情景交融,这个时候李白寻找到了友人,并且还在那花丛中交谈,使得这几句更为有意境;温暖的花丛中卧着一头青牛,身旁高高的树枝上,还停着几只白鹤,此时正在树枝上休息。我与雍尊师坐在草坪上交谈,彼此都很快乐,谈了很多的事情,直到江水被暮色所笼罩,此时我才起身,独自走下云雾弥漫的寒山。在这几句中,最能够表达诗人一种豁然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全诗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还有诗人当时的心情。

    李白这首诗写于什么时间,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很显然是早期的作品,其实仅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寻访友人,然后彼此在交谈。但是李白并不仅仅只是描写了寻找友人的过程,同时还融入了个人更多的情感,把周围的环境,也是描写得极为细腻,每一句都是别具一格。那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首诗,尽管相对来说有一些冷门,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读过,不过只要静下心来,去多读几遍的话,自然能够感受到这首诗的魅力。

    [阅读全文]...

2022-01-06 15:59:46
  • 尊师重教的诗句有哪些(尊师重教的古诗名句)

  • 《师说》(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

    原文: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

    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与雍辱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程门立雪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新竹(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远师(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酬问师(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报师(丘处机)

    不僧不道不温柔。九伯人前不害羞。觉性一时超法界。知身亿劫是吾囚。改头换面人难悟,走骨行尸我不忧。得意忘形还朴去,从教人笑不风

    报师恩(丘处机)

    一横嘉景日常新。古柏森森四季春。福地清高稀俗事,名坛时复会仙宾。人人尽喜生中国,户户虔心敬上真。唯愿诸公皆省悟,同登无漏出红

    报师恩(王哲)

    为何不倦写诗词。这个明因只自知。一笔书开真正觉,三田般过的端慈。回光返照缘观景,固蒂深根恰及时。密锁玄机牢闭户。唤来便去赴瑶

    报师恩 藏头 拆起云字(王哲)

    言云语莫听闻。眼味香不属君。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按九雯。又武*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

    报师恩 继重阳韵(马钰)

    今朝跪领本师诗。秘密玄机喜得知。勘破万缘忘假相,涤除六欲起真慈。男婚女嫁休心日,意灭情忘舍俗时。恭从吾师云水去,将来决定到天。

    报师恩 继重阳韵 藏头 拆起云字(马钰)

    云言语已曾闻。下山侗再告君。诀传来成造化,情咄去没毫分。圭烂饮醺醺醉,卯相吞灿灿雯。义显彰真宝录,京山上个眠云。

    [阅读全文]...

2022-05-24 05:50:46
  • 尊师的诗歌

  • 尊师,诗歌
  •   1、《尊师》

      老师

    天空太淘气

    请您别介意

    青春是简单的

    时间是命运安排的

    当我的行为幼稚了

    打扰到您的生活

    就请您一笑而过吧

    请别困惑

    老师

    您是秋风带来的珍宝

    风在耳畔呢喃

    青春不是肆无忌惮

    它对我说

    您是我尊敬的师长

    只是不小心被风迷了方向

    如果怕您肯原谅

    请您微笑

    ——献给尊敬的师长

      2、《谢谢您,老师》

      您,是黑夜的启明星。

    您,是白昼的晴空。

    您,是骄阳下的清风。

    您,是雨中的屋檐。

    您,是大海; 您,是山川。

    是您塑造了我的灵魂。

    您,是载送卫星的火箭。

    您,是海上的罗盘针。

    您,是投入, 您,是付出。

    您就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3、《辛勤的园丁》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

    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

    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4、《默默的蜡烛》

      您没有雄健的体魄

    却给我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

    [阅读全文]...

2022-06-27 08:19:03
  • 关于尊师名言

  • 名言,尊师,语录
  • 关于尊师名言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尊师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4、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5、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6、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7、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汉)韩婴《韩词外传》

      8、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12、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学记》

      1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5、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1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17、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1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20、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2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2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23、为学莫重于尊师。——(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1、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2、**的个性在童年成长。(英国:华兹华斯)

      3、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田况)

      4、善莫大于大学教育,恶莫大于无教育之大学。(鲍克)

      5、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王夫之)

      6、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

      7、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英国:罗素)

      8、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前:列宁)

      9、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崇高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幸福。这是财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

      10、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捷克:夸美纽斯)

      1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

      12、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捷克:夸美纽斯)

      13、教化之本,出于学校。(宋朝:苏洵)

      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胡瑗)

      15、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于禽兽。(宋朝:朱熹)

      16、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伯克)关于尊师重教的名人名言

      17、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国:巴尔扎克)

      18、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

      19、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也没有。(柏杨)

      2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21、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瑞典:诺贝尔)

      22、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前苏联:加里宁)

      23、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大,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

      24、每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减少一个败类。(法国:雨果)

    [阅读全文]...

2022-06-12 21:19:25
  • 孝亲尊师名言诗句

  • 名言,尊师,语录
  • 孝亲尊师名言诗句

      导语:我们要怎么样孝亲尊师呢?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孝亲尊师名言诗句,欢迎阅读。

      1、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韩婴

      4、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居里夫人

      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6、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7、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8、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9、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0、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1、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1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3、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14、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15、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16、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7、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

      1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9、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0、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

      2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2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24、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2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劝学》

      2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27、疾学在于尊师。——《劝学》

      28、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3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31、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3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3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3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35、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劝学》

      36、古之学者必有师。

      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历史研究法》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5、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7、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11、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

      12、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阅读全文]...

2022-04-27 03:08:31
  • 尊师重教的诗句和名言(尊师重教诗句十字)

  • 名言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千古流芳的《师说》,对老师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广为受人称道。

    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品读与尊师重教有关的古诗词,祝天下灵魂的工程师节日快乐!

    白居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 ·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与“诗王”的美誉。

    本诗中的令公,是唐朝名相裴度(765年-839年)。他为将相二十余年,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裴度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他对文士多所提掖,可谓德高望重,因而被白居易誉为“桃李满天下”。

    裴度晚年留守东都洛阳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这首七言绝句就是香山居士的唱和之作。

    绿野堂是裴度的寓所。顾名思义,绿野堂是野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房子,极其富有诗情画意。

    裴度的学生数量众多,遍及全国,如同春天的花朵,开遍大江南北。而园丁的寓所,有没有栽种花木,其实已没有什么必要了。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此句生动形象,对裴度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

    (清) 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竹子十分酷爱,佳作频出,号称“诗书画三绝”。

    凤池,原指宰相的寓所,这里指竹林,也可借喻为人才聚集之地。

    这首七言绝句《新竹》,别出心裁地以新竹比喻为学生,以老竹比喻为老师。“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两句和青出于蓝胜于蓝有异曲同工之妙。

    该诗本为吟咏新竹,但读者却对无私奉献的“老竹”刻骨铭心,入木三分。

    老师的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值得全社会尊敬和大力弘扬的。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一组自叙诗,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金句频出。

    《己亥杂诗(其五)》是诗人随手写下的所见所闻所感。

    暮春时节的黄昏,夕阳西下,晚风拂面,落英缤纷。花朵的凋谢,本来容易让人伤春,但诗人却别出心裁,认为落花并非无情,而是为了更多的花开得更美,因而勇于自我牺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脍炙人口,被用来赞美老师为了学生默默无闻工作,花繁果硕,令人拍案叫绝。

    小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两句诗原来是形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现代人用来赞美老师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毫无疑问,其意义和境界跃升了一个档次。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这两句诗本来是感慨养蜂人的辛苦,如今引用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也是非常合适。

    当然,与老师有关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动力之源。

    举国上下尊敬老师,重视教育,教育一线的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炎黄子孙定将谱写民族腾飞的壮丽史诗!

    [阅读全文]...

2022-02-18 08:30:43
  • 感恩教师的诗句古诗(关于感谢尊师重教的古诗)

  • 感恩,教师,感谢
  • 让我们向人民教师说一声

    你们辛苦了

    节日快乐!

    陶行知的一句话总结老师的一生,那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

    他们将大好年华付与三尺讲台,手执三寸粉笔,在一面黑板上书写大千世界,教导莘莘学子,不为回报,只是为了一份责任。

    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大概就是我们的生身父母与人生导师吧!

    老师,您辛苦了

    教师节,重读最美古诗词,一起感谢恩师!

    将老师比作落红: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将学子比作桃李: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将老师比作蜜蜂:

    唐·罗隐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将老师比作春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将老师比作春蚕、蜡烛:

    无 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将学子比作新竹:

    新 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阅读全文]...

2022-03-02 10:57:54
尊师尊师的古诗 - 句子
尊师尊师的古诗 - 语录
尊师尊师的古诗 - 说说
尊师尊师的古诗 - 名言
尊师尊师的古诗 - 诗词
尊师尊师的古诗 - 祝福
尊师尊师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