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古诗诗

关于秋夜的古诗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夜的古诗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夜的古诗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秋夜的古诗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41) 语录(3k+) 说说(43) 名言(542) 诗词(2k+) 祝福(15) 心语(1)

  • 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

  • 秋夜,哲理
  • 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夜独坐怀故山

      李白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二载(743)秋,时李白奉诏入京已一年,政治抱负未得施展,遭到同僚谗毁,又生退隐之念。

      文学鉴赏

      诗的前两句概言入朝前隐居、漫游,接着写奉诏入京得玄宗宠信,但他的文韬武略不为所用,渐被疏远。不如归耕陇亩。后四句写傍晚秋山之美景,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用扬雄、司马相如、庄周、墨翟之事,说明他的受宠与失意。比喻巧妙。用典贴切。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

      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阅读全文]...

2022-06-22 17:00:49
2022-02-02 14:44:33
  •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古诗赏析

  •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解释】

      簟:竹*。

      月华:月光。

      看:估量。

      赊:迟。

      向来:前时。

      【翻译】

      又长又大的竹子最早迎到风,空城笼罩在淡淡的月光当中。银河中一只秋雁飞过,许多人家都在夜里捣衣。照节气看来应该是晚秋了,心里想着写诗酬答,睡得晚了。刚才吟诵你的,不知不觉到了鸦噪天明的时候。

      【赏析】

      诗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诗题和诗,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末两句赞扬友人寄赠的诗章,感情真挚,不是一般的套语,表现出他与友人的友谊。全诗结构严谨,清幽淡雅。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2-26 14:08:55
  • 秋夜曲唐王维的古诗(秋夜曲翻译及赏析)

  • 秋夜
  •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首诗绝妙之处,在于紧紧围绕“秋夜”二字展开叙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美人抚琴画卷,将读着带入诗文描绘的画面中。

    桂魄初升,秋露微团,乃秋夜之“静美”。明月光,白露,秋风,秋凉,然而就是没有“你”。秋夜虽“美”,然无“你”又何欢。

    轻罗已薄,却未更衣,乃秋夜之“凉”,“我”之无绪慵懒。白露秋风夜,寂寂凄凉夜。物换星移,节序更替,理应添衣保暖,可是诗中女主却偏偏不肯添衣,这是为何呢?心之凉与身之凉,到底哪一个才更凉。即便添衣身暖了,心中的凉意又有谁来消除呢? 又或许身愈暖心愈寒,莫如不添衣。

    夜深人静,百无聊赖,唯有倾诉银筝,殷勤拨弄。此乃秋夜之“长”之“深”。拨弄银筝,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还是不愿睡去。这又是为何?是“心凉”之后的“孤寂”,是“喧闹”之后的“孤独”,是“无处排解”的忧愁和打发不掉的“时光”。一个人的秋夜,太安静,太孤单,唯有向瑶琴倾诉,用琴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于寂寥。

    心怯空房,不忍归去,惧怕独自归去,这是说秋夜之“孤”。身着轻罗薄衣,举头仰望明月,殷勤拨弄银筝等等行为都是为了突出一个“孤”字。“空房”二字,则愈发加深了这种孤独寂寞感。一月,一露,一人,一琴,一空房,虽未言“孤”,而“孤”自现,未言“愁”,而愁绪满满。

    盛唐诗人王维的《秋夜曲》,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尤甚。虽有虚实相生、动静相应、声色交融、时空交错等艺术表现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诗人感受人世间的一颗敏锐慈悲的心。

    只有内心真正静下来,才能感受到桂魄初生,秋露渐微,季节与时光在身边的不停流淌流转,悄然流转。

    [阅读全文]...

2022-05-09 15:57:31
  • 秋夜曲唐王维的古诗(秋夜曲唐王维注音版赏析)

  • 秋夜
  •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编者叹: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诗人的作品有一种玄妙的感觉,仿佛境界到了另一个层次,但不要惊奇,可能就是将人的精神融入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以物拟人。当秋夜场景中的一切,都变得如此人情之时,是否也就多了几分古灵精怪呢。秋夜微凉,薄衣单裙,拨动心弦,如此之下,空房反而变得如此神秘而充满了期待。想必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应当和我们一样吧。

    [阅读全文]...

2022-06-17 04:07:16
  • 中秋夜潮古诗翻译及赏析

  • 秋夜
  •   原文: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创作背景

      中秋海潮,是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早在北宋,苏轼就写过《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首绝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南宋辛弃疾也写过《摸鱼儿·上叶丞相》等上乘之作。史达祖这首题为“中秋夜潮”的《满江红》,在某种程度上看,就正是继承苏...查看全文...

      赏析

      史达祖本来是一位“婉约派”的词人。前人之所以盛赞他,主要是因为他具有那种婉丽细腻的词风。其实,他的词风并不局限于“婉约”一路。像这首词,就抒发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见的豪气激情,在风格上也显得沉郁顿挫、激昂慷慨,这就可以大大帮助读者加深对其人、其词的全面了解。因为是写“中秋夜潮”,所...查看全文...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查看全文...

    [中秋夜潮翻译及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6-24 00:31:29
  • 秋夜惆怅的诗句大全

  • 惆怅,秋夜,古诗文
  • 秋夜惆怅的诗句大全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夜惆怅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2、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3、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4、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5、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7、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

      8、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9、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10、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11、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12、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13、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14、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15、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

      16、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17、一番骤雨洗骄阳,秋色先贻枕簟凉。

      18、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19、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20、高秋夜分后,远客雁来时。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0、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1、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1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1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乐》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2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浣溪沙》

      22、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员外》

    [阅读全文]...

2022-03-08 14:53:42
  • 关于秋夜的诗句

  • 秋夜
  •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王维《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王勃《秋夜长》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顾况《望初月简于吏部》

    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园上》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杂诗二首》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辛弃疾《玉楼春·效白乐天体》

    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皎然《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秋夜初长客不寐,坐听砧声思故乡。——张元凯《客堂秋夕》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邵雍《中秋月》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白玉蟾《山歌三首·中秋夜月白如银》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许月卿《用韵自述》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白居易《长相思·别情》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独不见》

    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清清湿簟纹。——任昱《南吕·金字经·稍宵宴坐》

    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张籍《赠别孟郊》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朱熹《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李白《清*乐·禁闱秋夜》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骆宾王《帝京篇》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方回《代次韵闻砧》

    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杜甫《寄岑嘉州》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陶渊明《闲情赋》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白居易《秋雨夜眠》

    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王维《相和歌辞·班婕妤三首》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杜牧《月》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杜牧《李甘诗》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杜牧《寄兄弟(又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杜甫《江边星月二首》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杜甫《见萤火》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欧阳炯《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秋夜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白居易《清夜琴兴》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白居易《哭崔常侍晦叔》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白居易《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

    少年非我伴,秋夜与君期。——白居易《夜招周协律,兼答所赠》

    水窗*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白居易《秋房夜》

    *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白居易《夜泊旅望》

    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王维《班婕妤三首》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小阑干画桥横缘野,忆西湖月明秋夜。——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月满秋夜长,惊鸟号北林。——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皎然《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秋夜凉,秋夜凉,碧天如水涵月光。——吴芾《续潘仲严秋夜叹》

    [阅读全文]...

2022-05-04 08:53:49
  • 齐己《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秋夜
  •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齐己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

      湘水泻寒碧,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鉴赏】唐人咏听琴的诗很多,但像这首诗从裨补世道人心的角度立意的作品却并不多见。所以沈德潜评曰:“太和之气,从来咏琴诗俱未写到。”(《唐诗别裁》)。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万物都寂寂”,写秋夜之静,没有一点声息,显见是一个天气晴好无风的夜晚。“堪闻弹正声”,点出诗人听到业上人弹的琴声。一个“堪”字,不仅突出了静中闻琴的听觉效果,而且也强调静夜有助于听琴者屏气入神,仔细品味弹琴人所弹的乐调的高下优劣,及其所表达的情志所在。接着的“弹正声”三字,就写出了诗人品味的结果。所谓“正声”,指声音纯正。“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荀子·乐论》)“姑洗生应钟,比于音,故为和。”(《淮南子·天文训》)所谓“顺气”,所谓“和”,都是指冲和纯正之气,可见纯正的乐调具有冲和纯正之气,使人听了身心能进入冲和纯正的境界。业上人弹出的即这种正声。

      颔联就上面的意思发出议论:“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世上之人,如果他们的心地都像业上人弹的琴声那样纯正,那么天下就不会再有烦扰和纷争,就会呈现清*的政治局面。这里,诗人首先是赞扬业上人能以纯正之心传纯正的琴声;其次也明显带有劝诫世人之意。唐末社会矛盾激化,兵连祸结,李唐王朝大厦将倾。诗人虽然身入空门,但从这首诗看,他并没有忘记世事,并且可以说其诗意正是对当时倾危的世道人心而下针砭的。诗人认为导致“天下和*”的途径在于个人心性的修持。

      颈联正面描写琴声。诗人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湘水泻寒碧”,以秋季湘水的奔流及清澈生寒,暗示琴声的流畅凄凉;十分形象。昔人俞伯牙弹琴,志在流水,他的知音者钟子期听了便赞扬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在这里,诗人同样进入了类似的音乐境界。他特意拈出“湘水”来,则因湘水素以清澈著称,所谓“湘川清照五六丈”(《湘中记》),故而古代诗文中多称湘水为潇湘,“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这样,才更符合“泻寒碧”的特点。“古风吹太清”,是说琴声明朗飘洒,像亘古即有的天风飘过太空。“古风”在这里又似有双关之意。诗人似乎从琴声中听出上古淳朴清正的古调遗风。作者在另一首诗中说:“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心。”(《听赵师尊弹琴》)可以参证。

      尾联回忆昔日与业上人在庐山相会,曾听到过他弹琴的事,赞颂业上人“今夕”所弹的“正声”听而“更分明”。这不仅是业上人琴技的更加精进,而且体现出他心性修持的更臻纯正之境。

    [阅读全文]...

2022-05-02 13:20:56
  • 秋夜惆怅的诗句大全

  • 秋夜,惆怅
  • 秋夜惆怅的诗句大全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夜惆怅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2、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3、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4、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5、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7、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

      8、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9、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10、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11、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12、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13、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14、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15、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

      16、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17、一番骤雨洗骄阳,秋色先贻枕簟凉。

      18、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19、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20、高秋夜分后,远客雁来时。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0、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1、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1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1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乐》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2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浣溪沙》

      22、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员外》

    [阅读全文]...

2022-05-21 18:42:55
秋夜的古诗诗 - 句子
秋夜的古诗诗 - 语录
秋夜的古诗诗 - 说说
秋夜的古诗诗 - 名言
秋夜的古诗诗 - 诗词
秋夜的古诗诗 - 祝福
秋夜的古诗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