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稹著名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元稹著名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元稹著名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元稹著名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元稹最著名的诗
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元稹著名的诗摘抄,欢迎欣赏!
元稹最著名的诗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西还》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象人》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初除浙东》
今日双旌上越州,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
仙都难画亦难书,暂合登临不合居。
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
《以州宅夸于乐天》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越州都在浙河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叹卧龙》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分流水》
古时愁别泪,滴作分流水。日夜东西流,分流几千里。
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与君相背飞,去去心如此。
《春鸠》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
《芳树》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施,吾其春草芽。
《兔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种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元稹创作风格
元稹是唐代中期的诗人,有唐一代,元稹都称得上是出众的诗人。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身友谊,他们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开成“元和体”。
元稹的诗成就最高,他的诗作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元稹的诗作,一起来体会元稹诗中的悲欢离合吧!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指的是帝王出行时的居所。
古旧的行宫,寂寞的宫人,那些前尘往事都散去了,在这里,变化的似乎只是红颜的宫女成了白发。闲闲地说着那以往的辉煌与繁华。
元稹的这首诗凝练、深沉隽永,引人深思。
《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和白居易好到什么地步,且看这一首诗:元稹收到一封信,还没看,就流下泪来。妻子女儿都忙问怎么了?可她们马上反应过来了,*常不这样,肯定是白居易来信了。
如果我是元稹的妻子,我只想问:为何你对白居易爱得这么深。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对白居易的的感情并不是“单相思”,白居易也非常珍惜这个朋友。这首诗的背景是白居易梦到元稹,写了一首诗给他,元稹知道后,写了这首酬答诗。
这首诗题为“酬乐天频梦微之”就是说:老白你最*老梦到我,我十分感动,写下这首诗回答你。听着都很感动。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也喜欢菊花。他说: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春晓》唐·元稹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据说,这是元稹回忆起二十年前在普救寺救下双文(崔莺莺原型)后,怀念和怅惘交织,有感而作此诗。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电影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元稹最为人称道的诗作是这三首悼亡诗《遣悲怀》,*代陈寅恪先生曾评价这组诗:贵在真实,所以成为后世绝唱。
韦丛与元稹是贫贱夫妻,家境贫困的时候,韦丛从未有怨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见元稹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可见韦氏的贤惠。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韦氏去世后,元稹这样诉说内心的悲伤: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自你走后,我再也没有遇见比你更好的人了。许多诗友会说,元稹在韦氏去世后,也曾流连花丛,可此刻伤心也是真实的。
元稹喜欢茶,与白居易交好,对结发妻子情深意重,他也曾与别的女子有过过往……
元稹的复杂体现在诗词中,而这也是人性的复杂,古今相同。希望这十首诗,能带给你们不一样的领悟。
元稹是唐代中期的诗人,有唐一代,元稹都称得上是出众的诗人。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身友谊,他们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开成“元和体”。
元稹的诗成就最高,他的诗作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元稹的诗作,一起来体会元稹诗中的悲欢离合吧!
《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指的是帝王出行时的居所。
古旧的行宫,寂寞的宫人,那些前尘往事都散去了,在这里,变化的似乎只是红颜的宫女成了白发。闲闲地说着那以往的辉煌与繁华。
元稹的这首诗凝练、深沉隽永,引人深思。
《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和白居易好到什么地步,且看这一首诗:元稹收到一封信,还没看,就流下泪来。妻子女儿都忙问怎么了?可她们马上反应过来了,*常不这样,肯定是白居易来信了。
如果我是元稹的妻子,我只想问:为何你对白居易爱得这么深。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对白居易的的感情并不是“单相思”,白居易也非常珍惜这个朋友。这首诗的背景是白居易梦到元稹,写了一首诗给他,元稹知道后,写了这首酬答诗。
这首诗题为“酬乐天频梦微之”就是说:老白你最*老梦到我,我十分感动,写下这首诗回答你。听着都很感动。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也喜欢菊花。他说: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春晓》唐·元稹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据说,这是元稹回忆起二十年前在普救寺救下双文(崔莺莺原型)后,怀念和怅惘交织,有感而作此诗。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元稹最为人称道的诗作是这三首悼亡诗《遣悲怀》,*代陈寅恪先生曾评价这组诗:贵在真实,所以成为后世绝唱。
韦丛与元稹是贫贱夫妻,家境贫困的时候,韦丛从未有怨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见元稹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可见韦氏的贤惠。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韦氏去世后,元稹这样诉说内心的悲伤: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自你走后,我再也没有遇见比你更好的人了。许多诗友会说,元稹在韦氏去世后,也曾流连花丛,可此刻伤心也是真实的。
元稹喜欢茶,与白居易交好,对结发妻子情深意重,他也曾与别的女子有过过往……
元稹的复杂体现在诗词中,而这也是人性的复杂,古今相同。希望这十首诗,能带给你们不一样的领悟。
元稹古诗离思赏析
元稹,是我们古代著名大诗人,他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元稹古诗离思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离思》赏析鉴赏
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赏析鉴赏】
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愛,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首二句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人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丁。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愛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枧,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愛、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活》以为,悼亡而日“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槔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叉少。
元稹《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1、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2、沧海:大海。因海水呈苍青色,故称沧海。
3、除却:除了。
4、取次:循序而进。
5、半缘:一半因为。
6、修道:作者既信佛也信道,但此处指的是品德学问的修养。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译文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
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赏析: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元稹爱妻的名韦,字蕙丛。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可以想象,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怀念妻子的诗,但现在还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除了这首,还有《谴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等等,可以说篇篇都感人至深。我们从这些诗篇里可以想象韦丛是一个贤淑美丽的女人,还可以知道元稹是一个痴情感恩的男人。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北魏宗室后裔,官宦子弟。聪明过人,少有才名。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明经及第,授左拾遗。后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后期,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今天复*元稹的《蚁》,原文如下: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这首诗的大意是:当今社会上的权谋之术,涉及方方面面,非常细致,非常深奥,往往被人忽视。但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其危害或者祸患就会显现出来。蚂蚁善于钻洞打穴,从而可以导致江海的水渗漏。蚂蚁虽小,但却能够通过蚕食的方式,叮咬蛟龙鲸鱼,使之受困难受。蚂蚁从来不忌惮那些木制的屋梁,而是敢于一点一点地蛀蚀,最终使之腐朽不堪。蚂蚁喜欢深藏在柱石里面,在内筑巢,逐步将柱石掏空,最后导致柱石倾塌。基于以上原因和事情的危害,所以,请转告那些大权在握的人们。再小的东西,再小的事情,都不要忽视或者轻视。
元稹这首《蚁》是一首五言律诗。元稹在本诗当中通过反复描写论述蚂蚁虽然微小,但危害却是巨大的,谆谆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小的事物和小的变化。这首诗主要采取了对比手法,江海、蛟鲸、大厦都是大事物,和细微的蚂蚁相较,对比十分鲜明,罗列了多种蚁的*性和道理,顾及物情和事理两方面,理由物出,理不离形,意在以物言理,写物只是手段,言理才是目的。最终阐明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由小可以转化为大的辩证法。因而,既是一首完整经典的诗,又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劝诫之作。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是全诗的诗眼,也是传诵千古的经典名句。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说到这里,我想再引申发挥一下。本诗原意主要侧重于蚂蚁带来的危害,而我想从正面来说一下。“微物莫全轻”,工作中,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貌似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有些人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其实也有他的个人能量和闪光点。有些事看似不大,但处理不好,就可能制约全局。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任何人和事。
2021年8月11号
今天复*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之三),原文如下: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生未展眉。
这首诗的大意是:闲座无事的时候,往往就想起你,为你伤悲,也为自己伤悲。我已经老了,就算能活到一百岁,也没多长时间了。晋朝的邓攸没有儿子,他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潘岳为亡妻写的《悼亡》诗再好,其实也不过是白费笔墨。我死后会和你埋葬在一起,墓穴幽深黑暗,你我什么都看不到,还能期望什么呢?来生有缘再相见,再好好报答你,更是难以指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整夜地把你思念。也只有这样,才能稍稍报答你*生不得伸展的双眉,以及你所吃的苦和所受的罪。
元稹在他24岁那年,娶了20岁的韦丛为妻。韦丛,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出身名门,是京兆尹(首都长安市*)韦夏卿的小女儿,自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为韦家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嫁给元稹后,虽然二人感情非常好,却备尝生活的艰辛,从未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即便如此,她仍对元稹十分体贴、毫无怨言。可惜七年后,韦丛就去世了,年仅27岁。妻子去世后,元稹回忆起妻子生前的艰辛付出,出于愧疚,写下了三首七言律诗《遣悲怀三首》,抒发以内疚为主的悼亡之情。
元稹的这首《遣悲怀》(三首之三),是为悼念去世的妻子韦丛而作。共写了三首。第一首写妻子韦丛的贤能,安贫乐道和对自己的体帖;第二首写韦丛死后的家庭生活变化和自己的痛苦;第三首写自己对韦丛的怀念,表示生死不渝的爱情。三首诗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画面,感情深挚,语言*易。为古今悼亡诗中难以企及的杰作。
通读这首悼亡诗,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其情痴,其语挚,吟来催人泪下。情之深,爱之切,思之强,痛之烈。怎么能不令人动容?特别是最后两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这是在向已故的妻子表明自己的心迹,也是久经思量后所做的无何奈何之计。人生百年,倏忽之间,就要承受生死离别之苦。欲寄希望于死后同穴,然而死后之事哪还由得自己决定,不过是无谓的痴想罢了。只有终夜不眠不休,永远思念着妻子,才能报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真是哀痛欲绝,千古痴情之语,比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显情深似海。
2021年4月18号
元稹早年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二人交情甚笃,又有一致的诗歌主张,世人将他们并称“元白”。论到新乐府的创作,元稹的成就不及白居易。但元稹的三首悼亡诗堪称独步古今,向来受人称赏。其中,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唯将终夜不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今天复*《离思》,原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据相关资料介绍,元稹的这首《离思》,与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半死桐》一起,被后世推为“三大悼亡诗”,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这首诗的意境极佳,通俗点解释,大意就是:见过了浩瀚无边的沧海之水,其他地方的水,再也难入我的法眼;见过了巫山之上的缥缈云霞,从此便觉得,世间再也没有如此美妙好看的云彩。我很随意地从万花丛中走过,就算是姹紫嫣红,婀娜多姿,也懒得看一眼;这是为什么呢?一半是为了修道,一半却是因为你呀!
这首诗读来,颇令人感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爱情,向来是能让人动容的,既然今生只爱那一人,伊人已逝,心中的痛与殇还需明说么?这里需要探讨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此动人的诗句,到底是不是元稹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呢?我也搜索了一些相关的帖子。有人认为元稹根本就是一个伪君子,薄情寡义,并用元稹写的《莺莺传》,拿来佐证,言之凿凿,说元稹从年轻时就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根本就是既当*又想立牌坊,这句诗虽然说到好听,但完全是虚情假意。也有人认为元稹就是一个滥情的渣男,曾三次娶妻,还有与薛涛的姐弟恋,与刘采春的知己恋,见一个爱一个,爱来时,轰轰烈烈,情真意切,只不过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段正淳一样,用情不够专一。相爱简单,相守太难。据说,我昨天提到的诗佛王维,三十岁丧妻,悲痛不已,此后三十年,常伴孤灯,终身未娶,像王维这样的至情至圣的又有几人?我不会写诗,但诗文一理,我手写我心,情之所至,才能写出动人的诗句。所以,我情愿相信,元稹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深深爱着他的原配妻子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否则,绝对写不出如此打动人心的诗句。
可能好多人不知道诗人元稹,但你肯定知道白居易吧,元稹和白居易诗同一个年代的诗人,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之后世人还常把元稹和白居易称之为“元白”。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元稹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元稹的诗句都有哪些。
【元稹诗文合集】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唐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菊花】
元稹〔唐代〕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行宫】
元稹〔唐代〕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唐代〕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唐代〕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离思五首】
元稹〔唐代〕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唐代〕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一七令·茶】
元稹〔唐代〕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唐代〕
元稹最有名的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稹最有名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元稹最有名的诗
离思五首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⑴。
须臾日射胭脂颊⑵,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⑶,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⑷,水晶帘下看梳头⑸。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⑹。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⑺。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⑻,除却巫山不是云⑼。
取次花丛懒回顾⑽,半缘修道半缘君⑾。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⑿,偏摘梨花与白人⒀。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篸(zān):古同“簪”。
⑵须臾(yú):片刻,很短的时间。
⑶散漫:慢慢的。
⑷慵(yōng):懒惰,懒散。
⑸水晶帘:石英做的帘子;一指透明的帘子。
⑹吉了(liǎo):又称秦吉了,八哥。嫩麴(qū):酒曲一样的嫩色。
⑺纰(pī)缦(màn):指经纬稀疏的披帛。
⑻“曾经”句: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⑼“除却”句: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⑽取次:随便,草率地。
⑾缘:因为,为了。
⑿发:开放。
⒀白人:皮肤洁白的人。诗中指亡妻。
白话译文
其一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其二
山泉绕着台阶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其三
著压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其四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其五
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创作背景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却在深秋时节绽放。它凭借着傲霜的品质和高洁的气质被人们所喜爱,历代文人为它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菊花》一诗,赞美菊花的品质,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秋天,一丛一丛的菊花环绕着房屋,让人觉得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秋天,诗人看到丛丛菊花绽放,为萧瑟的秋天增添了生命的活力,看着眼前的菊花,不禁联想到陶渊明隐居田园,欣赏菊花的事。诗人觉得,眼前这处被秋菊环绕的田舍,足以和当年陶渊明的相媲美,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就会让人觉得心情愉悦。
“遍绕篱边日渐斜”,我围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诗人被眼前的菊花吸引住了,于是,神情专注地欣赏起了菊花。诗人是如此喜爱菊花,状态是如此专注,甚至忘了菊花是环绕着房屋的,循着菊花的踪迹,边绕篱笆,丝毫不觉得疲倦。猛然间,诗人觉得天光起了变化,这才发现此时已是夕阳西下。
“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因为在百花丛中偏爱菊花。诗人从对菊花的沉醉中醒来,开始分析自己欣赏菊花的原因。诗人一方面承认自己喜爱菊花,另一方面却否认自己偏爱菊花。诗人的这种表述并不矛盾,而是以否定自己偏爱菊花的方式,表达自己喜爱一切的花,喜爱“花”所代表的所有美好事物。
“此花开尽更无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欣赏。诗人并非没有来由地喜欢菊花,而是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的,在菊花之后,无花可以欣赏。诗人只能把对花的喜爱之情集中到菊花上,如此,菊花可谓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了,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历经风霜而后凋谢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前两句写赏菊的情景,渲染了一种爱菊的氛围。在第三句中,诗人的笔触一转,以一个否定句使诗意跌宕,为最后一句赞美菊花蓄势。诗人虽然不偏爱菊花,但在此时,把对花所有的喜爱之情都倾注在了菊花之上,可谓是对菊花喜爱到极点了。
1、《秋夕远怀》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2、《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使东川·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4、《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早春寻李校书》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6、《远望》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7、《水上寄乐天》
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
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8、《书乐天纸》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
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9、《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10、《洞庭湖》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11、《使东川·望驿台》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12、《赋得九月尽》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13、《修龟山鱼池示众僧》
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
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稹著名的古诗
元稹名句
元稹的诗词
古诗元稹的离思
元稹的古诗蚁
元稹诗句
元稹的古诗小学
大雪的古诗元稹
刑官元稹的古诗
古诗离思元稹的
仿写元稹的古诗
元稹菊花的古诗
白居易元稹的古诗
读元稹的古诗菊花
元稹的古诗蚁注音
菊花的古诗元稹写的
古诗菊花元稹的
小寒的古诗元稹
古诗元稹的菊花
苏轼元稹的古诗
梅花元稹的古诗
元稹的全部古诗
元稹的小寒古诗
元稹的古诗景象
元稹的雪天古诗
立夏的古诗元稹
有元的著名古诗
元稹关于惊蛰的古诗
关于元稹的菊花的古诗
元稹的代表著作的古诗
有嫚字的古诗
感谢朋友真诚相待的古诗
白天与夜晚温差大的古诗
兄长去世表达悲伤的古诗词
赞美陋室的古诗
古诗二则的上课视频
敢的古文古诗
表达闺蜜之间的古诗
咏鹅古诗的图景
有关浴室的古诗
守关的古诗
讲解古诗的网站
古诗中的荔枝枝
王维清的古诗词
如懿传中提到的古诗词
古诗四贴的作者是
感恩的诗爱上古诗
中秋这首古诗的图片
描写自己心满意足的古诗
白露喝酒的古诗
形容人爱好广泛的古诗词
写秋冬的古诗各一首
苔的古诗考点
与现实不同的古诗
描写山村田野的古诗
兰溪棹歌古诗的作业
高中最长的必背古诗词
祝女性生日快乐的古诗词
关于青春担当的古诗
关于描写雨中丁香的优美古诗
发给对象的暖心古诗