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夜的古诗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夜的古诗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夜的古诗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秋夜的古诗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夜独坐怀故山
李白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二载(743)秋,时李白奉诏入京已一年,政治抱负未得施展,遭到同僚谗毁,又生退隐之念。
文学鉴赏
诗的前两句概言入朝前隐居、漫游,接着写奉诏入京得玄宗宠信,但他的文韬武略不为所用,渐被疏远。不如归耕陇亩。后四句写傍晚秋山之美景,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用扬雄、司马相如、庄周、墨翟之事,说明他的受宠与失意。比喻巧妙。用典贴切。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
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中秋夜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世上的事千差万别,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两交加。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解释】
簟:竹*。
月华:月光。
看:估量。
赊:迟。
向来:前时。
【翻译】
又长又大的竹子最早迎到风,空城笼罩在淡淡的月光当中。银河中一只秋雁飞过,许多人家都在夜里捣衣。照节气看来应该是晚秋了,心里想着写诗酬答,睡得晚了。刚才吟诵你的,不知不觉到了鸦噪天明的时候。
【赏析】
诗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诗题和诗,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末两句赞扬友人寄赠的诗章,感情真挚,不是一般的套语,表现出他与友人的友谊。全诗结构严谨,清幽淡雅。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赏析]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首诗绝妙之处,在于紧紧围绕“秋夜”二字展开叙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美人抚琴画卷,将读着带入诗文描绘的画面中。
桂魄初升,秋露微团,乃秋夜之“静美”。明月光,白露,秋风,秋凉,然而就是没有“你”。秋夜虽“美”,然无“你”又何欢。
轻罗已薄,却未更衣,乃秋夜之“凉”,“我”之无绪慵懒。白露秋风夜,寂寂凄凉夜。物换星移,节序更替,理应添衣保暖,可是诗中女主却偏偏不肯添衣,这是为何呢?心之凉与身之凉,到底哪一个才更凉。即便添衣身暖了,心中的凉意又有谁来消除呢? 又或许身愈暖心愈寒,莫如不添衣。
夜深人静,百无聊赖,唯有倾诉银筝,殷勤拨弄。此乃秋夜之“长”之“深”。拨弄银筝,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还是不愿睡去。这又是为何?是“心凉”之后的“孤寂”,是“喧闹”之后的“孤独”,是“无处排解”的忧愁和打发不掉的“时光”。一个人的秋夜,太安静,太孤单,唯有向瑶琴倾诉,用琴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于寂寥。
心怯空房,不忍归去,惧怕独自归去,这是说秋夜之“孤”。身着轻罗薄衣,举头仰望明月,殷勤拨弄银筝等等行为都是为了突出一个“孤”字。“空房”二字,则愈发加深了这种孤独寂寞感。一月,一露,一人,一琴,一空房,虽未言“孤”,而“孤”自现,未言“愁”,而愁绪满满。
盛唐诗人王维的《秋夜曲》,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尤甚。虽有虚实相生、动静相应、声色交融、时空交错等艺术表现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诗人感受人世间的一颗敏锐慈悲的心。
只有内心真正静下来,才能感受到桂魄初生,秋露渐微,季节与时光在身边的不停流淌流转,悄然流转。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编者叹: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诗人的作品有一种玄妙的感觉,仿佛境界到了另一个层次,但不要惊奇,可能就是将人的精神融入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以物拟人。当秋夜场景中的一切,都变得如此人情之时,是否也就多了几分古灵精怪呢。秋夜微凉,薄衣单裙,拨动心弦,如此之下,空房反而变得如此神秘而充满了期待。想必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应当和我们一样吧。
原文: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创作背景
中秋海潮,是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早在北宋,苏轼就写过《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首绝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南宋辛弃疾也写过《摸鱼儿·上叶丞相》等上乘之作。史达祖这首题为“中秋夜潮”的《满江红》,在某种程度上看,就正是继承苏...查看全文...
赏析
史达祖本来是一位“婉约派”的词人。前人之所以盛赞他,主要是因为他具有那种婉丽细腻的词风。其实,他的词风并不局限于“婉约”一路。像这首词,就抒发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见的豪气激情,在风格上也显得沉郁顿挫、激昂慷慨,这就可以大大帮助读者加深对其人、其词的全面了解。因为是写“中秋夜潮”,所...查看全文...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查看全文...
[中秋夜潮翻译及赏析]
秋夜惆怅的诗句大全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夜惆怅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2、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3、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4、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5、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7、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
8、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9、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10、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11、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12、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13、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14、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15、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
16、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17、一番骤雨洗骄阳,秋色先贻枕簟凉。
18、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19、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20、高秋夜分后,远客雁来时。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0、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1、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1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1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乐》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2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浣溪沙》
22、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王维《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王勃《秋夜长》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顾况《望初月简于吏部》
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园上》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杂诗二首》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辛弃疾《玉楼春·效白乐天体》
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皎然《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秋夜初长客不寐,坐听砧声思故乡。——张元凯《客堂秋夕》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邵雍《中秋月》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白玉蟾《山歌三首·中秋夜月白如银》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许月卿《用韵自述》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白居易《长相思·别情》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独不见》
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清清湿簟纹。——任昱《南吕·金字经·稍宵宴坐》
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张籍《赠别孟郊》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朱熹《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李白《清*乐·禁闱秋夜》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骆宾王《帝京篇》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方回《代次韵闻砧》
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杜甫《寄岑嘉州》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陶渊明《闲情赋》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白居易《秋雨夜眠》
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王维《相和歌辞·班婕妤三首》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杜牧《月》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杜牧《李甘诗》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杜牧《寄兄弟(又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杜甫《江边星月二首》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杜甫《见萤火》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欧阳炯《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秋夜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白居易《清夜琴兴》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白居易《哭崔常侍晦叔》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白居易《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
少年非我伴,秋夜与君期。——白居易《夜招周协律,兼答所赠》
水窗*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白居易《秋房夜》
*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白居易《夜泊旅望》
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王维《班婕妤三首》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小阑干画桥横缘野,忆西湖月明秋夜。——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月满秋夜长,惊鸟号北林。——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皎然《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秋夜凉,秋夜凉,碧天如水涵月光。——吴芾《续潘仲严秋夜叹》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齐己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
湘水泻寒碧,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鉴赏】唐人咏听琴的诗很多,但像这首诗从裨补世道人心的角度立意的作品却并不多见。所以沈德潜评曰:“太和之气,从来咏琴诗俱未写到。”(《唐诗别裁》)。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万物都寂寂”,写秋夜之静,没有一点声息,显见是一个天气晴好无风的夜晚。“堪闻弹正声”,点出诗人听到业上人弹的琴声。一个“堪”字,不仅突出了静中闻琴的听觉效果,而且也强调静夜有助于听琴者屏气入神,仔细品味弹琴人所弹的乐调的高下优劣,及其所表达的情志所在。接着的“弹正声”三字,就写出了诗人品味的结果。所谓“正声”,指声音纯正。“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荀子·乐论》)“姑洗生应钟,比于音,故为和。”(《淮南子·天文训》)所谓“顺气”,所谓“和”,都是指冲和纯正之气,可见纯正的乐调具有冲和纯正之气,使人听了身心能进入冲和纯正的境界。业上人弹出的即这种正声。
颔联就上面的意思发出议论:“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世上之人,如果他们的心地都像业上人弹的琴声那样纯正,那么天下就不会再有烦扰和纷争,就会呈现清*的政治局面。这里,诗人首先是赞扬业上人能以纯正之心传纯正的琴声;其次也明显带有劝诫世人之意。唐末社会矛盾激化,兵连祸结,李唐王朝大厦将倾。诗人虽然身入空门,但从这首诗看,他并没有忘记世事,并且可以说其诗意正是对当时倾危的世道人心而下针砭的。诗人认为导致“天下和*”的途径在于个人心性的修持。
颈联正面描写琴声。诗人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湘水泻寒碧”,以秋季湘水的奔流及清澈生寒,暗示琴声的流畅凄凉;十分形象。昔人俞伯牙弹琴,志在流水,他的知音者钟子期听了便赞扬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在这里,诗人同样进入了类似的音乐境界。他特意拈出“湘水”来,则因湘水素以清澈著称,所谓“湘川清照五六丈”(《湘中记》),故而古代诗文中多称湘水为潇湘,“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这样,才更符合“泻寒碧”的特点。“古风吹太清”,是说琴声明朗飘洒,像亘古即有的天风飘过太空。“古风”在这里又似有双关之意。诗人似乎从琴声中听出上古淳朴清正的古调遗风。作者在另一首诗中说:“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心。”(《听赵师尊弹琴》)可以参证。
尾联回忆昔日与业上人在庐山相会,曾听到过他弹琴的事,赞颂业上人“今夕”所弹的“正声”听而“更分明”。这不仅是业上人琴技的更加精进,而且体现出他心性修持的更臻纯正之境。
秋夜惆怅的诗句大全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夜惆怅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2、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3、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4、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5、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7、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
8、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9、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10、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11、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12、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13、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14、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15、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
16、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17、一番骤雨洗骄阳,秋色先贻枕簟凉。
18、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19、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20、高秋夜分后,远客雁来时。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0、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1、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1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1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乐》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2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浣溪沙》
22、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员外》
秋夜的古诗诗
秋天的古诗秋夜
秋夜将晚的古诗
林升的古诗秋夜
秋夜秋日的古诗
秋夜醉月的古诗
秋夜将晓的古诗
秋夜初长的古诗
秋夜的古诗图片
秋夜景的古诗
古诗秋夜是谁写的
秋夜的诗句
秋夜的诗句古诗
秋夜的古诗朗读
秋夜寒冷的古诗
描写秋夜的古诗
秋夜的星空古诗
秋夜诗句
雍正的秋夜古诗
秋夜喝茶的古诗
秋夜月下的古诗
秋夜幽兰的古诗
古诗秋夜的思念
秋夜的天空古诗
江南的秋夜古诗
秋夜寂静的古诗
古诗秋夜的月光
最美秋夜的古诗
秋夜登高的古诗
秋夜伤怀的古诗
以风为主题的画古诗画
劝人放下偏见的古诗
元旦是春节的古诗吗
古诗中练字的答题方法
杜甫喝酒的古诗
关于形容冬天寒冷的古诗
祝愿父母幸福的古诗
古诗中渔翁代表的意象
雪花落地变成雨的古诗
为朋友代写的古诗
不猜测别人想法的古诗
四个四个字的古诗
与新鲜事有关的古诗
列表对应春夏秋冬的古诗有
将风花雪月带走的古诗词
表达唱歌的古诗
关于中国佳节的古诗
描写花开景色的古诗
表扬画画画得好的古诗
形容内心惆怅的古诗词
古诗中最有侠气的诗
嘲讽躲在阴暗处的古诗
奥运冠军配的古诗词
对母亲写的古诗
写妙笔生花的古诗
动心了的古诗
含有霎字的古诗
沙滩堆城堡的古诗
古诗中的坚守
冬爷爷的风古诗内容
形容人多愁善感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