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稹的古诗有哪几首简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元稹的古诗有哪几首简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元稹的古诗有哪几首简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元稹的古诗有哪几首简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元稹古诗离思赏析
元稹,是我们古代著名大诗人,他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元稹古诗离思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离思》赏析鉴赏
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赏析鉴赏】
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愛,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首二句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人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丁。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愛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枧,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愛、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活》以为,悼亡而日“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槔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叉少。
元稹《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1、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2、沧海:大海。因海水呈苍青色,故称沧海。
3、除却:除了。
4、取次:循序而进。
5、半缘:一半因为。
6、修道:作者既信佛也信道,但此处指的是品德学问的修养。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译文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
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赏析: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元稹爱妻的名韦,字蕙丛。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可以想象,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怀念妻子的诗,但现在还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除了这首,还有《谴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等等,可以说篇篇都感人至深。我们从这些诗篇里可以想象韦丛是一个贤淑美丽的女人,还可以知道元稹是一个痴情感恩的男人。
1、《看花》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须是少年看。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2、《雨后》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3、《杏花》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
4、《寄乐天二首》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论才赋命不相干,凤有文章雉有冠。羸骨欲销犹被刻,疮痕未没又遭弹。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
5、《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斛量买婢人何在。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海神。海神采珠珠尽死,死尽明珠空海水。珠为海物海属神,神今自采何况人。
6、《织妇词》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7、《田家词》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8、《杂忆五首》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9、《春蝉》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10、《种竹》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9路锞共恢粒??耸苯诶弧
关于唐代元稹的古诗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拓跋什翼犍第八子彭城王拓跋力真的`后代,隋朝兵部尚书、益州总管长史、*昌郡公元岩六世孙。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唐代元稹的古诗,欢迎阅读。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遣悲怀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自从一千多年前的陶渊明在自家门口悠悠然吟出此句,菊花在文学史上的形象陡然光辉起来,从一无足轻重的观赏花,变成最能体现隐者气节的“花之隐逸者”。
同一篇文章中,言道“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这一点倒不假。但无论世人怎样,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确乎对唐代文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唐朝的几个著名诗人几乎无一例外赋过菊花诗。
有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有岑参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有赵嘏的“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有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有李商隐的“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御筵。”
此外,还有“落第诗人”黄巢最为著名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虽然诗人写菊花有诸多诗歌文章,但是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看待菊花的角度不同,故此总能写出不重样的菊花诗。
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中唐诗人元稹的一首《菊花》。这首诗立意新颖,独出心裁,是唐代菊花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篇】
菊花元稹 〔唐代〕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诵析】
这首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创作背景,大概只是元稹在长安做官时,在宫中或者长安大街上看到了盛开的菊花勾起诗兴,遂有这样一篇小诗传世。
诗歌从题材上看属于咏物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情感寄托,所以对其背景倒也无需苛求。
第一句起笔便耐人寻味。“秋丛绕舍似陶家”,秋丛,这里指一丛一丛的秋菊;菊花绕着人家的屋子,令诗人一瞬间有些恍惚,“我这是在哪里,是来到陶渊明的住所了吗?”
这片刻的恍惚正是妙处,本来只是写赏菊之实景,加入“陶家”二字,场景就变得有虚有实,也在时间上拉出一条长线,诗歌的内容就丰富许多。
首句写初见,次句便是赏完菊花之后。“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当然不肯放过这样一个赏菊的机会,围绕着篱笆转了一大圈,等他回到原点的时候,却发现本来高高的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遍绕”二字体现出元稹对赏菊的沉醉其中,“日渐斜”则反映时间之久,从一个侧面证明元稹对菊花的喜爱。
前面两句都属于对赏菊实景的描写,从第三句开始,则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吐露。
“并不是在所有花中我更喜欢菊花,为什么会沉醉赏菊呢,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后面就再没有可以赏玩的奇花了呀。”
这最后一句,其实很像“我花开后百花杀”句意,不过一句强调菊花之后无花,一句强调菊花开时无花,着眼的时间点并不相同。
整体看这首诗,一二句对赏菊场景的描写便有新意,诗人并不直接描写菊花绕屋的盛况和颜色、花瓣等细节,而是通过写自己沉浸其中,不觉白日将斜的恍惚感侧面衬托菊花之美;三四句的抒情,更不从人们赋予菊花的种种气节起笔,而是着眼于她开放时间之晚,描写她不与百花争艳,却在寂寥深秋为世人送上一缕芬芳的美好品质,更令人觉得闻所未闻,新颖而自然。
诗歌语言*似白话、通俗好懂,但却丝毫没有掩盖作者布置其中的巧妙构思与安排,整篇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味悠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元稹是唐代中期的诗人,有唐一代,元稹都称得上是出众的诗人。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身友谊,他们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开成“元和体”。
元稹的诗成就最高,他的诗作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元稹的诗作,一起来体会元稹诗中的悲欢离合吧!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指的是帝王出行时的居所。
古旧的行宫,寂寞的宫人,那些前尘往事都散去了,在这里,变化的似乎只是红颜的宫女成了白发。闲闲地说着那以往的辉煌与繁华。
元稹的这首诗凝练、深沉隽永,引人深思。
《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和白居易好到什么地步,且看这一首诗:元稹收到一封信,还没看,就流下泪来。妻子女儿都忙问怎么了?可她们马上反应过来了,*常不这样,肯定是白居易来信了。
如果我是元稹的妻子,我只想问:为何你对白居易爱得这么深。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对白居易的的感情并不是“单相思”,白居易也非常珍惜这个朋友。这首诗的背景是白居易梦到元稹,写了一首诗给他,元稹知道后,写了这首酬答诗。
这首诗题为“酬乐天频梦微之”就是说:老白你最*老梦到我,我十分感动,写下这首诗回答你。听着都很感动。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也喜欢菊花。他说: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春晓》唐·元稹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据说,这是元稹回忆起二十年前在普救寺救下双文(崔莺莺原型)后,怀念和怅惘交织,有感而作此诗。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元稹最为人称道的诗作是这三首悼亡诗《遣悲怀》,*代陈寅恪先生曾评价这组诗:贵在真实,所以成为后世绝唱。
韦丛与元稹是贫贱夫妻,家境贫困的时候,韦丛从未有怨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见元稹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可见韦氏的贤惠。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韦氏去世后,元稹这样诉说内心的悲伤: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自你走后,我再也没有遇见比你更好的人了。许多诗友会说,元稹在韦氏去世后,也曾流连花丛,可此刻伤心也是真实的。
元稹喜欢茶,与白居易交好,对结发妻子情深意重,他也曾与别的女子有过过往……
元稹的复杂体现在诗词中,而这也是人性的复杂,古今相同。希望这十首诗,能带给你们不一样的领悟。
元稹写菊花的诗句
元稹写的菊花的诗句,大家学*了?下文就是相关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菊花
作者: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简析】
最后两句说明他偏爱菊花的原因,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赏析】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庭际晚菊上主人》:“九月将欲尽,幽丛始绽芳。都缘含正气,不是背重阳。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王孙归未晚,犹得泛金觞。”
《和张尹忆东篱菊》:“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李端)
《奉和陆鲁望白菊》:“白艳轻明带露痕,始知佳色重难群。终朝疑笑梁王雪,尽日慵飞蜀帝魂。燕雨似翻瑶渚浪,雁风疑卷玉绡纹。琼妃若会宽裁剪,堪作蟾宫夜舞裙。”(郑璧)
《九月菊花咏应制》:“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广宣)(一作清江诗)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刘禹锡)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许浑)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中菊》:“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晚成犹待赏,欲采未过时。忍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朱湾)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卢纶)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菊)》:“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萧彧)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
《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一作暮作秋见菊)》:“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鲍溶)
《病中辱谏议惠甘菊药苗,因以诗赠》:“萧萧一亩宫,种菊十馀丛。采摘和芳露,封题寄病翁。熟宜茶鼎里,餐称石瓯中。香洁将何比,从来味不同。”(姚合)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还是延年一种材,即将瑶朵冒霜开。不如红艳临歌扇,欲伴黄英入酒杯。陶令接篱堪岸著,梁王高屋好欹来。月中若有闲田地,为劝嫦娥作意裁。”(陆龟蒙)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刘禹锡)
《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 金华千点晓霜凝,独对壶觞又不能。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自待王弘。”(皮日休)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刘禹锡)
《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东山便为首句》:“采菊上东山,山高路非远。江湖乍辽夐,城郭亦在眼。昼日市井喧,闰年禾稼晚。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戏鹤唳且闲,断云轻不卷。乡心各万里,醉话时一展。乔木列遥天,残阳贯*坂。徒忧征车重,自笑谋虑浅。却顾郡斋中,寄傲与君同。”(戴叔伦)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顾非熊)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杜牧)
《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握兰将满岁,栽菊伴吟诗。老去慵趋世,朝回独绕篱。递香风细细,浇绿水弥弥。只共山僧赏,何当国士移。孤根深有托,微雨正相宜。更待金英发,凭君插一枝。”(郑谷)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李商隐)
《奉和谏议酬先辈霜菊》:“紫茎芳艳照西风,只怕霜华掠断丛。争奈病夫难强饮,应须速自召车公。”(陆龟蒙)
《奉酬皮先辈霜菊见赠》:“菊花开晚过秋风,闻道芳香正满丛。争奈病夫难强饮,应须速自召车公。”(崔璞)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今来此地赏,野意潜自适。金马门内花,玉山峰下客。寒芳引清句,吟玩烟景夕。赐酒色偏宜,握兰香不敌。凄凄百卉死,岁晚冰霜积。唯有此花开,殷勤助君惜。”(白居易)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术感染力。
元稹最著名的诗
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元稹著名的诗摘抄,欢迎欣赏!
元稹最著名的诗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西还》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象人》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初除浙东》
今日双旌上越州,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
仙都难画亦难书,暂合登临不合居。
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
《以州宅夸于乐天》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越州都在浙河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叹卧龙》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分流水》
古时愁别泪,滴作分流水。日夜东西流,分流几千里。
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与君相背飞,去去心如此。
《春鸠》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
《芳树》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施,吾其春草芽。
《兔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种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元稹创作风格
1、《秋夕远怀》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2、《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使东川·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4、《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早春寻李校书》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6、《远望》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7、《水上寄乐天》
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
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8、《书乐天纸》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
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9、《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10、《洞庭湖》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11、《使东川·望驿台》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12、《赋得九月尽》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13、《修龟山鱼池示众僧》
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
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桐花元稹的诗词
桐花
元稹 唐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野,凤归丹穴岑。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
况此空馆闭,云谁恣幽寻。徒烦鸟噪集,不语山嶔岑。
满院青苔地,一树莲花簪。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
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安问宫徵角,先辨雅郑淫。宫弦春以君,君若春日临。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人安角声畅,人困斗不任。
羽以类万物,祆物神不歆。徵以节百事,奉事罔不钦。
五者苟不乱,天命乃可忱。君若问孝理,弹作梁山吟。
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君若不好谏,愿献触疏箴。
君若不罢猎,请听荒于禽。君若侈台殿,雍门可沾襟。
君若傲贤隽,鹿鸣有食芩。君闻祈招什,车马勿駸駸。
君若欲败度,中有式如金。君闻薰风操,志气在愔愔。
中有阜财语,勿受来献賝。北里当绝听,祸莫大于淫。
南风苟不竞,无往遗之擒。奸声不入耳,巧言宁孔壬。
枭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剑士还农野,丝人归织纴。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浔。
和气浃寰海,易若溉蹄涔。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
非琴独能尔,事有谕因针。感尔桐花意,闲怨杳难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为大琛。
元稹的古诗有哪几首简单
元稹的诗词
元稹著名的古诗
古诗元稹的离思
元稹的古诗蚁
元稹诗句
元稹名句
元稹的古诗小学
大雪的古诗元稹
刑官元稹的古诗
古诗离思元稹的
仿写元稹的古诗
元稹菊花的古诗
白居易元稹的古诗
读元稹的古诗菊花
元稹的古诗蚁注音
菊花的古诗元稹写的
古诗菊花元稹的
小寒的古诗元稹
古诗元稹的菊花
苏轼元稹的古诗
梅花元稹的古诗
元稹的全部古诗
元稹的小寒古诗
元稹的古诗景象
元稹的雪天古诗
立夏的古诗元稹
元稹关于惊蛰的古诗
关于元稹的菊花的古诗
元稹的代表著作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